1. 程式人生 > >人工智能精神病

人工智能精神病

visio 增長 改變 認知 系統 博士 波士頓 生活 研究員

1月5日,IBM公布了一年一度的“5 in 5”最可能改變世界的科技趨勢榜單,列出其智庫科學家和研究員選出的接下來5年後將對人類工作、生活和交流影響最大的5項創新技術。

在今年的榜單中,IBM特別看重人工智能、電子波譜技術和納米技術。其中,一些個人健康領域的創新能夠有效地識別、預防和治療疾病,能夠極大改善個體生活質量;有些創新則對於人類生存的大環境是一大福音,它們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及時治理有害汙染,真正讓世界變得更好。

IBM研究所從10年前開始列這一預測榜單,以期激發人們對其實驗室研究重大突破的興趣和討論。在過去10年中,IBM對未來新興科技的預測有些已經成真。比如,2012年,IBM研究院就預測,計算機將不僅能夠看圖片,還能夠理解它們。在過去幾年中,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已經是最好的印證。同樣在2012年,IBM預見,數字味蕾將幫助人們吃得更聰明。現在,IBM的人工智能Watson已經能夠使用算法,來幫助廚師發現並發明原創的菜譜了。

下為IBM今年預測的五項即將改變生活的技術是:

1.人工智能(AI)

AI不僅可以用來下圍棋,還可以用以檢測人類的精神健康狀況。

IBM的人工智能Watson。圖片來源:IBM

IBM認為,有了AI,人類的語言文字就會成為通向精神健康的一扇窗。在5年後,人們的所說所寫就會成為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狀況的可測指標。語言和文字形成的規律會被認知系統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得出的數據能夠幫助醫生和患者更有效地預測並追蹤早期的發展障礙、精神疾病和退化性神經疾病等。

2.超級成像(hyperimaging)

IBM把超級成像技術和AI結合所帶來的結果稱為“超級英雄視像”(Superhero Vision)。因為科學家們預測,5年後,人們能看到的東西將不僅限於肉眼所見,而是能夠洞察到更細微的東西,這將幫助人們更好地洞察和理解周邊的世界。

毫米波雷達成像實驗裝置。圖片來源:IBM

世界上超過99.9%的電磁波譜是肉眼不可見的。在過去100年中,科學家們已經造出了可以釋放和感知不同波長能量的設備。今天人們將這些看不見的電磁波譜用於醫學,進行體內器官造影、看齲齒,也可用於機場安檢,以及霧天飛機降落等。但它們的適用範圍還是有限。

在5年後,新的超級成像技術和AI將把各種不同的電磁光譜結合起來,用以探測更多用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這些設備將變得可便攜、更平價、易獲取,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超級英雄視像”。

3.巨視鏡(Macroscopes)

“巨視鏡”是一樣和顯微鏡相反的東西。它能夠幫助人們通過無限的細節,理解地球的復雜性。

IBM研究團隊正在建造全球最大的數據收集、處理和搜索平臺。圖片來源:IBM

人們眼前所看到的物理世界只提供了一種景觀——一個無限相互連接和復雜的世界。盡管科學家們收集了大量數據,但大部分的數據都是未經整理的,科學家們約80%的經歷都花在收集數據而非分析、理解數據上面。

近幾年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數據收集都更為方便,數據量也以指數級增長。因此,在接下來5年裏,人們將可能使用機器學習的算法和軟件來梳理世界上的各種信息,這被IBM稱為“巨視鏡”。不同於看微小物體的顯微鏡和看遠處物體的望遠鏡,巨視鏡是一個軟件和算法的系統,它能夠集合地球上的所有復雜數據,並對其進行分析。

比如,通過聚合、梳理和分析關於氣候、土壤和水體的數據,新一代的農民可以了解自己適合種植什麽作物、種在哪裏合適,以及如何在節省水資源的情況下獲得最大農作物產量。

4.芯片醫學實驗室

用來將體液微粒分類,以檢測早期疾病的矽膠晶片。圖片來源:IBM

“芯片醫學實驗室”將作為納米級的“健康偵探”,來探測早期的疾病。在大部分情況下,疾病越早被診斷,就越可能被治愈或控制。然而,癌癥等疾病由於在出現癥狀前會潛伏在人體內,往往很難被發現。雖然人們的健康狀況可以通過唾液、眼淚、血液、尿液和汗液等體液中的微小生物粒子來判斷,但現有的科學技術面臨著一項挑戰——這些生物微粒小於人頭發直徑的幾千分之一,所以很難獲取和分析。

在接下來的5年裏,新的“芯片醫學實驗室”將通過納米技術,追蹤人們體液中肉眼不可見的微粒,當人們需要去看醫生時,及時讓他們知道。實現的方式就是將通常需要一個實驗室來檢測的項目放到一塊可以完成同樣任務的芯片上,再將芯片縮小到一個單獨的矽膠芯片,最終做到一個簡單的手持設備上,方便人們隨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5.環境汙染智能傳感器

智能傳感器將能夠以光速檢測到環境汙染。大部分汙染物是人肉眼不可見的,但它們的危害往往很大。比如說,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組成物質,通常被視為清潔能源。但如果甲烷不經燃燒就揮發到空氣中,就會加劇溫室效應。事實上,它也正是除二氧化碳外造成溫室效應的第二大溫室氣體。

5年後,由圖中所示的矽膠芯片所組成的傳感器網絡將幫助我們檢測並處理環境汙染物。圖片來源:IBM

5年後,新的平價感知技術將被廣泛應用在天然氣礦井、存儲基地和輸送管道附近,將可以實時探測任何的氣體泄漏。在雲端無線連接的物聯網感應器將不間斷地監控龐大的天然氣管線,一旦有泄漏也可在幾分鐘內發現,大大減少汙染、浪費、甚至是大型災難事故的可能性。

哈佛大學腦組織資源中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腦銀行”之一。

哈佛大學腦組織資源中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腦銀行”之一。

薩比娜·貝雷塔教授欲挑戰人們對該領域存在的誤解。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希望更多人願意在死後捐獻大腦,用於科學研究。科學界目前缺少患有抑郁癥、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的大腦。一部分原因是,人們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些疾病是由腦部神經連接紊亂引起的,研究人員希望能為精神與神經疾病尋找新療法。

人腦極為精密復雜。隨著人體生長,人腦的神經連接網絡也會不斷生長變化。人腦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方式和個性特征,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大腦形狀與精神和神經疾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腦“銀行”之一,位於波士頓城外麥克萊恩醫院的哈佛大學腦組織資源中心保存著3000多顆大腦,其中大多數都來自精神與神經疾病患者。

科學家為研究帕金森綜合癥、阿爾茨海默癥和各種精神疾病,需要向該中心申請樣本。但問題是,無論是麥克萊恩醫院、還是全世界的其它“大腦銀行”,儲存的樣本數量都不足以滿足研究需要。

麥克萊恩醫院科學主任凱利·萊斯勒博士(Dr Kerry Ressler)指出,研究界已經找到了一些可行的精神與神經疾病療法,但由於缺少用於實驗的腦組織,這些研究只能止步不前,“我們已經有了對人腦展開深層次研究的工具和能力,但我們缺少患有精神與神經疾病的腦組織,妨礙我們了解這些疾病的真相。”

一名來到該醫院、準備在死後捐獻大腦的女子表示,她決定捐出大腦、用於醫學研究,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姐姐患有精神分裂癥。她希望自己的大腦能幫助科學家找到治療方案,還敦促他人效仿這一做法,“我的父母都很健康,為何我的姐姐就患有精神分裂癥呢?我們不確定它從何而來。如果不用真正的大腦進行研究,我們怎麽可能弄清其發病根源呢?”

抑郁癥、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疾病常被誤解為純粹的精神問題,其實致病根源還在於神經。哈佛腦組織資源中心科學主管薩比娜·貝雷塔教授指出:“如果人們認為嚴重抑郁癥患者或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的腦部結構沒有變化,他們就不會將大腦捐給科學研究,因為(他們認為)從大腦中找不出什麽來。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這一觀點可謂大錯

-----摘自《推酷》

王越

人工智能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