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阿新 • • 發佈:2017-07-18
文言文 長時間 積極 其他 一場 危機 作用 bsp 政府
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背景:A、革命派——武器的批判B、進步知識分子——批判的武器
主要內容: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遷往北京改為《新青年》,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新文化主要內容:
A、提倡民主科學,反對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
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評價:作用:積極,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是一場進步的革命運動;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傳入中國掃清了道路,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
五四運動:
(1)背景:雙重危機:嚴重的民族危機、及嚴重的社會危機,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2)導火線:中國在巴黎外交會上的徹底失敗
(3)五四運動鬥爭的目標:【1】罷免三個賣國賊【2】拒絕在巴黎合約上簽字
(4)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無妥協的愛國運動,徹底性是它的重要特點。五四運動是一場真正的群眾運動,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階級的結合,為後來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組織上和幹部上的培養。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傳入:19世紀中葉馬克思主義在歐洲誕生後長時間並沒有影響到中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知識界才知道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開始傳入中國,經過五四運動開始傳播。
1899年《萬國公報》 1902、1903,梁啟超、朱執信
代表人物
(1)新文化運動精英——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毛ze東、陳獨秀;
(2)五四運動骨幹:mao澤東、楊匏安、蔡和森、周恩來
(3)新軍革命黨人:董必武、吳玉章、謝覺哉
與其他社會思潮的論戰:
A、實用主義(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杜威(工具主義)—>胡適
B、基爾特社會主義 ——>羅素
C、無政府主義 ——>黃淩霜、
三 1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