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具身認知》聽書筆記

《具身認知》聽書筆記

路由 關於 學會 控制 決策 滿足 生活 音頻 編碼

具身認知是在反對傳統認知科學之偏誤的基礎上出現的。在傳統的認知科學中,人的心智遭以簡化為對自然、世界的準確鏡像,認知活動在於摒棄、剔除身體的生理參與及經驗的嵌入。具身認知真正把人視作“整全的人”,主張認知是大腦、身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強調人的身心整全意義上的發展。它強調“具身性”與“情境化”,將對認知的認識從個體加工機制的探討轉向社會實踐活動的分析;並認為認知結構具有時間屬性,某一時刻的認知狀態只是連續動態變化中的一個即時狀態,因此主張把實驗法和自然法融通起來,在真實、自然的情境中對認知過程作實時的、具體的分析。雖然具身認知較行為主義心理學和離身認知有一定的優勢與價值,其理論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還存在一些值得關註的問題,如研究思潮淩亂、研究主題狹隘、研究方法失當等。為促進具身認知研究的有效開展,亟須從本體論與方法論兩個層面對其未來走向進行前瞻與預設。

關於作者

西恩 · 貝洛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專註於研究人類表現的一流腦科學專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具身認知。2011 年,他獲得了美國心理科學協會頒發的 “革命性早期貢獻獎”。

關於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新興領域——具身認知,幫我們了解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強烈聯系。通過作者對這個領域的介紹,我們可以更好地協調身體和大腦,獲得更高效的工作與生活。

核心內容

我們常常認為自己的行為都是被大腦操控的,比如說大腦告訴你餓了,你就會馬上去找食物填飽肚子。這期音頻會告訴你,有可能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一、身體是如何影響大腦的?

1. 身體可以通過控制情緒來影響大腦

【案例】

醫學上利用肉毒桿菌來治療抑郁癥。

肉毒桿菌本來是一種致命的病菌,在繁殖的過程裏會分泌肉毒毒素,後來整容醫師發現,這種毒素可以麻痹人的面部肌肉,達到祛除皺紋的效果,所以在美容領域用得比較廣泛。

之後醫學家發現,抑郁癥患者在打完肉毒桿菌之後很難做皺眉這個表情,隨著皺眉次數的減少,患者展現的積極能量變多,在交往過程中會讓人覺得更輕松。再加上肉毒桿菌會使人的皮膚變好,從外在上增加人的魅力,使患者更加自信,從而達到了治療抑郁癥的效果。

這個案例證明,我們大腦裏的神經元回路並不總能分清楚真假,當我們刻意地去做一些行為傳輸給大腦,大腦會真的相信,所以,身體是可以通過控制情緒來影響大腦的。

2. 身體可以通過決定偏好來影響大腦決策

【案例】

大部分人在選擇的時候都喜歡右手邊的東西,而左撇子喜歡左邊的,這是因為大腦在選擇時會偷懶,身體認為哪個更容易拿,大腦就會選擇哪個。

商家發現了人們的這個特點,並把它用在了商業購物上,無論是在產品的設計、位置擺放還是廣告的投放技巧上,都巧妙地運用了這一點,從而實現了更多的銷售額。

3. 身體可以影響大腦的掌控力和主動性

【案例】

面對難題時,不同的姿勢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如果你是蜷曲著身體蹲在墻角,抱著頭痛苦地思考,一般你很難解決它;如果你是用很有力量的姿勢,握緊雙拳站著,就像要戰鬥一樣去面對它,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就會容易許多。

有力的身體姿勢可以增加大腦中循環的睪酮含量,它會提高人的自信心、註意力和記憶力,讓你更有信心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二、身體是如何影響社交的?

1. 身體可以通過感知溫度來影響社交

【案例】

耶魯大學學者隨機把 40 個學生分成兩組。A 組學生手捧一杯熱咖啡,B 組學生捧著一杯冰咖啡。到實驗室以後, 讓兩組學生分別對同一個人的人格特征進行評估。A 組學生裏,有 70% 的人認為這個人是熱情、友好的;而 B 組學生中的 80% 卻認為這個人是冷靜、內向的。實驗證明,你的身體溫度會影響你對一個人的感覺。

2. 通過身體行為可以解讀他人的內心

【案例】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行為去了解他的內心。比如說,當電梯裏只有幾個人的時候,有個人站在電梯的角落裏,可能說明他的性格比較內向,缺乏安全感;另一個人的身體向後打開,用擴胸運動的姿勢大大咧咧地靠在電梯內側的橫桿上,你就會覺得這個人性格外向,比較有自信。不同的行為會反映出不同的性格。

三、了解具身認知為生活帶來的改變

1. 可以通過多運動來幫助我們尋找靈感

【案例】

科學家把同一個媽媽生的 10 只小白鼠分到了兩個籠子裏,它們的飲食、環境等各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籠子裏有各種滾輪玩具和健身器材,而另一個籠子沒有。4 周後,科學家發現有健身器材的小白鼠產生了更多新的腦細胞,數量大概是不活動對照組的 2 倍。

科學家又加入了另外一組小白鼠,讓它們學習如何走迷宮。又過了 4 周,結果依然是運動組的新生腦細胞多於用腦組。

實驗證明:運動讓大腦釋放出了更多的多巴胺,可以提高我們對靈敏度、滿足感的控制,幫我們提高創造力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說,運動能讓我們的大腦越來越活躍,工作越來越高效。

2. 經常自拍可以保持心情愉悅

面對鏡頭,當你嘴角上揚做出標準的鏡頭動作時,你會發現心情確實比之前好了一些。行為是可以用來調整一個人的心情的,假笑久了就會變成真笑。

3. 模仿大師的行為能讓自己更優秀

按照具身認知的理論,復制行為是可以復制思維的。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可以通過模仿他優秀的行為來慢慢學會他的思考方式。你可以通過網絡、書籍或者身邊的人來尋找你想模仿的對象,模仿久了,你也算半個大師了。

本書金句

1. 人在開心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微笑,反過來,當你微笑的時候,你也會真的覺得開心。

2. 如果你拒絕表達一種情感,這種感情就會消失。當你拒絕表達愁苦的時候,你的世界就會只剩下快樂。

3. 大腦不是我們行動的唯一主宰,身體比我們想象得更有潛力。想要讓大腦發揮最大效應,我們可以刻意去運動、鍛煉,改變具體的行為比改變思維方式要容易得多。

具身認知:理論緣起、邏輯假設與未來路向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02235389&ver=1

一、具身認知的肇始語境與實質意涵

哲學是認知科學發展的根基與導引。在西方傳統哲學中,身心二元論的哲學思想長期宰制人類的精神生活,其中以古希臘哲人柏拉圖和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觀點最為典型。柏拉圖認為,存在著兩個世界: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感性世界是人們通過身體的視、聽、觸等感官活動認識的,而理念世界的了解則需要靈魂的理智能力。肉體和靈魂因而成為兩個世界的代表。二者的關系是欲望和理性的關系。柏拉圖始終堅持理念世界在本質上高於感性世界,認為靈魂統攝身體、理性高於欲望。笛卡爾則認為,“我”是一個實體,這個實體的全部本質或本性只是思想,它並不需要任何地點以便存在,也不依賴任何物質性的東西;因此,這個“我”,亦即我賴以成為我的那個心靈,是與身體完全不同的……縱然身體並不存在,心靈也不失為心靈。心靈與身體是彼此獨立、互不相關的兩個實體,因此,存在著主客、身心的二元世界(冒從虎等,1985)。

傳統認知科學正是建基於上述主張身心、主客、心物二元對立的哲學觀之上的。它主要包括認知主義和聯結主義兩大流派。認知主義認為,人腦是類似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系統,人的認知過程的實質是遵循清晰的形式規則對抽象符號表征的計算,並且認知過程的產生與操作符號的特定規則有關,而與實現這一操作過程的物質載體無關(陳巍等,2010)。而聯結主義則認為,認知過程不是簡單的符號計算,而是網絡整體結構活動的結果。“所謂認知過程,就是網絡從初始狀態到最後完成的穩定狀態。人的神經網絡與處理離散符號的計算系統不同,它使用新的計算方式和計算程序來模擬一組相互聯結的神經元及其活動,企圖建構一種所謂更‘真實’的認知系統。”(李其維,2008)盡管認知主義與聯結主義的具體主張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均將大腦的認知過程簡化為大腦之中抽象的符號運算過程,身體僅是一個被動接納、反應外界信息的刺激感受器、行為效應器、中樞神經系統等,其作用在於將感覺信息轉換為神經沖動並傳輸給大腦,然後由大腦獨自展開認知活動。對此,有學者指出:“無論聯結主義的研究風格與認知主義多麽迥然相異,兩者在‘認知的本質就是計算’方面是相同的,認知在功能上的獨立性、離身性構成了二者理論預設的基礎。”(葉浩生,2010a)實際上,這種離身性的認識論具有法國哲學家莫蘭所批判的分解、還原以及抽象等簡單思維的特征,人的心靈、心智遭以簡化為對自然、世界的準確鏡像,認知活動在於摒棄、剔除“身體”的具體層面即生理的參與及其抽象層面即經驗的嵌入,其終極意義在於內部符號完全符合外在的客觀世界,由此最終實現“客觀性、確定性、間接性和現成性”(張華,2008)。認知是發生在個體頭腦內部的思維活動,與其他因素無涉,這是傳統認知主義和聯結主義共同強調的焦點。

傳統認知科學在理解認識活動上的偏誤,推動著認知科學尋求新的研究進路。在此背景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瓦雷拉(F. J. Varela)、湯普森(E. Thompson)、萊可夫(G. Lakoff)、約翰遜(M. Johnson)、西蒙(H. Simon)、德雷福斯(H. Dreyfus)、克拉克(A. Clark)等西方學者紛紛開始研究具身認知。在國外研究熱潮的推動下,我國學者李其維、葉浩生、孟偉、李恒威、何靜、徐獻軍、陳霖等也開始聚焦於具身認知研究。

從理論上講,具身認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具身認知是指認知或心智主要是被身體的動作和形式所決定的,強調身體在認知活動中的核心作用。這是一種生理主義的具身認知觀。根據這種觀點,各種類型的認知活動,如觀念、思維、概念形成、分類和判斷等,都受到身體和身體感覺運動圖式的制約和塑造。身體的方方面面,如神經系統的物理屬性、大腦和身體的結構、感覺運動系統的圖式、感官的構造、神經遞質的傳遞等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著認知和心智,使得身心成為緊密交融的一體(葉浩生,2011)。而廣義的具身認知不僅強調身體的核心作用,而且重視身體與環境(世界)的相互作用,即認知是根植於自然中的有機體適應自然環境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能力,它經歷一個連續的復雜進化發展過程,最初是在具有神經系統(腦)的身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動力過程中生成的,繼而發展為高級的、基於語義符號的認知能力(李恒威&盛曉明,2006)。

盡管從應然的角度而言,具身認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但當前學界對具身認知的理解還存在嚴重的誤區,即大多傾向於從狹義的角度來理解具身認知,往往局限於身體的生理機能、細節行動對認知的影響,忽視了認知的社會性與情境性。事實上,具身認知不僅意味著身體的生理特征、動作及形式對認知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更要充分定位其在認知科學發展史上的轉折性意義以及其在各種“認知”概念圖譜中的位置,在廣義上理解具身認知。具身認知不僅僅指在認知活動中生理意義上的身體的參與,更應該強調的是,具身意味著社會實踐和主體的行動(尤其是主動行動,意味著認知的目的與動機)。進一步說,實踐或行動則意味著情境,特別是社會性的情境。實踐與反思是具身認知必不可少的成分。

其中,實踐是蘊含著道德目的的人類活動,是認識主體在特定的境域中通過深思熟慮做出的行動。同時,實踐也是認識主體對生活方式的自由抉擇。它不是一種在認識主宰下的機械規程,而是認識主體以所有的信念、情感、認識、智慧與心力投入的富於創造性的行動。實踐內蘊著認識,是認識的來源、目的與推動力。人成為認識主體,外部世界成為認識對象與客體,均有賴於實踐。實踐是實現具身認知的途徑及產生具身效應的重要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95)在實踐中,人的身體既是運動器官,又是認識器官。身體在接受刺激的同時,也感受著物體的形狀、輕重、冷暖等屬性。身體是實踐的生理基礎,然而只有在復雜的社會性實踐活動中,人才能獲得深刻、完整、有價值的認識。離開了實踐,人類的意識也將不復存在,人也將淪為動物。通過實踐活動,主體肯定客體及自身的存在,並促使自我意識的覺醒。一言以蔽之,實踐是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的統一。主體之所以能認識事物,並非因為人有天賦的感知與思維能力,而在於主體以實踐的方式存續。

與“實踐”密切相關的另一概念是“反思”。反思是對實踐中的問題的一種自我覺知與思考,是實踐者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個能動的、有目的的和審慎的認知加工過程。它包括描述情境、質疑最初的理解和假設、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責任感和全身心投入(王艷玲,2008)。反思涵括三種類型:行動中反思,這關涉直覺和經驗;對行動中反思的反思,這關涉思考和描述;對反思描述的反思,這關涉理性和建構(唐納德·A.舍恩,2008)。杜威認為,“反思可以把經驗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某種失調的情境轉變為清楚的、有條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諧的情境。”(約翰·杜威,2005)莫裏斯·梅洛-龐蒂則指出,“反思不是從世界走向意識的綜合體並把它作為世界的基礎;它是回過頭來註視那些出類拔萃的形式與外觀,它們像從烈火中飛濺出來的火花一樣在高空飛揚;它放松了把我們與世界聯系在一起的有意向的繩索並把它們引入我們註意的視線之中。”(Van Manen,1996)

概言之,實踐與反思在具身認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者是水乳交融、相生相倚的關系。反思依賴於具體的實踐(或行動),沒有實踐(或行動),就沒有真正的認知,也沒有具身認知;同理,沒有反思,也不會有正確的實踐(或行動)與具身認知。

二、具身認知的邏輯假設與價值體現

循著歷史的脈動,可以發現行為主義心理學、離身認知及具身認知具有不同的邏輯假設:行為主義心理學——人即是“動物”;離身認知——人即是“機器”;具身認知——人即是“整全的人”。行為主義心理學將研究對象嚴格地框定在外顯的、可觀察、可測量的人與動物的行為上,而堅決拒絕研究內隱的、難以捉摸、無法接近的意識與心靈。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典型代表華生就激烈地宣稱: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純客觀的實驗分支。人與動物並無區別,應當把人與動物放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而且越近似越好。

行為主義心理學漠視人類心理與動物心理的區別,把動物行為實驗的結果,徑直搬套到人類行為的研究上,企圖用動物實驗中得到的結論去闡釋和解決人類復雜的行為,明顯有簡單化、片面化的偏弊。

離身認知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進行了深刻的揚棄。它克服了行為主義心理學只關註人與動物行為的弊病,開始研究人的認知、意識、心智等潛隱的內容。然而,離身認知把人與計算機進行類比,提出“人腦即是計算機”的隱喻,忽視了人類與計算機的本質差異。事實上,計算機作為一種人工智能,始終是冰冷的機器,其輸入、處理和輸出的始終是無意義的、抽象的符號。離身認知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其不可能有人所具有的主體性、社會性和建構性,它是非社會情境的、靜止的、形式主義的、關註細節的,它強調認知純粹思維的計算特征和認知過程的視覺化,不顧及認知的對象,沒有社會情境,沒有社會意義與動機,具有分解主義傾向,不涉及情感。在與世隔絕的實驗室裏研究認知,這種研究抽取了認知活動的靈魂。而實際上,在真實的世界圖景中,人類的認知活動具有兩個維度的本質規定性:一方面,人的認知具有鮮明的主體性、社會性和建構性。其中,認知的主體性主要以身體-主體的形式顯現出來。“身體本身在世界中,就像心臟在肌體中……身體不斷地使可見的景象保持活力,內在地賦予它生命並供給它養料,與之一起形成一個系統。……我當然能在思想中俯視寓所,想象寓所,或在紙上畫出寓所的平面圖,但如果不通過身體的體驗,我就不可能理解物體的統一性。”(莫裏斯·梅洛-龐蒂,2001)認知的社會性是指認知不是孤立、脫域的,它是發生在特定的社會境域之中,這是因為“人具有復雜的社會內容,不同的社會角色、社會情境、社會群體以及不同社會模式中的人,有其各自不同的認知活動及反應,所以,認知活動自然也具有社會性”(費多益,2010)。認知的建構性則是指,知識不是通過感覺或交流而被動地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地建構起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認識的機能是適應自己的經驗世界,幫助組織自己的經驗世界,而不是去發現本體論意義上的現實(Von Glaserfeld,1995)。另一方面,人類的認知活動也與學習的質料、方式、學習者本身的情感、動機、目的及需要等息息相關。

作為當代認知科學研究的成果,具身認知則實現了對離身認知的超越。它真正把人看作“人”,主張認知是大腦、身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強調人的身心整全意義上的發展。它認為認知活動通常發生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之中,其本質上是實踐的、模糊的、靈活多變的、不清晰的,僅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確性,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這是因為,“一方面,認知的形成依賴認知對象所處的背景,不單純針對孤立的認知對象;另一方面,總體而言,認知不但是對可見性質的認知,同樣也是對不可見性質的認知。”(孟偉,2015)同時,認知具有整體性,包括動機、意義、價值、情感等多種因素,“人的認知是一個整體,認知活動以器官存在為前提。身體不是在空間中並列的各個器官的組合,認知也不是各種感覺的疊加綜合,身體的觸覺、動覺、視覺、味覺、聽覺等的融合構成最初的身體圖式,是感覺間的世界對‘我的身體’整體的覺悟,它將各種認知信息組成有意義的對象,對認知信息進行組織和解釋,並獲得認知意義。”(楊曉,2015)社會科學的研究範式是其理想的研究方法。具體而言,具身認知具有如下價值與優勢:

其一,從“離身性”與“去情境化”轉向“具身性”與“情境化”。具身認知理論將被經典認知科學拋棄的身體、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社會環境)等因素重新納入認知研究的界域。它不再強調對抽象符號的形式操作,而極力主張真實世界的認知發生在非常特定的環境中,具有極為實際的目的,是高度具身化的、情境化的活動。尤其是社會-文化情境在認知活動中具有至為重要的意義。認知並非是“先在性地存在並完全憑借抽象符號而制成的世界地圖”(Bruner,1996)。文化符號所內稟的意義構成了認知的內容。“盡管意義是在‘心智中’,但意義的根源和重要性卻來自文化,因為它確實是在文化中創生的。……不管個體如何在其自身中思索,他均必須經由文化符號系統的支持來探尋意義。簡言之,心智的發展主要是借助文化來實現的,因為文化蘊含著心智所必需的意義,脫離文化提供的意義,心智只不過是個空殼而已。”(Bruner,1996)也就是說,“認知活動不是脫離情境、孤立於大腦的抽象符號運算,而是發生於一定文化環境中,受到情境因素的制約。”(葉浩生,2015)由於認知在文化中孕育、發展與存續,而文化以符號為載體,並由群體所共享,所以,認知的載體實際上也就不只是個體,而是存在於與個體有關的具有社會性的共同體中。正如杜威所言,“假如將心智看作一種具體的東西,它恰好就是一種能力,依循使用事物的方法去理解這些事物,社會化的心智也是一種能力,即依據共同的情境中使用事物的方法去理解這些事物。在此意義上,心智即為社會的控制方法。”(約翰·杜威,2001)概言之,社會-文化情境是認知存在與發展的重要條件,脫離了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認知將不復存在。

其二,從個體加工機制的探討轉向社會實踐活動的分析。經典認知科學過分強調對外部世界的內部表征,社會實踐的作用則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具身認知理論則認為,認識不是一種表征和計算,而是一種以適應環境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在這種實踐活動中,我們通過身體經驗形成認識。思維、判斷、意象、隱喻、情緒和想象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我們的身體構成、身體組織和感知-運動圖式相關聯。……人的認知是身體、環境、活動三者協同作用的結果,它發生於社會實踐過程中。”(葉浩生,2010b)正因如此,相比離身認知而言,具身認知是認知主體獲得個人的、具有主體性意義的知識的必然路徑。換言之,“就是在自覺意識的層面讓外緣性的知識重返主體自身,使客體化的知識轉化為主體性的知識。”(劉曉明等,2012)當然,由於真實的認知發生在特定的境域中,它會隨著認知的目標、任務和環境條件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因此,應改變對認知一般機制的過度迷戀,代之以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在實時的活動過程中,分析認知的形成和發展。

其三,從靜態的表征轉向認知的動態發展。與經典認知科學不同的是,具身認知理論逐漸舍棄靜態表征的傳統觀點,轉而關註認知過程的發展性。在經典認知科學看來,結構好像是給定的、靜止的;具身認知則認為認知結構具有時間屬性,即結構有其發展過程,隨時間的展開而變化(葉浩生,2010b)。也就是說,認知不是一開始就處於高級的認知水平。對人而言,認知不是一開始就處於言語思維的認知水平,而是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李恒威&黃華新,2006)。就一項具體的認知活動而言,認知也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總之,“認知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某一時刻的認知狀態只是連續動態變化中的一個即時狀態。”(李其維,2008)

其四,從控制實驗轉向研究的生態性。經典認知科學一直把實驗法視為研究認知的利器。而事實上,控制條件下的實驗方法漠視了人性,脫離了認知主體的情境、現實和生活,繼而導致了實驗結果與真實認知的差異,所謂的“科學”研究結果不可避免地帶有偏差或缺失,影響了研究結果的深刻、完整、有效,以及可重復性與可推廣性。而具身認知理論則認為,“認知是實時的(Real Time)、發生於具體環境中的行動,與情境有著密切聯系,認知過程的抽象分析背離了認知過程的實際。”(葉浩生,2010b)因此,具身認知理論主張把實驗法和自然法融通起來,在真實、自然的情境中對認知過程作實時的、具體的分析,從而提高認知研究的生態效度。

由上不難看出,相比離身認知,具身認知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該理論也並非是完美無缺的,也存在一些值得關註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第一,對於心智和認知對身體的作用問題,未能給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解釋。它把心智看成是被動的身體活動的產物,像行為主義一樣忽視心智對身體的影響,具有向行為主義回歸的嫌疑。第二,具身認知反對二元論,主張一體論。但是,在強調身體對心智的塑造作用過程中,實際上卻假設了身體和心智是兩個不同的實體。這就導致了理論上的邏輯悖謬(葉浩生,2011)。第三,具身認知同樣無法解決困擾經典認知科學的難題,諸如相似性、類推、貝葉斯定理推論等問題(薛燦燦,2012)。

三、具身認知研究的現狀及未來路向

從已有的相關研究來看,學界對具身認知的研究尚處於起始階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對於研究框架的構建、研究主題的設定、研究方法的錘煉、研究結果的應用等基本問題還處於混沌狀態。

其一,研究思潮的淩亂、無序和散漫。由於研究立場、思路、視角、方法等的差異,導致當前的研究對具身認知的內涵、特征、優勢及限度等內容眾說紛紜,許多研究還存在交叉、重疊和含混不清等現象,從而造成具身認知研究思潮的雜亂無章。有學者指出:“20世紀下半葉支配這一領域的信息加工範式已經讓位於各種各樣的後認知主義取向。在過去10年裏,各種特殊的力量在‘具身認知科學’的旗號下蜂擁而至。不幸的是,缺乏共同的立場觀點和日益增多的分支學科使得人們很難對這一領域的進步進行評價……伴隨而來的是爭論和質疑,不同的研究思路由於缺乏更適當的方法而不時陷入死胡同。”(Calvo & Gomila,2008)因此,未來的研究必須澄清各自的研究立場、思路、視角和方法,廓清具身認知的實質意涵、基本問題和研究範域,以確保相關研究得以在同一個層面上展開。

其二,研究主題的狹隘。具身認知研究的內容大多局限於生理或細節層面。研究者往往借助於ERP、FMRI、MEG、EEG等技術手段來研究人的大腦、神經元、突觸等生理基質在認知過程中的變化和作用,卻忽略了認知的情境性和行動性,鮮有對環境條件、人際互動、社會生活等因素在認知活動中作用和影響的相關研究。因此,這種研究未能深入認知的本質,是形式上的研究,沒有充分考慮認知對象的性質,是無根本、無靈魂、無價值引領的研究。同時,研究者往往只註重對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緒、信息的輸入、編碼、存儲、提取等認知的某一細節的研究。這種研究表現出明顯的點狀思維、線性思維的特征。因此,今後亟須摒棄拘泥於研究認知某個細節的弊病,采用整體思維、關系思維來統攝具身認知研究,研究的單元要足夠大,務必在一個完整的事件或場景中研究認知。

其三,研究方法的失當。當前學界對於具身認知的研究,還主要采取哲學思辨或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法,沒有在社會實踐層面上解釋、界定認知。事實上,書齋中的冥思玄想難以觸及認知活動的本質,而實驗研究法脫離了認知發生的真實情境並且僅起到驗證假設的作用。因此,采用上述研究方法開發的有效認知策略極為有限。可以預見,在當前的基本理念下,未來也不可能開發出有效的認知策略。要擺脫上述困局,今後必須強調在真實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研究認知,克服研究對象與研究者分離的弊病,強調研究的“在場性”。換言之,研究者應基於現場,主動深度介入到研究對象之中,以加強體認與感悟。因此,社會科學的田野調查法、敘事研究以及行動研究無疑是具身認知研究極為適切的方法。

其四,應用研究的匱乏。我國學界迄今已從學理層面和實驗層面對具身認知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形成了一些有益的觀點。但與較豐富的理論和實驗成果相比,應用研究則明顯匱乏。而研究具身認知不能為研究而研究,其主要目的應是通過研究,揭示認知活動的內在規律,開發出有效的認知策略,進而廣泛地應用於與認知活動有關的各個領域。但現實是,當前由於具身認知在實際中應用的前提條件匱乏,導致對於具身認知的應用性研究關註明顯不足,為數極少的已有研究也僅僅局限於教育教學領域,且缺乏深度,對於其他領域則少有涉及。應用研究的極度缺失,已嚴重影響了具身認知的應然價值和應有功能的充分釋放。因此,今後具身認知研究須大力拓展應用性研究領域,涵蓋教育學、語言學、人類學、臨床治療、音樂美術、體育運動等人類認知和行為的各個領域。

《具身認知》聽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