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漢代三水縣城故址考

漢代三水縣城故址考

腳下 居住 包括 甚至有 可能 而且 管理 進入 dash

漢代三水縣城故址考

馬振福 王耀東

同心縣,地處祖國大西北,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據考古發現,至遲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84年6月20日文物普查時發現,在下馬關鎮紅城水上垣村的紅梁遺址具有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特征,距今已有4500年左右。至於境內最早置縣建制見於《漢書·地理誌》及《後漢書·郡國誌》載,西漢置三水縣,東漢末廢,置縣時間長達400余年,其疆域大致與今相同。史書又載,歷史上同心境內既有兩漢三水縣存在,又有唐三水縣存在。但是,就漢代三水縣城池治所在何處?故城的遺址究竟指何地?古今史學界異說頗多,尚無定論,本文經筆者查閱大量史料和實地反復考察,確認今下馬關鎮紅城水上垣村故城遺址即為西漢、東漢時期設置的三水縣城池治所。

一、兩漢置三水縣的社會背景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統治200余年,歷經12世,建都長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前206),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今寧夏屬北地郡地。公元前214年,匈奴進犯中原占據今寧夏境內的黃河以南河套地區。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伐匈奴,先收復河套以北地區,秦西至榆中,後收復寧夏境內的黃河以南河套地區,並在黃河以東,陰山以南的地區內設置34縣,同時在黃河的一段收復地區因河築塞,又移民幾萬戶於河套地區。隨著秦帝國與匈奴對壘於河套平原,繼而將軍事防線由東南向西北推進,同心地區已成為秦帝國重要的戰略後方,是軍事供應線上重要的一站,也是轉輸、儲備軍用物資、糧食的重要基地。據秦國制度,邊遠地區設縣,主要為軍事設防,同心地區北臨黃河天險,南扼蕭關(戰國時設置的重要軍事關隘,今固原市境內)要道,更具備政治中心、軍事要塞的條件,其境內設縣有可能,但缺乏典籍方誌記載。

楚漢戰爭時期,匈奴草原帝國再度崛起。由於中原政權在河套地區的防禦體系因改朝換代而衰落,匈奴乘虛而入,再度南下,收復了被秦朝蒙恬攻占的河套以南地區,包括今固原地區部分轄地。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同年漢兵攻占北地郡(今寧夏吳忠地區及甘肅慶陽地區),同心地區正式列入漢朝版圖。

公元前198年,西漢與匈奴訂立和親之約,同心境內得到重要的開發,奠定了本地歷史政治、軍事地位,影響甚遠。漢文帝三年(前117)夏,匈奴右賢王乘文帝繼位之機,破壞“和親”,大舉入侵河套以南地區。晁錯上書漢文帝,指出匈奴擅長騎射,往來無常,入侵靈活。一旦發現防禦不堅,則隨時可入境掠奪。如果朝廷不發兵救援,邊民必遭降附匈奴。如果在邊地防守,費用開支太大。不在邊地設防,匈奴人則隨時可以入侵。如此年復一年,則國窮而民不安寧。晁錯建議移民邊陲得到朝廷采納,這就是歷史記載的“文帝實行募民實邊”(今同心也在其中)事件。朝廷在邊地(包括寧夏吳忠、固原地區)建立馬苑36所,用官奴3萬人,養馬30萬匹。今紅城水當初設馬苑,修城築塞必在其中,其地勢由大小羅山環抱,泉水自流,水草豐盛,農耕遊牧得天獨厚,並常犒賞百姓養馬,以滿足邊地駐軍對馬匹的需要。今下馬關鎮東有一山稱“ 馬山”,鎮西有一泉水稱“上馬泉”,即沿襲以“馬”字稱呼地名。漢文帝末年(約前115年),匈奴軍臣單於與漢朝斷絕“和親”盟約,伺機進犯中原,朝廷派遣三位將軍領兵駐紮北地郡防守。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劉徹以其雄才大略要徹底解決匈奴犯邊問題,大戰匈奴,先驅逐了駐牧在今鄂爾多斯高原的白羊樓煩王部,奪回“河南”地,繼又出兵攻擊駐牧於河西走廊的渾邪王、休屠王部。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渾邪王並休屠王率眾四萬降漢。漢武帝命在塞外築受降城。同年,因奪取寶馬漢血馬,派將出兵大宛國。當時,漢朝在沿邊選定了5個地方置匈奴降人,稱其為“屬國”。《史記·驃騎列傳》載:“元狩二年乃分徙降者邊五郡故塞外,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為屬國”。即把降附的匈奴人遷到沿邊五個郡的故塞(秦長城)外,各設屬國都尉,以監理之。並且都在黃河以南,應允保存原部落的習俗,在指定地區從事生產或遊牧。屬國都尉是管理民族自治地的朝廷特派政權代表。其中北地郡屬國都尉設在三水縣境。

元朔二年(前127),漢朝從根本上解決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沿襲了秦始皇創立的統一大業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今鄂爾多斯高原設朔方郡(治今內蒙古杭錦旗北),並重新修繕秦時所築邊塞。元狩四年(前119),又徙關東(中原一帶)貧民70余萬於隴西,北地、上郡等地,由朝廷供給衣食、幫助安家立業。元鼎三年(前114),由北地郡析出安定郡,同心屬安定郡(治今固原古城)地,隸屬涼州刺史部。查《漢書·地理誌》:“安定郡,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縣二十一。”三水縣是其中之一。《後漢書·郡國誌》載:“安定郡,武帝置,八城。”八城中三水縣城池是其中之一。同時,在全國設鹽鐵官37個。據《元和郡誌》載:“三水縣,本漢舊縣,有鐵(鹽)官,屬安定郡……”朔方產澤鹽,一度處於遊牧民族腹地,經遊牧民轉運交換於三水縣,再由漢朝鹽官調配發運。元鼎二年(前115),張騫出使西域還,西域通於漢。從關中、慶陽、同心、中寧過黃河至武威,是最為直捷的貨運通道,是漢代重要的北端絲綢之路。武帝時始將降漢的匈奴人安置在北地、安定兩郡,設屬國都尉管理。安定屬國都尉設在三水縣城。在武帝統治的半個世紀(前140—87)裏,“土廣人稀,饒谷多畜,”“郵亭驛置相望於道”正如安定郡命名之期冀,安定郡進入了安定發展的鼎盛時期。

公元25年,劉秀稱帝,沿用漢的國號,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25—220),傳14世歷時約200年。

東漢時,安定郡仍歸涼州部;三水縣仍沿西漢舊制,設安定屬國都尉;東漢史籍見載安定屬國都尉的就有六位。桓帝永壽元年(115),安定屬國第九任都尉張奐到三水縣就職。是年,草原匈奴帝國七千余人寇美稷(今內蒙伊克昭盟·準格爾旗)勢將南下,而三水以西的羌人又起而響應,在這緊急關頭,張奐毅然率部出兵先據秦長城,繼則進據龜茲屬國(今伊克昭盟·烏審旗)扼制了匈奴南下要路;同時又遣使安撫東羌,使之就範,由於他處置的果敢而得當,一場匈羌勾結的叛亂遂被平息。

東漢末,曹魏廢三水縣,其轄地歸入新置的西川都尉,後改西川縣,也屬安定郡管轄。西川縣位於高平川,高平川即清水河流域(西川縣治今海原縣李旺堡附近)。

由此可見,在西、東兩漢統治的數百年間,盡管中原的皇帝與邊外的少數民族部落首領,不停地進行著勝者與敗者角色互換的戰爭遊戲。但是,三水縣的存在及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三水縣之所以成為邊地線上的兵家爭奪之地,除其政治原因外,尤為重要的是因為地理位置。三水縣依大小羅山通清水河流域達西川縣,可借山林之利,東靠青龍山通慶陽達秦川,可享中原地區的糧食布匹及生活用品之便。南連固原郡國(安定郡治)之兵設防,攻守兩利,北接靈州(今吳忠、靈武、鳴沙)憑黃河平原既可屯兵積糧,又可轉運交換朔方澤鹽;縣治城池托富泉(今紅城水,《平遠縣誌》載為富泉)滋潤,可天然灌田,左右谷中(韋州、下馬關川)宜農、且牧。所以,漢朝在此設縣,置屬國,駐鹽官司,執理政務,應該說是重要的歷史舞臺。史載,漢武帝在安定郡接見外國使臣,接受貢品,曾六次“行幸雍”巡視過安定郡。傳說也曾巡視過三水縣治。由此,三水縣成為當時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演繹了一段悲壯且又輝煌的歷史。

二、兩漢三水縣故城址質疑

西漢,東漢在同心境內置三水縣,據當時漢代所處的社會背景分析考證,現代史學者已作結論。其中寧夏史學家王北辰,地史專家魯人勇曾在《固原地區史誌資料》和《寧夏史誌研究》刊物上分別於1986--1987年先後發表論文:“漢三水縣考”和“兩漢三水縣故址考”,均作了詳盡的論證分析,指出,三水縣故址就在今同心東大羅山腳下的紅城水村。然而,史學界還有幾種不同說法。有的認為在陜西 州(今陜西彬縣),有的認為在固原州(今固原原州區北),有的認為在同心縣東,或雲在今同心韋州古城等等。具有代表性且影響較大的觀點有以下四種:

(一)在寧夏固原縣境內,包括“在固原縣北”,今“固原縣界”等說。《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三水縣釋條:“三水縣漢置,後漢末廢,故城在今甘肅固原縣北。”《北周地理誌》(王仲犖)新平郡下註:按三水縣在今“固原縣界”。《匈奴史》(林平著)安定郡三水縣,今寧夏“固原縣北”。

(二)在固原州北或東北。所謂固原州指清代平涼府固原州和同治二十三年改置的固原直隸州,轄區包括今固原、西吉、海原等縣,州治在固原。另據《大清一統誌》錢佑的《新編地理誌集釋》多用此說,認為三水縣治在固原州北。

(三)在同心縣東。1975年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將三水縣治標在今同心縣東部的下馬關鎮南、馬高莊鄉北。近年寧夏出版的各種著述相繼沿用。甚至有人還說在同心北七十裏處。

(四)在分州(今陜西省彬縣)或涇州(甘肅涇縣)附近。南北朝時,後魏在陜西新平(今彬縣)附近重置一縣,取漢三水縣名,唐代屬分州,仍沿用此名。自此“三水”的名稱一直沿用到民國才改為旬邑縣(陜西)。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誌》記載:“良原縣東北至州(分)六十裏,本漢三水地,屬安定郡,今安定縣界三水故城是也。”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記載:“漢三水縣故城在安定縣(屬分州)南”。後人有持此說者以為漢三水縣在分州。1979年修訂本《辭源》也取李吉甫之說,這對於考證漢三水縣的方位,遺址造成疑難。

三、兩漢三水縣古城址的地理特征

三水縣,延續兩漢四百余年,又是安定屬國都尉治,而且《後漢書,盧芳傳》“[盧芳]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中略芳起兵叛入匈奴)及芳敗,胡人還鄉裏,積苦縣官徭役,其中有駁馬少伯者,素剛壯,(建武)二十一年,遂率種人反叛,與匈奴連和,屯聚青山……。”《後漢書,郡國誌》三水縣釋條雲:“有左谷,盧芳所居”。盧芳所居的“左谷”及胡人駁馬少伯起義屯聚的青山都在三水縣境,其方位都在今大羅山東。關於“青山”,唐李賢註:“青山在今慶州,有青山水”。清王先謙解雲:“慶陽府環縣西有青山即此”。在現在地形圖上,今甘肅慶陽地區環縣之西,可視丘陵不以為山,而環縣西北,環江西源上遊的青龍山(海拔1705米)則高大險峻,可謂山。因為從此地理看,它接近於大羅山,略在三水縣境;從地名看,它又接近青山古稱。關於“青山水”《太平寰宇記》卷三十三慶州樂蟠縣下記有:“廢馬嶺縣在州北七十裏……。馬嶺山,俗名箭括嶺與青龍山相連亙。在縣十裏有馬嶺阪,左右帶川,相傳漢之牧地也。又有水出縣西北。《水經註》雲與青山水合”。文中的廢馬嶺縣,即今慶陽西北約70裏環江岸上的馬嶺鄉,環江西岸的黃土長梁古代泛稱馬嶺,它向西北綿亙,連接今青龍山。宋史引用《水經註》謂有水發自廢馬嶺縣西北,其水匯入青山水,顧名思義,青山水必在青山,即今青龍山附近。按今青龍山山東西兩側各有一水,二水北流匯苦水河及與韋州東北流向的甜水河匯合北流,經靈武新華橋註入黃河。其東源應相當古之青山水。且立足於青龍山,面對水流的方向,則東之水在右,相當於“右谷”,山西之水在左,相當“左谷”,古時謂左為東,稱右為西。三水縣東之“左谷”就是盧芳所居之“左谷”即今青龍山與大羅山之間的苦水河谷。

依據上述推考,漢三水縣故城在今大羅山東,而三水豪傑盧芳起兵自“左谷”,聯合羌胡相勾結,匈奴以騎兵迎芳入匈境,芳恃匈奴之力,自稱西平王,又立為漢帝於九原,(今包頭市北)其後,三水當地胡人亦起義,屯聚青山,旋被鎮壓。從這段歷史可反映出三水縣在當時不但是多民族雜居繁衍之地,生產方式宜農宜牧。又是北方匈奴族與西方羌族的交往通道。

據史書記載,韋州附近古城甚多,歷史久遠,其地理環境是有山、有水,地闊土沃,農牧並舉。以其軍事防禦戰略考慮,進可攻,退可守,是易守難攻之地,故三水縣城設在羅山腳下是基於多種因素而定之。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註》中曰:“肥水東北出峽於高平川,水東有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裏,侍郎張奐為安定郡屬國都尉治此,縣東有溫泉,溫泉東有鹽池。《元和郡縣圖誌》載:“三水縣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清楚地表明了三水縣的地理方位和環境,好多專家學者及史地工作者,均作了大量的考證工作,基本確定了漢三水縣就在同心境內,且方位在同心縣東部。那麽,同心東部哪個地方具有上述地理特征呢?

(一)三水縣的西界在今清水河。

清水河發源於固原市西南,經海原、同心、中寧、中衛等縣註入黃河,在漢代稱高平川水。《水經註》“川水又北徑三水縣西,肥水註之,水出高平縣西北三百裏牽條山西,與若勃溪合 ,水有二源,總歸一,東北流入肥。肥水又東北流,違泉水註焉。泉流所發,導於若勃溪東,東北流入肥。肥水又東北出峽註於高平川。水東有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肥水,今海原城西北流之賀堡河也,若勃溪的兩條支流即今園河;違泉,乃馬蓮河也,上述四支歸一,稱肥水,再向東北流,於今同心縣城南八公裏處註入清水河。“水東有山”是指高平川水之東有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這與“川水北逕三水縣西”相吻合。

(二)今紅城水故城遺址至固原相距裏程與《水經註》的記載相符。

《水經註》:“三水縣故城,本屬國都尉治,王莽之廣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今固原城)三百四十裏。”三水縣在古代交通地位很重要,直到明清時期,韋州、下馬關通往東西南北的交通大道仍在使用。其古時的走向是“三水縣以三水縣經下馬關”(長城關)至固原共三百五十裏。

(三)三水縣位於一道川谷之中。

《後漢書,盧芳傳》記載,盧芳系“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盧芳家族是三水名門旺族,所居之左谷在縣治附近,不會僻居一隅。而韋州地域正處於川谷之中。韋州位於今同心縣東北角。甜水河流過形成平川,稱韋州。韋州在羅山之東。因此,這條川谷就是盧芳所居“左谷”。今清水河之東是大羅山,韋州則正在大羅山之東,這裏需特別指出的是:大羅山在唐代亦名達樂山,鐸洛山,長樂山。宋代稱樂山,明代稱為蠡山。此處,“蠡”不能讀成(li),而音為羅(luo)與螺相通。東漢張奐任安定郡屬國都尉一職時,匈奴族發生叛亂,他認為是原來的單於無能,建議朝廷立匈奴左谷蠡王為單於。盧芳的曾祖母,則是匈奴蠡渾邪之姨。由此可見“蠡”是居住在左谷一帶的匈奴部族的姓氏或族名。羅山、樂山、蠡山的名字均源於當地少數民族的部落姓氏,至今帶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四)三水縣東,今仍有溫泉一處。

由韋州向東北至鹽池縣界有太陽山。山丘之北有一處“暖泉”。除酈道元在《水經註》記敘外,平遠縣誌有更詳細記載。由於這處“溫泉”見證,唐代設在惠安堡的一個縣就被命名為“溫池縣”,而當時的惠安堡鹽池,也被稱作“溫泉鹽池”《水經註》三水縣載:東有溫泉,溫泉東有鹽池,更可證實下馬關鎮紅城水上垣村古城遺址即漢三水縣故城址(曾有文物出土)。

(五)三水縣境內有鹽池是產鹽勝地。

《漢書,地理誌》載:三水屬國都尉治,有鹽官。西漢安定郡屬縣二十一,其有鹽官者唯三水縣。當時漢朝廷重鹽鐵之利,凡重要產鹽地皆有專職鹽官,故前人所考證的三水縣在彬縣,固原縣等說,均不具備此特點。

(六)三水縣因有三水而得名。

何為三水縣?《元和郡縣圖誌》載:“三水縣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這裏應註意的是縣界有三泉並流,今察韋州、下馬關鎮之南,包括大小羅山腳下南有羅家水,中有紅城水,北有韋州鎮水套(五戶臺,今紅寺堡開發區沙泉鄉)等處,都有泉水,且能灌田,但都不具有並流特點。唯今同心縣韋州與鹽池縣惠安堡交界處距紅城水約三十裏處,有大、小苦水河兩支與鹽池交界處隰寧堡東北流的汪家河匯合,與韋州東北流向的甜水河總匯合,經吳忠市境內在靈武新華橋註入黃河。所謂“羅川谷”,即甜水河、大小苦水河、汪家河三條河流交匯的河谷地帶。也包括韋州,惠安堡一帶河谷平原。

綜上所述,漢代安定郡三水縣的縣治在下馬關鎮紅城水上塬村已無可質疑。該縣轄境,據考證西至清水河,東至鹽池縣汪家河,含整個同心縣境及鹽池縣惠安堡,萌城以及甘肅省環縣的甜水堡鄉。十多年來,經同心縣誌編纂辦公室和縣文物管理所實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佐證,共認紅城水上塬村故城遺址就是兩漢時期的三水縣古城治所。

參考書目

①《中國歷史地圖集》1975年版第二冊《涼州刺史部圖》。

②《元和郡縣誌》卷三。

③《後漢書,盧芳傳》卷十二盧芳傳。

④《後漢書,張奐傳》卷六十五張奐傳。

⑤《水經註》卷二高平川水。

⑥《漢書,地理誌詳釋》卷四安定三水縣,

⑦《太平寰宇記》、《元和郡縣誌》中的靈州部分。

⑧《元和郡縣誌》卷四靈州……溫池縣。《平原縣誌》卷三。

⑨《寧夏歷史地理考》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⑩《西海固史》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漢代三水縣城故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