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達爾港口
阿新 • • 發佈:2018-10-30
歷史 國內 還得 英國 eight 視角 前途 src 我們
作者:LEW Cai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89214/answer/452415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從一個更大而又宏觀的視角去看
試著剝開皮從幾個問題去思考 1中巴戰略關系 2 為何港口先交由新加坡公司管理 3 移交中方的必然性以及一帶一路的戰略影響 4 中國拿下港口的意義以及長期願景
這幾個問題任何一個單獨拎出來都可以寫一個長文,簡要點幾個要點
一中巴戰略關系
我們稱之為巴鐵友誼,顯然是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巴基斯坦的建國歷史與印度的戰爭歷程來看,沒有中國的背後支援,巴基斯坦被印度亡國的概率是極高的。國與國之間利益至上,這點援助自然不是維系的基礎。比如越南,再如朝鮮,幾乎亡國之時都是中國誌願軍親自上陣,後來都成白眼狼。而巴對中國的倚靠,以及長期能站在中國一邊主要出於幾點:1戰爭的威脅 2經濟的需求 。巴基斯坦西側是伊朗挨著中東強國 和石油富國,還有基地組織大本營的阿富汗,右邊是時不時要拿著導彈門口擺擺的阿三,北部是中國和阿三還在爭議的克什米爾。而巴基斯坦無資源優勢,屬於實打實的窮鄰居,自然需要一個大靠山來做坐鎮。 當然中國很長時間也很窮,不過中國在對外援助上一直很鐵,給了巴很大的支援。而60~90年代的中國都無法完全給予巴保障,巴政府有相當長的時間還是選擇老美作為靠山,購買武器..選老美就有問題了,因為阿三也是老美的盟友,面對巴印矛盾,老美自然會傾向於阿三,畢竟要用阿三制衡中國。老美的站位對巴不利,巴打心眼裏不想跟老美站一塊。因此只能希望中國幫忙。所有中國鄰國裏極少數希望中國越強大越好的國家就是老巴這一家了。慶幸的是,中國的發展沒有辜負巴的期待...相比於那些東盟國家心懷鬼胎,中國南海填個島內心都有疙瘩一下,因為他們是和中國有直接的利益沖突。
而中國之所以會支援巴,最主要也是因為戰略互利 。一方面是防印度一家獨大,稱霸印度洋和南亞,中國必須制衡。而巴基斯坦簡直就是印度的後院,印度往西就是中東,卡在印度的戰略上遊是印度十分擔心的。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是中東的門口,霍爾木茲海峽的邊上。而中東又是世界的油桶,如果原油從巴基斯坦取道直接通往中國新疆,再由新疆走國內油道輸往全國,這樣中國的戰略通道就由海上變為陸上,完全不會受制於印度,馬六甲,東盟國家以及背後美國的插手,從這一點來說,對整個東亞格局來說,海權國家的優勢將喪失,陸權國家將成為戰略主動。所以中國是極其希望能夠將巴基斯坦變為自己的觸角,成為自家後院。這樣整個東亞,南亞,中東的戰略格局將徹底改寫。
而巴基斯坦就能搭上中國的順風車,提升國民經濟以及地區影響力,這樣雙贏的戰略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合作價值。而其基礎就是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大市場,是東亞大陸的核心 。
二瓜達爾港口
瓜達爾港將成為中東至中國石油輸送管道的起點,把經由阿拉伯海及馬六甲海峽長達12000公裏的傳統路線縮短為2395公裏,終點為新疆。當然,對中國自身的經濟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相當於給了中國平添了一個大動脈,其輻射面直接到達南亞、中東、非洲。而且,由此也大大減輕對馬六甲的依賴,東盟國家也會更加看中國的臉色行事(因為中國可以走馬六甲海運,也會走巴基斯坦這條鐵路,馬六甲周邊國家會轉入被動)。
瓜達爾的戰略價值顯然是遠高於其經濟價值,為何這個港口始建之初03年就得到中國的支持,也是最早註資開建。但是巴基斯坦顯然還不想得罪老美,畢竟一直也把老美當靠山。所以就先把40年租期給了新加坡公司,對外說是新加坡公司經驗豐富(畢竟人家經營馬六甲的) 個人倒是覺得這個公司也知道只是個托盤的。沒有中國的需求,這個港口基本廢置。。港口能存在的前提就是有相應的容納需求,比如寧波港,上海港,資源貨物得從港口卸下,然後輸送到相應地區,所以港口要有配套基礎設施還要有配套的需求..不然就成了中轉站,然而這個中轉站就在霍爾木茲邊上,誰沒事剛開出來就停那。。而放給中國就完全不同了,中國能把自己的需求結合起來,那麽它就成了前沿中轉站,在順便給巴基斯坦修修管道修修路,巴基斯坦自然也是大豐收。而中國強大起來就必須保障自己有足夠多的生命線,所以中國遲早會來接手 只是時間的問題
三
必然性前面也講了,最核心點就是中國拋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以及亞投行的金融圈。說白了,就是中國要建立亞洲經濟共同體,中國很早就是亞洲的核心,現在只不過是重振雄風而已。用陸權理論的觀點來看,中國現在在做的就是重振陸權,挑戰海權。全球經濟的版塊在17~18世紀以前一直是由陸權控制的,自美洲大陸的發現開始,海洋貿易逐漸取代陸上的經濟,而世界經濟的軸心也漸漸西移,歐洲的經濟崛起再到美國的繁榮,完全是與海上貿易相關,所以在近四個世紀來,誰掌握了海權,誰就繁榮強盛。像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的霸權輪替。而再往之前,陸權的時代,東方的中國則是核心,依賴與陸上的交通,絲綢之路的重點其實是中國所打造的亞洲,中亞,乃至到歐洲的陸上經濟共榮圈,所以盛唐之所以盛,其實是因為中國有資源有市場有消費容量,這一切通過陸上的貿易就能輕松解決。而海上的成本太高,主要是難以掌控。陸權國家來說,只要保障陸權安全,依托中國的陸上優勢這完全不是問題,而要轉戰海上,海上的線路大多遠離中國控制範圍。這是難以控制,同時海上貿易對古代中國而言,只是讓那些沿海小國收益多。所以中國不理睬但不管控。乃至到明朝,也只是為體現亞洲天朝風範的出使。而明後期,隨邊疆戰事開始,對海上便采取港口限制,這樣中國就有精力去解決陸上的問題。這完全是戰略性的方案。到清朝,國力衰落,陸權岌岌可危更無暇顧及海上邊疆。所以限制港口貿易是有利於陸權的控制減小海上的管控風險。
而現在,隨著中國的崛起。亞洲開始成為世界舞臺的焦點。而現在的貿易方式和手段依然是以海權為主導。但是維護海權談何容易,看看老美全球的航母艦隊,你就能理解要保障海權的管控力是需要多大的成本,而中國最為亞洲大陸經濟的核心體,對外的陸上邊界之廣,如果還是想依賴從南海為起點的海上力量,不僅要挑戰現有的海權霸主老美,還得和沿線所有周邊國家發生直接的利益沖突。單是自家南海填個島,就要被老美拉著東盟來輪番挑釁,你要是把海軍拉到第二島鏈之外,阻力豈不是更大。所以從海上來實現突圍,可謂硬碰硬,需要足夠的力量和智慧。但是海上必須捍衛,不然將重蹈悲劇。單海上實現難度加大的時候,陸權的復興必然成為最核心的手段。
所以一帶一路的核心不是海上的幾條通道,而是無數經由陸上的交通要道,說白了,就是把中國附近國家的經脈全打通,這樣所有相關的貿易將重新布局,而亞洲,中亞的乃至歐洲的經濟將緊密相連而不受老美的控制。所以“亞投行”倡導的基礎建設投資,其實說白了不是扔錢讓你自己修路,而是只能修中國到周邊國家的路,這些項目都是要中國自己來規劃,所以這個局很大。哪條路往哪開,要開到哪些國家,怎麽個通車法都是中國說了算。而這路不僅是中國通一個國家,而是會有終點和起點,這起點是中國,而終點則是中國根據全球利益戰略通道來布局。所以可以想見的未來,必然是周邊國家互相掐架來討好中國把路往自己家開。而整個亞洲的規劃將由中國來操刀,各位可以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局面。所以亞投行最大一招,直接斬斷美國海權優勢,同時又可以輕易實現戰略經濟同盟。在利益面前,美國給不了的,只有中國能給。而其核心就是中國具備亞洲核心的要素。
4前景
瓜達爾港作為戰略棋子必然是中國一帶一路之下的先鋒兵陸權復興的前哨戰,把這個經營好了,對其它國家來說具有示範效應。告訴他們跟中國混是有前途的。而巴鐵友誼恰好成為中國對外試驗田的第一步。所以無論如何,這個港口將會盡中國全力去營建好。本月習總訪巴,巴已經定這個月就將港口開放使用就是極好的證明。而未來來看,它將引起的戰略格局變化是會十分顯著的,至少能源通道將被極大的分流。
挑戰
當然要修港口,還要修中巴道路,只有龐大的配套設施做好了,這港口才活了。所以等真正能用上,估計還得有個好幾年。這條高速路從瓜達爾南部直通北部,貫穿巴基斯坦,對巴來說是夢寐以求的經濟動脈。而且沿線地區經濟貧困,動亂多 ,基地組織勢力也多。所以對中國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巴基斯坦迫不及待想把這個問題扔給中國來解決,通過經濟來改善區域環境是第一步,更多的接下來是沿線的軍事保障。所以中國肯定會駐兵,中國的軍事力量勢必要介入。這將改變中東力量分配,當然也會引起區域的敏感。幸好中東國家跟中國關系都不錯,指不定哪天管道就直接從伊朗修道巴基斯坦直接送到中國去了。
當海權進一步被削落,東盟那些美國小弟們將極大惶恐。而與中國有接壤的國家將極其希望中國進一步打通陸上通道。可以預測下一次中國的棋子就將直接落在東南亞國家上(緬甸是重點),好戲正在開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89214/answer/452415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從一個更大而又宏觀的視角去看
試著剝開皮從幾個問題去思考 1中巴戰略關系 2 為何港口先交由新加坡公司管理 3 移交中方的必然性以及一帶一路的戰略影響 4 中國拿下港口的意義以及長期願景
這幾個問題任何一個單獨拎出來都可以寫一個長文,簡要點幾個要點
一中巴戰略關系
我們稱之為巴鐵友誼,顯然是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巴基斯坦的建國歷史與印度的戰爭歷程來看,沒有中國的背後支援,巴基斯坦被印度亡國的概率是極高的。國與國之間利益至上,這點援助自然不是維系的基礎。比如越南,再如朝鮮,幾乎亡國之時都是中國誌願軍親自上陣,後來都成白眼狼。而巴對中國的倚靠,以及長期能站在中國一邊主要出於幾點:1戰爭的威脅 2經濟的需求
而中國之所以會支援巴,最主要也是因為戰略互利
而巴基斯坦就能搭上中國的順風車,提升國民經濟以及地區影響力,這樣雙贏的戰略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合作價值。而其基礎就是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大市場,是東亞大陸的核心
二瓜達爾港口
瓜達爾港將成為中東至中國石油輸送管道的起點,把經由阿拉伯海及馬六甲海峽長達12000公裏的傳統路線縮短為2395公裏,終點為新疆。當然,對中國自身的經濟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相當於給了中國平添了一個大動脈,其輻射面直接到達南亞、中東、非洲。而且,由此也大大減輕對馬六甲的依賴,東盟國家也會更加看中國的臉色行事(因為中國可以走馬六甲海運,也會走巴基斯坦這條鐵路,馬六甲周邊國家會轉入被動)。
瓜達爾的戰略價值顯然是遠高於其經濟價值,為何這個港口始建之初03年就得到中國的支持,也是最早註資開建。但是巴基斯坦顯然還不想得罪老美,畢竟一直也把老美當靠山。所以就先把40年租期給了新加坡公司,對外說是新加坡公司經驗豐富(畢竟人家經營馬六甲的) 個人倒是覺得這個公司也知道只是個托盤的。沒有中國的需求,這個港口基本廢置。。港口能存在的前提就是有相應的容納需求,比如寧波港,上海港,資源貨物得從港口卸下,然後輸送到相應地區,所以港口要有配套基礎設施還要有配套的需求..不然就成了中轉站,然而這個中轉站就在霍爾木茲邊上,誰沒事剛開出來就停那。。而放給中國就完全不同了,中國能把自己的需求結合起來,那麽它就成了前沿中轉站,在順便給巴基斯坦修修管道修修路,巴基斯坦自然也是大豐收。而中國強大起來就必須保障自己有足夠多的生命線,所以中國遲早會來接手 只是時間的問題
三
必然性前面也講了,最核心點就是中國拋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以及亞投行的金融圈。說白了,就是中國要建立亞洲經濟共同體,中國很早就是亞洲的核心,現在只不過是重振雄風而已。用陸權理論的觀點來看,中國現在在做的就是重振陸權,挑戰海權。全球經濟的版塊在17~18世紀以前一直是由陸權控制的,自美洲大陸的發現開始,海洋貿易逐漸取代陸上的經濟,而世界經濟的軸心也漸漸西移,歐洲的經濟崛起再到美國的繁榮,完全是與海上貿易相關,所以在近四個世紀來,誰掌握了海權,誰就繁榮強盛。像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的霸權輪替。而再往之前,陸權的時代,東方的中國則是核心,依賴與陸上的交通,絲綢之路的重點其實是中國所打造的亞洲,中亞,乃至到歐洲的陸上經濟共榮圈,所以盛唐之所以盛,其實是因為中國有資源有市場有消費容量,這一切通過陸上的貿易就能輕松解決。而海上的成本太高,主要是難以掌控。陸權國家來說,只要保障陸權安全,依托中國的陸上優勢這完全不是問題,而要轉戰海上,海上的線路大多遠離中國控制範圍。這是難以控制,同時海上貿易對古代中國而言,只是讓那些沿海小國收益多。所以中國不理睬但不管控。乃至到明朝,也只是為體現亞洲天朝風範的出使。而明後期,隨邊疆戰事開始,對海上便采取港口限制,這樣中國就有精力去解決陸上的問題。這完全是戰略性的方案。到清朝,國力衰落,陸權岌岌可危更無暇顧及海上邊疆。所以限制港口貿易是有利於陸權的控制減小海上的管控風險。
而現在,隨著中國的崛起。亞洲開始成為世界舞臺的焦點。而現在的貿易方式和手段依然是以海權為主導。但是維護海權談何容易,看看老美全球的航母艦隊,你就能理解要保障海權的管控力是需要多大的成本,而中國最為亞洲大陸經濟的核心體,對外的陸上邊界之廣,如果還是想依賴從南海為起點的海上力量,不僅要挑戰現有的海權霸主老美,還得和沿線所有周邊國家發生直接的利益沖突。單是自家南海填個島,就要被老美拉著東盟來輪番挑釁,你要是把海軍拉到第二島鏈之外,阻力豈不是更大。所以從海上來實現突圍,可謂硬碰硬,需要足夠的力量和智慧。但是海上必須捍衛,不然將重蹈悲劇。單海上實現難度加大的時候,陸權的復興必然成為最核心的手段。
所以一帶一路的核心不是海上的幾條通道,而是無數經由陸上的交通要道,說白了,就是把中國附近國家的經脈全打通,這樣所有相關的貿易將重新布局,而亞洲,中亞的乃至歐洲的經濟將緊密相連而不受老美的控制。所以“亞投行”倡導的基礎建設投資,其實說白了不是扔錢讓你自己修路,而是只能修中國到周邊國家的路,這些項目都是要中國自己來規劃,所以這個局很大。哪條路往哪開,要開到哪些國家,怎麽個通車法都是中國說了算。而這路不僅是中國通一個國家,而是會有終點和起點,這起點是中國,而終點則是中國根據全球利益戰略通道來布局。所以可以想見的未來,必然是周邊國家互相掐架來討好中國把路往自己家開。而整個亞洲的規劃將由中國來操刀,各位可以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局面。所以亞投行最大一招,直接斬斷美國海權優勢,同時又可以輕易實現戰略經濟同盟。在利益面前,美國給不了的,只有中國能給。而其核心就是中國具備亞洲核心的要素。
4前景
瓜達爾港作為戰略棋子必然是中國一帶一路之下的先鋒兵陸權復興的前哨戰,把這個經營好了,對其它國家來說具有示範效應。告訴他們跟中國混是有前途的。而巴鐵友誼恰好成為中國對外試驗田的第一步。所以無論如何,這個港口將會盡中國全力去營建好。本月習總訪巴,巴已經定這個月就將港口開放使用就是極好的證明。而未來來看,它將引起的戰略格局變化是會十分顯著的,至少能源通道將被極大的分流。
挑戰
當然要修港口,還要修中巴道路,只有龐大的配套設施做好了,這港口才活了。所以等真正能用上,估計還得有個好幾年。這條高速路從瓜達爾南部直通北部,貫穿巴基斯坦,對巴來說是夢寐以求的經濟動脈。而且沿線地區經濟貧困,動亂多 ,基地組織勢力也多。所以對中國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巴基斯坦迫不及待想把這個問題扔給中國來解決,通過經濟來改善區域環境是第一步,更多的接下來是沿線的軍事保障。所以中國肯定會駐兵,中國的軍事力量勢必要介入。這將改變中東力量分配,當然也會引起區域的敏感。幸好中東國家跟中國關系都不錯,指不定哪天管道就直接從伊朗修道巴基斯坦直接送到中國去了。
當海權進一步被削落,東盟那些美國小弟們將極大惶恐。而與中國有接壤的國家將極其希望中國進一步打通陸上通道。可以預測下一次中國的棋子就將直接落在東南亞國家上(緬甸是重點),好戲正在開始。
瓜達爾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