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通俗易懂TensorFlow!

通俗易懂TensorFlow!

原創 機器之心 2018-07-02 11:30:51

選自jacobbuckman.com

作者:Jacob Buckman

機器之心編譯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TensorFlow 的開發語言是 Python,但它並不是一個標準的 Python 庫。這個神經網路框架通過構建「計算圖」來執行,對於很多新手來說,在理解其邏輯時會遇到很多困難。本文中,來自谷歌大腦的工程師 Jacob Buckman 將試圖幫你解決初遇 TensorFlow 時你會遇到的麻煩。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導論

這是什麼?我是誰?

我叫 Jacob,是 Google AI Resident 專案的研究學者。我是在 2017 年夏天加入該專案的,儘管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程式設計經驗,並且對機器學習的理解也很深刻,但此前我從未使用過 TensorFlow。當時我覺得憑我的能力應該很快就能上手。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學習曲線相當的陡峭,甚至在加入該專案幾個月後,我還偶爾對如何使用 TensorFlow 程式碼來實現想法感到困惑。我把這篇博文當作瓶中信寫給過去的自己:一篇我希望在學習之初能被給予的入門介紹。我希望這篇博文也能幫助到其他人。

以往的教程缺少了那些內容?

自 TensorFlow 釋出的三年以來,其已然成為深度學習生態系統中的一塊基石。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它可能並不直觀,特別是與 PyTorch 或 DyNet 這樣執行即定義的神經網路庫相比。

市面上有許多 TensorFlow 的入門教程,包含從線性迴歸到 MNIST 分類和機器翻譯的內容。這些具體實用的指南是使 TensorFlow 專案啟動並執行的良好資源,同時可以作為類似專案的切入點。但對於有些應用開發人員而言,他們開發的應用並沒有好的教程,或對於那些想打破常規的人(在研究中很常見)而言,剛接觸 TensorFlow 肯定是讓人沮喪的。

我試圖通過這篇文章去填補這個空白。我沒有專注於某個特定的任務,而是提出更一般的方法,並解析 TensorFlow 背後基礎的抽象概念。掌握好這些概念之後,用 TensorFlow 進行深度學習就會變得直觀易懂。

目標受眾

本教程適用於那些在程式設計和機器學習方面有一定經驗,並想要學習 TensorFlow 的人。例如:一位想在機器學習課程的最後一個專案中使用 TensorFlow 的電腦科學專業的學生;一位剛被分配到涉及深度學習專案的軟體工程師;或是一位處於困惑中的新的 Google AI Resident 新手(向過去的 Jacob 大聲打招呼)。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基礎知識,請參閱以下資源:

  • https://ml.berkeley.edu/blog/2016/11/06/tutorial-1/
  • http://colah.github.io/
  • https://www.udacity.com/course/intro-to-machine-learning—ud120
  •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machine-learning

我們就開始吧!

理解 TensorFlow

TensorFlow 不是一個標準的 Python 庫

大多數 Python 庫被編寫為 Python 的自然擴充套件形式。當你匯入一個庫時,你得到的是一組變數、函式和類,他們擴充套件並補充了你的程式碼「工具箱」。當你使用它們時,你能預期到返回的結果是怎樣的。在我看來,當談及 TensorfFlow 時,應該把這種認知完全拋棄。思考什麼是 TensorFlow 及其如何與其他程式碼進行互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錯誤的。

Python 和 TensorFlow 之間的關係可以類比 Javascript 和 HTML 之間的關係。Javascript 是一種全功能的程式語言,可以做各種美妙的事情。HTML 是用於表示某種型別的實用計算抽象(此處指可由 Web 瀏覽器呈現的內容)的框架。Javascript 在互動式網頁中的作用是組裝瀏覽器看到的 HTML 物件,然後在需要時通過將其更新為新的 HTML 來與其互動。

與 HTML 類似,TensorFlow 是用於表示某種型別的計算抽象(稱為「計算圖」)的框架。但我們用 Python 操作 TensorFlow 時,我們用 Pyhton 程式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構建計算圖。一旦完成,我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與它進行互動(啟動 TensorFlow 的「會話」)。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計算圖不在變數內部;而是處在全域性名稱空間中。正如莎士比亞所說:「所有的 RAM 都是一個階段,所有的變數都僅僅是指標」

第一個關鍵抽象:計算圖

當你在瀏覽 TensorFlow 文件時,可能會發現對「圖形」和「節點」的間接引用。如果你仔細閱讀,你甚至可能已經發現了這個頁面(https://www.tensorflow.org/programmers_guide/graphs),該頁面涵蓋了我將以更準確和技術化的方式去解釋的內容。本節是一篇高階攻略,把握重要的直覺概念,同時忽略一些技術細節。

那麼:什麼是計算圖?它本質上是一個全域性資料結構:是一個有向圖,用於捕獲有關如何計算的指令。

讓我們來看看構建計算圖的一個示例。在下圖中,上半部分是我們執行的程式碼及其輸出,下半部分是生成的計算圖。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可見,僅僅匯入 TensorFlow 並不會給我們生成一個有趣的計算圖。而只是一個單獨的,空白的全域性變數。但當我們呼叫一個 TensorFlow 操作時,會發生什麼?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print two_node

輸出:

Tensor("Const:0", shape=(), dtype=int32)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快看!我們得到了一個節點。它包含常量 2。很驚訝吧,這來自於一個名為 tf.constant 的函式。當我們列印這個變數時,我們看到它返回一個 tf.Tensor 物件,它是一個指向我們剛剛建立的節點的指標。為了強調這一點,以下是另外一個示例: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another_two_node = tf.constant(2) 
two_node = tf.constant(2) 
tf.constant(3)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每次我們呼叫 tf.constant 時,我們都會在圖中建立一個新的節點。即使該節點的功能與現有節點相同,即使我們將節點重新分配給同一個變數,或者即使我們根本沒有將其分配給一個變數,結果都是一樣的。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another_pointer_at_two_node = two_node 
two_node = None 
print two_node 
print another_pointer_at_two_node
輸出:
None 
Tensor("Const:0", shape=(), dtype=int32)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好啦,讓我們更進一步: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 equivalent to tf.add(two_node, three_node)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現在我們正談論—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計算圖!請注意,+ 操作在 TensorFlow 中過載,因此同時新增兩個張量會在圖中增加一個節點,儘管它表面上看起來不像是 TensorFlow 操作。

那好,所以 two_node 指向包含 2 的節點,three_node 指向包含 3 的節點,同時 sum_node 指向包含 ...+ 的節點?怎麼回事?它不是應該包含 5 嗎?

事實證明,並沒有。計算圖只包含計算步驟;不包含結果。至少……現在還沒有!

第二個關鍵抽象: 會話

如果錯誤地理解 TensorFlow 抽象概念也有個「瘋狂三月」(NCAA 籃球錦標賽,大部分在三月進行),那麼會話將成為每年的一號種子選手。會話有著那樣令人困惑的殊榮是因為其反直覺的命名卻又普遍存在—幾乎每個 TensorFlow 呈現都至少一次明確地呼叫 tf.Session()。

會話的作用是處理記憶體分配和優化,使我們能夠實際執行由計算圖指定的計算。你可以將計算圖想象為我們想要執行的計算的「模版」:它列出了所有步驟。為了使用計算圖,我們需要啟動一個會話,它使我們能夠實際地完成任務;例如,遍歷模版的所有節點來分配一堆用於儲存計算輸出的儲存器。為了使用 TensorFlow 進行各種計算,你既需要計算圖也需要會話。

會話包含一個指向全域性圖的指標,該指標通過指向所有節點的指標不斷更新。這意味著在建立節點之前還是之後建立會話都無所謂。

建立會話物件後,可以使用 sess.run(node) 返回節點的值,並且 TensorFlow 將執行確定該值所需的所有計算。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sum_node)

輸出:

5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太好了!我們也可以傳遞一個列表,sess.run([node1, node2, ...]),並讓它返回多個輸出: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two_node, sum_node])

輸出:

[2, 5]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一般來說,sess.run() 的呼叫往往是 TensorFlow 最大的瓶頸之一,因此呼叫它的次數越少越好。如果可以的話,在一個 sess.run() 的呼叫中返回多個專案,而不是進行多個呼叫。

佔位符和 feed_dict

迄今為止,我們所做的計算一直很乏味:沒有機會獲得輸入,所以它們總是輸出相同的東西。一個更有價值的應用可能涉及構建一個計算圖,它接受輸入,以某種(一致)方式處理它,並返回一個輸出。

最直接的方法是使用佔位符。佔位符是一種用於接受外部輸入的節點。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nput_placeholder = tf.placeholder(tf.int32)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input_placeholder)

輸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InvalidArgumentError (see above *for* traceback): You must feed a value *for* placeholder tensor 'Placeholder' *with* dtype int32 
[[Node: Placeholder = Placeholder[dtype=DT_INT32, shape=<unknown>_device="/job:localhost/replica:0/task:0/device:CPU:0"]()]]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 這是一個糟糕的例子,因為它引發了一個異常。佔位符預計會被賦予一個值。但我們沒有提供一個值,所以 TensorFlow 崩潰了。

為了提供一個值,我們使用 sess.run() 的 feed_dixt 屬性。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nput_placeholder = tf.placeholder(tf.int32)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input_placeholder, feed_dict={input_placeholder: 2})

輸出:

2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這就好多了。注意傳遞給 feed_dict 的 dict 格式,其關鍵應該是與圖中的佔位符節點相對應的變數(如前所述,它實際上意味著指向圖中佔位符節點的指標)。相應的值是要分配給每個佔位符的資料元素——通常是標量或 Numpy 陣列。

第三個關鍵抽象:計算路徑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使用佔位符的示例: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nput_placeholder = tf.placeholder(tf.int3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input_placeholder + three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three_node) 
print sess.run(sum_node)
 

輸出:

 

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InvalidArgumentError (see above for traceback): You must feed a value *for* placeholder tensor 'Placeholder_2' with dtype int32
 [[Node: Placeholder_2 = Placeholder[dtype=DT_INT32, shape=<unknown>, _device="/job:localhost/replica:0/task:0/device:CPU:0"]()]]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為什麼第二次呼叫 sess.run() 會失敗?即使我們沒有評估 input_placeholder,為什麼仍會引發與 input_placeholder 相關的錯誤?答案在於最終的關鍵 TensorFlow 抽象:計算路徑。幸運的是,這個抽象非常直觀。

當我們在依賴於圖中其他節點的節點上呼叫 sess.run() 時,我們也需要計算那些節點的值。如果這些節點具有依賴關係,那麼我們需要計算這些值(依此類推……),直到達到計算圖的「頂端」,即節點沒有父節點時。

sum_node 的計算路徑: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所有三個節點都需要進行求值以計算 sum_node 的值。最重要的是,這包含了我們未填充的佔位符,並解釋了異常!

現在來看 three_node 的計算路徑: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根據圖結構,我們不需要計算所有節點才能評估我們想要的節點!因為我們在評估 three_node 時不需要評估 placehoolder_node,所以執行 sess.run(three_node) 不會引發異常。

TensorFlow 僅通過必需的節點自動進行計算這一事實是該框架的一個巨大優勢。如果計算圖非常大並且有許多不必要的節點,那麼它可以節省大量呼叫的執行時間。它允許我們構建大型的「多用途」計算圖,這些計算圖使用單個共享的核心節點集合,並根據所採取的不同計算路徑去做不同的事情。對於幾乎所有應用而言,根據所採取的計算路徑考慮 sess.run() 的呼叫是很重要的。

變數 & 副作用

至此,我們已經看到兩種型別的「無祖先」節點(no-ancestor node):每次執行都一樣的 tf.constant 和每次執行都不一樣的 tf.placeholder。我們常常要考慮第三種情況:一個通常在執行時保持值不變的節點也可以被更新為新值。

這時就需要引入變數。

變數對於使用 TensorFlow 進行深度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模型的引數就是變數。在訓練期間,你希望通過梯度下降在每個步驟更新引數;但在評估時,你希望保持引數不變,並將大量不同的測試集輸入模型。通常,模型所有可訓練引數都是變數。

要建立變數,就需要使用 tf.get_variable()。tf.get_variable() 的前兩個引數是必需的,其餘引數是可選的。它們是 tf.get_variable(name,shape)。name 是一個唯一標識這個變數物件的字串。它必須相對於全域性圖是唯一的,所以要明瞭你使用過的所有命名,確保沒有重複。shape 是與張量形狀對應的整數陣列,它的語法非常直觀:按順序,每個維度只有一個整數。例如,一個 3x8 矩陣形狀是 [3, 8]。要建立一個標量,就需要使用形狀為 [] 的空列表。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ount_variable = tf.get_variable("count", [])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count_variable)

輸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tensorflow.python.framework.errors_impl.FailedPreconditionError: Attempting to use uninitialized value count [[Node: _retval_count_0_0 = _Retval
[T=DT_FLOAT, index=0, _device="/job:localhost/replica:0/task:0/device:CPU:0"](count)]]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噫,另一個異常。當首次建立變數節點時,它的值基本上為「null」,並且任何試圖對它求值的操作都會引發這個異常。我們只能在將值放入變數之後才能對其求值。主要有兩種將值放入變數的方法:初始化器和 tf.assign()。我們先看看 tf.assign():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ount_variable = tf.get_variable("count", []) 
zero_node = tf.constant(0.) 
assign_node = tf.assign(count_variable, zero_node) 
sess = tf.Session() 
sess.run(assign_node) 
print sess.run(count_variable)

輸出:

0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與我們迄今為止見過的節點相比,tf.assign(target, value) 是具備一些獨特屬性:

  • 恆等運算。tf.assign(target, value) 不做任何有趣的運算,通常與 value 相等。
  • 副作用。當計算「流經」assign_node 時,副作用發生在圖中的其他節點上。此時,副作用是用儲存在 zero_node 中的值替換 count_variable 的值。
  • 非依賴邊。即使 count_variable 節點和 assign_node 在圖中是相連的,但它們彼此獨立。這意味著計算任一節點時,計算不會通過邊迴流。然而,assign_node 依賴於 zero_node,它需要知道分配了什麼。

「副作用」節點支撐著大部分 Tensorflow 深度學習工作流程,所以請確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在該節點發生的事情。當我們呼叫 sess.run(assign_node) 時,計算路徑會通過 assign_node 和 zero_node。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當計算流經圖中的任何節點時,它還會執行由該節點控制的任何副作用,如圖中綠色所示。由於 tf.assign 的特殊副作用,與 count_variable(之前為「null」)關聯的記憶體現在被永久設定為 0。這意味著當我們下一次呼叫 sess.run(count_variable) 時,不會引發任何異常。相反,我們會得到 0 值。成功!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初始化器: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onst_init_node = tf.constant_initializer(0.) 
count_variable = tf.get_variable("count", [], initializer=const_init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count_variable])

輸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tensorflow.python.framework.errors_impl.FailedPreconditionError: Attempting to use uninitialized value count 
[[Node: _retval_count_0_0 = _Retval[T=DT_FLOAT, index=0, _device="/job:localhost/replica:0/task:0/device:CPU:0"](count)]]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那好,這裡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初始化器不工作?

問題出現在會話和圖之間的分離。我們已將 get_variable 的 initializer 屬性設定為指向 const_init_node,但它只是在圖中的節點之間添加了一個新的連線。我們還沒有做任何解決異常根源的事:與變數節點(儲存在會話中,而不是計算圖中)相關聯的記憶體仍然設定為「null」。我們需要通過會話使 const_init_node 去更新變數。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const_init_node = tf.constant_initializer(0.) 
count_variable = tf.get_variable("count", [], initializer=const_init_node)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 = tf.Session() 
sess.run(init) 
print sess.run(count_variable)

輸出:

0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為此,我們新增另一個特殊的節點: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與 tf.assign() 類似,這是一個帶有副作用的節點。與 tf.assign() 相反,實際上我們不需要指定它的輸入是什麼!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將在其建立時檢視全域性圖並自動將依賴關係新增到圖中的每個 tf.initializer。當我們在之後使用 sess.run(init) 對它求值時,它會告訴每個初始化程式執行變數初始化,並允許我們執行 sess.run(count_variable) 而不出錯。

變數共享

你可能會遇到帶有變數共享的 Tensorflow 程式碼,其涉及建立作用域並設定「reuse = True」。我強烈建議不要在自己的程式碼中使用變數共享。如果你想在多個地方使用單個變數,只需以程式設計方式記錄指向該變數節點的指標,並在需要時重新使用它。換言之,對於想要儲存在記憶體中的每個變數,你只需要呼叫一次 tf.get_variable()。

優化器

最後:進行真正的深度學習!如果你跟上我的節奏,那麼其餘概念對你來說應該非常簡單。

在深度學習中,典型的「內迴圈」訓練如下:

1. 獲取輸入和 true_output

2. 根據輸入和引數計算「推測」值

3. 根據推測與 true_output 之間的差異計算「損失」

4. 根據損失的梯度更新引數

讓我們把所有東西放在一個快速腳本里,解決簡單的線性迴歸問題: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build the graph## first set up the parameters
m = tf.get_variable("m", [], 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0.)) 
b = tf.get_variable("b", [], 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0.))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 then set up the computations 
input_placehold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output_placehold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x = input_placeholder 
y = output_placeholder 
y_guess = m * x + b
loss = tf.square(y - y_guess) 
## finally, set up the optimizer and minimization node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1e-3) 
train_op = optimizer.minimize(loss) 
### start the session
sess = tf.Session() 
sess.run(init) 
### perform the training loop*import* random 
## set up problem
true_m = random.random() 
true_b = random.random() 
*for* update_i *in* range(100000): 
## (1) get the input and output
input_data = random.random() 
output_data = true_m * input_data + true_b
 ## (2), (3), and (4) all take place within a single call to sess.run()!
 _loss, _ = sess.run([loss, train_op], feed_dict={input_placeholder: input_data, output_placeholder: output_data}) 
*print* update_i, _loss
### finally, print out the values we learned for our two variables*print* "
True parameters: m=%.4f, b=%.4f" % (true_m, true_b)*print* "Learned parameters: m=%.4f, b=%.4f" % tuple(sess.run([m, b]))







輸出:
0 2.32053831 0.57927422 1.552543 1.57332594 0.64356485 2.40612656 1.07462567 2.19987158 1.67751169 1.646242310 2.441034 
...99990 2.9878322e-1299991 5.158629e-1199992 4.53646e-1199993 9.422685e-1299994 3.991829e-1199995 1.134115e-1199996 4.9467985e-1199997 1.3219648e-1199998 5.684342e-1499999 3.007017e-11*True* parameters: m=0.3519, b=0.3242 Learned parameters: m=0.3519, 
b=0.3242
Learned parameters: m=0.3519, b=0.3242
 

就像你看到的一樣,損失基本上變為零,並且我們對真實引數進行了很好的估計。我希望你只對程式碼中的以下部分感到陌生:

## finally, set up the optimizer and minimization node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1e-3) 
train_op = optimizer.minimize(loss)

但是,既然你對 Tensorflow 的基本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這段程式碼就很容易解釋!第一行,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1e-3) 不會向計算圖中新增節點。它只是建立一個包含有用的幫助函式的 Python 物件。第二行,train_op = optimizer.minimize(loss) 將一個節點新增到圖中,並將一個指標儲存在變數 train_op 中。train_op 節點沒有輸出,但是有一個十分複雜的副作用:

train_op 回溯輸入和損失的計算路徑,尋找變數節點。對於它找到的每個變數節點,計算該變數對於損失的梯度。然後計算該變數的新值:當前值減去梯度乘以學習率的積。最後,它執行賦值操作更新變數的值。

因此基本上,當我們呼叫 sess.run(train_op) 時,它對我們的所有變數做了一個梯度下降的步驟。當然,我們也需要使用 feed_dict 填充輸入和輸出佔位符,並且我們還希望列印損失的值,因為這樣方便除錯。

用 tf.Print 除錯

當你用 Tensorflow 開始做更復雜的事情時,你需要進行除錯。一般來說,檢查計算圖中發生了什麼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你永遠無法訪問你想列印的值—它們被鎖定在 sess.run() 的呼叫中,所以你不能使用常規的 Python 列印語句。具體來說,假設你是想檢查一個計算的中間值。在呼叫 sess.run() 之前,中間值還不存在。但是,當你呼叫的 sess.run() 返回時,中間值又不見了!

讓我們看一個簡單的示例。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sum_node)

輸出:

5

這讓我們看到了答案是 5。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檢查中間值,two_node 和 three_node,怎麼辦?檢查中間值的一個方法是向 sess.run() 中新增一個返回引數,該引數指向要檢查的每個中間節點,然後在返回後,列印它的值。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sess = tf.Session() 
answer, inspection = sess.run([sum_node, [two_node, three_node]]) 
print inspection 
print answer

輸出:

[2, 3]5

這通常是有用的,但當代碼變得越來越複雜時,這可能有點棘手。一個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tf.Print 語句。令人困惑的是,tf.Print 實際上是一種具有輸出和副作用的 Tensorflow 節點!它有兩個必需引數:要複製的節點和要列印的內容列表。「要複製的節點」可以是圖中的任何節點;tf.Print 是一個與「要複製的節點」相關的恆等操作,意味著輸出的是輸入的副本。但是,它的副作用是打印出「列印列表」裡的所有當前值。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print_sum_node = tf.Print(sum_node, [two_node, three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print_sum_node)

輸出:

[2][3]5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有關 tf.Print 一個重要且有點微妙的點:列印是一個副作用。像所有其他副作用一樣,只要在計算流經 tf.Print 節點時才會進行列印。如果 tf.Print 節點不在計算路徑上,則不會列印任何內容。特別的是,即使 tf.Print 節點正在複製的原始節點位於計算路徑上,但 tf.Print 節點本身可能不在。請注意這個問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總會發生的),如果你沒有明確地找到問題所在,它會讓你感到十分沮喪。一般來說,最好在建立要複製的節點後,立即建立你的 tf.Print 節點。

程式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wo_node = tf.constant(2) 
three_node = tf.constant(3) 
sum_node = two_node + three_node### this new copy of two_node is not on the computation path, so nothing prints! 
print_two_node = tf.Print(two_node, [two_node, three_node, sum_node])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sum_node)
輸出:
5

計算圖:

令人困惑的TensorFlow!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資源(https://wookayin.github.io/tensorflow-talk-debugging/#1),它提供了其他一些實用的除錯建議。

結論

希望這篇博文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什麼是 Tensorflow,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怎麼使用它。總而言之,本文介紹的概念對所有 Tensorflow 專案都很重要,但只是停留在表面。在你探索 Tensorflow 的旅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其他各種你需要的有趣概念:條件、迭代、分散式 Tensorflow、變數作用域、儲存和載入模型、多圖、多會話和多核、資料載入器佇列等等。我將在未來的博文中討論這些主題。但如果你使用官方文件、一些程式碼示例和一點深度學習的魔力來鞏固你在本文學到的思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弄明白 Tensor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