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科學地進行一場產品設計評審?(附10條設計原則)

如何科學地進行一場產品設計評審?(附10條設計原則)

Jackob Nielsen 曾基於實際設計案例中的上百個可用性問題,總結出十條設計原則(design heuristics),並依此提出一種啟發式設計評審(heuristic evaluation)方法。

Jakob Nielsen 在人機互動界頗有造詣,也是大名鼎鼎的 Nielsen Norman 集團(使用者體驗設計諮詢公司)的創辦者之一。Jakob 曾被《紐約時報》、CNN、《財富》雜誌稱讚為“可用性大師”。

首先我們先看下這十條設計原則是什麼。

設計原則

1. 系統狀態保持可見

通過適當的反饋,系統要保證讓使用者時刻知道目前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到了哪一個步驟。 在大多數情況下,足夠的資訊能保證使用者做更好的決定。

例如,被選元素顏色的變化,進度條等,都是常見的反饋方式。

 

 

2

 

 

 

 

2. 產品和現實世界相匹配

產品應該符合實際使用者群體的語言習慣,包括用詞、語調等,遵循現實世界的習慣,讓資訊的呈現顯得自然舒適。

關於這一點,最應該吐槽的一種現存設計應該就是“終端使用者許可協議”(EULA)了吧,幾乎每個app都有這種一長串的文字彈窗,但是會看、能看得懂的使用者有多少?

3. 使用者有控制權限和自由度

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錯誤操作,要給予他們自由去調整。比如常見的“撤銷”、“重做”功能,即是該原則的一種體現。

4. 一致性和標準化

設計中要遵循使用者的認知和行為習慣,保持一致性。Jakob 曾經在一個電商專案中做過一次試驗,他發現根據大部分使用者認知模型設計的導航系統,在可用性測試裡成功率是80%;而根據公司內部偏好設計的導航,可用性測試成功率只有9%。

社會環境和因素(比如信仰、價值觀、教育水平等)影響著不同的群體,作為產品設計者,不能想當然認為自己的認知和使用者的認知相符。設計要從使用者的認知水平考慮。

特定的使用者群體有特定的習慣,比如設計師群體,熟悉了Photoshop, Sketch 等工具的快捷鍵操作,所以同樣面對設計師群體的墨刀,也設定了同一套快捷鍵,儘量符合使用者的習慣。

(墨刀中的部分快捷鍵)

5. 防止使用者錯誤出現

比起給使用者顯示的錯誤提醒,不如在一開始就儘量防止使用者出錯。Don Norman 認為使用者犯錯會有兩類:“失誤” 和 “錯誤”。“失誤”,顧名思義,就是無意的,不小心犯的錯誤。“錯誤”,則是使用者有目的地做了對系統來說不合適的操作。

防止“失誤”的設計策略有“輸入限制”,比如在購買往返機票的網站上,返程機票的日期只能讓使用者選擇出發日期後面的日子。

另有策略是“提供建議”,經典的如搜尋時下方出現的模糊提示詞,可有效減少使用者的輸入錯誤。

對於防止使用者“錯誤”,常見的一種設計是“毀滅性操作”實現前的確認對話方塊

6. 讓使用者“看見”而非“回憶”

儘量減少使用者在互動過程中的認知負荷,確保他在完成當前任務需要的所有元素、功能都是可見的。使用者不需要費力去回憶什麼資訊,使用者使用需要的指導應該總是清晰看見,或者可以輕鬆找到。

比如,在這項原則的啟發下,墨刀將“自定義組合”下方的元素展示由“單純文字”改成“縮圖”的形式。這樣做原型時如果想複用自己做的“自定義組合”,就能結合圖文,一眼找出自己需要哪一個。

 

 

 

 

 

 

 

7. 使用起來靈活且高效

關於這條原則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快捷鍵的存在,尤其是對工具性產品來說,快捷鍵讓有經驗的使用者操作更高效。

“靈活高效”的設計例子還有“預設選項”,比如購買機票的網站上列出的熱門旅行地,讓一些使用者免去輸入的精力。另外還有“推薦資訊”,這種在電商網站比較常見,根據使用者興趣愛好推薦他可能會找的其他產品。

而在原型設計工具領域,為設計師們提供常用的iOS 或者 Material Design 元件(墨刀還新增了微信 WeUI 及螞蟻金服 Ant Design 平臺元件),讓畫原型更便捷,也是該原則的一個體現。

                (墨刀的原型設計區)

8. 美感和極簡設計

在任何互動過程中,不應該出現不相關和冗餘的資訊。每一份多餘的資訊其實都在和真正有價值的資訊爭奪著注意力,影響使用者體驗。

9. 幫助使用者認知/診斷錯誤,以及從錯誤中恢復

如果出現錯誤,錯誤提示資訊一定要解釋地直白易懂(使用使用者的語言),並且提供解決辦法

即使目前來看,很多 404 頁面都是不太符合以上標準的,也是設計師們需要注意改進的地方。

10. 幫助指引

對於大部分產品來說,提供幫助指引都是必要的。這種指導資訊要能輕鬆看到、搜尋到,貼心考慮使用者會遇到的問題,並列出清晰地操作指示。

比如墨刀在設計區的左下角設有“新手引導” 、“教程”、“快捷鍵”的快捷入口,方便使用者在設計的任何過程中進行查詢。

那麼,在理解了這十項設計原則之後,我們就要進行一場設計評審了。

如何進行一場設計評審?

設計評審一般在進行使用者測試之前,參與物件主要是同事或具有一定使用者體驗專業知識的同行。目的在於,能在和使用者接觸之前,儘快地再次發現設計中的可用性問題並做出改善

具體的操作辦法是:

1.找來合格的評審員組(3-5人,要求必須對設計原則深入瞭解);

2. 評審員們各準備一張列出十項設計原則的評審表,然後在設計師的陪同下分別體驗產品原型。

3. 評審員在使用產品原型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都可以在對應的設計原則一欄裡記下來

4. 之後大家一起基於這次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改善設計


不知大家現在的工作流程中有沒有這樣的啟發式設計評審環節?或者採取過什麼策略提升產品的可用性

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