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MP:8.項目質量管理

PMP:8.項目質量管理

vfl vfs 需求管理 mx2 pop oaf 理由 ims 展示

項目質量管理包括把組織的質量政策應用於規劃、管理、控制項目和產品質量要求,以滿足相關方目標的各個過程。 此外,項目質量管理以執行組織的名義支持過程的持續改進活動。 規劃質量管理過程關註工作需要達到的質量, 管理質量則關註管理整個項目期間的質量過程。在管理質量過程期間,在規劃質量管理過程中識別的質量要求成為測試與評估工具,將用於控制質量過程,以確認項目是否達到這些質量要求。 控制質量關註工作成果與質量要求的比較,確保結果可接受。 項目質量管理知識領域有兩個用於其他知識領域的特定輸出,即核實的可交付成果和質量報告。 技術分享圖片 核心概念: 質量作為實現的性能或成果,是“一系列內在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等級作為設計意圖,是對用途相同但技術特性不同的可交付成果的級別分類。 項目經理及項目管理團隊負責權衡,以便同時達到所要求的質量與等級水平。 預防勝於檢查。 {
uu“預防”(保證過程中不出現錯誤)與“檢查”(保證錯誤不落到客戶手中); uu“屬性抽樣”(結果為合格或不合格)與“變量抽樣”(在連續的量表上標明結果所處的位置, 表明合格的程度); uu“公差”(結果的可接受範圍)與“控制界限”(在統計意義上穩定的過程過程績效的普通偏差的邊界 } 質量成本 (COQ) 包括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為預防不符合要求、為評價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要求, 以及因未達到要求(返工)而發生的所有成本。 失敗成本通常分為內部(項目團隊發現的)和外部(客戶發現的)兩類。失敗成本也稱為劣質成本。 新興趨勢:客戶滿意、持續改進(PDCA/TQM/6西格瑪)、管理層責任、與供應商互利合作 剪裁考慮因素:政策合規與審計、標準與法規合規性、持續拐角、相關方參與
關於敏捷適應型環境的考慮因素:貫穿始終、根本原因、小批量、 8.1 規劃質量管理 — 識別項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質量要求和/或標準,並書面描述項目將如何證明符合質量要求和/或標準的過程。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為在整個項目期間如何管理和核實質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本過程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的預定義點開展。 技術分享圖片 質量規劃應與其他規劃過程並行開展。 例如,為滿足既定的質量標準而對可交付成果提出變更, 可能需要調整成本或進度計劃,並就該變更對相關計劃的影響進行詳細風險分析。 輸入: 項目章程:包含對項目和產品特征的高層級描述,還包括可以影響項目質量管理的項目審批要求、可測量的項目目標和相關的成功標準。 項目管計劃: {
需求管理計劃:提供了識別、分析和管理需求的方法,以供質量管理計劃和質量測量指標借鑒。 風險管理計劃:將風險管 理計劃和質量管理計劃的信息相結合,有助於成功交付產品和項目。 相關方參與計劃:提供了記錄相關方需求和期望的方法,為質量管理奠定了基礎。 範圍基準: 範圍說明書包含可交付成果的驗收標準。 該標準的界定可能導致質量成本並進而導致項目成本的顯著升高或降低。 滿足所有的驗收標準意味著滿足相關方的需求。 } 項目文件: { 假設日誌:記錄與質量要求和標準合規性有關的所有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 需求文件:記錄項目和產品為滿足相關方的期望應達到的要求,它包括(但不限於)針對項目和產品的質量要求。 需求跟蹤矩陣: 風險登記冊: 相關方登記冊:有助於識別對質量有特別興趣或影響的相關方,尤其註重客戶和項目發起人的需求和期望。 } 事業環境因素: { uu政府法規; uu特定應用領域的相關規則、標準和指南; uu地理分布; uu組織結構。 uu市場條件; uu項目或可交付成果的工作條件或運行條件; uu文化觀念。 } 組織過程資產: { uu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政策、程序及指南。 uu質量模板,例如核查表、跟蹤矩陣及其它; uu歷史數據庫和經驗教訓知識庫。 } 工具與技術: 專家判斷: 數據收集: { 標桿對照: 標桿對照是將實際或計劃的項目實踐或項目的質量標準與可比項目的實踐進行比較,以便識別最佳實踐,形成改進意見,並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作為標桿的項目可以來自執行組織內部或外部,或者來自同一應用領域或其他應用領域。 標桿對照也允許用不同應用領域或行業的項目做類比。 頭腦風暴:通過頭腦風暴可以向團隊成員或主題專家收集數據,以制定最適合新項目的質量管理計劃。 訪談: 訪談有經驗的項目參與者、相關方和主題專家有助於了解他們對項目和產品質量的隱性和顯性、正式和非正式的需求和期望。 應在信任和保密的環境下開展訪談,以獲 得真實可信、不帶偏見的反饋(德爾菲?)。 } 數據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用來估算備選方案優勢和劣勢的財務分析工具,以確定可以創造最佳效益的備選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可幫助項目經理確定規劃的質量活動是否有效利用了成本。 達到質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減少返工、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提升相關方滿意度及提升贏利能力。 對每個質量活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比較其可能成本與預期效益。 質量成本(COQ):預防、評估、失敗成本(內部/外部) 技術分享圖片
} 決策:多標準決策分析 數據表現: { 流程圖: 流程圖,也稱過程圖,用來顯示在一個或多個輸入轉化成一個或多個輸出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步驟順序和可能分支。 它通過映射水平價值鏈的過程細節來顯示活動、決策點、分支循環、並行路徑及整體處理順序。 流程圖可能有助於了解和估算一個過程的質量成本。 通過工 作流的邏輯分支及其相對頻率來估算質量成本。 這些邏輯分支細分為完成符合要求的輸出而需要開展的一致性工作和非一致性工作。 用於展示過程步驟時, 流程圖有時又被稱為“過程流程圖”或“過程流向圖”, 可幫助改進過程並識別可能出現質量缺陷或可以納入質量檢 查的地方。 邏輯數據模型: 邏輯數據模型把組織數據可視化, 以商業語言加以描述, 不依賴任何特定技術。 邏輯數據模型可用於識別會出現數據完整性或其他質量問題的地方。
技術分享圖片 矩陣圖: 矩陣圖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標之間的關系強弱。 根據可用來比較 因素的數量,項目經理可使用不同形狀的矩陣圖,如 L 型、T 型、Y 型、X 型、C 型和屋頂型 矩 陣。 在本過程中,它們有助於識別對項目成功至關重要的質量測量指標。 技術分享圖片 思維導圖: 質量思維導圖通常是基於單個質量概念創建的。 思維導圖技術可以有助於快速收集項目質量要求、制約因素、依賴關系和聯系。 } 測試與檢測規則: 在規劃階段,項目經理和項目團隊決定如何測試或檢查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以滿足相關方的 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滿足產品的績效和可靠性目標。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測試與檢查,可能包括軟件 項目的 α 測試和 β 測試(?)、建築項目的強度測試、制造和實地測試的檢查,以及工程的無損傷測試。 ( α是第一階段,一般只供內部測試使用;alpha測試 (由用戶、測試人員、開發人員共同參與的內部測試) β是第二個階段,已經消除了軟件中大部分的不完善之處,但仍有可能還存在缺陷和漏洞,一般只提供給特定的用戶群來測試使用;beta測試 (內測後的公測,交給最終用戶測試 公司外部展開的測試,可以由非專業的測試人員執行的測試) λ是第三個階段,此時產品已經相當成熟,只需在個別地方再做進一步的優化處理即可上市發行。 ) 會議: 輸出: 質量管理計劃: 質量管理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描述如何實施適用的政策、程序和指南以實現質量目標。 它描述了項目管理團隊為實現一系列項目質量目標所需的活動和資源。 質量管理計劃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詳細或高度概括的,其風格與詳細程度取決於項目的具體需要。 應該在項目早期就對質量管理計劃進行評審,以確保決策是基於準確信息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更加關註項目的價值定位,降低因返工而造成的成本超支金額和進度延誤次數。 質量管理計劃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組成部分: { uu項目采用的質量標準; uu項目的質量目標; uu質量角色與職責; uu需要質量審查的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過程; uu為項目規劃的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活動; uu項目使用的質量工具; uu與項目有關的主要程序,例如處理不符合要求的情況、糾正措施程序,以及持續改進程序。 } 質量測量指標:質量測量指標專用於描述項目或產品屬性,以及控制質量過程將如何驗證符合程度。 質量測量指 標的例子包括按時完成的任務的百分比、以 CPI 測量的成本績效、故障率、識別的日缺陷數量、每月總停機時間、每個代碼行的錯誤、客戶滿意度分數,以及測試計劃所涵蓋的需求的百分比(即測 試覆蓋度)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 風險管理計劃:在確定質量管理方法時可能需要更改已商定的項目風險管理方法,這些變更會記錄在風險管理計劃中。 範圍基準:如果需要增加特定的質量管理活動,範圍基準可能因本過程而變更。 WBS 詞典記錄的質量要求可能需要更新。 } 項目文件更新: { 經驗教訓登記冊 需求跟蹤矩陣:本過程指定的質量要求,記錄在需求跟蹤矩陣中。 風險登記冊 相關方登記冊 } 8.2 管理質量 — 是把組織的質量政策用於項目,並將質量管理計劃轉化為可執行的質量活動的過程。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實現質量目標的可能性, 以及識別無效過程和導致質量低劣的原因。 使用控制質量過程的數據和結果向相關方展示項目的總體質量狀態。 本過程需要在整個項目期間開展。 技術分享圖片 管理質量有時被稱為“質量保證”,但“管理質量”的定義比“質量保證”更廣,因其可用於非項目工作。在項目管理中, 質量保證著眼於項目使用的過程,旨在高效地執行項目過程,包括遵守和滿足標準,向相關方保證最終產品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期望和要求。 管理質量包括所有質量保證活動,還與產品設計和過程改進有關。 管理質量的工作屬於質量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 管理質量過程執行在項目質量管理計劃中所定義的一系列有計劃、有系統的行動和過程,有助於: { uu通過執行有關產品特定方面的設計準則,設計出最優的成熟產品; uu建立信心,相信通過質量保證工具和技術(如質量審計和故障分析)可以使未來輸出在完工時 滿足特定的需求和期望; uu確保使用質量過程並確保其使用能夠滿足項目的質量目標; uu提高過程和活動的效率與效果,以獲得更好的成果和績效並提高相關方的滿意程度。 } 管理質量被認為是所有人的共同職責,包括項目經理、項目團隊、項目發起人、執行組織的管理層,甚至是客戶。 在敏捷項目中,整個項目期間的質量管理由所有團隊成員執行; 但在傳統項目中,質量管理通常是特定團隊成員的職責。 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質量管理計劃(定義了項目和產品質量的可接受水平,並描述了如何確保可交付成果和過程達到這一質量水平。 質量管理計劃還描述了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方式以及需采取的糾正措施。) 項目文件: { 經驗教訓登記處: 質量控制測量結果: 質量測量指標: 風險報告: } 組織過程資產: { uu包括政策、程序及指南的組織質量管理體系; uu質量模板,例如核查表、跟蹤矩陣、測試計劃、測試文件及其它模板; uu以往審計的結果; uu包含類似項目信息的經驗教訓知識庫。 } 工具與技術: 數據收集:核對單 一種結構化工 具,通常列出特定組成部分,用來核實所要求的一系列步驟是否已得到執行或檢查需求列表是否已得到滿足。 基於項目需求和實踐,核對單可簡可繁。 許多組織都有標準化的核對單,用來規範地執行經常性任務。 在某些應用領域,核對單也可從專業協會或商業性服務機構獲取。 質量核對單應該涵蓋在範圍基準中定義的驗收標準。 數據分析: { 備選方案分析 : 選擇那些最合適的質量 方案或方法。 文件分析:分析項目控制過程所輸出的不同文件, 如質量報告、測試報告、 績效報告和偏差分析, 可以重點指出可能超出控制範圍之外並阻礙項目團隊滿足特定要求或相關方期望的過程。 過程分析:過程分析可以識別過程改進機會, 同時檢查在過程期間遇到的問題、制約因素, 以及非增值活動。 根本原因分析(RCA) } 決策:多標準決策分析 數據表現: { 親和圖:可以對潛在缺陷成因進行分類,展示最應關註的領域。 因果圖:又稱“魚骨圖”、“why-why分析圖”和“石川圖”,將問題陳述的原因分 解為離散的分支,有助於識別問題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 技術分享圖片
流程圖:展示了引發缺陷的一系列步驟。 直方圖:是一種展示數字數據的條形圖,可以展示每個可交付成果的缺陷數量、缺陷成因的排列、各個過程的不合規次數,或項目或產品缺陷的其他表現形式。 矩陣圖: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標之間的關系強弱。 散點圖:是一種展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的圖形,它能夠展示兩支軸的關系,一支軸表示過程、環境或活動的任何要素,另一支軸表示質量缺陷。 } 審計: 審計是用於確定項目活動是否遵循了組織和項目的政策、過程與程序的一種結構化且獨立的過程。 質量審計通常由項目外部的團隊開展,如組織內部審計部門、項目管理辦公室 (PMO) 或組織外部 的審計師。 質量審計目標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uu識別全部正在實施的良好及最佳實踐; uu識別所有違規做法、差距及不足; uu分享所在組織和/或行業中類似項目的良好實踐; uu積極、主動地提供協助,以改進過程的執行,從而幫助團隊提高生產效率; uu強調每次審計都應對組織經驗教訓知識庫的積累做出貢獻。 } 采取後續措施糾正問題,可以降低質量成本,並提高發起人或客戶對項目產品的接受度。 質量審計可事先安排,也可隨機進行; 可由內部或外部審計師進行。 質量審計還可確認已批準的變更請求(包括更新、糾正措施、缺陷補救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 面向X設計:面向 X 的設計 (DfX) 是產品設計期間可采用的一系列技術指南(設計的時候就開始考慮質量) 問題決絕: 問題可能在控制質量過程或質量審計中發現,也可能與過程或可交付成果有關。 使用結構化的問題解決方法有助於消除問題和制定長久有效的解決方案。 問題解決方法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 uu定義問題; uu識別根本原因; uu生成可能的解決方案; uu選擇最佳解決方案; uu執行解決方案; uu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 質量改進方法:PDCA和六西格瑪是最常用於分析和評估改進機會的兩種質量改進工具。 輸出: 質量報告: 質量報告可能是圖形、數據或定性文件,其中包含的信息可幫助其他過程和部門采取糾正措施, 以實現項目質量期望。 質量報告的信息可以包含團隊上報的質量管理問題,針對過程、項目和產品 的改善建議,糾正措施建議(包括返工、缺陷/漏洞補救、100% 檢查等),以及在控制質量過程中發 現的情況的概述。 測試與評估文件: 可基於行業需求和組織模板創建測試與評估文件。 它們是控制質量過程的輸入,用於評估質量目標的實現情況。 這些文件可能包括專門的核對單和詳盡的需求跟蹤矩陣。 變更請求: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 質量管理計劃 範圍基準 進度基準 成本基準 } 項目文件更新: { 問題日誌 經驗教訓登記冊 風險登記冊 } 8.3 控制質量 — 為了評估績效,確保項目輸出完整、正確且滿足客戶期望,而監督和記錄質量管理活動執行結果的過程。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核實項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已經達到主要相關方的質量要求,可供最終驗收。控制質量過程確定項目輸出是否達到預期目的,這些輸出需要滿足所有適用標準、要求、法規和規範。 本過程需要在整個項目期間開展。 技術分享圖片 控制質量過程的目的是在用戶驗收和最終交付之前測量產品或服務的完整性、合規性和適用性。 本過程通過測量所有步驟、屬性和變量,來核實與規劃階段所描述規範的一致性和合規性。 在整個項目期間應執行質量控制,用可靠的數據來證明項目已經達到發起人和/或客戶的驗收標準。 控制質量的努力程度和執行程度可能會因所在行業和項目管理風格而不同。 例如, 相比其他行 業,制藥、醫療、運輸和核能產業可能擁有更加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為滿足標準付出的工作也會更廣; 在敏捷項目中,控制質量活動可能由所有團隊成員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執行,而 在瀑布式項目中,控制質量活動由特定團隊成員在特定時間點或者項目或階段快結束時執行。 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質量管理計劃 項目文件: { 經驗教訓登記處: 質量測量指標: 測試與評估文件:測試與評估文件用於評估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 } 批準的變更請求: 在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中,通過更新變更日誌,顯示哪些變更已經得到批準, 哪些變更沒有得到批準。 批準的變更請求可包括各種修正,如缺陷補救、修訂的工作方法和修訂的進度計劃。 完成局部變更時,如果步驟不完整或不正確,可能會導致不一致和延遲。 批準的變更請求的實施需要核實,並需要確認完整性、正確性,以及是否重新測試。 可交付成果:作為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過程的輸出的可交付成果將得到檢查,並與項目範圍說明書 定義的驗收標準作比較。 工作績效數據:包括產品狀態數據,例如觀察結果、質量測量指標、技術績效測量數 據,以及關於進度績效和成本績效的項目質量信息 事業環境因素: { uu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質量管理軟件可用於跟進過程或可交付成果中的錯誤和差異; uu政府法規; uu特定應用領域的相關規則、標準和指南。 } 組織過程資產: { uu質量標準和政策; uu質量模板,例如核查表、核對單等; uu問題與缺陷報告程序及溝通政策。 } 工具與技術: 質量控制工具&技術: { 核對單: 核查表:又稱計數表,用於合理排列各種事項,以便有效地收集關於潛在質量問題的有用數據。 技術分享圖片 統計抽樣:抽樣的頻率和規模應在規劃質量管理過程中確定。 問卷調查: } 數據分析: { 績效審查:績效審查針對實際結果, 測量、比較和分析規劃質量管理過程中定義的質量測量指標。 根本原因分析: } 檢查:檢查也可稱為審查、 同行審查、審計或巡檢等,而在某些應用領域,這些術語的含義比較狹窄和具體。檢查也可用於確認缺陷補救。 測試/評估: 測試是一種有組織的、結構化的調查, 旨在根據項目需求提供有關被測產品或服務質量的客觀信息。 測試的目的是找出產品或服務中存在的錯誤、缺陷、漏洞或其他不合規問題。 用於評估各項需求的測試的類型、數量和程度是項目質量計劃的一部分,具體取決於項目的性質、時間、預算或 其他制約因素。 測試可以貫穿於整個項目,可以隨著項目的不同組成部分變得可用時進行,也可以在項目結束(即交付最終可交付成果)時進行。 早期測試有助於識別不合規問題,幫助減少修補不 合規組件的成本。 { 回歸測試:回歸測試是指修改了舊代碼後,重新進行測試以確認修改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代碼產生錯誤 α測試:是指軟件開發公司組織內部人員模擬各類用戶對即將面市軟件產品(稱為α版本)進行測試,試圖發現錯誤並修正 β測試:是由軟件的多個用戶在實際使用環境下進行的測試,這些用戶返回有關錯誤信息給開發者。 } 數據表現: { 因果圖: 控制圖: 控制圖用於確定一個過程是否穩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 規格上限和下限是根據要求制定的,反映了可允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上下控制界限不同於規格界限。 控制界限根據標準的統計原則,通過標準的統計計算確定,代表一個穩定過程的自然波動範圍。 項目經 理和相關方可基於計算出的控制界限,識別須采取糾正措施的檢查點,以預防不在控制界限內的績效。 控制圖可用於監測各種類型的輸出變量。 雖然控制圖最常用來跟蹤批量生產中的重復性活動,但也可用來監測成本與進度偏差、產量、範圍變更頻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幫 助確定項目管理過程是否受控。 技術分享圖片 直方圖:可按來源或組成部分展示缺陷數量。 散點圖:散點圖可在一支軸上展示計劃的績效,在另一支軸上展示實際績效。 } 會議:uu審查已批準的變更請求。uu回顧/經驗教訓。 輸出: 質量控制測量結果: 核實的可交付成果: 工作績效信息: 變更請求: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質量管理計劃 項目文件更新: { 問題日誌: 經驗教訓登記處: 風險登記冊: 測試與評估文件:本過程可能導致測試與評估文件修改,使未來的測試更加有效。 }

PMP:8.項目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