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師八大能力之八:總結匯報的能力
文章目錄
1.常見的錯誤
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然後通過資料來表達出來。那請問:你怎麼知道那就是個問題?你的標準和業務部門的標準一樣嗎?憑什麼跌了是問題,漲了就不是問題?
你想描述一個現狀,那要分多少個維度呢?這些維度足夠描述清楚了嗎?
在彙報中,資料分析師遇到的細節問題還會更多:
- 沒有資料,只有想象:我認為—,我覺得—,這樣要資料還要什麼用呢?
- 只有資料,沒有建議:本月流失40%,然後呢?還有然後嗎?
- 看著資料,就下建議:30%的使用者流失,所以要減少使用者流失。請問行業的流失率為45%,你怎麼說呢?
- 巨集大敘事,不管執行:一要加強品牌,二要提升品質。請問:有什麼是我們不用做的嗎?
- 洋洋灑灑,不顧順序:不管實際情況。哥,你知道幹完這幾件事需要多少年嗎?
- 四海皆准,沒有條件:萬一下個月的資料不是這個樣子了,怎麼辦?
- 說了半天,到底誰幹:你提的所有事情都要幹,你以為你是誰呢?CEO嗎?不能落地的東西,提出來做什麼呢?
更本質的問題,彙報是讓別人認可自己的能力。所以,以下幾個問題就特別重要了:
1.聽報告的人是誰?
2.他在乎什麼?
3.我對他有什麼用?
4.他懂行還是不懂行?
5.他認可以後,又能對我怎麼樣?
2.做好彙報需要考慮的三大要素
- 說給誰聽(彙報物件)?
- 說些什麼(彙報內容)?
- 說了啥用(彙報目的)?
2.1彙報物件:
2.2彙報的內容
一般需要遵循的原則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 高層看意義,中層看結論,基層看落地。
- 對技術講落地可行,對業務將結果牢靠。
- 對外講話,首先要確保對方能聽明白專業名詞。
同時,彙報的內容需要根據分析的需求決定
- 是多少?我們的現狀是怎樣的?需要確定相應的指標體系是否完整。
- 是什麼?我們的現狀好/不好?判斷好壞的標準是否確定?問題的嚴重性,持續性,分佈性如何?
- 為什麼?導致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否經過檢驗?原因的輕重緩急如何?
- 會怎樣?情況發展下去,預計會—?預測的方法是什麼?假設、結論是什麼?
- 怎麼辦?業務方提了三個方案,靠譜嗎?怎麼評估?評估方式是什麼?評估結論呢?
2.3彙報目的
3.爭取認可型彙報
3.1注意事項
爭取認可型彙報有幾個注意事項:
- 以終為始。
事情做完了,做好了,才有資格邀功,中間過程是不算的。什麼是做完做好了呢?回顧到專案目標,要完成最初制定的目標才算結束。
- 具體的,有形態的東西來邀功
拿來邀功的,最好是一個具體的報表,模型等,而不是一些你自以為的點子。因為點子是業務部門應該去想,去做的事情。
比如,找到了影響某一資料、問題的原因。然後我建了一個報表,監控原因。
專案實施之前,我要評估一下方案,評估方案的核心指標我把它固定下來了,做成產品。
- 對業務有用的功勞
要避免陷入自嗨,要把資料產品和業務結合起來。
不要光說我做了什麼什麼—?而要說我做了XX,對業務部門有什麼幫助。
幫他們提升了XX,降低了XX,解決了XX,發現了XX。
3.2關鍵點
- 資料說話
案例1:我做了180張報表
案例2:我做了180張報表支援市場營銷部。市場營銷部80%的報表都是我做的。
相對於案例1,案例2的描述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如果能力足夠強,還可以直接說為此帶來了多少利潤。
- 按FAB的標準來寫報告
F(Feature):我們的報表使用15個指標監控新客群的變化,每天自動更新。
A(Advantage):也就是優勢。比如業務部門能第一時間看到前一天渠道引流的效果。
B(Benefict):利益點。能及時發現渠道引流偏差,降低無效推廣的成本。
- 貼標籤
我是運營分析能手,因為我負責90%的運營報表,處理十個以上運營專題。
貼的標籤越聚焦,別人的記憶就會越深刻。
4.展示能力型彙報
4.1彙報物件
能力展示型的彙報物件主要為HR或者用人部門的老兵。
HR:建立信任,告訴他我有資料分析能力。
用人部門老兵:我真的有資料分析能力。
4.2 彙報內容
- 選題
在選題上,找與自己有關,或者對方工作接近的內容。
與自己有關:使用自己以前工作中的資料分析內容。
與對方有關:對方的產品,口碑資訊總能拿到吧!順便再選個競品的資料,寫一篇分析報告。
- 格式
在行文上,先把分析背景,目標和結論簡明扼要地講清楚。
本次分析,是在XX背景下展開,為達成XX目標。
如果是寫別人的,要有一個問題場景,比如某一運營問題。
- 列清單
根據問題選擇方法,體現的是專業的資料分析能力。因為這是經驗的總結,小白無法複製。
- 目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