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你的使用者需求】----需求自檢六大問
經過這兩天對需求模板的學習以及對實際案例的操作,相信你已經對如何尋找消費者需求有了很多新的認識。但是,新的問題又產生了:你幹辛萬苦找到的需求,消費者會買賬嗎?
找到那麼多消費者需求,我到底選擇哪一個,才最能打動消費者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增設了今天的訓練,並且為你提供了需求自檢六大問,在詳細閱讀這六大問並做過後面的訓練後,我相信你會對究竟該為產品選擇哪一個需求有更準確的判斷。
這需求自檢六大問分別是:
我是在幫消費者做他特別渴望的事情嗎?
在我的產品之前,消費者的選擇是什麼,他存在不滿嗎?
當消費者產生了不滿,他/她願意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嗎?
當消費者打算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時,你是他的首選方案嗎?
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時,是否面臨巨大的風險?
當消費者真的選擇你的產品時,你是否做到了揚長避短?
第一問:
【我是在幫消費者做他特別渴望的事情嗎?】
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我就是這個產品的消費者,看到了我自己剛剛寫的文案,我真的渴望這件事嗎? 比如有的學員為優集品寫的文案
“足不出戶,蒐羅全球好創意"
假設你現在就在電梯裡,看到了這句文案,你有衝動開啟優集品然後下單購買嗎?
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有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蒐羅全球好創意這件事,根本也不是你想去做的一你可能想活的更講究,想活的更快樂,但不會想到,我要搜尋全球的好創意,你用一件對方根本不想去做的事情為動機,企圖說服對方使用你 的產品,這可能嗎?
但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再犯這樣的錯誤?為什麼總在以一件對方根本不想做的事情為動機,企圖說服對方使用產品?因為我們總是想把一件產品描述清楚——“優集品,噢,它是一家蒐羅好東西的網站,那我就寫蒐羅全 球的好創意吧!”,但從來不去想一想,當你寫下這句描述,看這句話的人,他真的渴望這件事麼?所以正確的思考路徑應該是,別去企圖描述產品,而是要去思考,在消費者的大腦中,他渴望什麼,他想做什麼。我相信當你仔細琢磨一下對方想做什麼,也就不會再寫出“蒐羅全球好創意”這樣的句子了.
這裡我再舉一個演講中提到過的例子:Flash Card
曾經有美國的線上教育公司flash card ,他們為美國大學生提供各類版本的教材。打個比方,你正在學習微觀 經濟學課程,那麼Flash Card就會向你提供兩個版本的《微觀經濟學》,一個是李教授為微觀經濟學寫的教 材,一個是王教授寫的。
但是你仔細想一想,大學生們,真的渴望接觸到更多版本的教材嗎?或者回憶一下你自己上學時,真的渴望 有幾本不同的教材嗎?
其實不是,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在考試前都還沒怎麼翻過教材,更別指望他們像海綿一樣,孜孜不倦的從不同的教材上吸取知識了,他們實際上並不是需要更多版本的教材,而是需要能夠快速幫助他們通過 考試獲取好成績的的材料而已。
那麼這個Flash Card公司是怎麼做的呢?他們把所有的教材內容進行提煉,變成了20個左右的知識點,向大學生提供這些簡化閱讀的知識點服務,獲得了成功。
所以自檢第一問,你需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是在幫助消費者做他渴望的事情嗎?
第二問:
【在我的產品之前,消費者的選擇是什么,他存在不滿嗎?】
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我就是這個產品的消費者,我對現狀哪裡存在不滿,以至於想要購買產品以尋求改變?
為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
因為只有當你讓消費者感覺到"現下的狀況,是不合理的”,對方才會有動機做出改變;反之,如果消費者的大腦中沒有被激發起某種不滿,一切都很滿意,那麼想一想吧,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會做出改變嗎?
我舉個例子,有學員的優集品文案是這麼寫的:
“第一家家居類網路商城,一網打盡30000sku ,讓美好生活近在眼前”
現在假設你是消費者,看到這句話,你會覺得自己有所觸動,然後開啟優集品買東西嗎?
似乎並沒有受到觸動。
我承認美好生活是每個人渴望的,但當你看這句文案時,你自己想一想,在你看文案的那幾秒鐘,你有感覺到現在的生活哪裡就不美好了嗎?以至於你需要登入優集品來讓生活變得美好?
並沒有,你在讀那句話的時候,在看文案的那幾秒鐘,也沒感覺生活忽然就變得糟糕,也沒產生什麼不滿,所以這個時候我跟你說“用用優集品吧,讓你的生活更美好n,你會怎麼感覺?——我生活一切都還好啊,幹嘛要用那玩意?
如果你還不明白,那可以設想一個情景:
假如我們現在是像抗戰時那樣,家裡面的擺設都特寒酸,每個人的生活也都不安定,這個時候你再說“一網打盡30000sku,讓美好生活近在眼前”就會更加有效,因為你那時候就會對生活存在不滿。
這裡我再舉幾個例子,以讓你理解的更加清楚。
電動牙刷曾經主打“電動牙刷,讓牙齒更美臼”,那麼這個專案成功的關鍵在什麼地方呢?在於要讓消費者對過去產生不滿:過去用來滿足美白功能的產品,牙膏,其實並不能起到美白效果。因為事實上,牙膏可以起 到有效美白牙齒的作用,是因為不斷的廣告轟炸,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消費者對美白牙齒的現狀並沒有存在不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直接說“電動牙刷能讓牙齒美白n就沒有意義,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消費者產生不滿,覺得昔通的牙膏不能達到美臼效果。
再比如,曾經有一款手機,叫大神F3,主打的訴求就是"比紅米更具價效比的手機”,但最後還是失敗了,看起來合理的策略,為什麼會失敗呢?這是因為當時的消費者已經有小米可以選擇,而小米的價效比已經非常 高了,一臺紅米699,以至於消費者並不會對手機的價效比產生不滿,並沒有感覺“唉,我想買一個價格低效能好的手機,但就是找不到”,在價效比這個需求上,他們已經被滿足,攻擊一個已經被滿足(甚至過分滿足)的需求是徒勞無功的。
所以自檢第二問你要問自己:在我的產品之前,消費者的選擇是什麼,他的狀態是什麼,他存在不滿嗎?
第三問:
【當消費者產生了不滿,他/她願意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嗎?】
先舉一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我在說什麼。
電動牙刷剛剛推出的時候,主打的訴求是“刷牙更輕鬆”,就是說,刷牙的時候不需要自己手動,而是刷頭會自動清潔,這樣就不會讓人感到累。那大家也來想一下,假如你是消費者,在超市看到了電動牙刷的slogan“讓刷牙更輕鬆”,然後看了看價格,200元,這個時候,你是否會撿起一個放進購物車呢?
後來事實證明,這個訴求點其實是無效的,原因其實也特別簡單,因為消費者感覺不值,也許手動刷牙真的比電動累,但真的有必要花200元去滿足這個不滿嗎?這樣就是剛剛我所說的,當消費者產生了不滿,他可能也不見得會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尤其是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時。但後來電動牙刷採取的策略就很有趣了,當然也很有效,它鼓吹手動刷牙的方式有很多死角顧及不到,電動牙刷才能刷的更乾淨。好了,那我們再想一下,我們現在走在超市裡,看到了一排電動牙刷,上面告訴了你,研究表明,大多數人在手動刷牙時,牙齒有很多死角根本刷不到,電動牙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然後你看了看價格,200元,這個時候,你會撿起一根放進購物車嗎?
當然,的這個變數仍然很大,但你也會感覺到,這個時候,買一隻電動牙刷這件事好像更值得考慮了,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綁定了另一個不滿,你更願意為這個不滿做出改變。
再舉一個反例,李叫獸曽接觸了一個叫垂衣的客戶,它的功能是,如果你上傳自己的照片,垂衣就會請來的設計師幫你搭配衣物,並且賣給你。它一開始主打的訴求是:讓買衣服更輕鬆,但事實證明這個訴求行不通;為什麼呢?因為在第一次使用它的時候,消費者買衣服的過程,反而更麻煩了,消費者要拍全身照片,要填各種資料,以方便 設計師搭配服裝,事實上,這個資料要填40分祌,而我填到一半的時候就放棄了。
後來我們給它想了一個辦法,不是打讓你買衣服更方便,而是“在女人眼中,很多男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搭配衣服,更別提對他們有什麼吸引力了,上垂衣讓專業設計師幫你搭配,讓你成為美女眼中的時尚達人,分分鐘抓住她們的眼球”。
當然,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案,但總結起來一句話;要去尋找那個消費者更願意做出改變的不滿。
所以自檢第三問你要問自己:我的產品是否正在解決一個不滿,並且消費者願意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呢?
第四問:
【當消費者打算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時,你是他的首選方案嗎?】
我先舉一個學員的例子來讓大家說清楚一些。
比如有一位學員是這麼為懶財網撰寫文案的:
“如果只把十萬存在銀行,十年後你將失去一輛寶馬”。
恩..看過之後,我表示我也有了衝動要把銀行裡的錢拿出來去投資理財,可是稍等一下,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看過文案之後的心理活動:我是想到要理財,可我的第一選擇真的是把錢投在懶財網上嗎?還是想到了要把錢投在一些靠譜的股票經紀人手裡?或是以前就瞭解的理財工具裡?這位學員很好的刺激了我們理財的衝動,可稍微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他沒有讓我們感覺到,懶財網是第_首選。
再舉個例子,比如某定製襯衫品牌,紿出的購買理由是“男人應該更得體”(我們先忽略這個理由是否能真的有效),我們假設,即便男人們看到之後,會感覺到“靠,我的確應該穿的更得體”,那麼這個時候,男人們的下一個動作是什麼?( come on,不要懶,自己假設一下,你決定要穿的更得體,下一步你打算做什麼?),想到的就是要購買大 牌的衣服,而不是買更合身但不知名的衣服。這個襯衫品牌的文案同樣忽略了首選因素。
再舉一個例子,淘寶上的某款護目鏡,想要讓經常盯著電腦的臼領買一個護目鏡保護眼睛。它給出的購買理由是“眼睛乾澀,用護目鏡”,好了,那你假設一下,你是一個消費者,在逛網頁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1‘眼睛乾澀,就用護目鏡”,這個時候,為了要避免眼睛乾澀,你下一步會做什麼,會下單購買護目鏡嗎?多半是不會的,因為昔通人對 眼睛乾澀的第一反應是閉目養一養眼鏡,或者滴個眼藥水,所以這個護目鏡這麼搞是搞不出名堂的。
所以自檢第四問你要問自己:當消費者打算為這樣的不滿做出改變時,你是他的首選方案嗎?
第五問:
【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時,是否面臨巨大的風險?
試著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就是消費者(假設你是買方而不再是賣方),你現在對產品一無所知(這很可能就是你的消費者現在的實際狀態),這個時候你讀到了之前撰寫的文案,在想購買之餘,你是否感覺 到了你不得不面臨一些風險?
很多營銷的失敗,不是沒有讓消費者產生購買衝動,而是沒有解決消費者的顧慮。有時候消費者明明很喜歡一個產品,但是可能因為某種擔優最終沒有購買。
比如一個外企工作的白領,發現辦公室的同事全都用的蘋果手機,這個時候,就算他覺得oppo手機本身挺不錯的,但是也不會購買,因為他擔心“社交風險”:買一個oppo會不會太沒面子了。
營銷人不僅僅要讓消費者有購買的衝動,還要打消消費者可能出現的顧慮。那麼,到底有哪些顧慮呢?
功能/健康風險:產品不如說的那麼好用怎麼辦?產品有害健康怎麼辦? •財務風險:這次自己買貴了怎麼辦?
心理風險:買了之後心理有負擔,有內疚感怎麼辦?
時間風險:購買花費時間多怎麼辦?買了不合適又花時間怎麼辦? >社交風險:買了之後形象不好怎麼辦?
- 功能/健康風險
消費者看到廣告說的好,但是擔心實際上產品不靠譜,功能達不到預期甚至有可能會損害健康。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你可以這樣解決:比如,請專業人士或者更具權威的人來做背書。比如從前的電視購物,總是諳來某個假扮 的專家來為自己作證。
又比如某線上金融平臺,可能使用者會害怕這種金融平臺捲款逃跑,但是,當這個平臺得到大的投資集團投資的時候,消費者就會覺得:連這種有信用的大集團都投資了,那麼應該沒問題。
又比如,你可以表達品牌歷史,比如一個很有名的廣告“ao史密斯熱水器”,廣告詞就是“你也要用半個世紀?'塑造一種兩代人都使用ao史密斯熱水器的感覺。那麼消費者就會覺得:既然有這麼多忠誠使用者,那麼 產品質量肯定很好。
- 財努風險
消費者可能並不是為了省多少錢,而是擔心自己買貴了,吃丐。比如消費者在天貓看到一雙599的鞋,於是馬上下了單;第二天跟同事聊起這個,同事說“這款鞋今天在京東打折,只賣299”,這個時候消費者就會覺得 自己虧了。而你要做的,就是讓消費者覺得,現在購買並不會吃弓。比如,營造一種搶購的感覺。又比如限時降價:雙十一購物節就是採用這個策略,讓人覺得“降價就在今天,這是最優惠的”。
- 社交風險
很多產品呈然功效很強,但是因為紿它的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印象,提高了他們的“社交風險'從而銷售受到限制。
比如電飯煲一開始在日本推廣的時候,遇到了跟紙尿布同樣的問題。當時主打的是“讓你更快地做飯”,但是銷量卻不怎麼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日本的家庭主婦用電飯燙做飯,會讓丈夫和婆婆覺得,這個媳婦真 懶。所以,電飯煲後來換了一個訴求:讓你做出更美味的飯菜,打消了這種社交風險。
- 心理風險
使用某個產品不符合消費者的自我印象,讓消費者產生“內疚感”、“弓欠感”、“丟失道德感”等心理負擔。那麼,你可以使用一些理由來讓消費者打消這種心理負擔。比如,消費者在購買外賣的時候,覺得點一份太貴的外賣不好,因為這樣我就浪費了錢。在這樣的情況下, 你就要讓消費者覺得,我有權利吃更貴的外賣,我要補償自己:努力幹活,就是為了吃點好的。
- 時間風險
消費者擔心購買花費時間長,或者購買失敗後重新選擇花費時間長。
比如鞋類電商美捷步,當消費者在美捷步購買產品的時候,美捷步會向消費者寄出大小不同的三雙鞋,並且免費把不合適鞋子寄回來,就打消了消費者的感知風險“如果買的鞋子不合適,那就太浪費時間了”。
自檢第五問,試著問自己,假設我是消費者,在我有衝動購買這件產品時,我不得不面臨哪些顧慮?
第六問:
【當消費者真的選擇你的產品,你是否做到了揚長避短?】
不要用自己的短處和對方的長處抗衡。
比如,如果你的資金並不充裕,就不要和有大量的現金流對手比誰的價格殺的更 如果的產品並不便宜但產品優質,就不要引導消費者去比照價格。
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產品特點就是價格比競爭對手便宜,而效果又類似,那也同樣該用價格優勢攻擊對手。比如在手持美容儀的案例中,美容儀相比美容院,長處就是價格更低,我們可以強調使用美容儀的效果,其實和去美容院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價格更低。
曾經忽視了揚長避短而導致失敗的例子,就是白沙牌香菸。
白沙的定價10元左右,但他試圖把自己塑造成輕奢型香菸品牌,於是開始生產30、40元左右價位的香菸,主打“抽好煙’’的輕奢概念。但最終,這樣的方式不僅沒有為白沙增加銷量,反而讓原有的白沙菸民流失,這裡一個有趣的原因就是:當時市場上已經有一款叫做芙蓉王的香菸,芙蓉王更早時採用了這個策略,它的包裝、菸草級別都比白沙更出色,並且已經被大家認為是更高檔的香菸,所以你可以試想一下,當臼沙推出了更高檔的香菸,原來的臼沙菸民終於下定決心,買了兩盒高檔煙回去,跟煙友一起抽菸,紿人遞過去一根高檔白沙,結果被人認為"你竟然紿自己抽這麼差的煙”的,然後經過兩個人的討論,白沙的消費者才發現:原來大家都覺得,抽起來有面子的煙,其實是芙蓉王啊,於是,白沙好不容易剌激消費者從低端到了高階香菸,然後這些消費者,都從此選擇了芙蓉王。
這就是忽視了揚長避短的經典案例,高檔香菸一直是芙蓉王的領地,它的長處,是白沙的短處,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打長處,結果就是白白紿對方做嫁衣。
所以自檢第六問試著問自己:我現在採取的市場策略,是在用自己的長處去攻擊競爭對手的短處嗎?還是在執意用己的短處去攻擊對方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