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SkipList跳錶

SkipList跳錶

為什麼選擇跳錶

目前經常使用的平衡資料結構有:B樹,紅黑樹,AVL樹,Splay Tree, Treep等。想象一下,給你一張草稿紙,一隻筆,一個編輯器,你能立即實現一顆紅黑樹,或者AVL樹出來嗎? 很難吧,這需要時間,要考慮很多細節,要參考一堆演算法與資料結構之類的樹,還要參考網上的程式碼,相當麻煩。用跳錶吧,跳錶是一種隨機化的資料結構,目前開源軟體 Redis 和 LevelDB 都有用到它,它的效率和紅黑樹以及 AVL 樹不相上下,但跳錶的原理相當簡單,只要你能熟練操作連結串列,就能輕鬆實現一個 SkipList。

有序表的搜尋

考慮一個有序表:

從該有序表中搜索元素 < 23, 43, 59 > ,需要比較的次數分別為 < 2, 4, 6 >,總共比較的次數為 2 4 6 = 12 次。有沒有優化的演算法嗎?  連結串列是有序的,但不能使用二分查詢。類似二叉搜尋樹,我們把一些節點提取出來,作為索引。得到如下結構:

 這裡我們把 < 14, 34, 50, 72 > 提取出來作為一級索引,這樣搜尋的時候就可以減少比較次數了。 我們還可以再從一級索引提取一些元素出來,作為二級索引,變成如下結構:

  

     這裡元素不多,體現不出優勢,如果元素足夠多,這種索引結構就能體現出優勢來了。

跳錶

下面的結構是就是跳錶:

 其中 -1 表示 INT_MIN, 連結串列的最小值,1 表示 INT_MAX,連結串列的最大值。

跳錶具有如下性質:

(1) 由很多層結構組成

(2) 每一層都是一個有序的連結串列

(3) 最底層(Level 1)的連結串列包含所有元素

(4) 如果一個元素出現在 Level i 的連結串列中,則它在 Level i 之下的連結串列也都會出現。

(5) 每個節點包含兩個指標,一個指向同一連結串列中的下一個元素,一個指向下面一層的元素。

跳錶的搜尋

例子:查詢元素 117

(1) 比較 21, 比 21 大,往後面找

(2) 比較 37,   比 37大,比連結串列最大值小,從 37 的下面一層開始找

(3) 比較 71,  比 71 大,比連結串列最大值小,從 71 的下面一層開始找

(4) 比較 85, 比 85 大,從後面找

(5) 比較 117, 等於 117, 找到了節點。

具體的搜尋演算法如下: 

12345678910111213 /* 如果存在 x, 返回 x 所在的節點, * 否則返回 x 的後繼節點 */find(x){p=top;while(1){while(p->next->key<x)p=p->next;if(p->down==NULL)returnp->next;p=p->down;}}

跳錶的插入

先確定該元素要佔據的層數 K(採用丟硬幣的方式,這完全是隨機的)

然後在 Level 1 … Level K 各個層的連結串列都插入元素。

例子:插入 119, K = 2

如果 K 大於連結串列的層數,則要新增新的層。

例子:插入 119, K = 4

丟硬幣決定 K

插入元素的時候,元素所佔有的層數完全是隨機的,通過一下隨機演算法產生:

123456789 intrandom_level(){K=1;while(random(0,1))K++;returnK;}

相當與做一次丟硬幣的實驗,如果遇到正面,繼續丟,遇到反面,則停止,用實驗中丟硬幣的次數 K 作為元素佔有的層數。顯然隨機變數 K 滿足引數為 p = 1/2 的幾何分佈,K 的期望值 E[K] = 1/p = 2. 就是說,各個元素的層數,期望值是 2 層。

跳錶的高度。

n 個元素的跳錶,每個元素插入的時候都要做一次實驗,用來決定元素佔據的層數 K,跳錶的高度等於這 n 次實驗中產生的最大 K,待續。。。

跳錶的空間複雜度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每個元素的期望高度為 2, 一個大小為 n 的跳錶,其節點數目的期望值是 2n。

跳錶的刪除

在各個層中找到包含 x 的節點,使用標準的 delete from list 方法刪除該節點。

例子:刪除 71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