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自我炒作”雄安新區 遭監管層嚴打

“自我炒作”雄安新區 遭監管層嚴打

  4月7日,雄安新區指數再次大漲5.06%。與此同時,監管層對上市公司借雄安新區概念炒作股價行為的打擊力度一絲都沒有放鬆。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獨家獲悉,監管層對上述行為早已關注,並積極引導相關上市公司做好資訊披露工作。所以,4月4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才集體釋出公告,“撇清”與雄安新區的關係,自我降溫。


  

  不過,令人防不勝防的是,在監管層嚴堵上市公司利用釋出公告炒作雄安新區概念的同時,不少上市公司轉向互動易平臺,通過給投資者“畫餅”等手段炒作公司股價。對此,深交所連續兩天,分別給數字政通和嘉寓股份發去關注函和監管函,嚴厲打擊此類行為。業內人士指出,要加強上市公司在互動易平臺上的行為規範,防止互動易平臺變味兒。

  監管層打預防針防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清明節假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4月4日晚上,*ST冀裝、冀東水泥、新興鑄管、河北宣工、京漢股份等不少上市公司一反常態地集體釋出公告,“撇清”與雄安新區的關係。

  以河北宣工為例,公司4月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未在雄安新區開展業務和存在資產;近期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國務院尚未出臺關於設立雄安新區的實施細則,短期內對公司生產經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連“最正宗雄安新區概念股”的華夏幸福4月4日晚間也釋出了澄清公告,表示公司“白洋澱科技城”和“雄縣產業新城”專案尚處於規劃定位階段,未接到相關政府就相關委託合作開發協議後續合作變動的通知,但可能存在政策變動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在以往,A股一旦出現一個熱點概念,很多上市公司便會發布公告,通過更名、戰略合作甚至併購等形式,“強行”與熱點扯上一星半點的關係。可這次面對雄安新區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熱點事件,上市公司卻罕見地釋出了撇清關係的公告,又是怎麼回事?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獨家獲悉,原來監管層對此早已關注,並積極引導相關上市公司做好資訊披露工作,所以才會有4月4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集體發公告“撇清”與雄安新區關係的事情出現。

  “蹭熱點”

  轉向互動易平臺

  在監管層的嚴防死守之下,清明節假期之後的3個交易日裡,極少出現上市公司通過釋出公告“蹭”雄安新區熱點的現象。不過,令人防不勝防的是,互動易平臺又成了很多上市公司瘋狂炒作雄安新區概念的新舞臺。

  近日,在互動易平臺上,“雄安新區”成為投資者們提問涉及最多的詞語,不少上市公司也樂此不疲,與投資者展開熱烈互動,並通過“未來設定雄安總部”“未來積極佈局雄安”等方式給投資者們“畫大餅”,甚至放出訊息收穫漲停後,還煞有介事地停牌自查。

  以嘉寓股份為例,公司4月6日晚間公告稱,因股票連續兩天漲停,同時部分媒體出現公司涉及“雄安新區”概念的報道,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公司股票自4月6日下午開市起停牌,待公司完成相關核查工作並披露澄清公告後復牌。

  可實際情況卻是,早在4月4日晚間,公司在互動易平臺上回復投資者關於雄安新區的提問時表示,公司計劃專門設立嘉寓雄安新區區域總部,還擬將旗下智慧製造企業“北京奧普科星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產研發中心落戶到雄安新區。

  再以數字政通為例,4月5日,很多雄安新區概念股開盤即封漲停,而數字政通在當日上午卻一直處於震盪狀態。公司在互動易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未來將積極參與雄安新區智慧管網建設”後,公司股票臨近午盤立馬站上漲停板,此後又收穫兩個漲停。

  監管層加強打擊力度

  業內人士指出,互動易平臺是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進行交流的平臺,但很多公司卻利用該平臺主動散佈訊息,瘋狂炒作雄安新區概念,扭曲了互動易平臺的本來意義。對此,監管層正不斷加強打擊力度,嚴防該平臺成為上市公司炒作股價的途徑。

  嘉寓股份4月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監管函。監管函表示,公司在互動易平臺披露的計劃專門設立嘉寓雄安新區區域總部、擬將旗下智慧製造企業的生產研發中心落戶到雄安新區等資訊,未按照資訊披露公告格式在證監會指定信披媒體及時、公平地披露資訊。

  同時,深交所也給數字政通發去關注函,並直言“你公司通過互動易平臺主動釋出上述資訊(未來將積極參與雄安新區智慧管網建設),並對股價造成了重大影響,請核實說明該行為是否符合《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還要求公司對在天津及河北省區域的業務經營情況,最近三年收入和利潤等情況作出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來,監管層加強了對上市公司通過釋出公告“蹭熱點”的整治,並使這一情況大為改觀。以上市公司亂更名為例,2016年9月30日,上交所釋出《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嚴禁公司主動迎合市場熱點概念,借簡稱變更炒作公司股價。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在通過公告‘蹭熱點’的道路被監管層基本堵死之後,要防止上市公司利用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以及自問自答的方式‘蹭熱點’,甚至操縱股價的行為。要制定相應的規範,約束上市公司在互動易平臺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