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面對質疑,我們該如何反駁?

面對質疑,我們該如何反駁?

寫在2018的最後一天:

一是:最近一直被專案吐槽專案承擔較多測試工作,產品質量不盡人意。

二是:年底已至,述職報告中如何突顯測試質量與價值。

面對其他人員對測試工作的質疑,我們該如何有效的反駁呢?

  • Tester-1:跟他們對罵!
  • Tester-2:打他,好不好!
  • Tester-3:吐槽他們!
  • 。。。

淡定,淡定,我們都是文明人!

靜心思考:大家所追求的都是一樣的,希望我們做的產品是高質量的,高品質的,易用的,進而促使專案工作順利開展。

最終達到大家預期的效果:你好,我好,大家好。

所謂的找事,肯定是不存在的,跨部門協作,重在溝通交流,達成共識。

反思測試工作本身,我們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呢?

部分業務場景或者需求,我們知道,由於公司沒有測試環境、測試裝置或者需要與第三方硬體、軟體對接聯調等原因,內部無法測試的。

亦或者,有些內容是歷史因素(人力、時間、之前一直未參與等)造成的,測試一直沒有介入的領域(安裝升級測試、安全測試、單元測試等)。

仔細想想,測試自身還是有一些工作未真正的做到位:

  • 測試人力、測試時間緊張引起的遺留到專案測試

合理的制定測試策略,需要安排學習並掌握,在後續需求及版本測試中納入流程體系中。

  • 測試能力未達到,而遺留到專案測試

測試內部需要安排學習分享,將缺失的部分納入後需的測試體系中,避免遺漏。

  • 內部無測試環境,而遺留到專案環境的。

與專案達成一致,同步由於內部無環境,未進行測試,需要專案人員自行驗證。

測試內部當然還是有許多可以做的,面對上述場景:

  1. 提供測試用例供專案人員去執行;
  2. 考慮是否遠端介入測試;
  3. 協調測試外出專案支援;

當反思自身之後,我們也可以主動與專案人員溝通互動,瞭解他們所謂的痛點難點,並有針對性的對反饋的問題進行解決。

測試工作本身需要其他部門的監督,當我們盡己之力,將事情做到極致,相信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也會配合我們將事情做好。

那麼,測試人員如何在年終總結中,有效描述產品的質量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BUG數量,這一年提的BUG數,沒有上千也有好幾百呢。

BUG分為測試人員提的,非測試人員提的(研發、專案、客戶。。。),當然除了BUG以外,優化改進任務單測試也沒少提。

單純從提任務單的數量上能夠看出什麼呢?

測試發現的BUG數量的多少,可以反饋研發的質量好壞。

測試發現優化改進數量的多少,可以反饋產品設計的優劣。

非測試人員發現的BUG數量的多少,可以反饋測試質量的好壞。

通過測試發現BUG數量與專案非測試人員發現BUG的數量對比,我們可以得出,測試漏洞率。

例如:產品有100個BUG,測試發現了90個,遺留到專案或客戶那裡發現10個,那麼測試漏洞率則為10%。

我們可以通過測試漏洞率來對測試人員進行 KPI考核,進而反饋測試部門質量的好壞。而不是專案人員嘴上說的好與不好。

另外,測試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質量預防體系,包含但不侷限於:

  • 測試用例review
  • 版本釋出總結
  • 質量週報、月報
  • 漏洞分析(內部發現的歷史漏洞、專案發現的產品漏洞)
  • 缺陷庫建設
  • 。。。。。。

上述內容都是不可或缺的,具體每項裡面的具體操作這裡不做詳細介紹。如果大家有其它方法,也可以暢所欲言。

最終的目的是保障產品質量,釋出高質量高品質的產品。

我們從未忘記對質量的追求,2018我們努力向前,在效率與質量提升上均有所成果。

我們在測試工作上問心無愧,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能夠聽取其他部門和同事的意見,完善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團隊還年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不怕其它部門或同事的評價,但請與我們共建。

 

2019,期待更優秀的我們,與大家一同創造出更高質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