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處理:如何理解傅立葉變換在影象處理中的應用
宣告: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一維傅立葉變換與影象傅立葉變換中相關概念的對應關係來幫助讀者理解影象處理中的離散傅立葉變換,因此,理解影象中離散傅立葉變換的前提條件是讀者需要了解一維傅立葉變換的基本知識,詳情可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63358
基本數學概念的對應關係:
一維傅立葉變換的作用物件是訊號,訊號是一維連續的,其數學表現形式如圖1所示,該圖反應的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訊號強度的變換情況,可稱為時域:
而影象處理中的傅立葉變換的作用物件是二維矩陣。二維矩陣的數學表現形式如下圖所示,反應了隨著位置的不斷改變,灰度值大小的變化情況。我們在此將其稱為“距離-灰度變化圖”:
從正面看去,由x軸與灰度值軸構成的切面圖如圖3所示:
圖3與圖1的本質是類似的,都是一個自變數一個因變數。因此可以構成對應關係:時間<->距離、訊號強度<->灰度值。
傅立葉變換結果的對應關係:
一維傅立葉變換的原理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將一個複雜無規律的訊號拆分成多個簡單有規律的子訊號來表示(如果對泰勒展開有深刻的理解的話,可以將傅立葉變換理解為將任意一個函式分解為任意個多項式的組合)。如圖4所示。
為了定量表示這個結果,我們用下圖進行表達。其中,橫軸為頻率大小,縱軸為振幅(即訊號的最高強度),該圖可稱為頻譜
通過觀察頻譜,我們可以發現,頻譜中的每個點在時域中都對應一個函式(這個特點很重要,說明了頻譜和時域的對應關係是點與線)。
因此,通過類比,可將影象處理中傅立葉變換理解為:將一個複雜無規律的影象拆分成多個簡單有規律的子影象來表示(此處畫圖太麻煩,請讀者自行發揮想象力對圖4中的眾多子訊號,想象成不斷起伏的平面)。
那要如何定量表達眾多分解後的子影象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影象傅立葉變換後的表現形式,即影象的“頻譜”。
現在,我們就通過類比,來理解這上幅圖中的各個方向的自變數到底對應訊號頻譜中的哪個變數。
在訊號的頻譜中,頻率的定義為: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而在上文“基本數學概念的對應關係
注意:上文提到了對於訊號來說,頻譜中的一個點對應子訊號時域中的一條線。通過類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影象頻譜中的一個點對應子影象的一整張距離-灰度變化圖。(而影象傅立葉變換的數學公式也反應了這個特點)
同樣的,訊號頻譜中的y軸反應子訊號,訊號強度的變化範圍,而影象頻譜中的z軸反應子影象的灰度值的變化範圍。頻譜視窗中對應的點越亮,則說明該點對應頻率的變化範圍越大。
總結與舉例:
綜上,可對影象頻譜進行解讀:
距離原點越遠=頻率越高=原圖中灰度值的變化越頻繁。
灰度值越大=幅值越大=原圖中灰度值變化的範圍越大。
因此,低通濾波能保留影象的大致輪廓資訊是因為,一張影象所記錄到的主要資訊(由於受到關照等必然因素的影響)在影象上灰度值的變化是緩慢的,因此主要資訊集中在低頻區域。而噪音等偶然因素是突然附加到影象上使得灰度值快速變化,而且密密麻麻,這導致N個像元內,灰度值的變化不僅頻繁,而且變化的範圍還很大。因此,噪音就位於影象頻譜的高頻區域,表現為高灰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