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絕殺”中國AI,美國會打英偉達這張牌嗎?

“絕殺”中國AI,美國會打英偉達這張牌嗎?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作者 | 阿司匹林

出品 | AI科技大本營(公眾號ID:rgznai100)

繼中興之後,美國這一次把矛頭對準了中國的 AI 產業。

4 月 24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以及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在幾天內率團訪問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此外,特朗普還積極評價了習近平主席最近關於中國進一步開放的講話。

然而,永遠不要用常識去判斷特朗普,畢竟他說的話,就像孩子的臉,四月的天。

就在美國財長姆努欽即將訪華之際,“四位匿名人士”向路透社放出訊息,稱美國政府可能會開始嚴格審查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在 AI 領域的“非正式”合作關係。

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關注僅限於投資交易和企業併購。而這一次,美國國會議員和特朗普當局想要擴大審查範圍,直到國會立法對中國投資進行更嚴格的限制。

當然,他們給出的原因也毫無新意:擔心美國的智慧財產權被中國竊取,或者因為併購交易而轉移到中國。

據這四位訊息人士透露,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將會被重點審查。除此之外,半導體、自動駕駛等也是在監管範圍之內。

顯然,任何旨在切斷中美科技公司合作關係的舉措都會對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中興就是離我們最近的例子。

英偉達成重點關切物件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政府很有可能通過限制晶片公司與中國公司和機構的合作,來精確打擊中國的 AI 產業。

目前,高通、英偉達、AMD、IBM 等大型的美國科技公司都在中國都有非常多的業務,從科研實驗室到人才培訓,通常中國的公司和機構都是英偉達主要合作方,同時也是其主要客戶。

現如今,人工智慧和晶片設計領域的頂尖人才在中美兩國的公司和學術機構之間有著廣泛的交流,而且各種形式的非正式合作關係也非常普遍。

根據英偉達方面的訊息,該公司在去年釋出最新款的 GPU 的同時,為 30 名 AI 科學家提供了試用樣品,這其中就包括 3 名與中國政府有合作關係的專家。

當然,中國市場佔英偉達全球份額的 20%,因此提供試用樣品非常正常,畢竟這種做法可以幫助銷售。而且英偉達還在中國進行培訓本地專家,讓他們在英偉達的晶片之上進行開發。

英偉達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活動,包括培訓中國人才和提前讓類似華為這樣的公司接觸到其最新技術等,僅僅是為了獲得客戶反饋,促進晶片銷售。

“我們極其注意保護自己的專有技術,不會向全球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任何公司提供任何差異化的核心技術。”

英偉達在宣告中特意提到華為,顯然是意有所指,畢竟現在華為是美國政府的重點審查物件。

路透社則表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英偉達的活動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有任何威脅,比如向中國提供有關 GPU 生產製造的商業機密。

與此同時,高通、AMD 和 IBM 則拒絕置評。

來啊,互相傷害啊

英偉達除了在中國銷售 GPU 等產品之外,還在在中國開設培訓課程,搭建開發者社群,這些都是構建產品生態的重要一環。為了擴大“朋友圈”,英偉達在中國也有投資,比如景馳和圖森未來。

除此之外,英偉達在中國也有研發中心。英偉達 AI 技術中心亞太首席技術官 Simon See 在接受AI科技大本營的採訪時表示,英偉達在深圳和上海有 Engineering Center,在北京有 AI Center,主要是和學校和合作夥伴做一些 Solution R&D,此外在中國也有些 Library、Compiler 相關的工作。

我們發現,英偉達在北京、上海、深圳有招聘架構工程師相關的職位,但是否中美有別,中國的研發人員能否參與核心的研發工作,我們不得而知。

640?wx_fmt=jpeg640?wx_fmt=jpeg

雖然英偉達力證自己是清白的,而且讓客戶試用以及幫助培養本地人才這樣的行為,並沒有涉及洩密。然而路透社稱,美國政府可以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通過特朗普下發行政命令,來阻止英偉達與中國公司和機構的這種合作行為。

訊息人士指出,這一舉措不僅可以阻止或審查中美公司之間的非正式企業合作關係,還可以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公司的任何投資,以及在美國敏感的軍事區域周圍購買地產。

其中一名正在為美國立法提供建議並強化美國的外資投資規則的訊息人士表示,“除了更強的(監管)機制之外,我不認為有其他任何選擇,因為沒有這些機制的話,中國公司將變得更加強大。他們將在 10 到 15 年內挑戰我們的公司。”

美國國務院前外交官 James Lewis 認為,緊急法案一旦被啟用,包括美國財政部在內的美國政府官員將可以突破現有監管體系的限制,審查任何他們想要審查的目標。

一名白宮官員對此訊息不予置評,但是他補充道,“我們對‘中國製造2025’非常關切,特別人工智慧這樣的行業”。

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中美企業將就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展開競爭。不過,中國卻沒有任何一家廠商算得上是英偉達這樣的頂級 AI 晶片廠商的競爭對手,如果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與中國公司和機構合作,那麼勢必會對中國的 AI 產業造成巨大的打擊。

當然,中國佔據了英偉達 20% 的市場份額。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國採取限制措施,那麼必定會是一場“互相傷害”的遊戲。

只不過,核心技術缺失的中國受到的傷害可能更大。

學華為,高築牆,廣屯糧

為什麼美國對中國的 AI 產業如此忌憚?這與中國這幾年在 AI 上取得的成績密不可分。

雖然美國的 Google 、Facebook 等處在領先地位,但是中國的 BAT 等也在奮力直追,而且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此外,中國也湧現除了商湯、曠視、雲知聲這樣的 AI 獨角獸。

CBInsights 報告顯示:2017 年全球AI創業公司總共融資 125 億美元,其中 48%的 資金投向了中國(近 60 億美金啊),38% 在美國,這是中國 AI 創業公司在融資上第一次超過了美國同行。

然而,與美國相比,中國 AI 產業的護城河太淺,壁壘不夠高。特別是在 AI 晶片和深度學習框架等基礎層,我們依然依賴於美國的技術和產品。

去年 7 月,國務院釋出《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按照規劃,到 2020 年,中國的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力進入國際第一方陣。

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顯然不行。在這一點上,中國的 AI 產業或許可以向華為學習。

據《南華早報》報道,早在 2012 年,美國對華為和中興進行調查之後,華為就開始打造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包括專門針對平板電腦和 PC 的作業系統。

為什麼我們從沒有看到過這款系統呢?據分析,主要是因為這款系統不如 Android,沒有豐富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也就是常說的生態問題。

任正非表示,“我們現在做終端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 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我們不要狹隘,我們做作業系統,和做高階晶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而華為的晶片自主研發過程則更早,“我並不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階晶片。我認為你們要儘可能的用他們的高階晶片,好好地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任正非如是說。

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不過,華為並不是那麼好學的。而且就算華為花費重金,在核心技術領域持續多年投入,但是很多關鍵的零部件和軟體仍然受制於美國,根據彭博社的資料,2017 年華為的供應商有 24.7% 來自美國,而且華為研發的作業系統也因為沒有生態而不能推出市場。

640?wx_fmt=jpeg

AI 行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比如說,為什麼 AMD 的 GPU 不是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首選?這是因為英偉達 CUDA 的早早佈局。硬體 + 軟體的生態非常重要,這一點業界早有共識。

目前中國的 AI 晶片創業公司還處在初期階段,而且大部分是針對面向深度學習模型的推理場景。英偉達的 GPU + CUDA ,目前來看無可替代。

除了 AI 晶片之外,中國在深度學習工具平臺方面也非常依賴美國產品,比如 Google 的 TensorFlow,Facebook 的 PyTorch 等。

實際上,目前 BAT 以及一些 AI 初創公司都有自己的深度學習框架,比如百度的 PaddlePaddle,商湯的 Parrots,曠視的 MegBrain 等等。

作為開源框架,PaddlePaddle 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的開發者,但是這個過程非常困難。

目前流行的 TensorFlow 等深已經吸引了一大批的開發者,各種工具包都非常完善,想要讓別人捨近求遠,憑什麼?

但是,現在開始投入,總會等到收穫的那一天。

國外的一些機構曾指責中國對創新非常不友好,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國際上已有的技術和產品,中國還要自己開發和生產,有時候還會藉助政策手段。

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因為“造不如買”實在是一個易碎的美夢。

招聘

AI科技大本營現招聘AI記者和資深編譯,有意者請將簡歷投至:[email protected],期待你的加入

AI科技大本營讀者群(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NLP、Python、AI硬體、AI+金融、AI+PM方向)正在招募中,和你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也在這裡!關注AI科技大本營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讀者群,新增營長請務必備註姓名,研究方向。

640?wx_fmt=gif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AI科技大本營公眾號ID:rgznai100640?wx_fmt=jpeg

☟☟☟點選 | 閱讀原文 | 檢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