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關於人的思維模式

關於人的思維模式

     前一陣子讀《資治通鑑》,看到下面一段話:

     時戰國多事,公務煩猥;為尚書令,識悟過人,每省讀文書,舉目暫視,已究其意旨,其速數倍於人,終亦不忘。常以朝晡聽事,其間接納賓客,飲食嬉戲,加之博弈,每盡人之歡,事亦不廢。及董允代,欲學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滯。允乃嘆曰:“人才力相遠若此,非吾之所及也!”乃聽事終日而猶有不暇焉。

翻譯如下:

        當時蜀正值征戰多事之秋,公務繁雜細碎,費禕擔任尚書令,見識過人,每審閱公文,略望一眼,便已知道其中主要意思,速度超過常人幾倍,並且過目不忘。經常在早晨和傍晚聽取大家意見,處理公事,中間接待賓客,飲食娛樂,還要作博奕之戲,每次都能使人盡興快樂,公事也不荒廢。等到董允接替費,想要效法費行為,十天之中,很多事情都被耽誤。董允於是嘆息說:“人的才力相差如此之大,不是我能趕得上的!”於是整天聽取意見處理公務,還是沒有空閒。

       上課的時候我們老師也給我們將了一個例子:他大學時候的一個同學,上課睡覺,不寫作業,但每次考試總是第一。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小時候老聽大人們說的聰不聰明大概就是這段話裡描述的意思吧。聰明的猶如費禕,一目世行、過目不忘;笨的猶如董允,再怎麼努力,還是達不到聰明人的那種境界。我好奇的是:這種差別是怎麼造成的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嗎?當然這裡不涉及價值觀的討論,我沒有說笨就一定不好,不是還有郭靖這樣的例子嗎?我其實也很佩服郭靖,並以他為榜樣。但是,在自己很勤奮的前提下,有沒有一種辦法讓自己“聰明”一些呢?或者說,效率高一些呢?必經,這會節省很多時間----而每個人的生命也的確是有限的。

      對費禕的描述裡面其實也提供了一絲線索:“略望一眼,便已知道其中主要意思”。我想這應該是所謂的祕訣吧。說到底,這是因為每個人對所接收的外界的資訊的處理方式不同,從而造成了效率以及效果的巨大不同,繼而人生境遇的極大不同。而我覺得,處理資訊的方式是可以被訓練的。以背書為例,有的人只抓要旨,細節可以自己推理或填充;而另一些人則是事無鉅細,力求記住每個字,結果費力不討好,浪費了時間和腦細胞,還背不下來。。。

       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人的大腦也和CPU一樣,資源是有限的,或者說容量有限,因而不宜記住大量細節,也沒必要記住那麼多細節,只需要梳理出一條主線。當然,如果非要記住大量細節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對內容做一個處理,分割,切片,結構化(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個過程),在大腦空間中建立一個個的點,然後把這些點串起來,然後就背下來了。(呵呵,有點扯)

      後記:第一次寫部落格,發現自己寫作能力大不如以前,邏輯及其混亂,鍛鍊的少了自然會這樣,以後得勤奮一些啊。歡迎大家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