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企業管理理論綜述與實踐 — 管理、使命、願景、價值觀

企業管理理論綜述與實踐 — 管理、使命、願景、價值觀

管理學大師:彼得 · 德魯克 (Peter F.Drucker)

現代管理學大師 - 彼得 · 德魯克 在1954年首次提出了管理學概念。美國當地時間2005年11月11日上午,95歲高齡的現代管理學教父彼得·德魯克“因自然原因”在洛杉磯附近的家中辭世。出生於1909年11月19日的德魯克最終沒能等來自己96歲的生日,卻在人們不經意間撒手人寰。

  • Drucker 在國內另一譯名為“杜拉克”。

  • 1909年11月19日生於維也納,父親為奧匈帝國財務官員,曾創辦薩爾茨堡音樂節,母親是奧匈帝國率先讀醫科的婦女之一。

  • 1931年德魯克獲法蘭克福法學博士。

  • 1938年父母因反對納粹,逃往美國,父親任大學教授,1967年逝世。

  • 1942年受聘為通用汽車公司顧問。

  • 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對成功的大企業有細膩而獨到的分析。

  • 1954年出版《管理實踐》,奠定大師的地位,並標誌著管理學的誕生。

  •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為經典之作。

  • 1973年出版《管理:任務、責任、實踐》鉅著,該書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

  • 200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宣佈彼得·德魯克成為當年的“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 至今已出版超過30本書,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文章已超過30篇,被譽為“現代管理之父”等。

管理的定義

  • 掌握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精髓,要從德魯克對管理的定義入手。身為一名管理者,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管理是什麼?管理為了什麼?

  • 德魯克說:“管理就是界定企業的使命,並激勵和組織人力資源去實現這個使命。界定使命是企業家的任務,而激勵與組織人力資源是領導力的範疇,二者結合就是管理。”這就是德魯克對管理的定義。

  • 在這個定義中,德魯克使用了一個關鍵詞:使命。什麼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組織存在的原因。關於使命的假設規定了組織把什麼結果看作是有意義的,指明瞭該組織認為它對整個經濟和社會應做出何種貢獻。

管理的三項任務

一、實現組織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 一個組織的存在,是為了特定的目的、使命以及特定的社會功能。對企業而言,這就是經濟績效。只有企業才有經濟績效這項特殊任務,這雖然不是社會賦予企業的唯一任務,但它是優先的任務,企業管理必須始終將經濟績效放在首位。管理層只能以它創造的經濟成果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必要與權威性。如果管理未能創造經濟成果,管理就是失敗的;如果管理層不能以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提供顧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管理就是失敗的;如果管理層未能用交付於他的經濟資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生產財富的能力,管理也是失敗的。

二、使工作富有成效,員工具有成就感

  • 管理的第二項任務是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員工有成就感。企業只有一個真正的資源:人。只有使人力資源具有生產力,企業才能運作。今天的組織已經逐漸變為個人賴以謀生、取得社會地位、獲得個人成就與滿足的工具。

  • 人力資源是所有經濟資源中最未有效使用的資源,提高經濟績效的最大機會在於提高人們工作的效率。企業能否運作歸根結底取決於它促使人們盡職盡責、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對員工和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層的一項基本職能。

三、處理對社會的影響與承擔社會責任

  • 管理的第三項任務,就是處理對社會的影響與承擔社會責任。沒有一個機構能夠獨立生存並以己身之存在為存在的目的。每個組織都是社會的一個器官,企業也不例外。只有對社會有益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使命

使命: 描述了組織存在的意義,即它向客戶提供什麼產品。 它反映了組織存在的理由,同時也反映了員工在組織中工作的動機,能夠指導和激勵員工。有效的使命陳述必須簡單明瞭,具有長期性,能夠激發變革並且易於理解和溝通。

願景

願景: 是定義組織未來3~5年目標的準確表述。通常包括期望經營的活動、組織在客戶、員工、供應商、監管者等利益相關者眼中的形象、擁有領先地位或出眾能力的領域以及堅定不移的核心價值觀等要素。

價值觀

價值觀:(通常被稱為核心價值觀) 體現了組織的態度、行為和特質。是指導組織決策和行動的永恆原則,並在全體員工日復一日的行動中表現出來。有願景的組織決定自己應持有的價值觀,而不考慮當時的環境、競爭的要求或管理潮流。

總結

  • 使命和願景為組織制定了總目標和方向,幫助股東、客戶和員工理解組織和組織期望實現什麼。但是這些陳述不能指導組織日常行動和資源分配決策。

  • 只有當組織界定了使命和願景將如何實現的戰略時,使命和願景才變得更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