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做創造者和夢想家——AI背景下的產品思維

做創造者和夢想家——AI背景下的產品思維

(感謝LT供稿)

前言

近來,AI概念作為各種文章的標題字眼異常搶眼,自從阿法元戰勝阿法狗,一個產品經理不懂點人工智慧,不聊點智慧推薦演算法,都會被嚴重鄙視。人工智慧帶來的不止有新鮮感,伴隨的還有未來機器是否會替代人類的危機意識。那麼,在機器日益聰明的今天,如何繼續保持一個產品經理的價值,我想談談自己的思考。

在網際網路行業,產品經理的崗位從創立之初直到現在,其本質一直都是作為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使用者和只知道怎麼給機器發指令的程式猿之間的橋樑。

在見識過各種產品經理之後,我總結出這樣一套進階之路:從最初的被動接需求(主要源自領導)、畫原型、輸出文件的產品新人;到開始接觸使用者、分析需求、設計功能、討論技術實現的中級產品經理,再到思考使用者需求背後的心理、設計產品業態、甚至設計技術架構的產品大牛。

這個進階過程,其實就是橋樑如何實現被動連線到主動整合創造的過程,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品思維,也就是一個產品經理最核心的價值,至於如何鍛鍊提升產品思維,我想拋開那些產品工具、產品方法論,從做人做事角度聊一聊。

找本質+抓細節+看整體=創造者

1.  追根溯源,只解決本質問題

無論是產品的誕生還是功能點的變現,產品經理在整個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能夠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避免產生新的問題,或者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就在於看你能不能看到每個問題的本質,並集中資源解決最核心的問題。比如,產品的註冊轉化率很低,也許並不是註冊過程有bug,或者註冊流程體驗不好,有可能是註冊入口的位置或者出現的時機就不合適。

2. 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放在各個行業都適用的評價標準。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說,注重細節的標籤往往意味著你提的方案是經過慎重思考的,你輸出的資料材料是經過仔細核對的,這在無形中就會提升個人的專業度。程式猿往往喜歡靠譜的產品經理,注重細節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屬性,一個注重細節、懂得把材料做到完善、把問題解決到徹底的產品經理,一定可以把和程式猿的溝通變成一個良性迴圈。

3. 凡事多想一點,推動自我成長

上面說了挖掘本質及注重細節,與此同時還需輔以巨集觀思維,萬不可陷入糾纏細節的微觀思維中。良心推薦,懂得覆盤,定期總結,絕對是一個產品經理的好習慣。在總結和覆盤的過程中,一方面,作為產品負責人,產品經理可以從產品角度思考整個過程的產出比和帶來的價值;另一方面,作為產品團隊的核心,產品經理可以從團隊角度思考每個人的付出和問題,在下一個過程中進行調整優化,提升團隊的磨合度。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會收穫屬於自己的產品論和管理經驗,這是聽大牛講座、學習產品課程無法達到的效果。

有擔當+高審美水平+懂點心理學=夢想家

1. 做一個有擔當的管理者,別怕背鍋

無論是在招聘要求中,還是產品大牛的分享中,溝通能力總是必備內容。在專案溝通過程中,產品經理受到最多的委屈應該就是替各方背鍋,其實,換個角度想,產品經理是每個環節的參與者及每個輸出的把關者,被甩鍋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所以,理性接鍋並解決問題才是最明智的選擇。鍋接的多了,就會下意識更加完善自己的產品設計,不挖坑;鍋接的多了,合作者也會因你的擔當更積極的參與到專案的整個過程中,這是一個有擔當的管理者該有的風範。

2. 多涉獵,提高審美水平,擦亮發現美的眼睛

具象方面,一個產品經理可以不懂互動設計,但和設計師溝通時不能完全是個門外漢;抽象角度,做競品分析時,能夠發現自己可以借鑑的閃光點,做使用者分析時,能夠發現使用者對產品的期待,從而轉化為產品的目標功能點。多涉獵各行各業前沿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需要的時候才能隨時有東西借鑑,不要誤解為抄襲,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專業的體現。

3. 懂點心理學,沒有搞不定的人

產品經理需要和各種人打交道,內部的設計、開發、測試、領導,外部的使用者、客戶、合作方,在瞭解每個人的理性需求的同時,學習一些心理學,瞭解每個人的感性需求也很有必要。一點心理學,不足以讓你八面玲瓏,但可以讓你在內部的溝通中減少撕架,提升資訊傳達的質量和效果;在需求分析的時候,減少使用者心理分析的盲目性;在與合作方協作時,同時提升雙方的利益和滿意度。

結語

上述內容都是產品經理提升產品思維不可或缺的品質,其實,每個產品經理都夢想成為第二個張小龍,都有一顆改變世界的心,那麼,努力去進步,成為一個有創造者執行力的夢想家吧。如果,一個兼具創造者及夢想家於一身的產品經理還會被人工智慧機器人替代的話,那咱們該擔心的就不是工作的事,而是整個人類的存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