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規定“學什麼”的培養方案——《逆襲大學》連載
返回到【全文目錄】
目錄
5.1 規定“學什麼”的培養方案
專業培養方案首先體現了從事某一個學科專業應該具備的知識體系結構。我們經常說要系統學習某個學科,是某個專業“科班”出身的,其潛臺詞就是按這個專業的培養方案體系的要求,接受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不同的學科,經過了多年都積累,會將相關的知識“套裝”成一門門的課程,組合成培養方案,以便於後來人能夠快速、有效地掌握應該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在培養方案中,規定了這些課程之間的銜接關係,先上哪個,後上哪個,每門課程裡要包含哪些知識。在這樣一個整體性的安排下,便於對學生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同時各個學期的學習任務量也能得到均衡。而對於學生,培養方案給出了一個把握學習節奏的依據,大學學習生活就在這樣一種有序的狀態下展開。
初識培養方案
按照培養方案的規定,計算機類專業的低年級學生,一般會學習高等數學(或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或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大學語文等基礎課及通識教育課,這是使學生具有高等專門人才的文化水平,為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獲得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課程;各學期需要順次地修讀程式設計語言(選C、C++、Java或其他語言)、演算法與資料結構、編譯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軟體工程、作業系統、類比電路、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計算機網路等專業基礎課,是為專業課學習奠定必要基礎的課程,是為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必修的重要課程,這些課程顧及到了學生可能從事不同方向的工作需要的共同基礎,通常也以較抽象的形態出現;web開發、系統整合、面向物件分析與設計、專案管理、平行計算、人工智慧等等不少課程在高年級時候才開出,稱為專業課
大學是專業學習的起步階段,重在基礎,因此在培養方案中專業教育的部分,基礎類課程佔了較多的比例,大致包括下面的幾方面的基礎:工具類基礎,比如外語;思維類基礎,比如以高等數學為代表的基礎數學課,以及以離散數學為代表的計算機數學,除了其在工程中的直接利用價值之外,藉此培養的抽象思維能力決定了你在專業隊伍中佔據的層次;專業能力類基礎
大學的培養方案中,除了體現基礎的必修課程,也有一定比例的選修課,包括專業選修課,以及對專業無要求的通選課程,供學生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選擇了專業,不受到培養方案的限制是不可能的,但這種限制也具有伸縮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大學正是用這種相容的方式,避免了一刀切,避免了用同一個模子造就一模一樣的“人才”。用這種方式將選擇權交給了學生,這是自由大學的真諦。只不過,無論如何選擇,一個前提是,學生需要明白地選擇,而不是隻按有沒有用、好不好及格的標準做出選擇。
在大學裡,制定培養方案是一個嚴肅、科學的過程,考慮了教育規律、學校定位、學科發展、培養條件等多個方面。但需要承認的是,永遠沒有完全合理的培養方案。甚至培養方案的不斷演化中,從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的角度,追求的“合理”中的“理”本身都不存在。培養方案中所有的侷限,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處的時期、所在的環境的侷限的體現。我們習慣了一種思維,要享受最好的教育,擁有最好的條件,但最現實的選擇是,在當前並不是最好的條件下付出努力,做到更好。作為學生,“學”字為先,就要發揮好現有培養方案的作用,利用好培養方案中規定的課程。大學生可以不斷提出教學改進的建議,促進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要能擱置各方面的爭議,接受學校的安排,另外,立足於自主性,發揮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的力量,成就大學中別樣的精彩。
在各學校的專業入學教育,以及“學科導論”之類的課中都會講到培養方案,但有些同學並未多加關注。少數學生是在高年級需要核對修讀的學分是否滿足畢業的條件時,才發現真的應該早些關注這個規定性檔案的。事實上,瞭解培養方案,意義並不僅在於此。在此強烈建議讀者從你所在學院(系)的網站上,或者通過別的途徑,找到你的培養方案並加以研讀,按圖索驥,先行一步,帶來的主動不只那麼一點點。
培養方案只是畢業的基本要求
近二十年以來,我國計算機類專業的培養方案,受ACM和IEEE-CS聯合制定的計算學科CC系列教學計劃的影響較深。從CC1991起,教育部計算機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一直在跟蹤相關的進展,並結合我國的實際,為國內各高校專業設定,以及制定專業培養方案提供建議。2006以來,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一系列指導性檔案,將人才培養的規格歸納為科學型、工程型和應用型三種類型和電腦科學、計算機工程、軟體工程和資訊科技四個專業方向,並且形成了相應的專業規範,並提供了相應的教學指導支援。
目前各個學校計算機類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都受這一系列規範的影響,表現出了一定的趨同性。各個學校的培養方案,還要考慮到學校定位、層次、師資,以及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培養方案對學校而言,是一份具有威權性的規定性檔案,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按照培養方案的規定安排。
實際上,培養方案中的要求是大學中的“規定動作”,是基本的要求,是學生取得畢業證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專業學習的基本要求。大學中有一部分同學的目標是“60分萬歲”,這是將學習的最基本的要求又打了六折,這樣學習下來,可以稱之為合格,但不是優秀。更有一些學生將60分當作了最高目標,諸多的學不會、太難了也就由於期望的降低而自然產生,整個大學就為著保過、保畢業而掙扎。還有人連60分要求也達不到,這就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了。
除了規定動作,精彩的大學也要有“自選動作”。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和興趣,安排出屬於自己的學習。這也是我在本書中一直強調的自主性學習。真正的大學學習生活,應該保證培養方案規定的基本學習要求,還要能找出培養方案與自己的個性的發展路線的結合點,對培養方案中不能滿足自己的部分,通過課外的自主性學習,以及通過參加各種實踐性活動,形成在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方面個性化的特徵。
有一些聲稱不喜歡專業的大學生,在無法自由地轉專業的條件下,也可以將專業學習當作一個悟道的過程,順便積累一些行業背景。以這個路線安排學習的走向可能有:找到了專業學習的興趣,從而進入IT行業;從事了其他行業的工作,但曾經“科班”的計算機類專業學習經歷,成為其最大的特色與支撐。計算學科中普適的原則,至少可以遷移到別的領域,啟發、指導其他領域的工作。我從事過三年的行政工作,採用的不少工作思路和方法,就是從計算機專業的研究和開發中得來的。
我接觸過不少的同學,總是以各種理由逃避著按照培養方案的節奏安排的學習,混過大學之後,發現最終幾乎一無所獲。也有些同學到高年級了,意識到需要面對現實了,奮力追趕,找到了感覺。儘管所能達到的學業目標不得不下調,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迷途知返仍顯可貴。
對於非計算機專業,以及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人士,可以將大學的專業培養方案作為參考的框架,藉此安排出“系統”的專業知識自習方案,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這也是培養方案的功用之一。
超越培養方案
在教育部公佈的現行的計算機類專業的佈局中,總體是一個試圖包容一切的電腦科學與技術“大哥”專業,引領著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等幾個獨當一面的“小弟”專業,共同撐起了為IT行業培養有用人才的天空。各個專業的培養方案,總是可以找出共同的部分作為必修內容,這是學科的基礎所在;培養方案中的選修課程,體現出了不同專業的側重點,藉以構成專門的知識結構。
藉助於體系化知識的學習,學過什麼內容或許會忘記了,它們沉澱為了獨特的思維方式。當遇到實際工作需要之時,一出手,體現的就是最專業的思維,這是上大學要追求的境界。這種境界不是憑空等待而來的,恰好是圍繞培養方案中的核心內容,通過紮實深入的學習而內化於心的;恰好是在培養方案的框架內,接受了大學老師的指導,受到了啟發而獲得的。這是大學的精彩之所在,是大學對學生能夠提供的幫助。
然而,我們經常擔心的是,同一學校中,同一個專業的幾十、上百名學生共享同一個培養方案,不同的學校中,這些專業的主幹核心課程也基本一樣。這樣一來,從大學中走出的學生不就是一模一樣的了嗎?
這種擔心是合理的。只學了“規定動作”的學生,如同用一個模子拓出的產品,全然一個特點,實際也就沒有了特點,無論講就業,還是講進一步的發展,這都是不利的因素。在大學中,“好好學”且成績單也並不難看的學生,在求職中,有人會被用人單位以“沒特點”而拒絕。有些職業院校採取“訂單式”培養的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就按簽約的單位需要進行培養,做到了“定點投放”。這種方式也有被一些大學採納的趨勢。
我是不同意大學採用“訂單式”培養人的。大學的教學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多樣的選擇,以及長久的個人職業發展。與歐美大學普遍進入到通識教育的模式相比,我們的一些大學為了一時的就業率,走上了比以往高度專業化更狹窄的培養模式,變為崗位化的教育了。採用這種方式培養學生,這不是大學。問題的焦點不是學生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問題,是學生是否能夠適應需求和變化,要符合統一的培養方案要求,還要具有需要的個性。
確定要在專業領域中有進一步發展大學生,應該圍繞培養方案的框架,藉助於教學中的組織,加上個人在內容上的拓展、方法上的革新,學出自己的精彩。不同的人學習“規定動作”,就該有不同的學法。在學習“規定動作”的這樣一個顯性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將之形成相對穩定的學習風格,這也是大學中應該獲得的進步。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培養方案的規定性帶來有序的學習的同時,也有照顧不到學生人數眾多、學生個性化需求各異的一面。追思夫子當年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自然是值得感嘆一番了。然而,在現代社會人們普遍需要經過更長的年限接受教育,需要有更多教育資源的支援,而大學進入了大眾化教育時代,學生教師比例頻頻創造記錄,這使得個別指導的教育模式至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能成為現實。在我國當前的教育資源條件下,培養方案不能照顧到每個學生,對於一個希望最大程度地利用大學促成自己成才的學生而言,基於培養方案安排學習,但又不完全被培養方案所束縛,這樣的學習才是應該追求的結果。
必須指出的一個誤區是,有些同學將自主學習同應該修讀的課程對立起來,他們的學習拋開了專業培養方案,另立山頭。一說到要“學到實際的東西”,就將之與學校開出的課程對立起來了。似乎課程成績好了,學到的東西就是不實際的了。大學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培養方案中的體系是對所有學生的基本要求,個人的學習風格、目標,以及自學內容不同,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知識體系。大學仍然是為專業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尤其是在低年級的時候,學好開出的課程,也是學實際的知識,以此為基礎,能讓自己有能力去自學更個性化的實際知識。
有大學生向我描述他看透了大學中所教的沒有用的東西,聲稱要放棄課程。這樣一種學習路徑我並不看好。其實要這樣做,何不放棄大學去培訓學校呢?時間短,馬上能上崗,還省錢省時間,他們廣告中所講的優勢並不全是虛誇。大學畢業證在這個年代,已經不值得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去爭取。放棄課程的學習,在課外純粹自己安排的學習中學的知識不管有多實際,我認為那不是大學的學習。這兩者之間不是二選一的關係,而是應該選擇如何有效結合,使收益最大化,這需要避免用“非白即黑”的思維做判斷。在保證學校開出的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課外的個性化學習,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找到這些“實際”與理論間的聯絡,讓理論去指導實踐。這樣的學習,方為真正的大學。
立足於培養方案,還要超越培養方案,這是大學學習的選擇。在多方合作共同要完成一件事情時,我們講要“求同存異”,要彼此尊重不同的觀點,也要找到共同點,才能在合作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在學習專業的道路上,我倡議的是“存同求異”,所謂“同”是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基本的部分,這是每位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畢業生,將來在行業中賴以立足的部分;而追求的“異”卻是在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和課外的自主性學習中獲得的與他人不一樣的特質。“異”的部分決定了更核心的競爭力,以及人盡其才,享有獨特發展機會的可能。有一種說法叫做“專業化生存,差異化發展”,所謂專業,是要有所長,才能保證好的發展。培養方案保證你有立足之地,而個性化學習,將使大學的價值昇華。
返回到【全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