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採銅詳述13個思維法則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採銅詳述13個思維法則

突破常規,打破邊界

不被專業侷限,用問題作牽引

案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

列維-斯特勞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人類學家之一。30多歲時,他還是一位普通的人類學者。當時正好是二戰,他從法國逃到美國避難,半天時間教書,半天時間在紐約市立圖書館看書。

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幾乎看過了所有的人類學文獻,但卻遇到一個問題:他想找到一個革新性的理論,能夠把之前的所有人類學研究,做一個梳理,並提出自己的理論。但他沒有思路。

他就想,既然把人類學的東西看完了,就再看看別的書吧。結果,他看了地質學,看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看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後,他大受啟發,因為他發現這三個不同學科的理論,有一個共通點對他很有啟示,就是這三個學科探索的都是表象之下的深層東西,而之前的人類學研究,強調的是田野研究,去原始部落裡面做觀察和記錄,並沒有探索深層結構。

後來,他又認識了一個叫雅各布森的語言學家。雅各布森給他介紹了當時很流行的費爾迪南-德·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該學說把人類各種各樣的語言,用一套相同的結構做了一個歸納,這讓他更加受啟發。

於是,在別的學科啟發下,列維-斯特勞斯提出了自己的結構人類學的理論,比如,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人有類似的親屬關係結構,不同文化的神話也有相同的底層結構。最後,他成了人類學大家。

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列維-斯特勞斯能夠突破自己的專業邊界,去從別的學科中獲得很大啟發,最終開創了一個變革的思想。

我們普通學習者總是有一種專業本位的思想,比如你在大學讀什麼專業,就不由自主地以這個專業的邊界來框住自己的思維,而一些非常厲害的思想家,他就非常反對按專業劃分的學習方式。

比如懷特海,一個非常厲害的哲學家。他就說用學科分工的學習方式,很成問題。因為我們所生存的整個現實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當你用專業的邊界,把它一塊塊劃分出來的時候,實際上是把原來的真實世界給扭曲了。所以,他極力提倡大學教育應該打破學科邊界。

明智學習者的思維,不應該是以專業本位,而是以問題本位。就像列維-斯特勞斯的一句名言,一個有智慧的人,應該是提出正確問題的人,而不只是一個提出正確答案的人。

積累理論和實踐的複合經驗

學習就是讀書?這是一種很狹隘的想法。

心理學中,可以把知識分成“外顯知識”和“隱性知識”。書本知識一般都是“外顯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指被實踐藏起來的知識。

日本管理學家野中鬱次郎,提出一個模型:知識的螺旋。他認為,理想的個人或者組織,兩類知識應該是相互促進、相互引發。顯性知識,要把它內化成可應用的隱性知識;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隱性知識,又可以外顯化,可以跟別人去分享。

案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胡金銓

胡金銓,香港著名武俠電影導演。他曾在七十年代拍過一部電影,叫《俠女》,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一個技術獎。胡金銓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看書,尤其是歷史書。做副導演的時候,他就看了很多國外的電影理論方面的書籍。

有記者去問他,你看了這麼多理論書籍真的有用嗎?胡金銓的回答是,在我當上副導演之前,我已經看了這些理論的書,但我看不大懂,很難看懂。我能看到這個字的表面意思是什麼,但是他到底說的是什麼,我並不是真的懂了。只有我當上了副導演以後,回過頭來再去看這些書的時候,我才真的看懂了。

點評:

實踐的經驗跟理論的知識應該是相互驗證、相互參照的。你光看書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跟你的實踐結合起來。

所以,理論和實踐一定要交錯結合起來。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問題解決的經驗,是高手的兩大能力底盤,這兩者缺一不可。

要建立多領域知識的協同

案例:民國王雲五

王雲五,民國時期的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他曾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做過孫中山的祕書,英文非常好。但他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時間很短,後來就全靠自學。

而且,他自學時,非常“貪婪”,什麼書都看,結果變成了非常博學的人。他曾執掌商務印書館很多年,編撰了王雲五大辭典,是中國出版界的一個功績卓著的人。

他曾說過一個名言,一個學者他的知識系統應該是什麼樣的——“為學當如群山式,一峰突起眾峰環。”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的知識體系應該像一個群山一樣。

王雲五強調,你需要有一個最懂的、最精專的學科,作為最高海拔的山峰,但是這還不夠,周邊的山峰也要有,你才能旁通。

點評:

其實一個很厲害的人,他的知識體系也應該一樣,他不是一個山頭,他是有好幾個山頭,只是高矮略有不同。

如果具有一個群山式的知識結構,你就可以在不同的山峰之間,去找到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可以做嫁接、遷移,你就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東西。

把熱愛和專長結合在一起

案例:好萊塢頂級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好萊塢頂級導演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少年時,就有一個愛好——潛水。

15歲時,他就決定成為一個潛水員,17歲時,他第一次有機會潛水。在接下來的40年裡,他在海里面大約總共花了3萬個小時。

他不是拍電影的嗎?他怎麼有這麼多的時間待在海里呢?實際上,他把拍電影,跟潛水愛好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比如談到《泰坦尼克號》,他曾這樣說:

在為《泰坦尼克號》尋找投資商時,我告訴製作人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它的故事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悽美動人。而事實上,我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潛入海底探尋真正的泰坦尼克號。我告訴他們,我們要沉入海底,拍攝泰坦尼克號真實的畫面。……兩個月後,我在北大西洋的一艘俄羅斯潛艇裡用肉眼看到了真正的泰坦尼克號。

再比如《阿凡達》,電影造型裡,有很多海洋因素,比如藍色的帶透明感的面板。對卡梅隆來說,海洋裡的生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外星生物,因為海水就是一種特別的化學物質,海洋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奇形怪狀的生物,有些很醜,有些顏色很鮮豔,有些能發電。所以,他拍這個電影,就是這樣一種思維。

2012年3月,詹姆斯·卡梅隆潛入到了馬裡亞納海溝1萬多米的海底。他創造了一個人類歷史上沒有創造過的壯舉。如果沒有前面故事的鋪墊,你可能會想,這個有錢人真會玩兒。但聽了前面的背景以後,我們可能會很感動。

他為他所熱愛的這件事情,堅持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改變過他的初心,最後把這個事情做到了極致。他一直在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點評:

這個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心理學的底層模型叫“自我決定論”。一個很厲害的人,他一定是在某一個領域裡面做了非常長期的努力,一直堅持而沒有放棄,他才能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成就。是什麼樣的動力支撐他達到這樣的層面?

心理學家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一定是你內心中的一種強烈的機,是一種內心的衝動在支撐著他。

創造生命力系統從容不迫

很厲害的人,可以創造有生命力的系統。一個高手,他有一個系統,不是亂打亂撞。這個系統是什麼意思?如下:

高手能看到更多的系統層級

案例:世界第一主廚亞德里亞

費朗·亞德里亞,排名世界第一的主廚,倡導用技術手段重構食物成分,是分子料理的先驅。

他開了一家餐廳叫“鬥牛犬餐廳”,曾連續5年,被權威美食機構評為“世界第一”。他憑什麼這麼厲害?一個基本因素就是,他建立了一套製作美食的系統。

在《廚神的家常菜》一書中,他明確地告訴你,要做一個好的廚師,至少要做好四個層級:

層級一:食材。

層級二:醬汁和高湯。

層級三:菜的單品。

層級四:選單的設計。

比如選單的設計,他每年會研發5000道新的菜品,然後淘汰其中大部分的菜品,剩下一小部分,組成一個選單。總之,他是用一個系統的觀點去設計這個選單的。

再比如醬汁。為了上菜快,讓顧客減少等待時間,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你事先可以做好足夠多樣的醬汁,而且,醬汁是對廚藝資訊的一種封裝,別人無法複製。

點評:

實際上,我們看任何的東西,都可以去探索它的結構、它的體系是什麼。菜鳥與高手的區別就是,在菜鳥眼中,層級是非常少的,比如,普通人做菜可能只會想到兩個層級,食材和菜,但高手至少能想到四個層級,這四個層級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善於使用排列組合原理,來建立豐富性

案例:星巴克設計師萊特馬西

星巴克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咖啡餐飲品牌。在擴張中,它曾遇到一個特別大的難題,就是開店開麼快。每家店都要裝修,怎麼樣能讓裝修的進度,跟得上開店的進度?如果每家店看上去都差不多,顧客會不會審美疲勞呢?

於是,星巴克的老大舒爾茨就從迪士尼請了一個設計師,叫萊特馬西,他組織了一個設計團隊,其中還包括詩人。他說,詩人是對感覺特別敏感的人,可以給設計提供更多的感覺。

最後,萊特馬西提出的設計方案是什麼樣呢?他用了一個概念:咖啡的歷程。設計了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設定了一種主題顏色,比如,咖啡的第一階段是生長和種植,第二階段是烘培,第三階段是調製,第四階段是顧客喝咖啡。

四種主題色,同星巴克三種不同的傢俱設計,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就變成了12種基本的設計風格。

點評:

1995年,舒爾茨就根據這個設計,推廣了星巴克的門店裝修。這個模組化的系統給星巴克帶來了什麼呢?

新建管家門店的工期,從24周縮短到8周,每新建一家門店的裝修費用,從35萬美元縮減到29萬美元。從1995年到2000年的5年時間,這套設計為星巴克節省了1億美元的成本。

由此可見,排列組合原理的應用,威力是有多大。

世界觀和心法,系統的上層建築

案例:功夫明星李小龍

傳統印象中,李小龍是一個功夫明星,但他其實也是一個哲學家。

他在思考功夫的時候,是用哲學的方式來思考的。為了想清楚功夫招式背後深層的東西是什麼,他就求助於哲學,曾在華盛頓大學輔修過心理學和哲學的課程。

《生活的藝術家》一書記錄了李小龍寫下的很多思考和筆記,比如:

“功夫哲學的基礎是道學和禪學的主要哲學思想——最理想的狀態不是將對方的力量打垮,而是要與之協調配合。就像庖丁解牛一樣,為了保護他的刀,他會沿著骨縫切割。”

“如果一個人心存偏見,或者執迷於某種固定的招式,他就不能充分完整地表達自己。實戰的‘情形’是完整的,它包括那些在場和不在場的因素。它沒有偏好的線條、角度,不存在邊界,總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

點評:

心理學上,德雷福斯專家等級模型認為,新手菜鳥的特點是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越是專家,他的靈活性越強,到了頂級,他就不再依賴任何的規則和標準。

所以,不管你是一個什麼領域的人,當你在頂層的時候,應該有你的哲學觀,或者說你的心法,你的高階能力。如果你有一個系統的話,這個就應該是上層建築。

很厲害的人能夠發掘少有人知的資訊

開拓新的知識獲取渠道

怎麼去拓展新知識渠道?

如果你的渠道跟大多數人一樣,都是看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書,訂閱一些我們大家都會看的微信公號,並不能讓你成為很厲害的人。

案例:《曹全碑》

中國主流的書法傳統,從“二王(王羲之、王獻之)”開始。《蘭亭集序》後,開始臨摹唐代、宋代的大書法家……但到了明代、清代,當時的書法家就特別想去變換風格,於是開始去尋找那些沒有發現過的碑。

於是,明代萬曆初年,東漢的《曹全碑》出土後,引發了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發現,這個東漢的隸書很漂亮,而且跟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的書法風格都不一樣,所以爭相去模仿。比如清代書法家、“揚州八怪”之首金農。

點評:

其實,這個新發現的碑,我們就可以當做一個新的知識獲取渠道來理解。

實際上,當你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如果你有一個很獨特的資訊渠道時,你會更容易成功。創作的本質,就是對新舊元素的重新組合。

調整關注點,發掘深度資訊

案例:天文學家的重大突破

以上是一個天文學家,來陳述他重大天文學發現的過程。

如果我們一般去看它,只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已,但當我想有意識地去研究它的方法,我就會特別注意它的結構。

比如這個過程裡面,第一步關注細節資訊,第二步資訊的沉浸,第三步資訊的對比,第四步識別關鍵資訊,第五步,挑選出最重要的資訊進行收斂、聚焦,然後得到一個重大的天文學發現。

點評:

所以,當你有意識地去探查這個故事的深層結構,你就能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一般來講,閱讀文字或觀察例項時,你需要特別關注的深度資訊型別有以下五點:

(1)一個整體所包含的構成要素

(2)完成一件事的次序或流程

(3)各相關要素之間的權重或優先順序

(4)可能存在的因果關係

(5)用隱喻或類比構建的解釋模型

獨特的自我訓練方法

通過複雜度降維,實施單元訓練

案例:聽電影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編劇朋友叫王佩,習慣聽電影。他發現,聽電影對提升編劇功力特別有好處。

因為聽電影的時候,看不到電影畫面,專注的焦點全在對話上,因此,他能夠聽到對話中特別深入的資訊,去琢磨對話的設計中有什麼技巧、有什麼高階的東西。

點評:

這就是一種資訊降維,原本電影是一個綜合的多維度的東西,我只是聽它,就是一個降維。因為我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這一維上,所以我就能聽得特別深入,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通過對比設計,獲得優質反饋

案例:馮唐讀書法

馮唐,古文功底非常好,他初中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二十四史。

看歷史書的時候,他自己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把自己當皇帝。他看到這一節,正好是某一個朝代,大臣上了奏摺,然後他就把後面的內容蓋住,先不看,而是想,如果我是皇帝,該怎麼決策?想好了以後,再繼續看下去,然後跟自己的決策對比。

點評:

這種思維訓練的本質是什麼?

它的本質是把一本書變成了一本練習冊。書和練習冊的區別是,書是資訊的單向輸入,練習冊是雙向的。資訊的輸入和輸出,構成了一種迴圈,而這正是效率最高的一種學習方式。

組合訓練

案例:啟功的小稿練習法

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每個字單獨來看,都很好看,而且,整幅字,也有一種和諧的美感。

啟功先生有一個學生叫陳榮琚,他在拜啟功為師之前,已經是一個書法家。啟功教了他什麼?小稿練習。

就是說,把一張很大的宣紙,做裁減,裁成幾張相對比較小,不同形狀的紙片。然後在這樣的約束條件下,你去設計你的字如何排版、佈局,讓整幅字更好看、更妙。也就是說,小稿練習,練的是整幅字的設計。

點評:

也就是說,當你要走到高層時,你必須進行組合訓練。組合訓練,才能真正讓你達到高手境界。

組合訓練的價值,包含以下四點:

(1)儘可能窮盡各種單元的組合可能性

(2)單元技能的組合本身是一種技能

(3)為更高層次的組合打下基礎

(4)更接近真實情境

刻意練習的基本策略

刻意練習的基本策略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一般來講,解決一個問題,拆解一個問題是自上而下的,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再分解為小問題。但你要成為一個高手、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你的自我訓練應該是按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因為我們的工作記憶資源是很有限的。你必須把那些單元的技能,進行充分地訓練,讓它們變成自動化以後,再進行組合訓練,然後,一層一層地往上走。

你不能夠超車走捷徑,先進行組合訓練,也不能不進行組合訓練,只進行單元訓練。只進行單元訓練的人,一定是停留在低水平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