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筆記(1)---資料擴充與資料預處理
1.Data Augmentation
1.1 簡單的資料擴充
影象水平翻轉
隨機扣取
尺度變換和旋轉
色彩抖動:在RGB顏色空間對原有RGB色彩分佈進行輕微擾動
也可以在HSV空間隨機改變影象原有的飽和度和明度
(改變S和V通道的值)
或對色調進行微調(小範圍改變H的值)
1.2 特殊的資料擴充方式
1.2.1 Fancy PCA
- 對所有訓練資料的R,G,B畫素值進行PCA,得到對應特徵向量
pi 和特徵值λi(i=1,2,3) - 根據特徵向量和特徵值計算一組隨機值
[p1,p2,p3], - 將其作為擾動加到原畫素值,其中
αi 為取自以0為均值,標準差為0.1的高斯分佈的隨機值 - 每經過一輪訓練(1個epoch),
αi 重新隨機選取,重複上述操作進行擾動
5.2.2 監督式資料擴充
適用於高層語義影象分類任務
- 先訓練一個初始分類模型
- 生成對應特徵圖/熱力圖:指示影象區域與場景標記間的相關概率。
- 可根據此概率映射回原圖選擇較強相關的影象區域進行影象扣取
6.資料預處理
中心式歸一化(mean normalization)
CNN 中,計算訓練集影象畫素均值,在處理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影象時分別減去該均值。
原理:預設自然影象是一類平穩的資料分佈,每個樣本上減去資料的統計平均值(逐樣本計算),移除共同部分
相關推薦
CNN筆記(1)---資料擴充與資料預處理
1.Data Augmentation 1.1 簡單的資料擴充 影象水平翻轉 隨機扣取 尺度變換和旋轉 色彩抖動:在RGB顏色空間對原有RGB色彩分佈進行輕微擾動 也可以在HSV空間隨機改變影象原有的飽和度和明度
資料結構筆記1---連結串列與順序表
導讀 1.單鏈表(建立,插入,刪除,查詢(2),判空) 2.陣列線性表(建立,插入,刪除,查詢,判空,判滿) 3.迴圈連結串列(建立,插入,刪除,判空) 4.運用陣列線性表的串的替換暴力演算法 單鏈表 #include <iostrea
[吳恩達機器學習筆記]14降維1-2降維的應用資料壓縮與資料視覺化
14.降維 覺得有用的話,歡迎一起討論相互學習~Follow Me 14.1動機一:資料壓縮 降維 也是一種無監督學習的方法,降維並不需要使用資料的標籤。 降維 的其中一個目的是 資料壓
20172311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課堂測試修改報告
20172311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課堂測試修改報告 課程:《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 班級: 1723 姓名: 趙曉海 學號: 20172311 實驗教師:王志強老師 測試日期:2018年10月19日 必修/選修: 必修 測試內容 測試過程及結果 測試過程中遇到的
2017232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2017232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本週學習了第11章二叉查詢樹 11.1概述 二叉查詢樹的左孩子小於父結點,而父結點又小於或等於其右孩子 二叉查詢樹的定義是二叉樹定義的擴充套件
20172324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20172324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概述 二叉查詢樹是一種含有附加屬性的二叉樹,即其左孩子小於父節點,而父節點又小於等於其右孩子。 它是特殊的二叉樹:對於二叉樹,假設x為二叉樹中的任意一個結點,x節點包含關鍵字key,節點x的key值記
20172314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概述 二叉查詢樹:是含附加屬性的二叉樹,即其左孩子小於父節點,而父節點又小於或等於右孩子。 二叉查詢樹的定義是二叉樹定義的擴充套件。 二叉查詢樹的各種操作 用連結串列實現二叉查詢樹 每個BinaryTreeNode物件要維護一個指向結點所儲存元素的引用,另外
20172303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7周學習總結
20172303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7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本週在上週學習了二叉樹的基礎上,學習了一種二叉樹的特殊形式——二叉查詢樹,又叫有序二叉樹、排序二叉樹。本章學習了兩種二叉查詢樹的實現方法,以及兩種二叉查詢樹的應用。 一、概述 1.二叉查詢樹
20172316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20172316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七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第十一章 二叉查詢樹 二叉查詢樹: 上個星期學習了樹,本星期接著學習樹的一種擴充套件:二叉查詢樹(Binary Search Tree)。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左孩子小於父節點,右孩子大於父節點,這種特點讓二叉查
# 20172307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7周學習總結
20172307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7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樹的分類 廣義樹:對結點所含有的孩子數目無限制的樹。 n元樹:每一結點不超過n個孩子的樹。(結點最多具有兩個孩子的樹稱為二叉樹) 樹的平衡:樹的所有葉子都位於同一層或者至少是彼此相差不超過一
2017231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2017231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堆 堆(heap)就是具有兩個附加屬性的一棵二叉樹。特點:①最小堆是一棵完全樹。②最小堆對每一結點,它小於或等於其左孩子和右孩子。(最大堆的結點大於或等於它的左右孩子) Heap
2017232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2017232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本週學習了第12章優先佇列與堆 12.1 堆 堆是具有兩個附加屬性的一棵二叉樹,它是一棵完全樹,對於每一結點,它小於或等於其左孩子和右孩子,這樣定義下的堆是最小堆,如果對於每一結點,它大於或等
20172314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堆 堆:是一顆完全二叉樹,每一個結點都小於等於左右孩子(最小堆),或大於等於左右孩子(最大堆)他的每一個子樹也是最小堆或最大堆。 堆的操作 addElement操作(堆的插入) 插入新結點時,是作為葉子結點插入的,且一定要保持樹的完整性。如果最下層不滿,插入
20172327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20172327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第十二章 優先佇列與堆 堆 1.最小堆(minheap):對是一個完全二叉樹,其中的每個結點都小於或等於它的兩個孩子。 2.最大堆(maxheap):對是一個完全二叉
2017231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實驗二報告
2017231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實驗一報告 課程:《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 班級: 1723 姓名: 餘坤澎 學號:20172313 實驗教師:王志強 實驗日期:2018年9月26日 必修/選修: 必修 1.實驗內容 實驗一 參考教材p212,完成鏈樹LinkedBi
20172318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8周學習總結
20172318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8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優先佇列與堆 heap:堆 一種完全二叉樹,可以是最小堆,也可以是最大堆。 堆是一棵完全二叉樹,其中的每一結點都小於或等於它的兩個孩子。 minheap:最小堆 具有
20172303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8周學習總結
20172303 2018-2019-1《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8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本週的內容又是一次延續上一週學習內容掌握新知識的過程,本週學習了一種特殊形式的樹——堆,學習了兩種實現堆的方法:用連結串列實現和用陣列實現,同時還學習了使用堆來實現一種特殊佇列——優先佇列以及基於堆實現的
20172312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20172312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第十二章 堆 1.堆:具有兩個附加屬性的一顆二叉樹,它是一顆完全二叉樹,對每一結點,它小於或等於其左右孩子(或大於等於其左右孩子) 2.最小堆:對每一結點,它小於或等於其左右孩子,將其最小元素儲
# 2017233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20172333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八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Java軟體結構與資料結構》第十二章-優先佇列與棧 一、堆 ①堆是一顆具有兩個附加屬性的完全二叉樹 附加屬性:1.堆是一顆完全樹。2.對於每個結點,它小於或等於其左孩子和右孩子。
20172307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8周學習總結
20172307 2018-2019-1 《程式設計與資料結構》第8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二叉查詢樹是一種含有附加屬性的二叉樹,即其左孩子小於父結點,而父結點又小於或等於右孩子。 每個BinaryTreeNode物件要維護一個指向結點所儲存元素的引用,另外還要維護指向結點的每個孩子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