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產品經理 & 專案管理

產品經理 & 專案管理

       入職半年多了,感覺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比較雜,接需求、開會定方案、寫PRD、催開發、催測試、跑資料及資料分析等等,而網上流傳的高大上的產品規劃、使用者體驗,我都沒有接觸過。可能是由於我負責的產品線是前端的運費計算系統,比較偏向資料和邏輯吧。從入職不到半個月,就覺得自己80%的工作都像是一個專案經理。

       今天老大找我們談了談心,順便也傳授了點工作經驗。有些道理以前也明白,但是在工作中確實沒有特別上心,特別是在一個工作強度相對較低、績效考核比較隨意的公司。所以我還是把這些記錄下來,時時翻閱,好警示一下自己吧。

(1)產品經理 & 專案管理

       我想能夠應聘上產品經理的人通常也會有別的選擇,選擇這職位的原因除了不想寫程式碼之外,總有YY自己設計的產品有多牛逼的時候吧。但是選擇了這個職業後,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幸運,可以一開始就經歷產品從0到1的過程。大公司的產品一般都比較成熟,產品線比較細化,尤其對於剛入門的PM,在產品設計過程的話語權十分有限,這時候PM承擔的大多數是專案經理的角色。

       在剛進公司的前幾個月,我感到特別迷茫,覺得負責需求都是很小,很多事情都是領導拍板,沒有機會體現自己的價值。也不明白很多業務邏輯為什麼設計得這麼複雜,也沒有人去重新梳理下,一切以少改動原有邏輯為重。

       今天老大說的很對,既然承擔專案經理的角色,就要把這個角色的工作給做好。作為一個專案經理,最重要的職責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時交付產品。這中間有很多學問,有時間的話去考一個PMP認證也是不錯的。

①任何一個小的專案,都可以細分成很多子任務,甘特圖是一個細分任務的好方法。

        比如接到一個需求,之後要做的事情包括 需求分析、方案設計、開發、測試、交付和後續資料跟蹤。然後對這些事情排好先後順序,確定每一個子任務裡要完成的事情,評估每項任務需要的時長,考慮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然後評估一個預期的交付時間。這個交付時間可能還需要根據業務需要進行調整。


        在這些子任務中,有一些對專案進度影響很大,有一些則是可以通過並行來節約時間。比如,一個新來的開發對這個行業或者公司的業務邏輯很陌生,寫的程式碼被不斷測出很多bug,這個時候應該如何去掌控這件事情。是不是應該找一些有經驗的開發,比如dev leader,一起做個code review。 又或者說,開發是這些子任務中耗時最長的,而此時其他專案成員並沒有其他要忙的事情,那麼就可以安排測試人員先寫測試用例,或者看一下能否分步提測,節約測試時間;而我自己可以考慮一下專案交付後的資料跟蹤問題。

        在專案的任何一個環節,產品/專案經理都有責任去定期檢查專案進度,跟蹤並解決專案中遇到的難題。

②產品經理的職責貫穿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產品交付後要定期分析資料。

       資料分析的重要性就不需要我多說了,但是有不小產品小白會忽略。就比如說我,產品剛上線時對資料特別熱心,一有空就看。幾個月後,慢慢接了其他需求以後,對某些資料的關心程度就漸漸降低了。有些資料,並不會因為上線時間長而變得不重要。建議像我這樣的小白,可以把重要資料及對應的報表寫下來,給自己制定個檢視週期,如果不忙的話,每天定時檢視相關資料,看看資料有什麼異常,也可以做做優化。

       另外,學好SQL和excel、tableau這樣的資料分析工具,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2)端正職業態度,提高工作主動性

       可能是之前的一兩個月,手上沒有接到什麼大需求吧,就一直覺得自己沒事幹。有時候是自己看看書,有時候不知道蓋做點什麼。其實作為PM,除了跟需求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比如分析已上線系統的資料,分析公司產品的銷售情況,也可以多瞭解下公司其他產品線,尤其是自己感興趣的,說不定哪天就更換負責的產品線了呢。

       在公司多做事,就像在學校多看書,對於小白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至少多接觸一些事情,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所在。

(3)如何與領導溝通

       這個對職場新人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打工嘛,有時候也不能太認真。”領導通常是更有經驗的人,大多數時候,聽話還是沒錯的。領導讓你出的方案,要用心去設計,但是最後如果沒被採用也不能影響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