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迷茫的我
致在大學中感到迷茫或即將進入大學的你
(今天看見劉老師推薦的這篇大神學長的深度好文,轉載一下~)
我是武漢大學的一名大一學生,我是 軟體工程專業的,上學期聽了一位大神學長的講座,深有感觸,想要與大家分享一下,這是學長的演講稿,剛拿到手,原文有8700多字,這裡我就把文章縮減一下,深度好文,與諸君共勉。
我們來到規劃上。我相信從昨天到今天的講座,你們聽了太多這個詞。你聽到的都是大一的時候就要想好自己將來要選擇什麼的道路,而且從大一開始為未來道路拓荒墾地,你覺得這一切都很抽象,因為除了極少部分人能夠篤定自己未來的道路,其實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是搖擺不定的、毫無把握的,走一步看一步,而且沒有恆心和毅力。但是很抱歉,我仍然要說,他們所說的很抽象的要做好規劃
站在大一的時候,你最好要知道,未來的這四年十分短暫,白駒過隙,比高中三年要快得多。你一開始就要想好,當這四年過去,你站在一條分岔路口的時候,你最想走哪條路,因為如果你一開始就隨隨便便糊里糊塗地過去了,你就會發現,當你面對這五條路的時候,有的路即使你非常想要踏上去,卻還是因為積累不夠而丟失了門票。
這五條路,分別叫保研、考研、工作、創業、留學。無論你心向往哪一條,在你大學的四年裡,你都要為之付出相應的努力。
保研
如果你想要保研,你一定要考好每一門必修課,無論是公共必修還是專業必修,一定不要掛,而且要儘可能地高。在這裡,我穿插一個常識:你們的教務系統上對於每一門課都標明瞭他們的屬性,像高數大英這樣的公共必修,是基礎課程;像資料結構與演算法、面向物件程式設計、編譯原理這樣的專業必修,是本專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像Objective-C、模式識別這樣的專業選修,是提高某方向專業能力的新增劑;像宇宙新概念、二外法語這樣的公共選修,是拓寬知識面、淺要了解其他專業知識的課程視窗。所有的必修都是強制性課程,如果掛掉,那麼需要重修直到及格才能領取畢業證。不僅如此,保研要求所有必修課程必須全部通過,重修及格無效;必修課程分數佔大頭,而選修課程則按較小比例計量。而且在獎學金評定裡面,選修課程也是按照千分之二來計入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保研,在大學四年裡,你所有必修課一門都不能掛,而且要儘量地分高。這在你們將來考試複習的時候,在時間分配上就要有所衡量。
考研
至於考研,來源於三個方面的原因:一種情況是你掛掉了必修課程,不得不考研;第二種情況是你因為太浪所以成績不是很好,雖然能保研但是學校不太理想,所以你想要靠複習一波衝到理想的大學研究生;第三種情況是,通過三年的學習,你發現你實在是不喜歡你的專業,對你來說沒有吸引力,但是你又錯過了轉專業的機會,或者根本沒有轉專業的資格,所以想要跨專業考研。
無論是哪種原因,在每年寒冬舉行的研究生考試之前,你都會有一段漫長而且可能有些痛苦的備考期,這就像是另一次高考。雖然你這次考失敗來年還可以再打翻身仗,不像高考那樣一錘定音,但它帶給人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考研和高考不一樣,高考要考的知識,你來回夯實過無數遍,但是考研不一樣,對於大多數考研人來說,那些知識點都是嶄新的,而且十分有難度的。每年從這個時候開始,各個自習室就都被考研的學長學姐佔據,那一摞摞書籍看起來就十分痛苦。如果你一開始規劃得好,成績和比賽加成足夠保研到十分理想的學校,就可以避免這場戰役。
工作
說到工作,其實我想昨天那一場講座應該已經講得夠清晰。沒有任何一個公司願意掏錢供著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如果你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那你必須賴以至少一項足夠強的能力。如果你真的喜歡程式設計,覺得程式碼很美,那你就在課餘多敲程式碼多做專案,少打遊戲;如果你覺得程式碼枯燥乏味,喜歡社交,擅長規劃,那你就在課餘時間多看看PM(產品經理)相關的書籍,並且試著帶隊做個小專案或者參加一些比賽,少打遊戲;如果你喜歡數學,對資料分析十分有興趣,那你就多看看大資料相關的書籍,看看論文演算法研究你喜歡的東西,並且看看大資料在阿里巴巴啊谷歌啊他們的應用案例,少打遊戲;如果你的想象力豐富,創意天馬行空,那就可以試試做遊戲設計,但是少打遊戲;如果你繪畫能力高超,審美極佳,那就好好學學PS和板繪,試試骨骼構建,學學UI設計和互動設計,少打遊戲。
總之,IT是個很廣泛的產業,這裡面有很多職位可以選擇,根據你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選擇一定的方向,在保證能夠畢業的同時努力鍛鍊那一方面的能力,廣泛不如專精,那麼你一定不會愁找不到特別牛逼的工作,甚至還會有的是公司搶著要你。
你喜歡程式設計,也要想好自己究竟想要做那方面,是PHP後臺架構師?還是C++演算法工程師?Java工程師?安卓開發員?iOS開發員?前端工程師?選定一條路,然後做精做細吧。選你感興趣的,並且follow your heart。你們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看一下IT公司對招聘人員的要求,看看自己離產業需要還距離多遠,想想接下來要做什麼。
創業
至於創業,我也算是半個創業者,暑假還拿到了去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培訓營的名額,在四星級酒店白吃白住了好些天。深圳已經算是對於年輕人創業最友好的城市了,但是從那些已經在創業的人、創業成功的人和風險投資人口中,我聽到的都是對於大學生創業現有成果的失望。這個過程是十分艱辛的。夢想必須有,但是我們仍然要意識到,聰明的英雄善於選擇時機。當你在BAT(百度阿里騰訊)工作了幾年積累了經驗與人脈,再出來創業,和你身為一個窮學生創業,那成功的機率和回報機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大學生在這個階段,無論從商業頭腦、市場認知度、商業模式把握度、使用者的敏感點了解上,都還太幼稚。大學生創業的真正成功正因為他的稀少與艱難才難能可貴。
在這方面我不想說太多,我十分支援有熱情的、真正有idea的人設立自己的公司一路披荊斬棘堅韌前行;我只是更建議能夠韜光養晦,在幾年之後有足夠資本的時候能夠不忘初心繼續夢想,聰明的人可以規避不必要的痛苦與折磨,同時也懂得不浪費本應該投注到學術與充盈自身中的大好青春。
出國
在留學方面,我是打一入學就篤定要出國的人,我想剛才XX學長就已經講得足夠清晰了。如果你也抱定要肉身翻牆的想法,那麼就記得刷高你的GPA,所有的課程都要好好考,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當然出國就不受你必修考試究竟過不過的問題了,畢竟還可以重修或者及格重修,把分數刷上去。但是我建議你最好一次性就拿到足夠好的分數,因為大學越往後面你就會越忙碌,重修什麼的,真的很負累。
語言考試,最好能夠提前先考一次託福,並且最好分數稍微高一點。時刻留意一下武漢大學的出國交換/暑期專案,我說的是學校的專案,而不是學院的專案,這些專案遴選的時候在武漢大學國際交流中心網站上都有通知,好的專案往往都有語言成績要求,託福85+,90+,95+,甚至還有100+的要求。有的專案可能在學校推薦之後還要自費,有的專案由國家留學基金提供資費,當然後者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所以也就是說,如果你大學剛開始的一兩年就有不錯的語言成績和不錯的GPA,再加上不錯的專案經歷比賽經歷科研經歷,那麼你申請到這些exchange的機會就會是非常大的,而這種交流經歷或者暑期經歷對於你後期申請美國高校的Master是挺有幫助的。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在刷高GPA和TOEFL、GRE的同時,去找一些實驗室跟一些導師做做專案,一開始做應用級的,往後面就多一些科研啊演算法之類的研究,如果能發篇高質量的論文,那麼你的申請一般就妥了。
考試
之前我大二的時候,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周,我自己複習得挺high的,但是每天晚上回來一看QQ,都有很多學弟學妹問我:“期末怎麼複習呀?”
我當時真的十分驚訝。我也大一過,我從來沒困惑過【期末怎麼複習】這個問題。我很好奇,大學之前十幾年的學習與考試,你們面臨過無數的期末考試,本應該久經沙場,但是居然問出了【期末怎麼複習】這樣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無法向當時的他們簡要地回答。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怎麼複習】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是一個十分抽象又有些龐雜的話題,不同的課程和知識有不同的複習方法,每個學期迭新的不同課程都需要我們依據過往的經驗來潛移默化地調整複習方式,每個人適用的方法都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刷PPT,有的人喜歡刷題,有的人一切隨緣生死看淡。
如果非讓我說一個對於我來說非常有用的複習框架,那就是看課本。
課本是一切考試問題的來源。我也曾經嘗試過刷PPT,但是發現PPT上的內容過於簡明扼要,有的時候你背過了一個公式,一份結構,卻不知道它具體的原理和真正的機制。那是因為PPT是用來在講課時凸顯重心結論的。而課本不一樣,它們的描繪條理清晰,從頭捋到尾,你逐字逐句地吃透了理解透了,那麼這門課程你就算弄懂了,甚至不需要為了考試再去做什麼題。關鍵是,你一定要讀懂它每句話的意思,要透徹,不要囫圇吞棗,稀裡糊塗這一頁就翻過去,那就沒什麼卵用了。
如果你是個踏踏實實的人,我更建議你老老實實在課程行進過程中就走好每一步,那才是紮紮實實的知識。當然走好這每一步的關鍵也是,在預習與複習的時候,看懂課本。
昨天看到我高中同學發了一條微博,我覺得很有道理,他在華科學臨床醫學:“考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但是考試是大學中最簡單的事。很難想象一個考試都考不好的人,在臨床和科研上可以做的很好。”同樣的道理,我不感覺在專業課考試中拿到高分你就能夠成為一個牛逼的程式設計師,但是考試真的是大學裡面最簡單的事情,拿到一個非常高的分數,也只不過需要你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坐在自習室裡面而已。
知識
再說知識習得方面。就像我剛才說的一樣,考試成績從來不能代表你專業知識學習的真正水平,如果你想要讓成績與知識習得水平對等,那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就意識到我錯了,大學再也不比高中,高中老師會帶著你,一口一口把知識嚼爛了餵給你;大學老師不是這樣,他們的教學任務很重,很多知識也就沒有辦法給你展開了碎了餵給你吃,他們更多的是一種引導,一種瀏覽與綜述。所以你自學的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
所以面的嶄新嶄新的知識,當你第一次接觸聽不懂的時候,先不要著急,在課本上相應位置,結合上下文看看課本上的解釋;如果還是看不懂,就下課之後隨便找個教室,自己把今天講過的知識所對應的課本內容,從頭到尾看一遍。如果還是看不懂,那第二次上這個課的時候,請你務必找老師問清楚。
低下頭研究課本,張開嘴問問題,動手實踐程式碼,這是你自學的根本要義。
不要怕課本是英文的,不要看到滿頁的英文就犯慫。萬事開頭難而已。我也大一過呀,我也看一頁英文課本要停下來查無數單詞,十幾分鍾才能看一頁過呀。但是我堅持下來了,我堅持到了看專業課本和專業論文可以幾乎不用查單詞的地步,可以慢慢一馬平川的地步,可以一天看300頁英文課本還能吃透的地步。如果你堅持下來,你也可以,我這個人很笨,你一定比我聰明。
如果你能做到把課本上講述的每一個原理、概念、演算法、公式都能弄懂,我相信你的知識體系就一定是紮實的。
我大一的時候問過學姐:“我感覺我現在那個什麼專業課都聽不懂不會寫程式碼怎麼辦?”學姐跟我說:“我大一的時候也這麼感覺的,後來慢慢就好了。”我問“那你現在能寫一些小程式嘛?”她說:“可以的。”
技術
最後說技術方面。其實我剛才說了這麼多,我還是想要忍不住黑一下國內軟工高校的教學,因為很多講授的知識與實際生產產業脫節太多太多了。你現在學到的很多東西,將來都無法應用於實踐。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種整體意識的培養與習得:通過學習,我對軟體這個行業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個籠統又朦朧的概念。
這個籠統又朦朧的概念,當然是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得到不錯的程式設計能力與實踐能力的。
所以,成績啊考試啊這東西,如果你不打算出國不打算保研,對高GPA沒什麼追求,不妨就看得淡一點,達到能畢業的水準就好,去鑽研你感興趣的技術,靠自學。你要相信你靠自學,可以做得比學院裡的教授們牛逼。
你完全可以做一個有追求的geek,研究python搞搞樹莓派,做個小機器人,自己做一個3D印表機,做一個程式碼控制的四軸飛行器,自己系統地學習前端或者PHP,自己買臺Mac然後自學swift,裝個Linux進行底層開發,做嵌入式開發,研究機器學習,隨便你,你開心就好。只要你確定自己正在拓展的硬體或軟體能力將來能夠養活你,那就夠了。有能力的人不愁沒飯吃。
當然,如果你想要有點集中式的、壓力式的能力學習,可以挑個靠譜的導師進個靠譜點實驗室,或者找個靠譜點程式設計社團,比如自強學堂網站,或者找個靠譜的學長學姐,進他們的公司實習。
Follow your heart。你不喜歡現在國內高校不科學的教育方式,那就follow your heart。別停止努力就好,別天天窩在寢室打遊戲看小電影就好。
寫程式碼的時候,可以直接上手,我也有不看完技術文件和說明就不太敢動手的強迫症,但是往往等你看完了,黃花菜都涼了。所以看完一些基本語法,就直接上手吧,不要怕。卡在哪裡,有任何疑問,就去百度,百度解決不了就買個vpn翻牆去google。你總能解決的。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知乎上,有一些問題裡面專門總結了學習某個方向,比如前端,比較有用的網站或者課程視訊,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社團
說到自強網站,我的下一個想闡明的問題就是社團。我想我最開始在國軟被人盡皆知,大概是因為我大一的時候作為社團面試狂人,幾乎逢面必過,巔峰時期身背十幾個社團。年輕的時候容易中二,我感覺我忙得過來,我年輕的時候說話都一蹦一跳的,感覺十幾個社團嘛,so easy,協調與平衡這種東西,我最擅長啦。
其實不是這樣的。
在大一上學期本應該大學四年裡面最清閒的一個學期裡,我卻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每天除了上課就是跑去各種活動,趕完活動再一頭扎進自習室裡面預習複習。我相信充實的生活能夠帶給人滿足感和成就感,但是充實不代表逼死自己也不代表絕對的忙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時間掰碎了分攤給每個社團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你得到的東西也是零碎的、微小的。因為忙碌,所以每個社團中的工作做得都不深入,人也難成多好多好的朋友。因為事情的瑣碎與繁多,人容易變得浮躁。
所以後來我退掉了很多很多社團,留下來我最想留也最該留的那幾個。
這就是我後來面對每一屆學弟學妹的時候,我都要跟他們說,不要學我,人要懂得取捨。
而且,在社團裡面,多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去融入吧,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心理,尤其是學生會裡面。很多你看起來非常光鮮的職位,其所要面對的人,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往往並不美好。一些將來在社會中會要面對的撕逼與鉤心鬥角,我希望你在校園階段,在步入社會之前最後的淨土裡,能夠離這些東西遠一點,再遠一點。
十八九歲該有十八九歲的樣子,課本,程式碼,路邊的燒烤,白衣少年,美麗的姑娘,看待世界的時候眼睛不參雜雜質。
當你有一個想法,你可以拉社團裡面的其他人一起把它做出來,美工、UI、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社團裡面相關人才應有盡有。你們一拍即合,把一些小idea做出來,不為創業也不為出名,純粹為了開心,那就挺好。泥萌可能可以把這些小東西拿去參加學校的比賽,省裡的比賽,或許一不小心就拿到了獎勵,甚至找到了風投。
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你可以在你身邊集結這一個小團隊,不要多,五個人封頂。出於興趣和小愛好做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出於一種得到金錢、獲得名譽的慾望而做出來的東西,要可愛得多。
這就是我想要說的心態問題:有關平衡慾望與安靜,減少自我壓迫和尋找這個年齡本應該擁有的快樂感。
心態
過去那個學年我大二,在學校學生會做副部,帶著一堆小部委,我要講我一個小部委的心態故事。
小部委A是法學院的學生,他第一個學期就進了法院的中法培育班,因為週六日全天也要上法語課課程很緊,最後退出了學生會。第一個學期期末查到成績的時候,他很緊張地問我:“喵姐,你說選修課的成績重要嗎?”
我說“不重要。”我跟我說,法學院沒有數學要求,但是他為了挑戰自己,選修了高數,但是考得並不理想。他除了高數,其他的課程都是90。他怕會影響自己未來出國和保研。他跟我說了很久,我也安慰了他很久,他反覆跟我確認選修課是不是影響很小而且可以及格重修刷分,我也勸他下次不要再選對自己有難度的課程了。後來我被問得有點不耐煩了,我說:“你不要太逼自己。”
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在知乎上有一篇關於高考的回答,講自己因為太在乎成績太在乎得失,而染上廣泛焦慮症,對生活和學習產生極大負面影響的故事。這篇文章被很多人表示同感,後來被兩家雜誌社要走印成鉛字。當那麼多素昧謀面的人表達出他們的深有同感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所謂的成功學把我們這一代中的太多人荼毒成了什麼樣子。
我們在座的很多人,心底裡都有想要變得十分厲害、能夠閃閃發光的願望,然而當這種想要得到所謂“成功”的慾望把我們牢牢抓住的時候,我們就會丟失很多這個年齡本來應該有的豁達、坦然、勇敢和快樂,容易敏感與急躁,對於自己的不小心走錯的每一條路都後悔萬分。
然而青春不是應該這麼過的。
我的小部委A,和曾經的我一樣,對自己要求十分苛刻,事事要求完美,什麼都不想落在人後,然而試問這樣的我們,是不是真的成功了,是不是真的快樂呢?
我高考那年考得很爛,父母不允許我復讀,考完試好幾天吃不下飯,也不想出門,感覺人生都是黑色的。然而今天,我還是站在了這個地方,有了更加淡定和坦然的心境。
鐵甲依然在,騎士仍然會歸來,只是他不在那麼患得患失了。
有一部電影叫《死亡詩社》,裡面最有名的一句話叫“Carpe Diem”,及時行樂。
如果要我說,在當下學習裡面,最好的心境是什麼,就是心存理想,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學好自己該學的知識,但同時也不過分苛求:
不對自己的失誤耿耿於懷,對自己的懶惰有適當的原諒,不每天只是泡在教室與實驗室,在難過的時候給自己足夠的放鬆,找時間出門看看風景,擁有志同道合的前行拍檔,也能夠偶爾停下來酒肉一番。
在尚還年輕容許犯錯的時候,希望你不要太苛責自己,也不要活得太累。
我想,如果在座的各位,不管心懷怎樣的理想,想在大學完成怎樣的歷練,我都希望,它不會像一個重重的蝸牛殼揹負在肩,讓你時刻感受到重量,氣喘吁吁十分不暢快;而希望,這個理想,像你手中的牽著的風箏,你在地上,有時奔跑有時踱步,有時坐下來小小憩息,你擡頭看見它就覺得充滿力量,然後繼續上路,並且不斷加長繩子,讓它越飛越高。
它在風中舞蹈就像你每天的心情一樣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