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課-幸福筆記
阿新 • • 發佈:2019-02-12
幸福筆記
“我是真的什麼都有,我就是想有什麼我都可以買什麼,但是我居然這麼痛苦,所以我就知道了這個幸福跟這個錢多少真的是沒關係,而且錢多的話或者名氣大,如果成功,如果你沒有管理好你自己往往更容易讓你陷入精神的痛苦。”
-張朝陽接受楊瀾採訪時說
腦子裡經常閃過一些天真的想法,比如:如果我有張朝陽那樣的成就和財富,就一定會一輩子開開心心沒有煩惱亞克西。
雖然非常愚蠢,但我們往往還是會把那個美好的泡沫當作真理來追求。費盡千辛萬苦之後,發現在觸控到的那一刻泡沫就會破碎。
可惜的是,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得到了夢想中的成就還是不快樂;悲哀的是,迷茫之後的我們往往把不快樂的原因歸咎於我們得到的還不夠。
先講講我的故事吧。
小學的時候,我以為只要拿到雙百分,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情。於是我很努力學習,努力克服小孩子愛玩的天性,終於在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拿到雙百分。我那天很高興,爸媽獎勵了我,一直到開學之前,我都很開心。
由於小學成績不錯,我成功進入當地很不錯的初中。爸媽對我的期望也開始升高,我覺得自己要成為班上前3名,這樣我才能幸福快樂。於是我又努力學習,週末開始補習,甚至不惜和我當時的小女朋友比賽,雖然很累但是我告訴自己只要進入了前3名,我就能得到快樂。終於在初二的期末考試,我考得班上第二名。我好開心,在開始補課之前那十幾天假期,我都非常開心。
中考很成功,我進入了當地最好的高中。高一的時候,我參加了學校組織去加拿大合作學校的交流訪問活動。在得知整個學校有2個名額可以獲得獎學金去加拿大讀書,我毅然決然的決定:我如果能拿獎出國讀書,我這一輩子肯定會幸福快樂萌萌噠。於是我努力,把自己往死裡逼。每天早上5點半起來背單詞,高2背完了GRE。寒假每天在新東方刷課10小時,走在路上都在練聽力。我告訴自己,我的付出,我的努力都會值得,因為從我出國那天開始,我一定會幸福。終於,我成功了。我記得在出國之前的那段時間我都很開心。
一樣的故事,一直在延續。我一步一個腳印去走那條我“應該”走的路和獲取那些我認為能讓我永遠快樂的東西,最後卻發現“苦逼的奮鬥”才是我生活的常態。我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目標,卻發現在達成目標的那一刻我就需要更大的目標去填充自己。
然後,我慢慢發現那些我曾經認為能讓我開心一輩子的事情,其實都只能帶給我短暫的愉悅。
是的,我很遲鈍,我要到24歲的年齡,才意識到我那些所謂的目標,根本不會帶給我持續的快樂。我僅僅會開心一陣子,然後慢慢回到“苦逼”的狀態。
快樂不是你想買就能買,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落下來。同時我也迷茫了,因為我不想用生命中99%的時間去苦逼的“奮鬥”,僅僅為了換取那1%的“愉悅”。
這種迷茫的感覺,就好像我初中考到第二名卻被女朋友甩一樣。我只能45度仰望星空,讓悲傷逆流成河。然後喃喃的說:紫薇,說好的姓福呢?
機緣巧合,我接觸到正向心理學,接觸到哈佛大學的“幸福課”。從中,我這些年零零碎碎的體會找到了理論的支援,同時我的迷惑也慢慢被解開。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在“哈佛幸福課”中找到的理論和科學研究,寫下這篇“幸福筆記”。因為我認為自己的情況絕不是個例,所以想通過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自己一些不夠深刻的理解,幫助到有同樣困惑的朋友。真心推薦大家把這個幸福課看看,雖然要花30多小時,但ROI(投資回報)絕對高。實在沒時間的,請先看看這篇幸福筆記。
快樂的祕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礎快樂值(Base level of happiness),也就是我們最常態時候的快樂程度。有些人的基礎值比較高,有些人比較低。當我們遇到開心的事情,曲線呈上升趨勢,然後慢慢回到基準線;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曲線呈下降趨勢,然後又慢慢回到基準線。想象Sin(x)的函式影象,我們的生活會遇到開心和不開心,但是一段時間後,我們都會慢慢回到自己的基準線。
更具體化一點來闡述,我想分享兩個“幸福課”裡的研究。
第一個研究的物件是世界上的幸運兒們:彩票中獎者。你會想當然的覺得如果一個人中獎一千萬,那他/她以後的生活一定比現在幸福得多。但是讓人驚訝的是,研究者發現他們在中獎一年後,和中獎之前的幸福程度幾乎沒有區別(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當然在中獎的那段時間會有一個幸福感爆棚的感覺(瘋狂shopping感覺自己萌萌噠),但是慢慢的他們的幸福感會回到最初的狀態。
第二個研究的物件是不幸者:因車禍而不幸癱瘓的人。你會說,如果一個人癱瘓了,那他/她以後的生活一定沒有現在幸福。可是研究結果同樣的讓人吃驚。研究發現,這些不幸者在癱瘓一年後,和發生災難之前的幸福程度並沒有顯著區別(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當災難發生後的一段時間幸福感會跌入低谷,但幸運的是,他會慢慢的再爬到原來的水平。
(對於所有的研究我只會憑記憶給一個大概的描述,如果一定想知道全部細節的話請去看視訊甚至可以去搜文獻。我沒有提及的東西也很重要,比如說任何研究裡都有限定和假設,在“中獎”的實驗裡,研究物件都是美國中產階級,即他們都已經過著不錯的生活。如果改成乞丐突然中獎那結果自然會不同)
看完這兩個研究的結果,你驚訝的說: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不騙你,我來解釋。
這個現象的答案簡單來說,是因為人類強大的適應能力(adaptability)。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住在火車站附近,有一天朋友去他家吃飯。突然火車經過窗外,朋友覺得聲音隆隆作響並且窗戶地板都有些抖動,而他卻幾乎感覺不到有火車經過。
這就是人類千百年來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所以當人們在遇到更好的環境(比如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奶茶妹)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會開始習慣這個環境並且慢慢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take it for granted)。在遇到不幸的事情(解僱/失戀/車禍/失去親人)一段時間後,我們也會適應、習慣,傷口也會隨著時間慢慢癒合。
那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麼啟示嗎?
1.首先在觀念上的認知,我們知道了盲目的追求世俗意義中所謂的成功不會帶給我們持久的快樂。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解脫,因為我們不再被世俗灌輸給我們的“當上CEO你就會快樂“這種屁話所束縛。而且只有解放了自己才有更多精力去專注那些真正可以提高我們快樂程度的事情。
2.由於人的適應性,我們意識到其實失敗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因為我們會癒合,會康復,會慢慢回到原點。太多人因為懼怕失敗而不去嘗試,結果最後碌碌無為導致自尊心受挫又從而導致更不快樂。而現在我們知道試試又有什麼關係,就算失敗了,我們也不會怎麼樣,一段時間後又是一條好漢。
3.由於我們的實際快樂值會圍繞著我們的基礎快樂值上下波動,所以快樂的祕訣是:
➢提高基礎快樂值,使他的斜率從0變成為正
➢當曲線上升時,讓他上升的時間更久,下落得越慢,而且不要落回原點,而是稍微上面一點點
➢當曲線向下時,讓他儘快完成自我回歸,在最短的時間恢復到原點。
好了,你現在或許會問,如何做到這3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決定基礎快樂值的因素。研究者發現,大概50%是由天生的基因決定(承認吧就像笑點一樣,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快樂也更容易感受到快樂),10%由你的環境所決定(環境包括你住在哪-長沙還是上海還是溫哥華,你有多少錢-20萬還是50萬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範圍還是小康生活或者中產階級以上),還有大概40%是自己決定的(也就是幸福課和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所以如果我們普通人能好好把握這40%,很有可能我們沒有億萬身家也沒有奶茶,但是我們比劉強東更快樂。
你問,怎麼把握這40%?
這就是“幸福課”嘗試告訴你的。Tal教授在課裡提到了的很多行動方法,背後的原理以及大量的科學研究的支援。需要提出的是,大多數方法都是大家聽說過的,而且並不是所有方法都適用於每一個人。但是我鼓勵大家有機會都嘗試一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並且堅持行動下去。在這裡,我會提及3種我認為簡單有效而且每個人都能受用的方法。如果你不願意花30多個小時去看視訊,請先做這3個練習,看看是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