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與心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V2.0》--概念:提出與篩選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V2.0》第三章主要講述的是 產品概念所包含的內涵及篩選的準則。不管自己的崗位是不是產品經理,或只是日常做一些小的創新和改進這樣的產品思維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以思維導圖方式整理的讀書筆記:
筆記解讀:
一.產品概念的內涵:
一個產品概念需要包括:使用者、場景、競爭優勢、需求的剛性這幾個方面:
1 .使用者:
使用者是分層次的,所有目標使用者都是產品的“衣食父母”,但是支撐產品盈利核心使用者通常應具備更高的優先順序。比如社交APP中的美女,網遊中的“人民幣”玩家。核心使用者中有一群稱為“種子使用者”的人群,他們是產品需求的源頭,痛點最準確的反饋者,“牢騷”(需求有時源於牢騷)的發起者。
產品不同的目標受眾決定了產品的風格和調性。比如馬自達的轎車和SUV將混動設計、轎跑風格作為自己產品的調性。他的受眾就是廣大80,90後的年輕人群。雖然在國內被很多人吐槽駕乘空間。但馬自達堅持的造車理念和目標受眾始終是不會因為其他受眾群體的吐槽而去輕易改變的。
2 .競爭優勢
2.1>關於優勢:
我們通常說要差異化競爭,但什麼是差異化?我的理解就是:人家沒有的特性我的產品中有,大家都有的特性我做的更有優秀。同等優秀的情況下拼誰更便宜,誰的成本控制更好。
2.2>關於競品分析:
-相同產品相同功能上做競品分析和改進,只能低層次的提升和改進產品功能。
-相同產品不同功能上做競品分析和改進,有助於幫你找到新的思路和方向,形成差異化競爭。
-採用不同產品從使用者“人性”的角度去抓住使用者的深層次的痛點,有助於幫助你開闢一個新的藍海稱為一個新領域的引領者。
2.3>廣義競爭和狹義競爭:
以手機APP為例,狹義競爭是指和你提供相同價值的的其他APP。但現在日益忙碌的都市人,時間已經被佔的很滿很滿從廣義上來將所有手機APP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競爭的是手機使用者有限的閒暇時光。
3.場景:
一款成功的APP,一定是聚焦於解決特定受眾人群特定場景的特定問題。如果一款APP使用者沒有在任何場景下能夠想到它,那麼它就是缺乏“喚醒點”的產品,也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4.需求的剛性:
一個需求的剛性包括:真實性、頻度和重要程度這三個方面。
二 .產品概念的篩選
如何去篩選已有的產品概念決定做不做?主要從內、外兩個方面來看:
1>內部:
a.你要能夠匹配目標產品能力的研發團隊,再好的Idea研發不出來也沒用。
b.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和資源支撐。
比如最近在共享單車領域被惡性競爭掛掉的“小藍單車”、“小鳴單車”就說明了問題。同樣是在燒錢和圈地,但沒有獲取到必要的融資,就被OFO 和Mobike耗死了。
c.要有與產品匹配的業務能力、流程、行業資源。
d.願景;要有具備使命感的產品人和團隊。短線和投機的思路去做產品,團隊抗挫折能力會很差。只有來自團隊原始的動力產品將產品持續的堅持。
2>外部:
外部強調的是要順勢而為,具體說來即是:
1>順應社會大環境:政治、經濟、國家的政策規劃。
2>順應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個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它的天花板高度:
潛在使用者(3次方) * 單使用者可挖掘的價值 = 行業天花板
選擇正確的行業尤為重要,這個也和很多人提到的“風口上的豬”觀點不謀而合。
歸根結底一點是要能為使用者提供價值,有了使用者的價值也就是有了自身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