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培養核心素養》讀後感作文1900字
《美國如何培養核心素養》讀後感作文1900字:
我們對美國教育的印象,就是他們的基礎教育很爛,在OECD組織的PISA考試中,連前20名都進不去,比我們國家、比上海差遠了。但為什麼基礎教育這麼“爛”的國度,卻能孕育出那麼多的創新型人才呢?或許我們需要透過現象,深入研究美國基礎教育的特質。鄭剛親身觀察美國的課堂,其提供的一些視角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鄭鋼對格倫初中的一些介紹,就讓我眼睛一亮。
首先是學校的七大辦學價值觀:學生第一;合作;整體式學習;為升學和就業作好準備;誠實正直;社會責任;擁抱多元文化。非常簡潔明瞭地申明瞭學校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從相關介紹中不難看出,學校是通過各種具體而規劃明晰的行動來逐項落實這些辦學價值的,不像我們一些學校,口號喊得很響,做的確實完全不同的事情。學生之所以在學校裡的表現和在社會上完全不同,與我們這種言行不一的教育是有直接關係的。
其次是學校的德育。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是沒有政治教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學校不重視德育。格倫初中的德育,比我們很多學校抓的還要實。他們每個月都有德育關鍵詞,聚焦在容忍、誠實、尊重、勇氣、民主、關愛、勤勉、正直、忠誠、公平、信賴、責任等領域。在每個月中,學生要閱讀與關鍵詞相關的書籍,討論和交流與此相關的話題,在行動中踐行該德育信念。學校還通過“成長型”管理模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做學習的主人,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循序漸進中提高自我。
第三是“學生課堂參與”。國內現在的很多學校,著力於探索某某教學法、高效課堂等,其關注點依然是教師的教,美國的教師們關注的熱詞則是“學生課堂參與”,認為學生課堂上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只有學生的投入與參與,才是一堂課成功的標準。
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特徵來衡量:活動是有吸引力的;儘管有挑戰,但學生一直堅持;在參與中學生的情緒是愉悅的。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自主需求。為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5188.html)一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成功,在活動中有成就感;二是激發和滿足好奇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三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他們的原始想法,切實保障學生的表達權;四是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努力做到了這些,課堂教學的新模式也就應運而生了。教學的新理念是:課堂上學生應該比教師更忙!
第四是用“產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知識的習得不是在傳授和灌輸中完成的,而是在動手實踐中建構的。課堂教學目標不是以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為標準,而是以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達到了什麼程度為標準。判斷學生是否學會了,不是用試卷,而是用“產品”。“產品”是什麼?比如,逆向工程與設計、思維關係圖、部落格評論、調查報告、模型、電視廣播劇、播客、戲劇、音樂、電影評論、電影短片、電子遊戲、紀錄片、多媒體唱片、原創文學,等等。
第五是通過“逆向設計”提高備課的質量和水平。國內教師的備課,往往從教學目標開始,依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最後是評價。這樣的設計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教師常將目光聚焦在具體的知識點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美國的教師備課這些年重點推薦“逆向設計”,先明確“單元大概念”,它是知識的紐帶、學習的核心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在此基礎上,確立教學目標;接著制定“學習的證據”。針對每一個學習任務,設計相應的量規評價,詳細規定學生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的標準;最後根據教學目標和量規評價來設計課堂學習活動。換句話說,“逆向設計”是將目標和評價置於重要的位置,首先提出大概念或大問題,然後依據課程標準細化和設計教學目標,還要設計如何去評估和檢測學生學習效果和所需達到的水平,在課程標準和學習結果之間建立起評估的橋樑,最後才是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體現出的基本理念是:課堂不是強調零碎的知識片段和細節內容的記憶,而應圍繞核心概念進行教學,聚焦主幹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學生可以用概念去解釋現象並應用於動手實踐中。
第六是基於實證的學科教研。我曾對一些學校的教研活動進行過調查,每學期舉行幾次活動,第一次是制定計劃,最後一次是總結,中間根據學校重大活動臨時安排,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處處放空槍”來進行概述一點也不為過。鄭剛參加了美國學校的一些教研活動,發現他們比我們要實用的多。老師們每兩週碰頭一次,主要的內容就是分析和診斷此前兩週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知識掌握情況,依據是兩週來學生所做的那些作業、組織的測試和課堂表現的記錄等,然後從這些具體的事實出發商討補救的措施。聚焦教學真實問題,注重增值和改進,是美國教師教研活動的一大特點。作為中國的教師我們應向美國學習他們對學生目標的培養,把這些東西也運用到我們中國學校的課堂中,或許我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