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被愛毀滅——《無聲告白》的讀後感作文3000字

被愛毀滅——《無聲告白》的讀後感作文3000字

開發十年,就只剩下這套架構體系了! >>>   

被愛毀滅——《無聲告白》的讀後感作文3000字: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點30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莉迪亞已經死了,他們只清楚一個無傷大雅的事實:莉迪亞來不及吃早餐了。”
這開篇一下子就讓我想起了加繆《局外人》的經典開篇,“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看到開篇不禁猜想,這難道是一本懸疑小說?讀後發現,有推理的味道,但全書囊括的東西還挺多,涉及種族歧視、女權問題、混血後裔、家庭教育、夢想自由、師生戀、同性戀、婚外情,等等。這本書是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耗時六年寫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一度躍升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還獲得美國亞馬遜網站2014年度最佳圖書,可謂是一書成名。
莉迪亞死了,她是一個16歲的女孩。從她的死,鋪展開一個家庭人物的成長畫卷。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小時候移民到美國,現在是大學老師,從小因為膚色外貌不同,他始終想著如何融入人群。母親瑪麗琳出生於美國一個平凡的家庭,學習成績優秀,喜歡物理和化學,一心想著特立獨行,夢想當一名醫生(她的母親是一個家政老師,每天都在教女學生如何照顧家庭,希望女兒上大學找一個哈佛男人)。哥哥內斯,與莉迪亞在同一個學校,成績優異,同樣受著黃面板的歧視。妹妹漢娜,一個需要愛而未被重視的女孩,從小養成了躲在一邊冷靜觀察家人的習慣。
“為什麼會出這樣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樣,根源在父母。因為莉迪亞的父母,因為她父母的父母。”
從心理學角度看,父母是孩子的上帝,孩子在什麼樣的家庭成長,由什麼樣的父母撫養長大,會決定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被愛毀滅——《無聲告白》的讀後感作文3000字

(朋友“星海心島”公眾號裡有寫家庭關係的文章用了這個動畫,歡迎大家關注)
現在來看看,莉迪亞之死與父母有什麼關係。也許原因,在父親詹姆斯認識母親瑪麗琳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他倆是師生戀,瑪麗琳還是大學生的時候,一眼就看上了講課的詹姆斯,當時詹姆斯是上歷史課,教室的學生幾乎都溜完了,可他一點不為所動地講完課,因為他只想普普通通的過好每一天。而一心追求特別的瑪麗琳,卻在人群中發現了一個黃種人,他是那樣的特別。就這樣,瑪麗琳不顧母親的勸阻結婚了。婚後,本該到哈佛任教的詹姆斯被頂替掉了,本該完成學業的瑪麗琳懷孕了,就這樣詹姆斯重新找工作養家,瑪麗琳留在家裡照顧孩子。
故事如果這樣延續下去,平平淡淡,卻也不乏幸福。可瑪麗琳那顆追求自由夢想的心,卻無法平靜下來,她在家裡看到了母親的影子,她變成了母親一樣的女人,這是她一輩子要掙脫的牢籠,一輩子要逃離的生活方式,她拿出從死去母親的那本烹飪書,反覆告誡自己“你的人生不止如此”。此時,她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哥哥內斯和莉迪亞。為了夢想,她一聲不吭地留下一張字條後,收拾行囊離家出走了,重返學校準備完成學業。
瑪麗琳的出走,讓我想起了“娜拉出走”(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是個善良、天真、純潔而堅強的少婦,可以為了丈夫和家庭忍辱負重、犧牲一切;誰動了我的乳酪讀書筆記(http://www.simayi.net/dushubiji/707.html)但她更是個渴望獨立自由,在看清真相後勇敢地衝出牢籠尋求自由的高尚女性),想起了“思特里克蘭德出走”(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為了繪畫離開家庭走上藝術之路,雖窮困潦倒而百折不回,獻身於繪畫。原型是著名畫家高更)。
她離開3個月,杳無音信,詹姆斯兼顧起養家和照顧孩子的責任,可以想見,孩子們每天與電視呆在一起,以麵包、牛奶充飢。3個月後,瑪麗琳發現自己懷孕了,肚子裡的小漢娜讓她迴歸了家庭。
回到家裡那一刻,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莉迪亞的內心裡有了裂痕和陰影,她始終懷著失去母親的恐懼生活著,為此她極力地迎合母親,生怕再次失去她。而瑪麗琳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不,也許她沒有,她把這一切寄託到了莉迪亞身上,從小為她買醫學的書籍。莉迪亞不負重望,也不敢負重望,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只要她母親讓她學的,她都強迫自己學得很好。
還有她的父親,那個永遠擔心無法融入人群的男人,他不關心莉迪亞的成績,生怕女兒也像他小時候那樣被隔離、被漠視,永遠無法找到朋友,所以他經常會強迫女兒交朋友。為了父親,莉迪亞會時常拿起電話,表演與同學聊天的情景,經常應付父親對朋友的盤問。她強迫自己裝著像有朋友,可現實裡她沒有朋友,只有他的哥哥每天坐校車幫她佔座位,她只有他。
“父母越是關注你,對你的期望就越高,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到你的身上,最終把你壓垮”
莉迪亞被愛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哥哥內斯同樣十分優秀卻始終得不到關注,他每天想著就是如何引起父母的注意,甚至在他考上哈佛時,父母的喜悅也只是一陣禮花閃過。那個可憐的小漢娜就更別提了,她默默的躲在一邊,連爭奪被愛的勇氣都幾乎沒有。作者這樣描述她的處境,“多年來對愛的渴求讓她變得敏銳,她就像一條飢餓的狗,不停地翕動鼻孔,捕捉著哪怕是最微弱的食物香氣。”
莉迪亞在愛中掙扎著,如溺水一般。以前還有哥哥的理解和同情,內斯雖然無法得到父母的持久關注,可他卻能夠理解妹妹被愛捆綁得窒息感,這常常成為莉迪亞的心理和精神安慰。可當哥哥迫不急待的準備前往哈佛開始新學業,她覺得自己變得一無所有,在此之前甚至不惜把哥哥的幾封錄取通知書都藏起來。
“很久以前的那天,就是坐在這個碼頭上的這個位置時,她已經開始感覺到,繼承父母的夢想是多麼艱難,如此被愛是多麼令人窒息。”
莉迪亞在學習成績下滑、哥哥即將離開的情況下,無處宣洩的她,選擇與學校公認的壞男孩(也是鄰居)交往,學他抽菸甚至想要發生性關係,卻被拒絕了,從這時起她已經開始走上毀滅的道路。她死後,哥哥一直認為,是因為與這個壞男孩的交往,才導致了妹妹的死亡。只有小妹妹漢娜發現,那個壞男孩愛的人是他的哥哥。
“她不會弄錯的。她一看到就認出了它。那是愛,是一廂情願的深切渴慕,只有付出,得不到回報;是小心翼翼而安靜的愛戀,卻無所畏懼,無論如何,都會執著地進行下去。”
莉迪亞在深夜走到小湖邊,那是她從小一直玩耍的地方,一次她被哥哥推了下去差點淹死,哥哥把他救了上來。她懂得那份窒息的感受,與被期待的愛一模一樣。她把船推進湖裡,一直劃到湖心,那一刻,她明瞭了,再也不願意為誰活著;那一刻,她勇敢了,決心為自己而活;那一刻,她跳進了湖中,因為她相信自己能游回去……
人非生而為人,需要花費一生成為人。同樣,我非生而為我,需要花費一生成為自己。瑪麗琳為了掙脫她的母親而變得特立獨行,最後卻走上了母親的老路,以愛的名義把那副鐐銬套在了女兒身上,只不過她母親的是“家庭和哈佛男人”,她的則是“夢想和醫生”。
我以為,人的獨立自由,最根本的是體現在選擇權上。每一個自主的選擇,都是自我的體現,一個個選擇構成了人的一生,放棄了選擇,也就是放棄了自我。好聽的話是“我的人生我做主”,不好聽的話是“我的人生我糟蹋”。父母都想讓孩子過得好一點,可怕的是每一個父母都以為自己參透了人生、洞悉了生活、掌握了幸福的密碼,可那樣的人生、那樣的生活、那樣的幸福是孩子想要的嗎?我也為人父了,深知這種為孩子好的心理,可有時候放手才是真愛和大愛。
當然,對子女來說,成長是一種經歷,獨立是憑本事幹出來的,自由是靠鬥爭爭取過來的。父母永遠是子女面前的一座大山,翻過這座大山是我們的成人禮。獨立有獨立的資本,能養活自己的時候,獨立的底氣就足了,沒斷奶還是巨嬰的時候,喊獨立頂多是嫌奶水不夠。
想著娶媳婦,可張口問父母要房子;想著當公務員,卻要求父母找關係;想著當老闆,又讓父母拿存款投資,這樣的話,乘早還是乖乖坐在桌子上,父母做啥吃啥吧。自由意志堅如磐石的時候,那鬥爭的銳氣就任誰無法阻擋,毛澤東青年的成長史,也是一部與父親的鬥爭史,“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決心意志和“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的雄心壯志,那可是實實在在的,要自由那就據理力爭,以死抗爭,有不怕死的決心,還怕什麼不能自由,不能自由的活,還不能自由的死!
人的一生,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再近的血緣連不成一個人,再好的感情也融不成一個人,我有我的目標,你有你的目標,他有他的目標,相伴一生一起走,能夠相互懂得、相互欣賞、相互慰藉就挺好的,不必非捆在一條繩上糾扯著,費力不討好,還鬧個不歡而散。看來,愛也是個技術活,起碼要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