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設計模式---總述篇

JAVA設計模式---總述篇

一、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

  1.設計模式的概念  

    是前輩們對程式碼開發經驗的總結,是解決特定問題的一系列套路。它不是語法規定,而是一套用來提高程式碼可複用性、可維護性、可讀性、穩健性以及安全性的解決方案。使用設計模式是為了可重用程式碼、讓程式碼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證程式碼可靠性。

   2.學習設計模式的意義

   設計模式的本質是面向物件設計原則的實際運用,是對類的封裝性、繼承性和多型性以及類的關聯關係和組合關係的充分理解。正確使用設計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 可以提高程式設計師的思維能力、程式設計能力和設計能力。
  • 使程式設計更加標準化、程式碼編制更加工程化,使軟體開發效率大大提高,從而縮短軟體的開發週期。
  • 使設計的程式碼可重用性高、可讀性強、可靠性高、靈活性好、可維護性強。

 

二、設計模式分類:

JAVA中的設計模式總共有23種,一共可以分為三類: 

  建立型模式,共五種:工廠方法模式、抽象工廠模式、單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結構型模式,共七種:介面卡模式、裝飾者模式、代理模式、外觀模式、橋接模式、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為型模式,共十一種: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觀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責任鏈模式、命令模式、備忘錄模式、狀態模式、訪問者模式、中介者模式、直譯器模式。

  其實還有兩類:併發型模式和執行緒池模式。

三、設計模式的六大原則:

  總原則-開閉原則

    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封閉。在程式需要進行拓展的時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程式碼,而是要擴充套件原有程式碼。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了使程式的擴充套件性好,易於維護和升級。

  1、單一職責原則

    不要存在多於一個導致類變更的原因,也就是說每個類應該實現單一的職責,否則就應該把類拆分

  2、里氏替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替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是面向物件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里氏替換原則中說,任何基類可以出現的地方,子類一定可以出現。 LSP是繼承複用的基石,只有當衍生類可以替換掉基類,軟體單位的功能不受到影響時,基類才能真正被複用,而衍生類也能夠在基類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行為。里氏代換原則是對“開-閉”原則的補充。實現“開-閉”原則的關鍵步驟就是抽象化。里氏替換原則中,子類對父類的方法儘量不要重寫和過載。因為父類代表了定義好的結構,通過這個規範的介面與外界互動,子類不應該隨便破壞它。

  3、依賴倒轉原則(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依賴於抽象而不依賴於具體。寫程式碼時用到具體類時,不與具體類互動,而與具體類的上層介面互動。

  4、介面隔離原則(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每個介面中不存在子類用不到卻必須實現的方法,如果不然,就要將介面拆分。使用多個隔離的介面,比使用單個介面(多個介面方法集合到一個的介面)要好。

  5、迪米特法則(最少知道原則)(Demeter Principle)

    為什麼叫最少知道原則,就是說:一個實體應當儘量少的與其他實體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統功能模組相對獨立。

  6、合成複用原則(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則是儘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繼承。

四、寫在最後

  本篇是對JAVA中的設計模式的分類和原則做了一個大體的介紹,在後續的博文中,會陸續介紹每一種設計模式的具體實現,歡迎大家關注、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