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新冠疫情促使全球碳排放暫緩,但目前排放量再次上升

新冠疫情促使全球碳排放暫緩,但目前排放量再次上升

北京時間 3 月 17 日訊息,一年前,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球突然啟動隔離封鎖,該舉措對碳排放產生了非常有趣的作用,疫情初期全球碳排放有所下降,但當前碳排放量再次上升。

自 2020 年 3 月 11 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之前的時代升高 1.2 攝氏度,這開啟了人類活動突然前所未有的下降,全球大部分地區進行隔離封鎖狀態,工廠停止運營、汽車引擎關閉、飛機停飛。

▲從那以後全球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但對於氣候科學家而言,這段時間也帶來一些全新、有時是意想不到的洞察力。

以下是新冠疫情下全球出現的三個變化:

1、進行實時氣候科學監測。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實時監測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產生的一些困難,2020 年 3 月,當許多國家開始封鎖時,下一個全球的全球碳預算收支要到年底才能制定出當年的碳排放趨勢。因此,氣候科學家開始尋找其他可能表明二氧化碳如何變化的資料。

我們使用疫情隔離封鎖的資訊作為全球碳排放的一面 “鏡子”,換句話講,如果我們知道疫情爆發前不同國家或者經濟部門的排放量,並且知道人類活動導致碳排放量降低多少,我們就可以推算出疫情期間碳排放減少量。

▲雖然由於航空公司停飛,碳排放量可能有所下降,但是缺少空中交通實際上可能導致氣溫略有上升。

到 2020 年 5 月,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結合了政府疫情隔離政策和全球活動資料,預測到 2020 年底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 7%,該資料後來獲得了 “全球碳專案”的進一步證實。緊接著該研究團隊又進行了另一項研究,他們使用谷歌和蘋果公司的人類活動資料反映 10 種不同汙染物的變化,而第三項研究再次使用化石燃料消耗和水泥生產的相關資料,跟蹤分析二氧化碳排放情況。

最新谷歌人類活動資料表明,儘管人類日常活動尚未恢復至疫情大流行之前的水平,但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恢復,這反映在我們最新的排放量估算資料中,該資料顯示在全球首次疫情隔離期之後碳排放量出現有限反彈,2020 年下半年之後全球排放量出現穩定增長,接下來是 2020 年末至 2021 年初第二波較小幅度的碳排放量下降。

與此同時,伴隨著疫情進一步發展,碳監測專案建立了接近實時跟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為我們開展此類科學分析提供了寶貴的新方法。

2、對氣候變化沒有顯著影響。不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新冠疫情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都小於許多人的預期,展望 2030 年,簡單氣候模型顯示,受新冠病毒影響,全球氣溫僅下降了 0.01 攝氏度。

之前研究表明,儘管 2020 年春季出現晴朗的藍色天空,全球疫情隔離狀態實際上出現了輕微的變暖效應:工業停滯不前、空氣汙染和氣溶膠減少、燃燒化石燃料產生微小顆粒、通過反射太陽光線可起到全球降溫的效果。

以上效應對全球氣溫影響是短暫、微乎其微的,大約僅升溫 0.03 攝氏度,但其仍大於疫情隔離期間出現的臭氧層、二氧化碳排放或者航空業產生的影響。

展望 2030 年,研究人員基於簡單的氣候模型評估分析,結果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如果各國遵循疫情高峰期做出的碳排放承諾,全球氣溫僅會降低 0.01 攝氏度,該資料後來獲得更復雜模擬模型的驗證支援。

▲ 全球經濟退行並不是遏制碳排放的實際方法。

在過去一年裡,許多國家已更新並加強了這些碳排放承諾,但這仍不足以避免危險的氣候變化,只要碳排放仍在持續,就會吞食剩下的碳預算,我們拖延碳減排行動的時間越長,碳減排行動阻力就越大。

3、疫情隔離不是一個氣候行動計劃。當前我們看到的連續疫情隔離狀態導致人們正常生活暫停,不僅不足以阻止氣候變化,而且是不可持續的:像氣候變化一樣,新冠病毒對最脆弱群體的打擊最為嚴重。我們需要找到在不受隔離的經濟和社會影響的情況下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並找到同時促進健康、福利和公平的解決方案,全球氣候治理舉措以及個人、機構和企業的行動,對於碳減排仍是至關重要的,但以上必須以結構性經濟變革作為基礎和支撐。

必須將強有力的氣候治理行動納入未來規劃之中,研究人員估算,只要 1.2% 的全球 GDP 用於經濟復甦,就意味著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 1.5 攝氏度之下,而未來我們將面臨更嚴峻的影響,或將投入更高的資金成本。

不幸的是,綠色投資並沒有達到所需要的水平,然而未來幾個月還會有更多的投資,必須將強有力的氣候行動納入未來規劃之中,賭注可能看起來很大,但潛在的回報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