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潘長江、張晨光接連“翻車”,明星為何玩不轉直播帶貨

潘長江、張晨光接連“翻車”,明星為何玩不轉直播帶貨

今年 618,“老戲骨張晨光帶貨被罵哭”登上了微博熱搜。65 歲中國臺灣演員張晨光直播時被網友質問道,“為什麼不好好拍戲,出來賣假酒”“缺錢嗎”。這些留言讓張晨光崩潰痛哭,他道歉稱自己從業十幾年一直兢兢業業,對被罵晚節不保感到傷心。

▲ 張晨光直播時崩潰痛哭

這件事揭開了明星帶貨的另一面。疫情催化下,於去年站上風口的直播電商,吸引大批明星湧入直播間與網紅搶生意。相比一般網紅,自帶光環的明星帶貨可謂“如虎添翼”。然而,隨著明星帶貨售假、刷單等問題頻出,行業信任不斷被消耗,明星的帶貨能力與職業操守也備受質疑。

01 張晨光售假爭議

作為曾經的金鐘獎影帝,有諸多知名影視作品傍身的張晨光自身並未有實質“黑點”,觸發網友不滿情緒是因為,他疑似在直播間售賣貼牌白酒

據瞭解,張晨光直播當日共上架四款酒,分別為貴州迎賓酒大師封壇 53 度醬香型,五糧送福液、茅臺飛天 53% vol、奔富洛神山莊西拉赤霞珠紅葡萄酒。

其中,引發最多爭議“茅臺飛天 53% vol”,因包裝下的印章為長方形,與官方包裝的正方形印章不一致,被網友指出疑似不是正品。

▲ 張晨光直播間所售白酒

隨著輿論發酵,有不少酒業資深從業者和科普博主為張晨光發聲。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網友釋出的直播間茅臺產品截圖與官方截圖是包裝盒不同側面,不能靠此鑑別真偽。另有科普博主指出,張晨光帶貨的貴賓酒雖不算高階,但也是正規廠家生產。

目前,張晨光還未就售假爭議作出迴應。但這一事件,卻反映出大眾對於明星直播帶貨的不滿

就在今年 4 月,火遍全網的“潘噶之交”再次將明星帶貨售假推到臺前。影視劇《小兵張嘎》中“嘎子”扮演者謝孟偉,因在直播間帶貨貼牌酒被網友罵哭。而潘長江以長輩姿態,勸誡他“網路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這裡水太深”,轉頭自己開始直播賣酒,潘嘎之交的熱梗由此得來。

有網友指出,明星直播賺的盆滿缽滿,商品問題卻頻出,不顧消費者權益,難免會讓人對此有先入為主的警惕。而根據京冀消協日前聯合釋出的直播帶貨消費問卷調查結果,有 29.52% 的消費者對明星直播帶貨的整體印象是“質次價高,體驗較差”。

02 明星帶貨“水多深”?

事實上,電商直播野蠻生長至今,明星帶貨一直伴隨著爭議。

與演戲、唱歌不同,明星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缺乏鼓動消費、講解商品的專業帶貨能力

。即便是幕後團隊提前策劃,大多數明星單憑自身還是難以完成一場直播。這在直播策劃經理李歡看來,“早期入行的明星,都想著輕鬆把錢賺了,但又放不下身段。”

李歡告訴鳳凰網科技,明星直播剛興起的時候,品牌方找明星帶貨無異於賭博。由於明星工作性質的原因,大多數明星涉足直播都帶有玩票性質,直播次數少,也導致了合作方難以評估其帶貨能力。

但在選擇合作品牌、商品、佣金比例方面,不少明星則表現的“高高在上”。

有部分明星及其經濟公司,甚至表明不與中小企業直播合作。原因在於,藝人團隊都想選擇知名度高的企業,這樣更符合明星的身份地位,避免拉低身價,影響之後的演藝事業。除品牌外,明星對於直播的坑位費、佣金同樣有高要求

李歡所在的 MCN 機構,在業內排名靠前,目前簽約了十來個明星主播。但在一年之前,她所在的公司想要與二線藝人合作都很難。

“當紅明星一場直播的坑位費,少說也有六、七十萬。就算是十八線小藝人,坑位費也收到了五萬。”李歡指出,除了坑位費外,明星的佣金比例也比一般網紅主播高。“此前一次合作預案中,一位三四線男演員佣金居然要到了 20% 以上。”

然而,對於合作品牌、佣金都有高要求的明星,並未給企業帶來預期的好銷量。比如小瀋陽直播賣酒,1.5 萬的坑位費最後只賣了 20 單,第二天還被退 16 單;葉一茜一場直播帶貨前臺顯示共 90 萬人觀看,成交額僅為 2000 元。而即便是銷售不達預期,明星坑位費也不會退給合作方。

與此同時,明星直播事故頻發,刷單、售假等負面新聞不絕於耳。

去年 11 月,中消協釋出“雙 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中,中消協直接點名汪涵、李佳琦、李雪琴在“雙 11”的直播帶貨中存在造假或者售後難的情況。據其他媒體報道,只需 70 元,就能在某平臺的直播間刷 100 個“殭屍粉”觀看資料。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明星帶貨亂象頻出,主要是電商直播發展剛起步,行業還未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和規範。在他看來,目前暴露的問題並非都是壞事,可以提早加以規範。

03 亂象過後

隨著明星帶貨“事故”頻發,以及更多明星湧入直播間,行業的規則也發生了改變。

“如今很多機構和品牌,都不願意與明星合作”。杭州 MCN 機構負責人陳爽表示,大多數企業都意識到了名氣不等於轉化率,不再迷信明星效應。部分企業只與 MCN 機構簽約的明星合作,把坑位費當成廣告費,純粹是藉助明星的流量,向公眾宣傳一下品牌。

陳爽還透露,經過一輪洗牌,明星直播坑位費、佣金都有所下調。“除了一線藝人,現在明星出場的銷售佣金都很低,只有 5%。這是因為機構對明星直播賣貨的轉化率沒有足夠信心。”而在商品方面,明星們現在不如過去“挑剔”,只要是合規商品都能通過。

由於合作需求的減少,一些明星悄悄退出了直播間。陳爽認為,明星直播退潮屬於正常現象。去年明星下場直播,有大部分是受疫情影響,演藝通告減少,導致收入下降以及曝光率不足,不少明星將直播間當成了展示舞臺。“其實只要有戲拍、有綜藝通告,很多明星會立刻從直播間消失。”

而另一部分留下來的明星,則與 MCN 機構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將直播帶貨發展為“第二主業”。如知名歌手林依輪、主持人李靜都已簽約薇婭旗下的謙尋公司;因《一起來看流星雨》大火的演員朱梓驍,已成為 MCN 機構願景娛樂的首席帶貨官,他以每月 10-20 場直播頻次,朝著職業化主播轉型。

此外,也有明星創立 MCN 機構。如歌手胡海泉於去年 6 月創辦 MCN 機構聚匠星辰,聚焦直播帶貨,旗下藝人包括佘詩曼、姜珊等;羅永浩的交個朋友,則牽手戚薇、李誕、李晨等明星主播。

經過一年的發展,明星直播帶貨正在降溫。但在巨大利益面前,還是有人不斷進入流量的試驗場。

帶貨主播和消費者本質上是信任關係,明星如何把流量轉化成信任,是他們能否成功的關鍵。稍早一些,平臺需要明星自帶的光環吸引使用者,但隨著直播帶貨日趨成熟,“光環”的重要性早已漸漸消散。

而部分明星的強勢、放縱和不專業,也不斷侵蝕著明星相較網紅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若明星僅是抱持著光環變現的心態,而無法正視、尊重這一自己未曾踏足的新領域,消費者定會用自己的錢包對市場給予反饋。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章中李歡、陳爽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