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雷軍與董明珠再遇新造車舞臺:同臺不同舞

雷軍與董明珠再遇新造車舞臺:同臺不同舞

“10 億賭局”立下八年之後,董明珠與雷軍又站上了同一個舞臺。”

9 月 1 日上午,雷軍在微博晒出了一張 17 人的合照,宣佈小米汽車公司正式註冊。這代表在 3 月底小米官宣造車的 5 個月後,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據媒體報道顯示,小米汽車的註冊地在北京,註冊資本一百億元,公司法人為雷軍本人。

有趣的是,就在雷軍晒微博合照的前一天,遠在珠海的董明珠也終於拿下了她青睞五年之久的珠海銀隆。

8 月 31 日,格力電器釋出公告稱,公司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拍方式競得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30.47%股權,同時,董明珠女士將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 17.4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託公司行使。至此,銀隆新能源將正式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

2013 年 12 月的那個“十億賭局“立下八年之後,雷軍與董明珠兩位“戰友”似乎又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但他們未來跳的會是同一支“舞曲”嗎?

千億遊戲的險局

1080 億元。今年 3 月 30 日的一場釋出會上,雷軍公佈了小米集團的現金儲備。原因當然不是炫富,而是向外界自己造車的底氣。

如果將 2014 年蔚來汽車的成立,視作國內新造車風潮的一個起點,至今這股風口已經轟轟烈烈吹了 7 年。這期間,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全力補助、騙補曝光、補貼收緊等等一系列歷史程序。高峰時,國內新造車企業超過百家,如今它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倒在風口下。

原因無他,造車實在是太燒錢了。此前小鵬汽車的 CEO 何小鵬就曾做過預測:一個新造車企業在發展初期(0~1 階段)需要約 200 億元,企業在長遠的發展階段(1~100 階段)則需要超 300 億元。

如今,蔚來的累計融資已經超過 500 億元,但它也遠遠還沒達到理想中的“100 階段”。目前,其每月的交付量依然不到一萬輛,每個季度也依然有著較大的虧損。

動輒數百億元的融資規模以及長期的鉅額虧損,讓新造車這條賽道更像一個深不見底“資金黑洞”。唯一的好訊息是,在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後,如今業界對於智慧汽車、智慧交通這條賽道已經不像當初那樣抱有質疑。

對於這一點,作為蔚來、小鵬的投資人,雷軍比任何人都要明白。所以,我們看到在官宣造車的釋出會上,雷軍才會說出那句“賭上所有的聲譽”。

官宣造車後小米的股價走勢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

巧合的是,在 5 年前格力收購銀隆的提案被公司董事會否決後,倔犟的董明珠也表示:“我只說一句,格力不投資銀隆的話,我自己會壓上全部身家去,這是一個優質的企業,你們會為自己的眼光後悔。”

於是,我們看到董明珠自掏 10 億元腰包,同時拉著王健林、劉強東等共同向珠海銀隆投資 30 億元,獲得銀隆 22.388% 的股權。按此計算,當時銀隆的估值應該為 134 億元左右。對於這筆投資,被董明珠一起拉上戰車的王健林曾經說道:“我自己沒做投資調研,相信董姐的眼光”;“5 億不算多”。

第二年,董明珠又兩次增持銀隆,個人持股到了 17.46%。粗略計算,董明珠這一連串的投資金額超過 20 億元。

我們不知道這 20 多億元是不是董明珠的全部身家。但董明珠入主銀隆之後,一系列結果卻令人擔憂,與原管理層反目,銀隆被曝拖欠大額供應商貨款,創始人、總經理被舉報非法侵佔公司利益。最後銀隆總經理孫國華被刑拘,創始人魏銀倉“出走”美國。

根據格力電器以 18.28 億元買下銀隆 30.47% 的股權計算,目前的銀隆估值已經下降到 60 億元,相較於 5 年前董明珠初次入股時的價值可謂直接腰斬。看到這樣的跌幅,不知道王健林能否再說不出那句“相信董姐”了?

再來一次 10 億賭局?

相較於董明珠的奮不顧身,我們可以看到同樣堵上全部聲譽的雷軍,在造車動作上是相對謹慎的。從人才團隊搭建、到產業鏈佈局,雷軍都希望做到事無鉅細。

根據小米官方表示。官宣造車之前小米就已經完成了超 2000 次調研,與十多家同行和合作夥伴進行溝通。根據公開報道可見,過去幾個月雷軍先後帶領團隊到訪了長安、上汽、東風、寧德時代等等業內知名公司,另外此前與特斯拉 CEO 馬斯克的那次會面也耐人尋味。

另外,作為頭部新造車企業投資人、在智慧手機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雷軍,深知供應鏈整合的重要性,同時也開啟了大規模的造車相關投資併購。

產業鏈方面,小米已經通過收購、投資的方式進行了一系列佈局。包括收購自動駕駛公司深動科技、投資鐳射雷達企業禾賽科技、駕駛輔助技術 (ADAS) 軟硬體方案提供商縱目科技、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科技(原長城動力電池事業部)、自動駕駛晶片公司黑芝麻、毫米波雷達企業幾何夥伴、智慧互通(愛泊車)等等。

對於造車的時間週期,小鵬汽車的 CEO 何小鵬曾經做過這樣的表述:“特斯拉、比亞迪都花了將近 8 年才造出好的車,一家企業要把車真正做穩健,花個 5、6 年很正常。”作為何小鵬的老朋友,雷軍的動作顯然並不著急。

參考今年年初宣佈造車的 Baidu,可以看到穩是造車最重要的一步。就在雷軍放出 17 人大合照前兩天,集度汽車 CEO 夏一平也在微博晒出了其第一款產品全尺寸油泥模型的風洞試驗照片。

當然,集度背靠 Baidu 和吉利兩大股東,在整車製造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都有一定技術儲備的前提下,進度勢必要更快一些。而完全自起爐灶的小米,未來的進度勢必不會有集度這樣的速度,雖然雷軍本人動作相對穩健,但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小米依然需要面對太多的挑戰。

與小米從零開始的選擇不同,董明珠選擇的收購路線,則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這也是為了迅速切入新能源車汽車市場。雖然銀隆這個“地基”不算優質也並不穩固,但是董明珠入主公司之後用雷霆手段處理了各種矛盾,讓格力系的人員掌管和經營銀隆。那麼,5 年時間過去,銀隆為何沒有變得更美好?

此次銀隆股價在公開拍賣的過程中,格力電器是拍賣的唯一報名方,最終結果自然是以起拍價成交。由此可見,當下的銀隆在投資者眼中並不是什麼優質資產。

從財務表現來看也確實如此。根據珠海銀隆公開資料顯示,截止 2021 年 7 月 31 日,公司總資產 281 億元,負債總額 227 億元;2021 年 1-7 月公司實現營收 10.6 億元,淨利潤為-7.6 億元。

從技術層面來看,一直以來銀隆對外宣傳的重點都是自己的鈦酸鋰電池。雖然其有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但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等劣勢同樣明顯。特別是能量密度太低的問題,使得其無法充分應用在傳統新能源家用車型上,這也極大的限制其未來的市場空間。所以,我們看到銀隆現在的主要產品還是集中在新能源客車上。

▲圖片來源:珠海銀隆官網

對此,相關出行領域專家對懂懂筆記表示:“目前整個動力電池領域依然是以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絕對主流,氫能源是另外一個獲得政策傾斜的方向。銀隆的鈦酸鋰電池一直都是一個冷門,而且未來可想象空間也不是很大。”

財務狀況、技術競爭力都不是很理想的狀態下,外界對於格力電器這次吞下銀隆還是有不少質疑的,特別是在格力電器近兩年自身發展並不順利的大背景下。對此,相關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其實,此次格力收購銀隆如果還像上次一樣通過股東大會決議的話,未必能夠通過,因為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銀隆的經營狀況看不到任何好轉的跡象。而且格力成為銀隆控股股東之後,銀隆會直接拖累格力電器的財務狀況。”

談及“拖累”的原因,上述人士認為有兩個問題。

第一,站在格力電器的角度來看,引入銀隆可以拓展自己的業務多元化,畢竟過去多年在業務多元化上格力進展一直非常緩慢,如今與多元化相對完善的老對手美的之間差距越來越大,格力電器必須儘快彌補自己這方面的不足。但從銀隆現在的發展狀態來看,其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多元化選擇方向。

相反,格力電器大股東高瓴資本此前買下的飛利浦小家電業務,從業務層面來看更適合格力。但董明珠對飛利浦的小家電業務似乎並不感興趣,曾有記者向她問起高瓴買下飛利浦小家電業務,董的回答是“與我們無關”。

第二,就是董明珠的個人意願。首先董明珠倔強的性格肯定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投資失敗,就像至今為止其依然不認為格力手機是一次失敗的商業舉措。其次,收購銀隆更像是給其前期的投資實現了一個解套的機會。

未來一年,或許我們會清楚看到這次全面收購後的“成績單”。

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格力電器面臨的問題顯然更多也更棘手。競爭對手的緊逼、自身業務多元化進展緩慢、急需改善的經銷商體系…… 這一系列問題都橫在董明珠和格力電器面前。

此次董明珠繞過董事會拿下珠海銀隆,無論是為了格力電器的多元化、還是自己個人的解套,對新能源造車這條道路的堅定 —— 董明珠已經表現得清楚無疑。但是,目前的珠海銀隆並不是格力電器破解當下困局的那把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