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5星|《南北戰爭三百年》:還原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細節

5星|《南北戰爭三百年》:還原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細節

技術 inf 主題 技術分享 書評 獨立 合肥 穩定 直接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本書是作者2012年的清華歷史系博士論文。主題是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期間的戰爭尤其是具體戰術細節的研究,詳細還原期間的戰爭過程、形勢、背後的財政後勤兵員支持系統,澄清了演義小說中的不少謬誤。作者說古代將領們也經常搞混這些戰術細節。

篇幅較長。基本上是把這300年間的戰爭,從一些不常見的技術角度做分類匯總,掰開了揉碎了反復說。直接看這段歷史的話特別混亂,而且往往是只知道發生了一些戰爭,具體的細節,前因後果,勝敗關鍵因素往往不得要領,本書則在這幾個方面給出令人信服的解說。

我認為重要的內容:
1:秦漢以來,中原地區以步兵為主,匈奴以騎兵為主,但是匈奴的騎兵沒能發展出與步兵列隊沖鋒的戰術;

2:衛青霍去病對騎兵戰術不了解,直接把步兵沖擊戰術運用到騎兵上獲得巨大成功;
3:騎兵沖擊戰術回流到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在中央集權後,又借此戰術壓制中原步兵,從而入主中原;
4:北方政權有騎兵,南方沒有,但是有長江天險和密布的水網,從而讓騎兵難以發揮優勢;
5:南方政權還嘗試用財政和金融手段來應付戰爭,梁武帝超發鐵錢,用通脹手段從民間斂財;
6:南方軍隊采用堤壩、運河幫助運輸軍隊、後勤物資或改變戰場形勢;
7:戰神呂布在失去戰馬批量購買渠道後很快失敗;
8:戰神楊素在隋伐陳的戰爭中表現很差,一直到東線攻陷建康,他的水軍還沒突破三峽;

全書有明顯的學術範。引用信息盡量給出出處與來源,經常引用史書原文。

總體評價5星,非常好。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號後面是kindle電子版中的頁碼:

1:中國古代史書裏,對戰爭這些最基本的情況都大量“留白”,其實不全怪史官們無知,古代承平時期的將領們,也弄不清真正的仗(冷兵器戰爭)應該怎麽打。亂世那些打過仗、有經驗的武將,又大都沒文化,沒法記載下來。#98

2:在後來的出擊中,衛青迅速摸索出了新騎兵戰術原則:不與匈奴人較量遠距離騎射,而是把中原步兵慣用的正面沖鋒戰術移植過來,用肉搏戰抵消掉匈奴人的騎射優勢。#702

3:如項羽垓下戰敗後,率騎士突圍南逃,最後僅有二十八騎追隨項羽,漢軍五千騎兵緊追其後,將其合圍,項羽等仍成功沖開了漢騎兵的包圍。因為當時騎兵並不習慣正面短兵交戰,但項羽此舉也是魚死網破的最後掙紮,並非當時慣例。#704

4:所以司馬遷對李廣的同情和推崇,幾乎遮蔽了衛、霍騎兵戰術創新的功勞,以至中國軍事史上的這次革命性轉型幾乎少有人註意,本書借助零星史料和考古材料,也僅能做出部分復原。#787

5:簡言之,馬鎧(甲騎具裝)是騎兵對步兵戰鬥的產物,在騎兵之間的戰鬥不適用。所以馬鎧最流行的年代是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1064

6:騎兵沖擊戰術本來是中原騎兵為對抗遊牧族騎射優勢進行的創新,這種技戰術在發展成熟的過程中,也在向遊牧族“回流”。但遊牧族松散的政治權力結構導致其難以運用這種新戰術,必須實現政權模式的中原化,才能保證騎兵沖擊戰術的運用。#1475

7:我們可以嘗試總結中國馬鐙發明的脈絡:漢代騎兵采用沖擊戰術後,用戟或矛作戰需要加高馬鞍保持穩定;馬鞍變高後,上馬困難,導致長沙西晉墓陶俑三角形單馬鐙的出現;這種作為上馬輔助工具的單鐙,到十六國時進化為雙馬鐙,使騎兵擁有了比高馬鞍更能保障其穩定性的手段。#1612

8:漢代以來,中原為對抗遊牧族的騎射騎兵而開創了騎兵沖擊戰術,但到4世紀沖擊戰術完全發展成熟(以馬鐙出現為代表),卻使得北方民族獲得了對中原軍隊的壓倒性優勢,他們借助騎兵入主中原,由此開啟了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歷史。這是騎射時代匈奴人從未企及的成就。#1805

9:但為何在馬鐙傳到西方之前,騎兵沖擊未能成為西方陸戰的主導戰術形式?一個可能的回答是:古代中國遊牧族對中原農耕社會形成的壓力,以及中原騎兵由此產生的對沖擊戰術的倚重,都遠遠高於其他文明。#1959

10:在枯水季節或者河流水勢不太深急之處,騎兵可以涉水過河,且馬會遊泳,可以遊過不太湍急的河流。所以北方騎兵將領往往運用這些渡河發動奇襲。#2248

11:可見北魏這種騎兵襲掠沒有特定的目標,也不以尋找宋軍主力會戰為目的,只是搶奪農田中的莊稼和農夫,可以看作一種特殊形式的“遊擊作戰”。它直接破壞了宋軍的軍糧征收和供應。#2302

12:北方騎兵的主要作戰對象是南朝步兵,經常披具裝鎧。南朝騎兵將帥因此揚長避短,有意用輕裝騎兵沖擊敵笨重的具裝騎兵,往往能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2473

13:除了與北方政權作戰,東晉南朝在長江流域的內戰也很頻繁。當作戰雙方都是“南方化”的、以步兵為主的軍隊時,規模不大的騎兵常在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甚至對戰局起到決定性作用。#2521

14:但劉曜這種試圖拉寬己方軍陣正面寬度、對敵陣側翼實現合圍打擊的意圖,卻代表了中國步兵軍陣發展的一個趨勢。從此之後,步兵陣列,特別是大規模會戰中的步兵軍陣,一直朝著寬正面、淺縱深的方向發展。#3012

15:東晉南朝步兵對抗北方騎兵的另一種戰術,是主動在夜間出擊,襲擊北軍宿營的營壘。當時稱這種戰術為“斫營”。#3161

16:隋滅陳後總人口為四千萬,陳境內的人口也只占二百萬。在實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南方政權得以維系獨立割據的戰略屏障,便是長江天險。#3453

17:堰壩也限制了吳軍艦船在長江與支流之間的機動,所以吳軍往往伴隨著戰爭進程和戰術意圖變化而修築或拆毀堰壩。#3518

18:隋滅陳之戰,距離晉滅吳已有三百余年,但兩次戰爭的地理因素相似,戰役部署也多有可比之處。#4017

19:北齊、北周與南軍在長江中遊的戰事表明:北方軍隊難以在江南水網地帶迅速擴張,最終會因長江制水權喪失、補給斷絕而陷入失敗。所以,攻擊江南政權必須借鑒當年西晉平吳經驗,以主力軍襲擊其都城建康,以期迅速解決戰事。#4163

20:東晉末年,劉裕率軍相繼攻滅南燕和後秦。這兩場戰事是南方政權對北戰爭的最高峰,主要表現在:(一)戰前綜合考慮了地理、季節、兵種、補給等諸因素,計劃嚴密周詳;(二)針對北方的騎兵優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抗手段;(三)從統帥到士兵都有較高的素質,紀律嚴明,作戰積極性高。#4722

21:而劉裕集團在短短二十年間,連續攻滅了孫恩盧循天師道軍、桓玄朝廷、譙縱政權、南燕政權、後秦政權,在內部鏟除了劉毅、司馬休之等離心勢力,其軍事成就堪稱三百年間南方政權的頂峰。#4959

22:到450年的宋魏之戰,拓跋燾已年過四旬,他對南方的好奇感不僅沒有減退,而且變得更為強烈。這可能是他率領魏軍南下江淮的直接動力。#5852

23:拓跋燾甚至主動索要酒、柑橘、博具(賭具)、甘蔗、箜篌、琵琶、箏、笛等樂器及棋子,城內則盡量予以滿足。但劉宋二王始終未敢出城與拓跋燾見面。#5859

24:從孝文帝時期開始,北魏對南朝的戰爭模式實現了“中原化”的完全轉型:兵種上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戰術上野戰和攻堅戰、城壘防禦戰並重;後勤補給模式上以後方運輸為主,不再依賴戰場劫掠。#6227

25:戰術方面,此次梁軍的經驗積累,主要表現在依托河流作戰的戰術運用方面。在前期韋叡所部進攻合肥時,就先修堤堰提升肥水水位,然後“起鬥艦,高與合肥城等”,駛到城墻邊直接攻城。此舉比步兵的攻城器械效率高很多,所以順利攻克合肥。#6610

26:其實賀琛並未指出官吏奢靡、百姓貧困的實質原因在於濫發鐵錢,而梁武帝的震怒和急於辯解恰恰顯示了其心虛:他不願正視鐵錢對百姓造成的傷害,所以急於表白自己“得財”是有某種常人“不能得知”的“方便”,並且自己沒有濫用這些錢財——#7054

27:唐後期和兩宋時期,財政貨幣化程度提高,政府供養軍隊、維持戰爭,也更多地依賴財政手段,但這沒有提高軍隊的效率和戰鬥力,反而使戰爭、軍費開支對社會生活造成了直接影響,社會對戰爭的承受能力降低。這也幾乎是南朝歷史的重演。#7128

28:由於戰爭影響,南朝重臣往往是武人出身的將領,局勢和職業風格使得這些武人將領另有一套選擇皇帝的標準,他們更傾向於推舉年長且有能力的人做皇帝,這一幕曾在南朝多次上演。#7338

29:為了給劉義隆即位掃清障礙,徐羨之等人不但殺死了少帝劉義符,還處死了排行第二、“輕動無德業”的廬陵王劉義真。這種不計後果的決絕風格也頗有劉裕之風。#7349

30:總之,皇帝對將領失去控制會導致軍人政變,如果控制太嚴密則會削弱軍隊戰鬥力,無法取得對北方戰爭的勝利。這是南朝的政治結構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7450

31:簡言之,唐以來官僚機器的文官化、文學化,導致了政權的內斂,以及漢文化與遊牧族隔閡的加深,而這種趨勢在兩晉和南朝已經出現了。從唐中期的安史之亂開始,漢人王朝已經徹底喪失了對外擴張的動力和實力,基本只能維持長城邊界(甚至連長城都無法保有)。能夠統治長城內外的,都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如元、清。#7554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更多良心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技術分享圖片

5星|《南北戰爭三百年》:還原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