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應如何分食東南亞市場這塊新蛋糕?
獨角獸應如何分食東南亞市場這塊新蛋糕?
2018年7月10日,GrabTaxi(Grab)作為東南亞初創企業中的一員,宣佈在雅加達推出全新平臺GrabFresh,為本地消費者提供百貨配送服務。這預示著Grab正式進軍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由一個打車應用轉型為消費科技生態型公司。目前,Grab已為市場提供電子支付、送餐物流、貸款等多元化服務。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初創型企業也開始投身於東南亞網際網路市場,國際投資公司和創業人員也紛紛奮身其中,那麼東南亞市場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著他們呢?
東南亞市場巨大的潛力體現在何處?
根據谷歌的最新一項研究資料顯示,2017年東南亞地區的網際網路經濟價值高達500億美元,遠超出預期的35%。憑藉著3.3億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網際網路市場已經被各大分析機構認定是東南亞地區接下來幾年內最有“看頭”的領域之一。
眾所周知,東南亞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根據相關資料,東南亞地區擁有6億人口,其中大約4.2億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可是面對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東南亞市場卻在網際網路方面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以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印度尼西亞(印尼)為例,在2017年,其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為17億美元,僅佔總零售額的0.6%。相比之下,中國和韓國的電子商務銷售額佔比分別能達到16%和18%,可見東南亞國家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據相關報告整理,東南亞地區72%的電子貿易流量來自於移動端,其中印尼的移動端流量高達87%。但是消費者們還是習慣在臺式電腦中完成支付。即使他們每個月會花2.5小時在網上購物,是美國網民的兩倍。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們會花很大一筆錢,因為訂單金額還是受制於地方的經濟實力。其中新加坡的每個訂單在90美元左右,而越南則每單少於30美元。正是這個原因,讓東南亞電商平臺在後續戰略上加大對電子支付、物流、雲服務等服務的投資力度。
在2017年的資料報告中,我們發現東南亞初創企業披露的融資交易達到78億美元的記錄,比2016年的25億美元增長了121%。那麼哪些東南亞公司最有可能對地區產生影響?儘管不是很完美,但我們可以從他們籌集的資金規模上入手。以下為直至2017年年底東南亞前10家資金規模較大的公司:
從上圖可發現,東南亞資產規模排名前10的公司裡,其中有4家公司是以電商為主營業務的,可以看出電商是這個鬥獸場的重點區域呀。
對於經常留意海外市場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東南亞地區的獨角獸養成,阿里和騰訊其實是參與其中的。這兩家中國科技巨頭,與Alphabet旗下的谷歌、亞馬遜(Amazon)和Facebook不同,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海外市場的收入僅佔其總收入的一小部分。在過去幾年裡,阿里(Alibaba)和騰訊(Tencent)在東南亞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以獲得該地區領先科技初創企業的主要股權。
其中,阿里巴巴持有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線上購物網站之一LAZADA 83%的股權,擁有印尼最大電商平臺TOKOPEDIA 36%的股權,且在Grab的G輪投資中投入了20億美元助其發展新平臺。另外一方面,騰訊也在穩步持有新加坡網際網路公司SEA的65%的股權,並向印尼本地打車巨頭GO-JEK投資了約15億美元。
這兩個中國巨人的瘋狂投資不但刺激了本地企業的增長和擴張,而且也迫使領導層改變戰略方針。從本質上講,阿里和騰訊正在為東南亞地區打造一個科技生態圈。一來根據自己在中國發展的經驗培養獨角獸,二來是要本土初創企業選擇自己的立場,以此拓展自己勢力版圖。
機遇與競爭
同樣以打車平臺為例,為將Uber趕出東南亞市場而達成協議的打車服務公司Grab宣佈(可參考上文超鏈https://mp.weixin.qq.com/s/zhN6opgAZxv7644E5heW1Q),已從網約車業務擴充套件到提供更多的按需服務,並已籌集了20億美元的新資金。
在這個“後Uber”時代裡,Grab正在轉型並提供更多的服務。除了打車服務,長期以來,Grab它一直通過自己的支付服務和食品配送服務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反映了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公司不斷變化的運營策略。
Grab表示,這筆新資金將會用於“O2O”戰略上,即把Grab的打車應用轉型一個平臺,讓傳統的線下服務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接觸到新的客戶。這一趨勢始於阿里和騰訊都在推動的O2O服務,並決心成為東南亞6.5億消費者的解決方案。
該公司表示,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人口超過2.6億,是Grab關注的重點。在去年的收購推動下,該公司在中國推出了新的金融服務。該公司聲稱:它正在贏得“重要的市場份額”。在今年上半年,該網站成交總額(GMV)翻了兩番。
隨著Uber出局,該公司主要競爭對手就是Go-Jek了。Go-Jek長期以來一直專注於國內市場,但今年它公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計劃將業務拓展至三個新市場。該公司昨日在越南啟動了這一專案,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抵達泰國和菲律賓。
Grab和Go-Jek身為獨角獸並沒有固步自封,而且沒有沉迷單一領域的角力。他們都選擇不斷摸索更多適合該市場的可能性。
東南亞市場日趨成熟,有望成為下一個中國
2017年東南亞國家(東盟)GDP達到18.83萬億美元,相當於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的21.6%,成為全球繼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預計,東南亞國家未來幾年將保持5%左右的高增長,遠超全球經濟2.4%的增速。在人均GDP方面,2016年東南亞總體增長3%,而印尼則高達7%。如此高增長的經濟發展和人均GDP將促進維持東南亞地區未來消費的持續增長。有外媒曾報道稱東南亞地區將成為“下一個中國”。
分析人士對此看法不一,有些人認為東南亞電子商務初創企業的時代似乎已經結束。隨著亞馬遜(Amazon)和阿里巴巴(Alibaba)將無限資源投入該地區,優質的管理水平,優質的產品,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將讓本地初創企業正處於被淘汰的邊緣。有些人就覺得,東南亞市場畢竟是新興市場,無論是市場格局、政府的監管力度、還是消費者的習慣培養,都是尚未成熟的。這說明相比於成熟市場,初創公司在東南亞市場依然還能比較容易尋求自己的定位,進行定點單向突破。
儘管東南亞的民族、文化、宗教和語言各不相同,但它與中國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新興的、精通科技的中產階級。所以新天域認為,憑藉中國企業成熟的技術支援,良好的銷售模式,以及管理經驗,東南亞市場能夠更快地成熟發展,有利於培養初創企業和推廣新業務。
根據谷歌和淡馬錫的一個共同研究表明,至2025年,東南亞地區的電子商務規模將增長至881億美元,是2015年的16倍。這也預示著,東南亞網際網路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無限的潛力正在等著初創企業去不斷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