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用“智慧”引領汽車行業數字化未來

用“智慧”引領汽車行業數字化未來

—— 專訪SAP中國區副總裁、離散製造事業群總經理董志剛

對於車企而言,洶湧的數字化浪潮和以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興起,使整個汽車產業生態鏈從零部件到整車,再到經銷商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

汽車產業因規模效益顯著,產業鏈條長,一直是國內製造業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如今,從“新能源汽車”到“無人駕駛”、“共享汽車”,汽車行業的生產與商業模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車企而言,洶湧的數字化浪潮和以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興起,使整個汽車產業生態鏈從零部件到整車,再到經銷商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特別是今年國家進行相關汽車關稅調降後,藉助數字化手段降本增效,成為了車企保持高速增長的共同選擇。

    面對國內汽車產業即將顯現的新拐點,在日前舉辦的SAP汽車行業高峰論壇暨中國SAP使用者協會汽車行業峰會上,記者專訪了SAP中國區副總裁、離散製造事業群總經理董志剛。在董志剛看來:“雖然新環境和新挑戰正在衝擊著汽車市場,不可否認的是國內汽車本身消費需求依舊旺盛。面對國家政策的巨集觀調控,國內車企應該審視提升企業內部的採購、製造、物流等多個環節的管理精細化能力,從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兩方面入手,例如生產上的個性化定製以及商務模式的服務化轉型等手段,實現企業產品價值的躍遷,最終得以順利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與發展。”

                                                             圖 SAP中國區副總裁、離散製造事業群總經理董志剛

個性化與服務化成為未來趨勢

    目前,我國正處在加快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新興技術不斷融入到汽車工業領域,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愈發強烈、愈發多樣化,汽車早已不再是傳統產品的單一化市場,而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從我們身邊的出行就可以看出,智慧、生態、綠色、共享化的發展趨勢正在引領汽車產品研發、生產製造、運維服務等全生命週期各環節的業務變革。”在董志剛看來,汽車正在演變為大型移動智慧終端,未來伴隨人們購買與使用汽車的目的將朝著兩極進行分化,也將導致車企的兩大數字化轉型方向。

    其中之一是個性化定製。

    董志剛介紹隨著新消費時代的到來,以及消費者個性化訴求的日益增長,人們會根據自身的愛好特點打造完全屬於自己的汽車,個性化定製自己的車身外殼、車內座椅裝飾以及資訊系統等,車企需要與使用者直連,甚至讓使用者參與到汽車的設計、研發、認證、選配和改進服務中,實現汽車全業務鏈的創新和改造。

    然而實際做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對於支援個性化定製的柔性生產而言,其中的一個難點是產品研發、生產、採購等業務流程的全生命週期資料關聯互動,實現設計端、生產端、供應鏈端、銷售端的橫向整合。”

    董志剛解釋整車廠在接收到使用者的個性化訂單後,為了和供應鏈上下游保持一致性,必須將產品配置、產品結構、裝配關係、製造工藝等產品全生命週期的資料統一管理並呈現,而對企業級BOM的有效管理,正是製造企業實現產品快速配置與個性化定製的基礎。

    在這方面, SAP早在R/3時代就提供了個性化配置方案,使用者可以藉助SAP系統的內建解決方案整合“PTC、達索、西門子”等行業主流CAD應用,直接將個性化的產品設計資料抓取到企業的數字核心SAP S/4 HANA中形成結構化資料,主資料的一致性將使企業不用擔心各個BOM之間的資料轉換;銷售端通過集成於SAP C/4 HANA的CPQ解決方案,整合配置進行計劃、採購和供應,再無縫傳導至MES系統生產,直至交付。

    據悉,目前SAP解決方案在哈雷摩托、保時捷、蘭博基尼部分工廠裡都得到了全面的應用,其中哈雷摩托產線能夠支援約1700種不同的配置,並且每90秒左右下線一輛定製的摩托車。同時,哈雷的成本降低了約7%,將訂單交付週期從21天縮短為6個小時。

    另外一個方向,人們則是將汽車當作移動便捷、快速、隨心的出行方式,這也導致了以資料為驅動的服務化成為車企的目標。

    隨著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盛行,移動出行正在改變人們對車輛的觀念和出行的方式,這也是低碳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場景式的車輛使用和聯動將替代車輛需要持有的觀念,同時給傳統車企帶來巨大的轉型機會,車輛製造廠商將轉型為服務提供商,不斷提升客戶出行體驗,最終融入城市的智慧交通體系。SAP正積極參與到未來廣闊的出行服務中。在南京市,SAP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在緩解交通擁堵和綠色出行上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以汽車後市場服務為例,董志剛認為對於車企而言的一個典型應用就是預測性服務。

    這裡董志剛介紹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動力電池的維護與回收是體現企業的責任與服務競爭力的重要場景之一。藉助SAP Leonardo平臺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車企可以實現企業預測性分析與服務能力,對動力電池的使用情況建立基於實體的數字雙胞胎,可以通過3D檢視遠端監控和檢測裝置的完整性,關聯服務體系,從而以更安全和成本更低的方式檢測與預見裝置狀態,同時提供適時服務,為客戶打造出色的服務體驗。同時,還能幫助企業建立完整的回溯體系做出相應的環保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料服務上,SAP Asset Intelligent Network (AIN,資產智慧網路) 可以將您的資產上雲,雲平臺上的不同資料按型別分發給OEM、服務商等不同人員,供他們提供不同的服務。根據預測性維護的結果,還可以觸發採購動作,SAP Ariba可以快速的實現備品備件的購買,實現資產、物料、供應鏈、人員等一切相關資訊的實時性互動,真正提供智慧服務。

SAP最近為製造業做的三件事

    SAP紮根中國已經有20餘年了,一路伴隨企業的成長、壯大與創新。董志剛表示SAP將繼續積極幫助國內製造企業,尤其是汽車行業使用者數字化轉型。

    如今,SAP形成了以SAP S/4 HANA和SAP Cloud Platform為數字化的核心業務框架,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數字化核心與靈活的業務線拓展元件。針對中國市場數字業務,今年SAP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解決方案與舉措,董志剛歸納為三件事:

    首先,是在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展上,SAP釋出了針對數字化製造的開放式整合工廠3.0(OIF)。

    什麼是OIF呢?這裡董志剛解釋SAP正在聯合車企嘗試不再使用傳統的流水線生產模式,而是通過加工島以及AGV小車、無人機、3D列印進行模組化生產。傳統的流水線被動態組合的加工島取代了,從而實現高度“個性化”與“柔性”。

    這種模組化生產呈現高度的靈活性,在加工過程中,加工島將按需組合生產,同時根據產品的定製化要求、車間裡的實際生產情況與物料供應狀態,動態組合加工路徑和物流路徑進行,從而既高效又個性化的完成生產。

    其次,是今年7月3號SAP在位於浦東的研究院建立了SAP中國聯合創新中心。

    “從SAP以往的實踐經驗看,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中國的智慧製造,企業在通往數字化的道路上都是由點及面,匯流成海的。這一個一個的場景點需要SAP聯合合作伙伴一起去協同創新,而SAP中國聯合創新中心便是SAP總部踐行對合作夥伴生態建設承諾的重要舉措之一。”

    董志剛表示SAP中國聯合創新中心對加速SAP建立新型生態系統的步伐,推進SAP同合作伙伴的合作共贏具有重要意義,隨著SAP PAC (Partner Adoption Center)的全新啟動,將成為中國區客戶以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的一站式服務平臺以及更加開放的聯合創新平臺。

    最後也是最值得關注的,是在6月份舉辦的奧蘭多Sapphire Now大會上,SAP推出了“智慧企業”解決方案。

    董志剛介紹“智慧企業”是SAP結合沉澱的行業經驗與最新的數字化技術,推出的由智慧企業套件、智慧技術、數字化平臺組成的一整套解決方案(Intelligent Enterprise)。其中:

    1)智慧企業套件:SAP智慧企業套件的核心是SAP的一整套SaaS軟體。目前,SAP搭建了可以覆蓋企業各個業務領域的SAP S/4HANA Cloud(智慧ERP 雲)、SAP Marketing Cloud(營銷雲)、SAP SuccessFactors(HR雲)、SAP Ariba(採購雲)、SAP Analytics Cloud(分析雲)、 SAP Concur(差旅費用雲)等“16朵雲”,可以為企業提供多種SaaS解決方案,同時內建智慧技術;

    2)智慧技術:以Leonardo為基礎,SAP融合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技術並進行封裝打包,將這些前沿技術嵌入業務流程中,並將其優化,提高企業效率,從去年釋出至今,已經幫助數百家制造業企業實現創新;

    3)數字化平臺:基於強大的HANA平臺,結合支援靈活架構的底層SAP Cloud Platform雲平臺,構築堅實的數字化支撐平臺。

    “這些內容構成了SAP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智慧生態系統。” 董志剛表示通過客戶體驗、製造與供應鏈、數字核心、人員管理、網路及支出管理等五方面內容的智慧套件,由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物聯網、商務分析組成智慧技術,以資料管理平臺和雲平臺形成的數字化平臺,將助力企業演變為智慧企業。“從這些變化中也可以看出,SAP始終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將不斷持續投入,圍繞中國智造,將全球提出的戰略和解決方案在中國落地,幫助更多的國內製造業企業,打造智慧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董志剛總結道。

服務中國企業走向數字化的決心

    不僅是汽車行業,在製造業全面升級的浪潮中,能夠幫助中國製造企業實現數字轉型,將是中國企業邁向未來製造的重要推手。董志剛表示:“中國製造企業需要藉助數字化技術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並充分利用國家戰略及機遇,方能從“世界工廠”逐漸轉型為真正的世界級製造企業。”

    根據IDC最新調研結果顯示,有84.9%的製造業受訪企業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能力來驅動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重構,SAP有信心引領中國企業走向未來智慧製造,這是因為:

    1、積累深厚。回顧企業的資訊化發展,從主機時代到如今的網際網路+,在每一個時代裡面SAP都有旗艦產品,從R/2到R/3到現在的S/4 HANA。作為智慧企業的核心,不論客戶採用雲端部署還是本地部署,SAP S/4 HANA 都能夠幫助客戶極大簡化IT架構,激發活力,重塑業務模式,進而滿足數字經濟時代的需求。

    2、持續創新。通過與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新興技術的融合,SAP保持著業界領先的創新能力,例如物聯網產品組合Leonardo能夠充分利用大資料分析、行業特點的流程專業知識基礎上融合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最新技術,助力企業邁向智慧,並使這些技術在雲端無縫執行。

    3、深耕本地。SAP始終將中國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始終與中國的發展藍圖保持一致、與行業合作伙伴協作共贏、建立多元和包容的文化,以及打造卓越的執行力。

    下一階段,董志剛表示聯合合作伙伴打造生態圈將是SAP在中國製造業市場的首要任務。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智慧化的推動也不可能依靠一家公司的解決方案就能滿足客戶所有的需求。“不管是在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SAP都非常注重與合作伙伴的聯合創新。”董志剛表示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客戶,SAP將聯手網路運營商、硬體裝置供應商、系統整合商以及各行業擁有自主開發能力的大型企業客戶共同推動企業的數字化應用。

    例如在SAP的聯合創新合作伙伴中,華為是最值得稱道的夥伴之一。作為SAP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合作伙伴,華為在過去5年和SAP不斷深化合作關係,以開放、創新技術為基礎,全方位簡化IT架構,助力客戶實現商業敏捷。“未來,SAP也將積極與政府合作,為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早日實現中國製造2025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董志剛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