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秒懂傅立葉變換

秒懂傅立葉變換

有些圖片顯示不出來,建議在知乎連結中看本文:

<前言>

傅立葉分析之掐死教程,我看了,說實話我覺得有點繞,如果沒學過傅立葉變換我覺得不可能看一遍就懂,估計會卡死很久。尤其是那些向量圖和大海螺旋圖,讓我一臉懵逼,懷疑自己沒學過傅立葉變換。

仔細一想,作者說“要讓讀者在不看任何數學公式的情況下理解傅立葉分析”。這就麻煩了,數學語言簡潔直接,要最快理解顯然應該不應該走這條路,而應該先把相關的數學知識搞清楚到能理解傅立葉變換的程度。

當然像作者這樣去講述也是很棒的(尤其是我引用的那張圖,很清晰),但是我總覺得這樣會使已經有一點數學基礎的人看的更暈,沒有數學基礎的同學也不可能很快理解。

</前言>

<正文>

我們可以將任意訊號強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寫成函式F(X)中,x表示時間。

任意訊號往往非常複雜毫無規律,難以用數學式表示,於是我們希望將函式F(X)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函式相加的形式,分解如下表示:

我們自然希望找到一種分解(選擇一種合適的基底函式),能夠很方便地求出係數C_N。數學家告訴我們三角函式,復指數函式正是合適的基底函式。

利用三角函式系或復指數函式系展開的函式級數被稱為傅立葉級數。

週期為Ť的函式F(X)傅立葉級數展開如下:

數學家(知道我們不會算)同時告訴了我們係數:

式中a_n,b_n是傅立葉係數,ω為基頻,與週期T或頻率f的關係是ω=2π/ T =2πf。

補充一下振幅和相位的定義

把頻率作為X軸(數值用Ñ表示),把振幅的作為ÿ軸,可以畫出頻譜圖(幅度譜):

(隨便取的數值)

利用頻譜圖還可以直觀地分析各諧波分量的組成以及比重。當然還有相位譜圖,頻率作為X軸(數值用Ñ表示),相位φ作為ý軸就好了。

如上所述,我們可以將一個複雜的週期性訊號分解成幾個簡單的簡諧波疊加。

(把複雜的波形變成如上幾根線段,真是太爽了!)

那非週期性函式怎麼辦?非周期函式的傅立葉展開式,週期無限大,採用傅立葉積分。

傅立葉積分是傅立葉級數取極限得到的,推導過程如下圖所示:

(前方復指數函式警告,沒學過可以跳過下圖推導)

(非週期拿幾個簡諧波疊加湊不好,那就多幾個,無限多個來個積分總夠了吧!)

對比一下傅立葉級數的式子:

非週期訊號的F(f)就是週期性訊號的An(也就是一開始說的係數)。

非週期訊號和週期性訊號的區別就在於頻譜是否連續:

(兩圖的數值都是亂定的)

<總結一下>

所以呢,傅立葉變換就是在分解一個函式的過程中,某個叫傅立葉的人發現某種分解方式特別簡潔好算,然後就把這種分解方式(變換)命名為傅立葉變換。

從數學上理解,就是把一個函式寫成幾個(或者無限個,取個極限)函式(三角函式或復指數函式)相加的過程。

從訊號處理的角度來理解,就是把一個在時域上非常複雜的訊號函式(隨時間變化非常複雜),轉變為在頻域上相對簡單便於處理的頻譜函式的過程。

下圖非常直觀地表現了這一過程。基底函式是三角函式,原始訊號函式前面那個是影象類似於矩形波的函式。如果要分解真正的矩形波(顯然是非周期函式),右側頻譜影象就是連續的。

</總結一下>

很多時候會把f寫成u:

還有傅立葉反(逆)變換:

傅立葉變換是互逆的,唯一的。如果沒有這一性質,就不能將一個空域的函式變換為頻域進行分析,再變換回空域。

二維函式的傅立葉變換和反變換分別定義為:

其中f(x,y)是一幅影象,F(u,v)是它的傅立葉變換。u, v是傅立葉變換的空間頻率。

</正文>

<遙感數字影象處理原理課的複習>

空間頻率在上一節課《數字影象處理的光學基礎》中已經講過,可以理解為等相位線在x,y座標投影的截距的倒數。對於影象訊號,空間頻率是指單位長度內亮度作週期性變化的次數。

空間頻率的概念在影象處理中十分重要。瞭解噪聲、線、細節、背景或平滑區域等對應的空間頻率特性,才能更好地對影象進行處理。

空間頻率知識細節對應到光學,涉及阿貝成像理論:

物體經過光學系統到像經歷了兩個過程:

(1)物經過光學系統後,在它的後焦面上形成衍射圖樣(夫琅和費衍射)。

(2)以衍射圖樣為次波波源,在像平面上產生振幅疊加而構成了物的像。

這兩個過程分別對應傅立葉正變換和傅立葉反變換。阿貝在數學上證明了,二次成像過程就是對二維光場的復振幅進行正,反兩次傅立葉變換的過程。

第一次是把光場復振幅的空間分佈,變成光學系統後焦面上的空間頻率的分佈。

第二次的作用是把空間頻率分佈還原成光場復振幅的空間分佈。

光的二次傅立葉變換,是數字影象處理中改善影象質量的光學理論基礎。

</遙感數字影象處理原理課的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