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庭教育回歸生活》讀書筆記3000字範文
《讓家庭教育回歸生活》讀書筆記3000字範文:
以前,只知道新東方是教英語的,也培訓挖掘機司機,一直不知道他們還研究家庭教育。讀了《讓家庭教育回歸生活》一書,才知道他們的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已經舉行了十屆。我手裏這本是第十屆的論壇實錄,同事參加活動抽的獎品。
因為對其中的一些內容頗為認同,也印證了自己的疑惑,於是摘抄下來,與大家分享。
1.何慶《當代家庭生活哲學的思考》
向善教育:0-12歲。通過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鼓勵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嘗試承擔責任,進行生命體驗。是培養孩子反哺能力的第一階段。
擇善教育:13-15歲。鞏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支持,當我們步入中年時,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我們生命體驗進程中可信賴的幫手。
至善教育:16-18歲。培養孩子的社會化事業屬性,鼓勵其在現實生活中勇於承擔人生無窮的責任和義務。發展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支持,即當我們步入老年時,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我們生命實踐進程中可信賴的依靠。
2.龍迪《重建家庭生活,滋養身心健康》
生活是一系列日常行動,不是情緒,不是想法,而是一種綜合的行動。如果身心安頓,平和喜悅,那麽這樣的一系列行動就是較好的生活。如果不僅自己身心安頓,當跟家人交談,為家人做事時,對方也感到身心安頓,而且對方的反饋行動和語言又讓自己身心安頓,那才是真正的好生活。
一個重要的基本生存條件就是安全感。
如果一個人能夠得到保護,感受到被照顧、被安撫,他就會覺得自己可以活下來,在這個世界上是有人可以信任的,在他有困難的時候是可以依靠別人的幫助的,那麽他的身心耐受力就會越來越強。
當他內心恐懼時,就會逃跑、反抗。如果逃不了,反抗不了,他就會產生無助和無望的感覺,無力保護自己,無法調節情緒。一個人如果平日的生活都是不安全的,那麽他就會過度啟動生存的行動系統,產生心理創傷,這樣就很難適應日常生活。
在孩子情緒波動太高的時候幫他降下來一點,在他沒有能量的時候讓他運動一下,重獲能量。
3.高峰對話
“我也不願意這樣懲罰你,但這是我們共同制定的規矩,不論是誰犯了錯都要接受懲罰,至於你的沮喪,被罰的挫敗感,以及你對此表現出的憤怒或者其他反應,我都接受。”
與其給孩子設定諸多家長自己心裏成功的標準,不如潛移默化地影響他。
中國人一天到晚想要出人頭地,把生存復雜化了。
道理都懂,但無力改變自己的行為,因為習慣使然。
對孩子更加寬容,讓他形成自己的人格,而不是把我們成長過程中積澱下來的焦慮轉移到他身上。這種轉移是最可怕的。
讓孩子保持對於未來和生命的熱情。
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平和、安定的成長環境,這涉及家長的自我修養,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有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有沒有能力用自己的品格去影響孩子。
4.崔玉濤《與家人一起養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在日常養育過程中,家長易犯的錯誤:特殊待遇、過分關註、言行不一、推遲入園、用他人嚇唬、包辦代替、遇事慌亂、剝奪獨立權、害怕哭鬧、當面袒護。
5.謝剛《家庭因素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如果人生真的有起跑線,那麽孩子的起跑線就是他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歸屬感、成就感和自主感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潛能的發揮。格列佛遊記讀後感1000字
為將來的成長而學習,還是為過去的錯誤而懲罰?
家長的痛苦,往往來自於擔負了太多本應由孩子自己承擔的責任,孩子沒有了自主感,也就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6.閆拓時《家庭教育需要來自傳統的精神滋養》
家長過多幫助孩子,就剝奪了他在父母面前展示能力、贏得欣賞、展示孝心的機會。
7.圓桌討論
一定要讓孩子看到父母怎樣生活,觀察父母如何為人處世,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
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尊重是黃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需要因人因事地尊重孩子。例如,當孩子遇到難題時,父母應該問:“你是沒有好好學,還是下了功夫但還是不懂?”如果孩子的回答是後面一種,父母就要問:“那你喜歡什麽?”
在孩子的青春期階段,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為人處世,讓他能做到待人接物得體周到,充滿善意。智力是天生的,技能是後天培養的。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智力方面並沒有突出的天賦,那麽不如在技能方面多加培養。天無絕人之路,沒有必要把家庭變成學校,但父母是老師這個職責是不變的。
8.嘉賓專訪
放下焦慮,建立對孩子的恰當期望。
在忙也要調整時間,增加更多家庭時光。
什麽都想得到的背後,可能是父母的虛榮。
讓孩子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往往會走得更長久。
我不是學霸,為什麽非得讓孩子成為學霸呢?
堅守教育的初心,讓孩子用健康的心智探索世界。
孩子應該有一種求知的欲望,要有好奇心,要有同情心、同理心,要有交流的能力;在生活中要有公民的參與感,要以合格公民的姿態參與到這個世界發展的過程當中,並推動社會的進步。
家庭教育要回歸生活,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就是壞的教育。一個孩子如果不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自理,是很難擁有幸福人生的。
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家長要教孩子學會思考。學會思考是孩子一輩子的事,需要一輩子的努力。
告訴孩子要以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要學會溝通。
教孩子抵制誘惑,克服自己的沖動。
得到某些東西可能需要等待,而且等待的過程還要表現良好。
在社會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立刻實現,沒有耐心的人也做不成大事,等待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我們目前的教育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知識教育過度,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極度缺乏。
如果對孩子用手機和上網限制太多,他們很難跟上科技的發展。
父親需要陪伴妻子、孩子一起做家務,一起讀書,一起聊天。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飛速,但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越來越多。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真正獲得的,是對待知識的態度、科學的學習方式,以及全面而理性的自我認知。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積極應對問題,盡力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態度,這個態度是陪伴我們終生的寶貴財富。
由於此前被父母幹預得太多,孩子長大後已經無法獨立思考。
有時候孩子看起來在做“閑事”,其實也是在學習,讓孩子多做一些這樣的“閑事”,對他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學校教育的重心是知識教育,但是如果想在未來更具有競爭力,孩子還需要學會如何面對失敗,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等。
曾國藩曾經說過,一個孩子教育得好不好主要看三個方面:誰不睡懶覺、讀不讀書、做不做家務。
PS:幾位演講人的書或者其他演講值得找來讀讀看看。
1.龍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護兒童及家庭研究服務中心主任)
2.勞倫斯·科恩(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兒童遊戲治療師)
3.謝剛(美國加州弗裏曼特市聯合校區學校心理學家、學校心理學博士)
4.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家庭教育首席專家)
5.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
《讓家庭教育回歸生活》讀書筆記3000字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