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緣“熟”而起——《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600字

緣“熟”而起——《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600字

緣“熟”而起——《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600字:
發現電腦裡藏了幾篇本科大一大二寫的讀書筆記。回想當初閱讀這些社會科學書籍的時候,自己盡力又時而深感難以讀懂的心境彷彿重現。但如今細想,我是很喜歡她們的。可惜最近無暇寫作,那便發這篇大一時的小文章吧!
當現代化浪潮席捲中國,當西方文化滲透湧入,當新式事物衝擊傳統,中國社會在內外推動之下發生劇烈的變革。然而,歷史程序與轉型道路皆呈現出了一種特殊性與曲折性。剖開表象究其本質,費孝通先生看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本性,看到了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的文化差異,更看到了中國現代化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及導致種種問題的本質性原因。這種由於地理與人文等因素形成的,經歷歲月磨合洗練與數代傳承鞏固的社會特性深深紮根於文化之中,塑造人們的思維與行動方式,進而影響社會發展。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特徵包括因不流動而產生的孤立與隔膜,因聚村而居而形成的穩定安寧,因人人終老是鄉而構成的熟人社會,因文字多餘而導致的文盲集中,因變遷緩慢而崇尚傳統,因血緣社會而重視人情來往,等等。這些特性或多或少地在中國人與中國社會中得以反應。
這些特點與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熟”而起的。熟,即熟悉,“是長時間裡,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裡陶煉出來的結果。”熟悉的環境裡講究傳統,法律難行,實行禮治而非法治;熟悉的人際使文字語言並非唯一工具,變遷緩慢以致文化可親子傳授;依據熟悉與親密程度由自我向外圍漸次推開,形成獨特的差序格局;熟悉的環境裡講究人情,不定契約,難有商業。

緣“熟”而起——《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600字

這種“熟”因何而起呢?農業乃大國之本,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小農經營、需要合作、考慮安全、土地繼承等因素導致了中國農民的聚村而居。村落便構成了中國鄉土社群的單位。這種生活是極具地方性的。村落具有自己的活動範圍,村落之間的接觸很少從而各自形成孤立的社會圈。人們在村中出生、成長、老去,他們幾乎在此經歷全部的人生歷程,並且成為彼此的見證者。人與人互相看著長大,“熟”便由此而來。這種關係形成的社會稱為“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之中沒有陌生人。在此狀態之下,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方法在於“在日常接觸中摸熟對方的性格,然後去承他的歡,做到自己心安”。那麼生活在非流動性小地方的人便擁有足夠的時間瞭解每個固定的人的生活。
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有一整套的規矩規範,這些規範是“習”出來的禮俗。這一整套方法不是自己設計的,不是一群人共同討論規劃的,而是一代一代居於此地的人累積並傳承下來的。上一代將通過試驗得出有效的方法傳授給下一代。既然方法有效也就不必問理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5101.html),方法既能成為生活的保障,人便變得保守而好古。用作者的話說,“每個人出生之前,已經有人替他準備了怎麼去應付人生道路上可能發生的問題了,他只要‘學而時習之’”。這一套方法即是傳統,它維持著禮的規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講究教化。在此之中,比如打官司是“教化不夠”的體現,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反觀在法治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是陌生的,所以“得講明白,還怕口說無憑而產生了法律”。人與人的關係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法律是依靠由人執行的權力來支撐的。
如今現代社會變遷很快,傳統失去永久有效性,其效力是無法保證的,此時人們就需要團體合作解決問題。而控制個人的力量,即法律,能保證大家在規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的問題。然而,由於源於西方的現行法律原則與舊式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原有觀念在民間依然根深蒂固,在判決之時常常與地方傳統衝突等等原因,現代司法在鄉土中國的推行舉步維艱。某些制度在鄉間甚至產生了破壞原禮治秩序卻未真正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的副作用。因此,如作者所呼籲,“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得先變革”,才能更好地推行法治。
在人與人彼此熟悉的環境之中,人們通常是通過聲氣辨人的。有一個能引起共鳴的生活中的例子:敲門之時,人們問“誰呀?”回答的人並不自報姓名,而是回答“我”。問話的人通過對方的聲音就能知道他是誰了。在“面對面社群”中,“眉目傳情”,“指石相證”,拋開了較為間接的象徵原料,而求更直接的會意,因而語言本身不是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徵體系,文字更是成了一種多餘。因而在鄉土社會之中,沒有文字之需,文盲現象便是正常的了。另外,鄉土社會的穩定性使得人們所需記憶與學習的範圍大大減小了。熟人中長大的人有極長時間與該地方的人文風土融合,學習祖先與他人的經驗。生活已然定型,習慣合乎生理基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固定不變,這些種種因素使人們不需訴諸於額外“記憶”,這種常態也使人們安於現狀從而變得循規蹈矩。
處於現代都市變化極快的環境之中,人們必須依靠外在的象徵,依靠語言與文字來應對改變,學習從而生存。而鄉土社會的穩固保守性與文字難立足的特徵便成為了社會轉型之中的流弊。我們只有先改變這種因“熟”而起的基層狀況,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文盲集中”現象,讓文字下鄉。
人與人之間的熟悉是有程度上的差異的。親朋、鄰里、直至同鄉同村,人們彼此之間的熟悉親密度不盡相同,則關聯度亦有所差別。就好比投擲石子,石子入水,水面上蕩起一輪輪漸次推出的波紋,波紋越遠越薄。在鄉土社會之中,親屬關係是最重要的,它是“根據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生的社會關係”。“這種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路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人物。”在這樣一張複雜的網路之中,個體本身是中心。中心的勢力大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圈子的範圍。社會中“攀關係”、“講交情”現象便由此而來。對比西洋社會之中,人和人像捆柴一般組織成一個團體,個人對團體的關係是相同的或者先規定的。團體裡有資格,這便自然地誕生了權利問題。團體中講規則,法律對所有人是平等的。
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私人性質的網路互相融合疊加形成鄉土社會獨特的差序格局。這種社會結構建構的道德體系便是由己的剋制與修身為始,向不同路線推廣,比如對親人同胞講孝悌,對朋友講忠信。因而中國的道德和法律是要看所施物件和自己的關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這一套標準體系具有可伸縮性。而西洋社會之中,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團體是至上的,分子與團體的關係是相等的,由此便確立了每個人人格上的平等。團體需要代理人執行團體的意志。而為了保障個人權利並且防止代理人濫用權力,憲法由此誕生,其中的標準體系是不具有伸縮性的。
家族作為熟悉親密度最高者在鄉土社會中佔有關鍵地位。人們利用親屬的倫常去組合社群,經營各種事業,從而家族擔負了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而為了經營事業,家族的結構必須擴大並且長期延續,事業的需要排斥了普通感情,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紀律規範比如家法、夫婦相敬、女子“三從四德”等等。在鄉土社會,為了按規則經營分工合作的經濟和生育的事業,男女之間是隔離的有別的。因而社會中家族中主要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相比之下,西方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並不在家庭分內,家庭中夫婦共同經歷生育事務,兩性感情是家庭的凝合力量,子女長成後離開團體。
這種以己為中心的價值理念構成了中國社會中個體的“自我主義”。而這種具有差序的推浪形式模糊了公私的界限,公與私成了相對概念。當一個人犧牲國家利益為小團體謀利益時他可以說是在為小團體的公。這種模稜兩可便造成了許許多多爭議。而西洋社會的團體格局使得群己界限是分明的,人民像柴捆在一束裡,視國家為每個分子謀利益的機構,於是他們有革命、憲法、法律、國會等等。
在現代化的轉型過程中,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構成了種種阻礙。比如規則實行上的“不平等”非公平現象,辦事情就是“找關係”等等。這些社會問題從本質上由差序格局而起。在中國鄉土性社會之中,權利義務的意識,現代國家觀念,法律意識等都是由外內傳的概念,缺乏一定的基礎,人們對此的理解與心理和行動上的改變是需要一個漫長過程和積極引導的。
鄉土社會是熟人的社會,人情往來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然而,契約是指陌生人所作的約定,在訂立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之中一方有信用一方有法律。商業是以契約為基礎的。因而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是難以存在的。
進入現代社會,理性支配著活動。這種需要權利義務的清算,需要精密計算和確當單位的“契約”是商業發達的必備條件。而這卻又是鄉土本性社會所欠缺的,也是社會進步過程中必要的轉型點。
鄉土社會是沒有具體目的,只因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這種“有機的團結”形成禮俗社會。相比之下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是“機械的團結”,形成法理社會。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鄉土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的重重困境。然而,我們的社會特性是不同於西方的,因而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在摸索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關注這種根深蒂固的“鄉土性”;在設計創造制度的決策中,應當考慮群眾的接受程度並且適當加以引導,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