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必懂道理:別害怕跟人起衝突
我曾在一家跨國化工公司,帶領100名高管參加遠離工作的團隊活動。這些工程師的謙遜、友好和禮貌一開始就讓我非常吃驚。後來我決定冒一次險,讓他們知道雖然他們都很友善,但我不知道在他們禮貌的外表下,是否掩蓋了隨時可能爆發的矛盾。人群中傳來了一陣笑聲。這算是尷尬的認同嗎?
當我要求他們對公司內的人際關係進行評價時,88%的員工表示,他們來自一個“問題家庭”,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未公開的矛盾。
對此我並不吃驚。在我們合作過的公司,我們最常見到的最具有爭議的一種行為就是迴避矛盾。人們不會去解決意見分歧,然後協同一致工作,而是會抑制內心的想法,直到老闆離開會議現場,或者他們與志趣相投的同事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聊這些問題。團隊分裂成許多兩極分化的小團體,每個團體都只關注自己的目標。
這似乎是一種不健康的傳染行為,但許多管理類文章卻容忍了這種做法。
事實上,當下有關職場矛盾管理的大多數文章基礎都是40年前的一種模型。1974年,肯尼斯•托馬斯與拉爾夫•基爾曼開發了這個模型,其中將回避作為解決矛盾的五種主要策略之一。但托馬斯與基爾曼曾明確表示,迴避矛盾會妨礙團隊在重要決策中相互協作,結果將導致決策失敗。所以,這並不是有效的策略。
沒有人喜歡跟別人對立。大多數人甚至光是想到衝突就會開始緊張。但問題不會自己消失。它們只會日益惡化。
那麼,該怎麼辦呢?
讓所有人坐上同一艘船
第一步是保證每個業務單位的目標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公司規模越大、產品越多樣化,保持這種一致的難度也就更高——相互矛盾的目標更有可能在員工之間造成摩擦。保證每個人的獎勵與公司目標掛鉤。告訴員工,他們需要將公司目標放在首位,除非他們的績效僅僅取決於自己所在部門的成功。
太陽石油公司(Sunoco)前任CEO林恩•埃爾森漢斯表示,將員工的目標與獎勵和公司目標掛鉤將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讓所有人都參與到對話當中。
埃爾森漢斯說:“最開始,人們或許不會彼此喜歡,彼此信任,甚至認為別人一無是處。但如果公司培養所有人對公司的責任心,形成一種規範,例如所有人一起討論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可選解決方案,就會逐漸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氛圍。人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我們要幫助彼此取得成功,進而讓公司獲得成功。’”她補充道,這樣做會帶來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即人們會開始認為絕不能讓彼此失望。
埃爾森漢斯的方法雖然可能能夠減少矛盾的數量,但卻沒有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應對與其他人公開的矛盾,最終獲得所謂的“雙贏”。
就事論事而非就人論事
如何培養團隊以健康的方式解決問題?羅傑•費舍爾與威廉姆•L•尤里的《達成一致:無需讓步的說服藝術》(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一書就是很好的資源。該書的作者重點強調了直接關注公司或團隊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是關注代表分歧另一方的個人,否則只會讓矛盾升級,並分散人們對問題的關注。
他們提到的另外一個主要觀點是,人們往往會固執地堅持非此即彼的立場,而不是展開創造性地合作,尋找解決方案。相反,要培訓團隊走出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努力判斷其他人的根本利益。他們是否擔心按照你所提議的程式會導致銷量減少?他們是否擔心引發客戶不滿?他們是否擔心團隊的信譽會受到影響?費舍爾和尤里曾寫道,立場或許始終無法協調,但利益卻可以調和。如果明確了矛盾雙方的根本利益,就可以把精力用於尋找一種解決方案,來滿足所有人最重要的需求。
提出棘手的問題
坦誠地討論可能引起同事、(甚至更糟糕的是引起)老闆負面反應的問題,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如果整個公司能夠自上而下堅持這種做法,往往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同時還有巨大的潛在好處。
2008年路透社(Reuters)與湯普森集團(Thompson)合併時,CEO德文•維尼格很清楚,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整合兩批之前相互競爭的員工——兩家公司共有50,000名員工,遍及93個國家。有害環境的潛在影響是巨大的。不過,在與維尼格進行第一次討論時,我便知道,他決定打造一個不會讓對方失望的團隊。
維尼格說:“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是我的首要任務。我希望打造的團隊,是讓人們感覺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彼此的才能,並且知道始終有其他人在背後支援自己。”
經過第一階段,維尼格自己的員工開始開啟心扉,把彼此看成是有細微差別的正常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之後是第二階段:創造一種環境,讓人們可以向別人提出意見。比如,一位高管就批評維尼格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雖然這位高管擔心自己的行為有越界之嫌,但維尼格不僅接受了對方的批評,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而且其他員工也感謝這位高管,因為他提出了他們一直敢怒不敢言的問題。
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願意接受這種坦白的做法,但每一位團隊領導者可以採取措施,建立一種更加誠實和支援性的文化。它將有益於培養團隊凝聚力,大幅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