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第二章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第二章

第2章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是什麼”問題和“應不應該”問題

  •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 論題就是引起對話或討論的問題抑或爭議。它是後續所有討論的驅動力。
  • 描述性論題是指對過去現在將來的各種描述的精確與否提出的問題。

  • 這些論題都屬於倫理道德範疇,它們提出的都是關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有什麼不該有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問題。它們需要的是規定性的答案。因此,我們將這些問題稱為規定性論題

  • 社會論爭通常都屬於規定性論題。

他到底在說什麼啊

  • 在你辨認論題的時候,要努力抵制這種思想:陳述這個論題的正確方法只有一種,其他都是錯誤的。一旦你找到整篇文章或整場講座所要論述的問題,以及這個問題和這篇文章或這場講座之間的聯絡,你就已經發現了論題。只要確保你所界定的論題符合“論題”的界定標準即可。

  • 論題並沒有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準結論

  • 所謂結論,即作者或演說者希望你接受的資訊。

他想讓我相信什麼結論

  • 要找到結論,批判性思考的人首先要問:“作者或演說者希望證明的是什麼?”或者“和我交流的這個人的主要觀點是什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結論。

  • 有說服力的交流或論證的基本結構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為乙。

    • “甲”是指結論,“乙”是指結論的支撐材料。這個結構代表了推理的過程。

找到結論有線索可循

  • 線索一:問問論題是什麼。
    • 因為結論總是對論題的一個迴應。知道論題是什麼將有助於我們找到結論。
    • 怎樣確定論題
      • 首先,看看文章標題。
      • 其次,看看文章開頭第一段。
      • 如果這些技巧都不管用,那就有必要再往下瀏覽幾段。
  • 線索二:尋找指示詞(indicator word)
    • 結論前面常有指示詞引導,告訴我們接下來出現的就是結論。當你看到這些指示詞的時候,務必要提高警惕。它們往往會告訴你後面出現的就是結論。
    • 常用指示詞:因此(consequently)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由此得出(thus) 因此可以斷定(it follows that) 我要說的重點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顯示出(shows that) 證明(proves that) 告訴我們(indicates that)
      問題的實質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 線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檢視一下。
    • 結論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現。首先要注意的兩個地方是文章的開頭結尾。很多作家寫文章喜歡開門見山,陳述中往往包含了他們想要證明的論點。而其他作家則喜歡在文章的結尾總結出結論。如果你在讀一篇篇幅很長且錯綜複雜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說些什麼,那就直接跳到結尾去看看。
  • 線索四:記住不可能作為結論的東西。
    • 不可能作為結論出現:例句 資料 定義 背景資料 證據
  • 線索五:檢查一下交流的語境作者的背景
    • 作家、演說者或網站常在有些論題上持一種可以預見的立場。如果文章的結論並不明顯,那麼資料來源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和文章作者的背景就會變成特別有價值的線索。對那些與作者或演說者有關係的組織機構的資訊我們更要特別當心。
  • 線索六:問一問“所以呢?”
    • 因為結論常常都是含蓄的,所以我們要問“所以呢”來得出結論本身。問一下“作者是不是要我們從他所提供的資訊裡面找出隱含的結論”。

輪到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 寫作之前先將論題的範圍儘量縮小
  • 寫作前最好花點時間確定一下你的論題。有沒有一個清楚明確的論題,通常是區別作家成熟不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