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騰訊傳》
從一間30多平的辦公室到193米高的騰訊大廈,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騰訊用了18年。20多年前的馬化騰一定不會料到,自己能有機會在校園北面建一座39層高的騰訊大廈,從位於頂層的辦公室可以日日俯瞰校園,追憶已經逝去的青春。從QQ到遊戲,再到微信,騰訊的產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疑擁有最廣泛的使用者基礎,這也是騰訊在與其他挑戰者較量中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
有人說這本書不過是騰訊版的“新聞聯播”,對騰訊的汙點隻字不提,作為作者的吳曉波免不了拿錢辦事的嫌疑。其實我感覺這本書還是不錯的,吳曉波寫的還是比較中肯的,他只是將事實羅列出來,至於孰對孰錯,讀者自然有自己的判斷。騰訊和很多公司都有過交鋒,結果大多是以騰訊勝利而告終,其他的小公司不是被騰訊收購就是被騰訊消滅,所以被騰訊看上的公司通常都沒有好下場。當然,廣泛的使用者基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一定不是唯一因素。
通過書本的字裡行間,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在馬化騰的親力推動下,“小步快跑,試錯迭代”“親近使用者,體驗第一”等產品哲學滲入騰訊的靈魂之中。騰訊的成功也無疑驗證了他的正確。然而,書中最令我個人印象深刻的是張小龍關於產品經理的幾點解讀:
——敏銳感知潮流變化。要把握人群的真實需求。
——使用者感知需求。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大特點是變化極快,產品經理更應該依靠直覺和感性,而非圖表和分析,來把握使用者需求。
——海量的實踐。一萬小時定律,同樣適用於產品經理,需要開展千次的產品實踐,才能稱得上是瞭解產品設計,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博而不專的積累。美術、音樂、閱讀、攝影、旅遊等文藝行為貌似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但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廣博的知識儲備,以此才能瞭解大數量的人群,設計的產品才不會脫離人群。
——負責的態度。唯有如此,產品經理才能足夠偏執,抵擋住來自上級和績效考核的壓力,按照自己的意志不變形、不妥協地執行產品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