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讀後感作文3100字
《深度學習》讀後感作文3100字:
最近讀了一本書《深度學習》,讀完有如下收穫:第一;關於焦慮。我們感慨每天時光匆匆,特別焦慮,因為我們做的事情都是繁瑣的,膚淺,事物性的沒有創造價值的,所以沒有成就感。如何改變呢,首先少看社交軟體,保持專注。其次,少幹繁瑣的簡單事情,多做有挑戰的事情,激發潛力創造力,享受創造的樂趣。有句話特別好,娛樂其實不能帶來快樂,真正帶來快樂的應該是工作,工作後實現目標的那種歡快感是娛樂不能給予的。
第二:關於努力。
很多人會覺得生命苦短,還是及時行樂比較好,差不多的了得過且過吧。生活迫使我們不得不努力,如果不努力還能過的不錯因為有人替你努力過了,所謂的歲月靜好一定是有人替你遮擋了風雨。如果很幸運有人替你遮擋了風雨你不應該一味享受而忘記前進,畢竟誰的遮擋都不可能太長時間,即使能遮擋一生一世,幾生幾世,也不意味著你可以放棄努力,你更應該在高起點上創造新高。
論文學習:
陶藝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摘要:中國陶藝文化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小學階段開設陶藝課程對於青少年兒童傳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十幾年裡,陶藝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通過借鑑國內小學陶藝課程相關研究及本人實踐考察,針對這些問題我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陶藝;小學美術;教學;綜合素質。陶藝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更突出體現了這些美術的特性。陶藝融入小學美術教學能夠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觀念下對小學美術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陶藝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各地小學美術課程中開設了陶藝課程,目前小學陶藝課取得一定的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定位不明確
對於我國曆史文化悠久的陶藝來說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我通過翻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陶藝課程課本與聽取部分小學陶藝課程,我發現多數還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設定課程內容。通俗易懂又不失趣味性。與此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小學陶藝課程每個學段學習內容定位不明確。如果按通常學段劃分可將小學劃分為三個學段:1—2年級、3—4年級、5—6年級。其三個學段在“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具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在1—2年級“造型·表現”領域教學內容應該是學生對於陶藝的初體驗,不應有過多要求,培養興趣,提高觀察能力為主。但在實際教學中陶藝教師要求低年級學生注意形式美、用途等,忽視了學生所處年級陶藝課程內容定位。在5—6年級“欣賞·評述”領域陶藝教師往往照本宣科,缺乏對學生語言表達與思維的培養,沒有做到新課改擴大學生知識面與確保學生教學活動中主體地位的要求。
(二)陶藝教學模式單一
陶藝由其特殊性,其教學模式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不盡相同。但在現實課堂中還有許多陶藝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其效果不佳。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一隻想飛的貓讀後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5155.html)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直接講授,沒有引起學生對於知識的自主合作探究。老師直接對知識的講解與問題的解答,沒有引起學生的思考導致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類似的問題依舊不會。
二、小學美術陶藝教學出現問題的解決措施
陶藝進入小學美術課堂的時間不長、經驗不足。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明確陶藝教學內容
在此我按照將小學分為三個學段四個領域來劃分小學陶藝學習內容。
1—2年級:嘗試利用泥土媒介,通過捏捏、團團、揉揉、壓壓等大膽、自由地表現物體。在造型表現:自由的將手中泥土捏成自己想要的形體,並從中使學生親近自然感受陶藝的樂趣。設計與運用:在自己陶藝造型基礎上進行形體抽象或者做裝飾,融入自己想法,釋放內心情感。欣賞評述:在欣賞陶藝作品直觀感受,大膽表述即可。綜合探究:展開想象,擴寬思路,在遊戲陶藝中進行探索。
3—4年級:認識形、肌理、凹凸、透視和空間等方法,體驗不同陶泥種類的效果,表現所見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作願望。造型表現:掌握基本陶藝手法,進行基本形體創作。設計運用:學習陶藝創作的基本方法、設計思路。欣賞評述:觀看陶藝作品表達自己感受。綜合探索:多學科,多種媒介材料綜合創作陶藝的嘗試。
5—6年級: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表現所見所聞。所感受的事物,進行陶藝創作創作作品突出個人情感。造型與表現:運用空間、形、色的掌握,製作出立體的陶藝作品,並準確表達其個人情感。設計運用:將簡單的設計理念運用到陶藝創作中,並美化生活。欣賞評述:對陶藝作品基本準確認識其製作方法,特點,顏色等,並能通過欣賞體會作者感情。綜合探索:以陶藝與其他知識的結合形式,探索陶藝與生活的關係。
(二)課程採取多元化教學方式
陶藝教學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其教學方式的多元性。其一,是採用啟啟發式教學。在小學美術陶藝課堂啟發式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陶藝需要學生通過泥巴這樣的一種媒介來塑造自己所想表達的形象,其主觀性非常強。不同於數學1+1=2是一個固定答案。其二,陶藝教學走出課堂。陶藝教學不應該僅僅在教室中進行學習,走出教室親近自然、走進陶瓷廠、參觀博物館這都是陶藝課需要運用的教學形式。
陶藝課程教學在培養學生造型能力的基礎上,深化了學生對美學中造型與形式理解,傳承了我國優秀民族文化,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是素質教育在美術課程中的體現。
教學設計:四年級下《家鄉的橋》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家鄉橋的基本結構和形狀特點,用聯想、誇張等藝術手法設計表現一座
特色的泥塑橋;
2、欣賞不同特徵的橋。瞭解與橋有關的文化和知識,運用疊加、排列等方法將
泥條巧妙組合,塑造一座橋;
3、增進對家鄉橋的理解,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瞭解家鄉的橋,用泥塑表現家鄉的橋
2、難點:表現有家鄉特色的橋
四、課前準備:陶泥、泥塑工具
五、教學過程:
1、聯絡生活,感知橋的結構
(1)聯絡生活經驗說一說,橋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2)橋包括橋欄、橋墩、橋面三個部分
2、歸類遊戲,進行橋的認知
(1)欣賞各種橋的圖片,進行分類
(2)試著說一說你歸類的理由。(種類、外形、材質)
3、欣賞圖片,感受泥塑零件的豐富性
(1)教師出示任務:用陶泥塑造一座橋
(2)學習運用泥塑零件,感受泥片、泥球、泥條的不同變化
(3)運用大小、重疊、組合、刻畫等泥塑方法深入學習泥片、泥球、泥條
4、圖紙探究,感受泥巴零件的多樣性
(1)欣賞教師繪製的橋的圖紙,找一找分別運用的泥巴零件
橋墩一一泥塊
橋面——泥板
橋欄一一泥條
(2)小組合作探究:如何運用泥巴零件更好地表現一座橋,並完成橋的小稿圖
(3)欣賞同學繪製的小稿橋,說說哪一部分設計得最獨特
(4)完善小稿
5、分工合作,泥塑表現穩固橋
(1)欣賞同學的泥塑橋,說一說獨特之處
(2)小組分工合作,選擇最佳圖紙方案,運用泥巴零件塑造一座穩固而獨特的橋
6、參觀欣賞,相互學習
反思:以這樣的理念,我在設計《家鄉的橋》這個美術綜合性教學活動中,考慮到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智慧及興趣,將教學物件進行同質分組,也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興趣,選擇自己所喜愛的方式呈現主題。教師根據每位學生擅長的智慧,將他們分成不同智慧的小組。在此基礎上,引領各組學生進行成果展示的準備活動:資料的檢索、知識的交流、意見的彙集,讓學生對主題有更為深入的瞭解,情感的體悟。在這一活動中,擁有不同智慧的學生人盡其材。之後的主題表現,學生開展草圖的研究和探討,無論是何種主題展示形式的學生都根據自己的設想,先繪出預想中的家鄉的橋,在汲取他人的意見之後完善草圖,這是一個思索、完善的過程。最後,學生以自己所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