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蔚小理等投資手機電池廠欣旺達 12 億元:車用電池你趕緊造,我們需要“寧德可替代”

蔚小理等投資手機電池廠欣旺達 12 億元:車用電池你趕緊造,我們需要“寧德可替代”

眼下,誰手裡握著車企的命脈?電池。福特電馬月銷不足 400、蔚來月交付大幅下跌,據說都是電池所累。所以即使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和最完備的產業鏈,仍然不能讓車企放心。

於是,蔚小理、上汽、東風、廣汽剛剛共同投資了一家電池廠商欣旺達。新勢力三強、國有車企老大哥們同時看中一家“二線”電池廠商。這還是動力電池產業的第一次。

言外之意:

我們需要一個寧德時代之外的 Plan B。

國有大廠、一線新勢力下注

2 月 24 日,動力電池廠商欣旺達釋出公告,旗下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增資 24.3 億元,共 19 家企業進行了認購,合計 19.5495% 的股權。投資方中,明顯能找到這麼幾家車企。

江蘇車和家汽車有限公司,這是理想汽車。蘇州蔚瑞,它的背後是蔚來。Sky Top LLC,則是小鵬汽車關聯公司。“蔚小理”皆有佈局,且佔據了大頭,其中理想和小鵬各出資 4 億,聯合領投

傳統車企方面,則出現了上汽、東風、廣汽這些國有大廠。6 家車廠,總共投資 11.8 億,佔投資額的一半

欣旺達在公告中表示,通過本次交易,有利於欣旺達汽車電池獲得進一步發展的經營資金,優化財務結構,減輕債務負擔,增強欣旺達汽車電池抗風險能力,有利於滿足公司汽車動力電池業務戰略發展需求,有助於提升公司未來的整體盈利水平。

可以看到,欣旺達僅從財務資金角度進行了解釋,對於具體業務拓展、合作,沒有透露更多資訊。但從之前各方透露的訊息來看,投資方與欣旺達這家電池廠商的合作,早已有之。

比如有訊息稱,今年即將上市的小鵬旗艦 SUV G9,某一版本將會搭載欣旺達的電池,佔電池供應份額超過 50%

而且,G9 這款車上計劃搭載 800v 快充,如果是真,這就說明欣旺達電池的技術指標和效能已經不輸寧德時代或比亞迪這樣的大廠,甚至略有領先。

那麼欣旺達到底是誰?它的動力電池業務同時吸引了蔚來、理想、小鵬這三家造車新勢力、以及幾家國有車企的投資。這會對欣旺達未來的發展產生怎樣影響?又會對目前動力電池行業的格局產生怎樣的衝擊?

欣旺達是誰?

鋰電池,欣旺達其實是個老玩家了。1997 年,欣旺達就在深圳成立創辦,起初,它的業務是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模組等二次電池模組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00 年開始,欣旺達的研發和業務全面轉向鋰電池。

從產品線來看,欣旺達過去的優勢科目,是供給膝上型電腦、手機、移動裝置的小型鋰電池

從 2009 年開始,欣旺達切入動力電池領域,當年動力電池模組就實現了量產,2010 年開始建設相關產業基地。

欣旺達的技術優勢,在於電池包和電池模組的技術,這是它的看家本領,行業內屬於領先地位,依託這項優勢,欣旺達開發出獨特的模組 + 電芯一體化生產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不過發展初期,欣旺達卡位 HEV,產品方向重點放在了電動自行車、小型混動汽車的電池包。這也讓它錯過了電動汽車爆發期的第一班車。

整體來看,相比於寧德時代和其他競爭者,欣旺達市佔率仍然極低。根據 SNE Research 釋出的報告,去年前 11 個月,欣旺達在全球市場份額以 1.1% 排第十。但 12 月被長城旗下蜂巢能源超過,無緣年度前十。

而在動力電池領域,規模效應明顯,市佔率高的企業在供應鏈掌握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都更具備優勢。所以欣旺達近三年毛利率分別為 22%、13%、11%,盈利能力在行業內仍處於較低水平。

規模效應不足導致的另一個弱勢則是研發能力的不足。目前欣旺達量產的電芯能量密度為 215Wh / gk,BEV 動力電芯為 224Wh/kg,寧德時代則在 260-280 之間。

“二線”欣旺達,研發投入比不過行業龍頭很正常。不過 2020 年,欣旺達研發投入 20 億元,在所有二線廠商中居高位。另外,市佔率不高並不能代表欣旺達產品力就不行,這還受到產能影響。

強如比亞迪寧德時代,尚且被產能所困,想方設法建廠擴產,又何況一眾二線廠商呢?這也是 2020 年動力電池行業的一個通病。目前,欣旺達已經在山東棗莊投資 200 億建設產線,預計全部建成後年產能 30GWh。

寧王不香?二線廠商為何被爭搶

對欣旺達的大額增資,代表了車企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前景的看好,也是車企對於自身產業鏈安全供應穩定性的鞏固和補充。換句話說,車廠擔心自己的供應鏈被少數幾個市佔率絕對佔優的廠家把控,急需 Plan B。

這樣的憂慮不僅合情合理,而且還很迫切。2020 年開始,汽車工業供應鏈開始劇烈波動,不光是晶片,而是各個品類輪番告急。電池方面,上游材料碳酸鋰一年漲幅超過 400%,而電池包總裝所需的晶片也供應不足。

這就造成了電池企業本身出貨下降,引發車廠的恐慌。去年,有傳言說何小鵬曾親自在寧德時代總部門口蹲守求電池,但很快被闢謠。

但隨後的 P5 延遲交付、新車型啟用新供應商的訊息,依然反映出動力電池的緊張狀況。另外,蔚來從年年末開始,交付量大幅下跌,甚至落後於哪吒,官方解釋主要原因也是為電池所困。

智慧車參考昨天也從福特官方獲悉,福特電動轉型第一作、官方無比重視的電馬 Mach-E,國內月銷不足 400,主要還是電池供應商比亞迪的鍋。

這其實不稀奇,比亞迪的電池產能,當然要優先滿足自家車型需求。一系列情況,反映出車廠對電池龍頭的擔憂:

體量越大受供應鏈波動越明顯,而且車廠本身對於電池排產出貨沒有話語權。

解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像長城汽車,從零開始組建電池公司,自給自足,甚至還“出口外銷”爭奪市場份額。另外一種就是投資二線電池廠商,結成產業聯盟。

在供應鏈緊張的情況下,拓展供應商,也能提高車廠對於危機的應對能力。而欣旺達在動力電池產業的生態位是這樣的:有技術儲備、實力不是最強但也不差、眼下急需擴張。

最重要的,動力電池領域已經顯現幾個巨頭壟斷之勢,欣旺達正好又是為數不多沒被大集團、大資本“染指”的淨土,十分珍貴。不被車企“盯上”,反倒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