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回港籌錢,“蔚小理”將走進造車新戰局
核心提示:
1、理想和小鵬在登陸港股市場這件事上的初衷是一致的:融資,融更多的錢,補充更多的“糧草彈藥”。
2、理想汽車 2019 年、2020 年以及 2021 年一季度,其淨虧損分別達到 24 億元、1.52 億元、3.6 億元,仍處於虧損狀態。
3、在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看來,未來五年,將會是新能源汽車全面戰爭的時代。
“水銀門”風波尚未完全平息,理想汽車已經開啟回港之路了。
7 月 26 日,理想汽車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將成為第二家迴歸港股的中概股。早在 5 月底,理想汽車便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並將以雙重上市的方式,於 8 月底左右登陸港交所。
由於在美股上市未滿兩年,不符合香港二次上市原則,小鵬、理想只能通過雙重上市的方式迴流。相比二次上市,雙重上市的過程更為嚴格,不僅要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和香港證券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SFC) 的共同監管,還要同時滿足兩地對上市公司各項監管要求,以確保在兩個證券交易所同時掛牌。
大費周章走流程、耗費更多時間成本,理想和小鵬在登陸港股市場這件事上的初衷是一致的:融資,融更多的錢,補充更多的“糧草彈藥”。此前已經滿足二次上市條件的蔚來,因涉及使用者信託持股等問題被推遲上市,因此,在變幻莫測的新能源造車市場,理想和小鵬根本等不起。
據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 2019 年、2020 年以及 2021 年一季度,其淨虧損分別達到 24 億元、1.52 億元、3.6 億元,仍處於虧損狀態。理想汽車預計 2021 年淨虧損額還將進一步擴大,其主要原因在於擴大銷售及服務網路、研發新車型等,而隨著研發的進一步投入,經營性現金流仍舊有再次為負的風險。
但問題是,自 2019 年 11 月量產理想 ONE 開始,理想汽車的在售車型只此一款,即便是在 2021 年 5 月,理想釋出了 2021 款理想 ONE 改款車型,也不過是在現款的基礎上,對其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增程電動系統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升級。
相比蔚來及小鵬,其量產交付車輛均有 2~3 款車型,如蔚來的 ES6、ES8 和 EC6,小鵬汽車的 P7、G3、G3i,以及與華為深度繫結的極狐、賽力斯,360 旗下的哪吒汽車、Baidu 旗下的集度汽車等新品牌,都在逐漸削弱理想汽車的“護城河”。截至 7 月 26 日收盤,理想汽車報價 30.77 美元/股,市值 278.4 億美元,在三大造車新勢力中概股中,市值排名第三。
告別“一款車型打天下”能否改變市場地位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理想將釋出至少 3 款新車。據理想汽車招股書顯示,2022 年理想將在 X 平臺上推出首款全尺寸豪華增程式電動 SUV,2023 還將推出另外兩款 SUV。X 平臺繼承了理想 ONE 現有的增程式電動汽車平臺,並配備了的下一代增程電動動力系統。
除此之外,理想汽車正在大力投資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併為開發了 Whale 和 Shark 兩個平臺,計劃自 2023 年起,每年至少推出兩款高壓純電動車型,而從 2022 年起,理想汽車也將 L4 級自動駕駛作為必要硬體成為所有新車型的標配。
按照理想的預測,中國智慧電動車市場規模將在 2025 年達到 800 萬臺,遠高於工信部規劃的 500 萬臺,其中增程式汽車銷量將從 2020 年的 3 萬輛增加至 2025 年的 40 萬輛,將佔 2025 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 7.3%。
現實很殘酷。只有至少佔據 20% 市場份額的玩家們,才有可能進行下一輪的角逐與廝殺。“智慧汽車行業本身處於加速發展狀態,理想不能停止產品的演進及更新。”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曾表示,到 2022 年,智慧電動車行業裡的玩家都會陸續交付,成敗與否最終還要看產品和市場銷量。
2021 年 3 月,理想汽車批准了針對李想個人的期權計劃,根據 2021 年股權激勵計劃,李想被授予購買理想汽車 1.086 億股 B 類普通股的期權,行權價格為每股 14.63 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份(ADS)29.26 美元,該價格與授出日期(3 月 8 日)前 30 個交易日公司 ADS 平均收盤價相等。
而具體的行權條件則根據汽車交付量擬定,即當任何連續 12 個月內交付的車輛總數超過 50 萬輛時,即可行使第一批期權。當任何連續 12 個月內交付的汽車總量分別超過 100 萬輛、150 萬輛、200 萬輛、250 萬輛和 300 萬輛時,即可行使第二批至第六批期權。
“這是個很有個性、很優秀的期權激勵計劃,行權條件簡單明確,激勵性很強。”汽車行業分析師對此表示,尤其是分六期,勻速行權,對李想本人也有一定的壓迫性,也與到 2025 年賣出 160 萬輛車的擴張戰略不謀而合。
據悉,2021 年 6 月,理想 ONE 共交付 7713 輛新車,首次拿下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理想汽車累計交付近 6.3 萬輛理想 ONE,僅 2021 年上半年,總交付量達到近 3.1 萬輛,接近此前年銷量的二分之一。
銷量雖然亮眼,但理想主打的增程式電動仍存在諸多風險,如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相關地區新能源政策變動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使用者方面對增程式技術的認可度,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對理想汽車提出諸多新挑戰。
錢、人才、市場,一個都不能少
自 2021 年以來,小米、華為都直接或間接的加入到“造車”的浪潮中,雷軍直接在前期投入 100 億元,親自下場帶領小米造車;華為則派出餘承東挑起“造車”大梁,出任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統籌汽車業務;Baidu 更是跟吉利、起亞等諸多傳統造車廠商達成合作,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
面對“不差錢”的網際網路造車“入侵者們”,理想汽車捉襟見肘。為了獲得最終的入場券,李想曾表示,不介意以任何一種方式獲得更多的資金儲備,如資本市場、二級市場、以及銀行貸款、發債等各種各樣的方式,“錢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在小鵬順利回到港股後,小鵬汽車副董事長、總裁顧巨集地也曾表示,時機成熟會考慮迴歸 A 股。
據鳳凰科技統計,2020 年造車“三小隻”在不同程度上都曾完成美股增發。2020 年 12 月初,理想汽車曾增發 4700 萬股、最高融資 16 億美元;幾天之後,小鵬汽車通過美股增發,融資近 22 億美元,成為中概股最大規模的首次股票增發;蔚來汽車也於 2020 年完成了三次美股增發,金額分別為 4.9 億美元、17.3 億美元、30.5 億美元。
截至 2021 年一季度,理想、小鵬、蔚來的資金儲備分別為 303.6 億元、362 億元、475.5 億元,短期來看資金並不短缺,但持續的研發投入、升級配套軟體、擴大銷售網路等動作,都讓造車新勢力們不敢掉以輕心。
據理想汽車財務資料顯示,2018-2020 年度理想汽車研發費用分別為 7.94 億元、11.69 億元、11.00 億元。2021 年一季度,研發費用就達到了 5.15 億元,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長了 171.23%。
不僅如此,隨著理想汽車直營零售中心的擴建,理想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或許會由正轉負。目前,理想汽車直營零售中心已經覆蓋了全國 65 個城市,完成第 100 家直營零售中心的建設,預計到 2021 年底,理想汽車計劃將建成 200 家直營零售中心,覆蓋全國超過 100 個城市。
在沈亞楠看來,這是一場針對錢、渠道、場站、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戰,如果切入時機不夠早,就會陷入被動被其他選手搶佔,“未來五年,將會是全面戰爭的時代”。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造車新勢力們在儲備更多的資金的同時,還要不斷調整內部戰略及打法,尤其是面對繁雜的造車供應鏈製造體系、軟硬體互動等方面,如何掌握多種複雜組織形式的能力,也將是未來造車新勢力們需要面對的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