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誰著史》之讀書筆記
《五百年來誰著史》之讀書筆記
柳鯤鵬
2011-3-7
關鍵字:五百年來誰著史 柳鯤鵬 讀書筆記
簡介:2月看完了韓毓海的《五百年來誰著史》,史料眾多,論述精彩,收穫極多,故做筆記。以吾眼光,作者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決定論看近代中國金融問題,雖然史料正確,論述也正確,其實越說越荒謬。因為事實不是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而是上層建築主導了經濟基礎:中國的上層建築決定了白銀經濟,西方的軍事金融一體決定了侵略屠殺。
2月出差上海,花半個月看完了韓毓海的《五百年來誰著史》。感覺收穫極大,書也相當精彩,做了一點筆記。作者思想有點亂,雖然自稱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試圖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解釋事情,結果第一個事實都是上層建築主導(決定)經濟基礎,並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這一點也是被馬克思主義忽悠的結果。作者也明白,資本主義的發達,其實正是侵略屠殺美洲之後才富裕起來的,即靠著金融軍事集團。由於史料觀點很多,與吾獨立思考很接近,故做筆記並加以點評。
文中駁斥了歐洲文明中心觀點,指出,世界的發現,是從突厥,特別是蒙古人完成的。
歐洲人就是移民的意思?
1820年,中國經濟佔世界1/3,遠遠超過歐洲。那時的歐洲,還只能通過精神和宗教(鼓吹服從,其實是奴教)的自我鼓吹,而不敢在物質和生活上炫耀。
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其實是通過新教消滅舊教的過程實現的。
北魏以來,教權與政權的衝突,都是因為教權大量斂財有關。點評:但是經濟基礎並不能決定上層建築。
14世紀,歐洲只有100本羊皮書。點評:就靠著這些玩意就文藝復興了?就資由人性了?
17世紀,西班牙是歐洲最先進的國家,引進東方知識和物產之後才有了文藝復興。
歐洲的繪畫,實際上是作為外國說明書(即中國產品)存在的。而中國山水畫,讓歐洲藝術開始從自然角度思考人生。
中國是沒有創世神話的。點評:據說盤古開天闢地也是外來的(從印度來),但是有人考證盤古神話在南方很普遍,是出口轉內銷的。
鐵是航海的前提,沒鐵就沒有大錨,就沒有辦法固定船。點評:所以世界文明一直就是中華文明。
明代產生三大小說的時候,歐洲人還不知道什麼叫長篇小說,歐洲還是奴農制呢。點評:所以吾評論說,沒有什麼封建制度資本制度,其實都是奴隸制度。
秦朝統一中國之後,中國其實是“官無封建,吏有封建”。執行權掌握在胥吏手中。國家不發俸祿,從辦事中獲得好處解決。
明朝利用海外白銀建立貨幣體系,是發行紙幣的失敗,喪失了貨幣主權,進而喪失了社會整合能力為代價。
根據以上兩點,稱中國為“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完全虛構。
中國的近代,就是一個以運河交通為核心的時代。
點評:文中聲稱改革開放30年的最大成就,就是結束了資本主義對於世界市場的壟斷,實在是可笑之極。實際上是把自己國內市場的控制權送給洋大人,在國際上毫無定價權。明朝佔有世界市場吧?結果如何呢?
黃宗仁堅持紅太祖改造了中國,結果失去了黴國大學的教職。點評:資本家養活大學是用來洗腦的,不聽話的人當然要滾蛋了。
中國的根本問題就是土地問題和農民問題。點評:以前的國際關係,說到底都是土地問題,現在是控制經濟資源、全球化掠奪問題。
中國傳統上是一個王朝,支配力量是文化,其經濟基礎卻無法被國家財政和稅收所支配的。點評:這也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基礎決定論的荒謬。
歐洲因為有200多個國家,人民要保命,就要交保護費。戰爭就要借錢,於是銀行家控制了國家。中國古代的稅收,主要是社會目的(救災)。
黃宗仁把中國獨立自主的財政貨幣體系,看作是500年來頭一件大事。即人民幣權威的確實。
近代中國資產階級是長途貿易的產物。
英格蘭銀行變成了政府的政府,私人銀行具有了絕對的權力。
西方發生國債是投資於戰爭和殖民,國家授權公司對外戰爭和殖民。點評:資本主義就是靠著掠奪發財的。
中國的商業和政治是完全分開的。點評:學習西方的重商傳統,首先就要學習對外侵略掠奪。
清政府唯一一次因為戰爭貸款100萬兩白銀。這似乎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次。
聽任金融依賴外國,這是1567年(隆慶元年)以來中國國家能力持續衰落的根本原因。點評:短視與長遠的矛盾。
美洲新大陸白銀總產量的3/4,被運到中國。
新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立足於基層組織嚴密的社會動員機制。點評:是紅太祖剔除了“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的糟粕。
英國圈地,主要是長期荒廢的公地;最初的產業工人,大多是從流浪漢轉化而來的,之前是農奴。點評:這個似乎過於好聽,應該是不少。
點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是殖民地經濟。
18世紀末期,面對木材的生態危機,一個是向下挖煤,另外一個是對外掠奪。而中國則是通過勞動密集貿易中繼方式解決。
中國的農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勞動者。
1775年,亞洲人口占2/3,生產佔4/5。中國南方土地8倍於英國的效率。點評:中國歷史真燦爛。
1434年大航海之後,中國沒有閉關自守,反而通過貿易與白銀,把西方捲入了東亞為核心的世界經濟中。這是勤勞革命。點評:首先強軍,然後富國富民。
當時的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把中國作為市場經濟的典範,英國是變態的。點評:溫家寶說自己經常看這本書,真的看過了?
近代中國大量向西方借款(支付賠款),變成了債務奴隸。點評:今天的特色當局也是如此。那麼黴國債務也多,結果如何?這要看誰具有控制權,即軍事權與行動意志。與西方打交道,“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內”。
中國小農經濟崩潰的原因,是資本主義軍事侵略與金融壟斷的結果。紅太祖用民兵制對抗募兵制,以互助合作與集體化道路。
近代西方的好戰主義、霸權主義,乃是促成現代信貸制度的真正原因。
16世紀明朝在冊的官員只有20400。點評:這實在是太少了。
19世紀歐洲經濟學真正代表是馬爾薩斯,積極主張利用戰爭消滅人口。故陳獨秀在《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中說“歐羅巴之全部文明史,無一字非鮮血之所書”。其實也僅僅是近代才風行起來。點評:中國洋奴們奉馬爾薩斯為祖宗,主張消滅中國人。
西方現代政治的奠基者,是主張霸權大於正義的馬基雅維利。
19世紀,歐洲認為最惡劣的道德就是“軟弱”,文弱是“奴隸的原罪”。所以,軍事暴力、金融壟斷、文化壟斷,這就是鴉片戰爭是文明戰勝愚昧的正義戰爭的結論來源。這也註定了之後世界的戰爭越來越多。點評:西方文化一直如此。
漢字是中華文化大一統的基礎,通過文化教育達成“禮治”,而不是通過軍事經濟司法達成“法治”。以文化教育為主,在其他手段為輔。到宋代分為官吏體制,官負責教化,史負責其他,造成文化的向心力增強,制度向心力減弱。點評:經濟基礎毫無決定作用。
歐洲歷史昭示:總是先有國家,後有民族。
歐洲歷史上,資本積累不是通過僱傭勞動,也不是通過高利貸利息,而是當國家成為借貸方時,利潤和信用才可保障;如果是永久的,積累也才是可能的。因而,資本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一個債務體系,而非一個僱傭勞動體系,馬克思主義毫無疑問在這裡錯了。點評:馬克思主義很難說有哪個方面正確了。
1701年開始的西班牙繼承戰爭,極大提升了人類戰爭水平,使用了滑膛槍、步兵橫隊,爆炸彈霰彈,火炮攻擊力更加強大,後勤補給效率提高,使得長期戰爭成為可能。
所謂國會,實乃一為確保還款而設立的徵稅機構。通過君主立憲,防止無限制汲取百姓稅收。
1756年以英法爭戰為導火索,進而席捲全球的“七年戰爭”,其規模算是世界大戰了。
法國因為戰爭債務破產,想通過徵稅解決問題,導致《人權與公民權宣言》。這裡所謂的人權,其實是霸權,也沒有給予承受戰爭負擔的農民。這使得“不明真相的群眾”倒向帝制,給拿破崙以機會。而拿破崙則抓住了國家即戰爭這一關鍵,向歐洲輸出革命,對封建貴族階級進行了滅頂式打擊。而他重建法國制度的思想,來源於東方政治(土耳其)。他企圖重建一個帝國,但是如此就沒有戰爭,金融銀行就沒有辦法發財,所以必須失敗。
康德指出,英國之所以長期以來一直能夠窮兵黷武,就是由於其發明的戰爭國債制度。此制度一日不除,人類永無寧日。點評:難怪以黴國那樣的富裕,竟然有如此重的債務,奧妙在這裡。
阿克頓說: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沒有一個地方比私慾銀行系統更盛行腐化。點評:沒有人記得後半句。
點評:黑格爾關於財富的增長,應該正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論的來源。
康德指出:以文明的名義,通過武力去征服所謂“野蠻地區”的人民,從邏輯和法律上是不通的。點評:強盜們認為這是通的。
黑格爾聲稱,西方的殖民活動是“追求自由”,給場地帶來“法治”和“先進文明”。點評:馬克思對此如何看待?
馬克思的偉大:資本主義的謎,在於“錢能生錢”,“貨幣轉化為資本”。
財富的來源,是來自僱傭勞動體系。點評:吾以為此論不確。因為這只是掠奪的一種。
勞動力成為商品,人成為商品,除了勞動力自由支配,沒有任何其他自由。
幻覺在於:貨幣作為價值的象徵,也是財富的最終來源和創造者。點評:即吾所說,洗腦大學生認為是錢養活人。
點評:馬克思主義對工人階級充滿了希望,吾以為是完全錯誤的。工人階級本身是沒有什麼組織性的,比如工頭很難說是工人階級。而工人在城市中更是沒有什麼組織力量,不象農村有家族背景。工人階級絕對不可能決定人類社會的命運。
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鬥爭是為了爭奪社會剩餘價值。點評:吾以為是錯誤的。他們首先爭奪的是活命這是沒錯的,其實是追求均貧富。而這與社會剩餘價值很難說有直接關係,或者只是表現形式而已。
點評:歷史的進步,更本質上,還是因為人的精神性而不是物質性,否則動物也能革命了。比如有了生活基礎,工人階級鬥爭基本消失,轉而進入各種精神方面的運動。
列寧認為,不僅歐洲的資產階級是落後的,無產階級也不是“天然先進的”。點評:列寧不錯,不過他沒有意識到,其實工人階級本身就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只喜歡錢。
歐洲的欺騙:自然法->自然權利->人的權利->人權->統治階級的權利->錢。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將權力歷史化,而非絕對化,即天命,進而使得民心成為政權合法性的來源。皇帝不過是權力的託管人,“奉天承命”。於是形成了禮制。
中國政治思想中,正義和善是權力的基礎,所以強制四夷接受中國文化,也是錯誤的。歐洲則以武力商戰傳教。
清代,巡撫和總督方才成為手握軍政財權的封疆大吏。
《禮記》的精神實質就是對理想制度的追求。
歐洲民族國家是被作為戰爭機器而設計出來的。
康有為的大同書,值得注意。
中華文明中,究竟是作一個大人,還是小人,不是由權勢地位和財富決定的,也不是由性別和族裔決的,而是由胸懷、擔當決定的。
祖宗曰:“民,神之主也”,“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
所謂英國的公司制度、債券方式、航海、長途貿易,歐洲有,中國也早就有了,包括出資股份、票號等等。如果說確有一種因素是歐洲和英國獨有的,那就是窮兵黷武和軍商一體的國家體制(文化?歷史?)。因為英國在戰爭中的勝利,使得歐洲各國和日本的仿效。
1816年,英國戰爭國債高達7.92億英鎊,為其國民收入的2.5倍強。沒有破產是因為資本家們的投資。戰爭(和戰爭技術)促進了歐洲現代國家體制的形成和轉化。
與其說工業革命創造了新財富,不如說海外財富的發現。美洲奴隸需要衣服,又提供棉花。沒有這兩條,就是實現了紡織品的機械化,也無處銷售。如果沒有佔領印度,也不可能獨霸世界紡織市場。
1800年,英國煤炭產量佔世界90%,這是英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產品領先。當時英國國會辯論焦點是女工在礦坑上身裸露,有礙風化。每一塊煤炭上都沾著工人階級的血肉。
英國存在大量的活性炭和地表煤,開採特別方便。
以焦炭大規模冶鐵,是中國文明的巨大貢獻。但是由於中國不主張以戰爭形式進行領土擴張,所以沒有利用鐵到處侵略。
開採地表煤之後,要深層掘煤,地表的下沉,需要利用蒸汽機排水。
1825年,在英北一個叫達勒姆的黑煤窯裡,一個不知名的勞動者將蒸汽機用於推動礦車。此為火車時代的開始。
由於從美洲大量掠奪了白銀,歐洲貨幣過剩導致價格革命,於是資本家就想辦法以機器代人力以“節約成本”。
當時的自然科學對於工業革命的作用幾乎為0。
15世紀以降的中國在銀礦少的情況下,竟然以白銀為貨幣體系。到1800年,世界白銀的4/5流入了中國。
1799年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黴國貨幣和金融的獨立,才是其獨立與崛起的根本原因。其將貨幣主權送給私人銀行,使得可以大規模發生國債,形成超過其國民生產能力幾十倍的財政。點評:有點道理,其實沒有道理。印第安人都屠殺光了,那麼一個大陸當然要建立國家了。
其實西方近代才崛起,本質基因是侵略屠殺了美洲印第安人,憑空得到無數財富,進而產生資本主義。侵略中國時,恰好中國遇到清朝末期,而清朝又是武功極差(清軍打俄羅斯土匪,竟有尼布楚條約,真無能之李),故有中國半殖民地之禍。這在方面,《大陸猜想》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