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B-tree 演算法詳解

B-tree 演算法詳解

作者:Chank

原文連結:http://blog.csdn.net/flq_chank/article/details/41928291

一、B-tree演算法定義

   對於最小度數為d(d≥2, 最大度為2d-1),樹高為h的樹T來說,如果樹T擁有如下性質:

      (1)所有的葉子結點都擁有相同的高度,即樹T的高度h。

      (2)除了樹根和葉子結點外,所有的結點至少有d個孩子。樹根則是葉子結點或至少有2個孩子。

      (3)每一個結點至多有2d–1個孩子。

   我們則稱樹T為B-tree。如下圖所示即為一棵度數為2的簡單B-tree:

                                                              

   可以看出,B-tree是一種平衡樹,每個葉子結點都擁有相同的高度h。每一個結點中可以含有兩種型別的資料。一種是指標(葉子結點沒有),可以指向其孩子結點;另一種則是資料域,一般含有兩種資訊,即按升序排序的鍵和儲存的資訊。即一個B-tree結點的結構可以用如下方式來表示:

p0 data0 p1 data1 pn datan pn+1

   其中p是指標,指向其孩子結點。data主要有兩個資料域,升序排序的鍵data.key(data0.key < data1.key < … < datan.key)和儲存的資訊data.info。對於度數為d的B-tree來說,由於d≤n+2≤2d-1,即d-2≤n≤2d-3。例如上圖中根結點的100即是鍵值也是資料資訊,即data.key=data.info=100,是一種及其簡單的形式。

二、B-tree查詢資料

   B-tree演算法可以說是一種很優雅的演算法,對B-tree中資料的增加或刪除都能很容易地使之重新平衡。

    假設要查詢資料x,則B-tree演算法的查詢演算法如下:

      (1)將樹根r賦給p,即p=r。

      (2) 如果p為NULL,就結束查詢返回未找到資料和當前結點的地址(插入資料時要用到)。否則,轉(3)

      (3)如果x<data0.key,則將p0賦給p,轉(2)。否則,轉(4) 

      (4)判斷是否存在x=datai.key,如果存在,則返回找到資料。否則,轉(5)。

      (5)判斷是否存在datai.key<x<datai+1.key(1≤i≤n),如果存在,則將pi賦給p,轉(2)。否則,將pn+1賦給p,轉(2)

   如果要查詢資料60,查詢過程如下圖虛線所示

                                                                     圖2 在B-tree中查詢資料60

三、B-tree演算法插入 

B-tree插入資料會可能導致結點滿而分裂,但分裂後卻仍然能保持B-tree平衡。假設要插入資料x,則B-tree演算法的插入演算法如下:

      (1)對要查詢的資料x執行一次查詢操作。如果找到,就直接結束操作;否則,轉(2)

      (2)如果p為NULL,則說明樹為空,建立一個根結點,返回成功。否則,判斷當前結點是否滿(n>2d-3),如果未滿,插入x結束操作。如果滿,轉(3)

      (3)設當前結點p為(p0,data0,p1,data1 ,…datad-1,…,p2d-2,data2d-2,p2d-1 )。建立一個新的結點p’包含資料(pd,datad,…,p2d-2,data2d-2,p2d-1),則結點p變為(p0,data0,p1,data1 ,…,pd-2,datad-2,pd-1)。設p的父結點為P。此時,如果P為NULL(根結點已滿),建立一個新的根結點包含資料:p的地址、datad-1和p’的地址;如果P不為NULL,則轉(4)

      (4)將datad-1和結點p’的地址插入到p的父結點P中。此時,如果父結點P未滿,則結點返回成功;否則將P賦給p,轉(3)

例如,對如圖3-1的B-tee插入資料300後的B-tree如下圖所示:

                                                        圖3 插入資料300後的B-tree

   如果繼續插入資料1,則根結點會滿,此時會建立新的根結點,如下圖所示:

                                              圖4插入資料1後的B-tree

四、B-tree演算法刪除 

假設要刪除資料x,則B-tree演算法的刪除演算法如下:

      (1)對要刪除的資料x執行一次查詢操作。如果沒有找到,就直接結束操作;否則,轉(2)

      (2)假設x在結點p(…,datai,pi,…)中(即datai.key=x),判斷p是否在葉子結點中,如果不是,轉(3);如果是,刪除datai,轉(5)

      (3)根據pi和它所指向結點的p0,並一直沿著p0這條路徑查詢,直到找到葉子結點。用找到的葉子結點的data0來替換(2)中找到的datai,轉(4)

      (4)刪除葉子結點的data0,轉(5)

      (5)對於葉子結點,如果n≥d-2,則結束操作,返回成功。否則,轉(6)

      (6)執行一次合併操作(跟父結點的datai和它的兄弟結點合併)。如果合併後的結點n>2d-3,則執行一次類似插入操作的分裂操作(將合併後的結點從中間分成兩部分)。如果合併後其父結點n≥d-2,則結束操作,返回成功。否則,轉(6)

   如下圖所示,該B-tree的度數d=3:

                                  圖5 B-tree刪除操作示例

   如果要刪除該B-tree中的70,則刪除後的B-tree如下圖所示:


                              圖6刪除資料70後的B-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