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空談使用者體驗設計方法論

空談使用者體驗設計方法論

本文定位就是空談,因為使用者體驗設計是需要參與和共創的。而不是紙上談兵,今天由於場地有限(根本就沒場地),我也就只能在公眾號來發表一下了。

首先我們需要理清楚我們整個系統與系統之間的使用者體驗旅程Customer Journey,目的是為了搞清使用者們在這些系統中,最痛苦的部分在哪裡

我們可以讓使用者代表用貼小紙條的方式將自己在這些使用者體驗旅程Customer Journey環節中的痛點描述出來,並按照一個給定的定級標準來量化這種痛苦的級別

然後讓大家將寫好的小紙條全部貼在對應的使用者體驗旅程Customer Journey中。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看看到底問題最大的環節是哪裡,也就是告訴大家,哪裡是最值得做使用者體驗改進的。因為使用者體驗並不是用來生搬硬套的。而是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才去探索的動作。

參看以下的Customer Journey

當鎖定了之後,我們需要將定位分類的這些問題聚攏,大家可以採用投票的方式來定位,本次改進準備在哪裡下手。

那麼當鎖定了之後,就開始放大定位的位置了。也就是具體的某一個子系統或者模組(總之一定在使用者旅程中的一個環節)。

在這裡,我們提前開啟一個design thinking的流程,我們先要知道,面對這個具體的問題,我們應該以什麼思路來解決目前的痛點。

我們首先具有同理心,理解為什麼系統成為了現在這樣的設計,是因為技術原因嗎?還是因為當時的特殊情況,還是因為某些特殊業務需要造成這樣的。我們由此來定位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需要發散性探索型的思考

了,讓所有使用者一起思考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先拋開解題思路,我們從使用者根本訴求著手,讓大家寫出你最希望如何來操作或者系統應該如何執行,就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了。

這裡推薦一個小方法,叫Crazy8,或者六頂思考帽

在此僅先推薦Crazy8

見Crazy8下圖

每個人發散性思考,在8個格子內畫出你所認為最棒的草圖,來解決這個問題。

又是一輪思考和投票之後,我們來選出誰才是最佳方案。針對這個方案,我們按照design thinking的流程進行下一步動作,原型定義prototyping。

參與人員可以有使用者,設計師,程式設計師一起來定義如何來做到這個最佳的方案。讓大家一起討論,畫出草圖,從草稿,到架構設計,到資料模型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了,我們想要驗證這麼設計真的能夠解決了這個問題。

方法就是,我們沿著customer journey,一條一條的給出驗證的場景,用場景來驗證現在提出的原型是正確的,我們再次讓使用者從場景開始,架構,技術,設計從驗證的角度來思考,能不能承受使用者提出的場景的考驗。並且最終記錄下,哪些可以做到哪些是一個需要調研的spike或者是不得不用繞道workaround的

最後我們需要收拾好今天一天的收穫,回去準備implement了。

我們需要沉澱的是

  1. customer journey map

    • 客戶旅程的路線圖

    • 對於每個環節的痛點位置的定義,量化痛點

    • 每個路線環節的感受(易用,不舒適等等)

  2. 待辦事項

    • 原型方案

    • 原型驗證的場景

    • 原型驗證後所產生的問題

  3. 回顧會

沒錯,最後我們需要做一個回顧會。總結今天收穫了些什麼。

沉澱後的思考 

使用者體驗設計與敏捷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