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三十六計之敵戰計

三十六計之敵戰計

敵戰計是當敵我處於勢均力敵態勢時使用的計謀。

此篇共有六計,它們是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第七計 無中生有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①。少陰、太陰、太陽②。
    ①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誑,欺詐、誑騙。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
動詞。句意為:運用假象欺騙對方,但並非一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
成 真象。
    ②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真象。句意為:用大大小小
的假象去掩護真象。
    古人按語說:無而示有,誑也。誑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
則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
巡縛嵩為人千餘,披黑夜,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復夜縋人,
潮兵笑,不裝置,乃以死士五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里(新唐書一九二《張
巡傳》《戰略考·唐》)。
    此計的關鍵在於真假要有變化,虛實必須結合,一假到底,易被敵人發覺,難
以制敵。先假後真,先虛後實,無中必須生有。指揮者必須抓住敵人已被迷惑的有
利時機,迅速地以“真”、以“實”、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勝的速度,攻擊
敵方,等敵人頭腦還來不及清醒時,即被擊潰。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這個“有”,指的是“真”,
是“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
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此計可分解為三部曲:第一步,示敵
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第三步,我方
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這樣,敵方思想已被擾亂,主動權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計有兩點應予注意:
    第一、敵方指揮官性格多疑,過於謹慎的,此計特別奏效。
    第二、要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
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
    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祿山、史思明。唐將張巡忠於唐室,
不肯投敵。他率領二三千人的軍隊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縣)。安祿山派降將令狐
潮率四萬人馬圍攻雍丘城。敵眾我寡,張巡雖取得幾次突擊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
奈城中箭只越來越少,趕造不及。無有箭只,很難抵擋敵軍攻城。張巡想起三國時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計。急命軍中搜集秸草,紮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
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急命部隊萬箭齊發,急如驟雨。
張巡輕而易舉獲敵箭數十萬支。令狐潮天明後,知已中計,氣急敗壞,後悔不迭。
第二天夜晚,張巡又從城上往下吊草人。賊眾見狀。哈哈大笑。
    張巡見敵人已被麻痺,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敵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
幕掩護下,迅速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營中大亂。
    張巡乘此機會,率部衝出城來,殺得分狐潮大敗而逃,損兵折將,只得退守陳
留(今開封東南)。張巡巧用無中生有之計保住了雍丘城。
    戰國末期,七雄並立。實際上,秦國兵力最強,楚國地盤最大,齊國地勢最好。
其餘四國都不是他們的對手。當時,齊楚結盟,秦國無法取勝。秦國的相國張儀是
個著名謀略家,他向秦王建議,離間齊楚,再分別擊之。秦王覺得有理,遂派張僅
出使楚國。
    張儀帶著厚禮拜見楚懷王,說秦國願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今河南淅川、內江
一帶)送與楚國,只要楚能絕齊之盟。懷王一聽,覺得有利可圖:一得了地盤,二
削弱了齊國,三又可與強秦結盟。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痛痛快快地答應了。懷王
派逢侯醜與張儀赴秦,簽訂條約。二人快到咸陽的時候,張儀假裝喝醉酒,從車上
掉下來,回家養傷。逢侯醜只得在館驛住下。過了幾天,逢侯醜見不到張儀,只得
上書秦王。秦王回信說:既然有約定,寡人當然遵守。但是楚未絕齊,怎能隨便籤
約呢?
    逢侯醜派人向楚懷王彙報,懷王哪裡知道秦國早已設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齊國,
大罵齊王,於是齊國絕楚和秦。
    這時,張儀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五,說:“咦,你怎麼還沒有回國?”
逢侯醜說:“正要同你一起去見秦王,談送商於之地一事。”張儀卻說:“這點小
事,不要秦王親自央定。我當時已說將我的奉邑六裡,送給楚王,我說了就成了。”
逢侯醜說:“你說的是商於六百里!”張儀故作驚訝:“哪裡的話!秦國土地都是
征戰所得,豈能隨意送人?你們聽錯了吧!”
    逢侯醜無奈,只得回報楚懷王。懷王大怒,發兵攻秦。可是現在秦齊已經結盟,
在兩國夾擊之下,楚軍大敗,秦軍盡取漢中之地六百里。最後,懷王只得割地求和。

    懷王中了張儀無中生有之計,不但沒有得到好處,相反卻喪失大片國土。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①,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②。
    ①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
事行動。
    ②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
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盪,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
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
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麼,動而合理,是
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矇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
軍事上的出奇制勝。
    古人按語說: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
艾屯白水之北;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
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艾
即夜潛軍,徑到洮城。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姜維不善用
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這則按語講出了“奇”、“正”的辯證關係。奇正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絡。孫
子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規原則;所
謂“奇”,指的是與常規原則相對而言的靈活用兵之法。其實,奇正也可以互相轉
化。比如說,“明修找通,暗渡陳倉”,寫入兵書,此法可以說由奇變為正,而適
時的正面強攻又可能轉化為奇了。鄧艾識破姜維“暗渡陳倉”
    之計,認定姜維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過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襲取洪城,等
姜淮偷襲洪城時,鄧艾已嚴陣已待了。鄧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變的道理,識破姜維
之計。由此可見,對於熟悉兵法的人來說,戰場上千變萬化,使用各種計謀,必須
審時度勢,機械搬用某種計謀,是難以成功的。
    暗渡陳倉,意思是採取正面佯攻,當敵軍被我牽刺而集結固守時,我軍悄悄派
出一支部隊迂迴到敵後,乘虛而入,進行決定性的突襲。
    此計與聲東擊西計有相似之處,都有迷惑敵人、隱蔽進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
處是:聲東擊西,隱蔽的是攻擊點;暗渡陳倉,隱蔽的是攻擊路線。
    此計是漢大將軍韓信創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
功戰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並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
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
劉邦此次脫險後,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痺項羽,劉邦退走時,將漢中通往關
中的棧道全部燒燬,表示不再返回關中。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
爭奪天下。
    公元前206年, 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
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燬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守軍聞
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日要塞加緊防
範,阻攔漢軍進攻。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吸引了敵軍注意力,
把敵軍的主力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今陝西寶雞縣東)
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一般來說,一個將領實施某一計謀取成功之後,敵方會吸取教訓,防止再次上當。
因此,故伎重演,難度很大。古代軍事奇才韓信,二施“暗渡陳倉”的計謀,玩弄
敵人於股掌之上,堪稱一絕。楚漢相爭,各路諸侯,自知力量不敵劉邦、項羽,他
們密切注意戰爭動向,尋找靠山。西魏王豹,本已投靠劉邦,後見漢兵受挫,就轉
而投靠項羽,聯楚反漢。大將軍韓信舉兵攻打西魏,大軍進至黃河渡口臨晉關(今
陝西大荔東)。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臨晉關對岸的蒲阪(今山西永濟西),憑藉黃
河天險,緊守度日,封鎖臨晉關河面,森嚴壁壘。
    韓信深知,如果從臨晉關渡河,損失太大,難以成功。他決定再施“暗渡陳倉”
的計謀。他佯裝準備從臨晉關渡河決戰,調集人馬,趕造船隻,派人沿黃河上游察
看地形。經過認真調查韓信決定從黃河上游夏陽(今陝西韓城南)渡河,那裡地勢
險要,魏兵守備空虛。韓信一面命大軍向夏口調集,一面佯裝從臨晉關渡河,派兵
丁擂鼓吶喊,推船入水,作出強攻的樣子。魏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就在漢軍佯裝
大舉強渡的時候,漢軍已在韓信率領下從夏陽渡河後,直取魏都平陽(今山西臨汾),
等到西魏王豹得到訊息,派兵堵截漢軍,已經來不及了。漢軍生擒西魏王豹,佔領
了西魏。

第九計 隔岸觀火
    陽乖序亂①,明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④。
    ①陽乖序亂:陽,指公開的。乖,違背,不協調。此指敵方內部矛盾激化,以
致公開地表現出多方面秩序混亂、傾軋。
    ②陰以待逆:陰,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我暗中靜觀敵變,坐待敵方更進一
步的局面惡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為。
    ④順以動豫, 豫順以動: 語出《易經.豫》卦。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
(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為坤為地,上卦為震為雷。是雷生於地,雷從地底而出,
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飛騰。《豫卦》的《彖》辭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
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順時而動,正因為豫卦之意是順時而動,所以天地就能隨和其意,
做事就順當自然。
    此計正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於採取攻
逼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鬥”,最後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
利,一舉成功。古人按語說:乖氣浮張,逼則受擊,退則遠之,則亂自起。昔袁尚、
袁熙奔遼東,眾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曹操破烏丸,或
說曹遂徵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斬送尚、熙首來,不煩兵矣。”九月,
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傳其首。諸將問其故,澡日:“彼素畏尚等,吾
急之, 則併力; 緩之,則相圖,其勢然也。”或曰:此兵書火攻之道也,按兵書
《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後段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按語提到《孫子· 火攻篇》,認為孫子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
合。這是很正確的。在《火攻篇》後段,孫子強調,戰爭是利益的爭奪,如果打了
勝仗而無實際利益,這是沒有作用的。所以,“非利不動,非得(指取勝)不用,
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指怨憤、惱怒)而致戰。合於利而動,
不合於利而止。”所以說一定要慎用兵,戒輕戰。戰必以利為目的。當然,隔岸觀
火之計,不等於站在旁邊看熱鬧,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改“坐觀”為“出擊”,以
取勝得利為目的。
    隔岸觀火,就是“坐山觀虎鬥”,“黃鶴樓上看翻船”。敵方內部分裂,矛盾
激化,相互傾軋,勢不兩立,這時切切不可操之過急,免得反而促成他們暫時聯手
對付你。正確的方法是靜止不動,讓他們互相殘殺,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東漢末年,袁紹兵敗身亡,幾個兒子為爭奪權力互相爭鬥,曹操決定擊敗袁氏
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烏桓,曹操向烏桓進兵,擊敗烏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
遼東太守公孫康。曹營諸將向曹操進君,要一鼓作氣,平服遼東,捉拿二袁。曹操
哈哈大笑說,你等勿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的頭送上門來的。於是下令班師,轉回
許昌,靜觀遼東局勢。公孫康聽說二袁歸降,心有疑慮。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奪取遼
東的野心,現在二袁兵敗,如喪家之犬,無處存身,投奔遼東實為迫不得已。公孫
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後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勢力強大的曹操。但他又考
慮,如果曹操進攻遼東,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禦曹操。當他探聽到曹操已經轉回
許昌,並無進攻遼東之意時,認為收容二袁有害無益。於是預設伏兵,召見二袁,
一舉擒拿,割下首級,派人送到曹操營中。曹操笑著對眾將說,公孫康向來俱怕袁
氏吞併他,二袁上門,必定猜疑,如果我們急於用兵,反會促成他們合力抗拒。我
們退兵,他們肯定會自相火併。看看結果,果然不出我料。
    戰國後期,秦將武安君白起在長平一戰,全殲趙軍四十萬,趙國國內一片恐慌。
白起乘勝連下韓國十七城,直逼趙國國都邯鄲,趙國指日可破。趙國情勢危急,平
原君的門客蘇代向趙王獻計,願意冒險赴秦,以救燃眉。趙王與群臣商議,決定依
計而行。
    蘇代帶著厚禮到咸陽拜見應侯範睢,對範睢說:“武安君這次長平一戰,威風
凜凜,現在又直逼邯鄲,他可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頭號功臣。我可為您擔心呀!您現
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將來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這個人不好相處啊。”蘇代巧
舌如簧,說得應侯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問蘇代有何對策。蘇代說:“趙國
已很衰弱,不在話下,何不勸秦王暫時同意議和。這樣可以剝奪武安君的兵權,您
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範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勞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暫時宣諭息兵,允許趙
國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結果,趙國獻出六城,兩國罷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師,心中不快,後來知道是應侯範睢的建議,也無可奈何。兩
年後,秦王又發兵攻趙,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萬大軍前往。這時趙國已起
用老將廉頗,設防甚嚴,秦軍久攻不下。秦王大怒,決定讓白起掛帥出征。白起說:
“趙國統帥廉頗,精通戰略,不是當年的趙括可比;再說,兩國已經議和,現在進
攻,會失信於諸侯.所以,這次出兵,恐難取勝。”秦王又派範睢去動員白起,兩
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裝病不答應。秦王說:“除了白起,難道秦國無將了嗎?”於
是又派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掛帥,白起偽稱病重,拒不受命。秦
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職,趕出咸陽。這時範睢對秦王說:“白起心懷怨恨,如
果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肯定是秦國的禍害。”秦王一聽,急派人賜劍白起,令其
自刎。可憐,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白起,落到這個下場。
    當白起圍邯鄲時,秦國國內本無“火”,可是蘇代點燃範睢的妒忌之火,製造
秦國內亂,文武失和。趙國隔岸觀火,使自己免遭滅亡。

第十計 笑裡藏刀
    信而安之①, 陰以圖之②,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③。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陰以圖之:陰,暗地裡。
    ③剛中柔外:表面柔順,實質強硬尖利。
    古人按語說:兵書雲:“辭卑而益備者,進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故凡敵人之巧言令色,皆殺機之外露也。宋曹瑋知渭州,號令明肅,西夏人憚之。
一日瑋方對客奕棋,會有叛誇數千,亡奔夏境。堠騎(騎馬的偵宿員)報至,諸將
相顧失色,公言笑如平時。徐謂騎日.“吾命也,汝勿顯言。”西夏人聞之,以為
襲己,盡殺之。此臨機應變之用也。若勾踐之事夫差.則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宋將曹瑋,聞知有人叛變,他非但不驚恐,反而隨機應便,談笑自如,不予追
捕,讓敵人把叛逃者誤認為是曹瑋派來進攻的,把他們全部殺光。曹瓊把笑裡藏刀
和借刀殺人之計運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為戰者:切不可輕信對方的甜
言蜜語、空頭支票,要謹防他們暗中隱藏的殺機。總之,此計還多用於軍事政治與
外交的偽裝上。
    笑裡藏刀,原意是指那種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口裡喊哥哥,手裡摸傢伙”
的作法。此計用在軍事上,是運用政治外交上的偽裝手段,欺騙麻痺對方,來掩蓋
己方的軍事行動。這是一種表面友善而暗藏殺機的謀略。
    戰國時期,秦國為了對外擴張,必須奪取地勢險要的黃河崤山一帶,派公孫鞅
為大將,率兵攻打魏國。公孫鞅大軍直抵魏國吳城城下。這吳城原是魏國名將吳起
苦心經營之地,地勢險要,工事堅固,正面進攻恐難奏效。公孫鞍苦苦思索攻城之
計。他探到魏國守將是與自己曾經有過交往的公子行,心中大喜。他馬上修書一封,
主動與公子行套近乎,說道,雖然我們倆現在各為其主,但考慮到我們過去的交情,
還是兩國罷兵,訂立和約為好。念舊之情,溢幹言表。他還建議約定時間會談議和
大事。信送出後,公孫鞅還擺出主動撤兵的姿態,命令秦軍前鋒立即撤回。公子行
看罷來信,又見秦軍退兵,非常高興,馬上回信約定會談日期。公孫鞅見公子行已
鑽入了圈套,暗地在會談之地設下埋伏。會談那天,公子行帶了三百名隨從到達約
定地點,見公孫鞅帶的隨從更少,而且全部沒帶兵器,更加相信對方的誠意。會談
氣氛十分融洽,兩人重敘昔日友情,表達雙方交好的誠意。公孫鞍還擺宴款待公子
行。公子行興沖沖人席,還未坐定,忽聽一聲號令,伏兵從四面包圍過來,公子行
和三百隨從反應不及,全部被擒。公孫鞅利用被俘的隨從,騙開吳城城門,佔領吳
城。魏國只得割讓西河一帶,向秦求和。秦國用公孫鞅笑裡藏刀計輕取崤山一帶。
    三國時期, 由於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17年,魯
肅病死。孫、劉聯合抗曹的蜜月已經結束。當時關羽鎮守荊州,孫權久存奪取荊州
之心,只是時機尚未成熟。不久以後,關羽發兵進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後患,
留下重兵駐守公安、南郡,保衛荊州。孫權手下大將呂蒙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
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議孫權派當時毫無名氣青年將領陸遜接替他的位置,駐守陸口。
陸遜上任,並不顯山露水,定下了與關羽假和好、真備戰的策略。他給關羽寫去一
信,信中極力誇耀關羽,稱關羽功高威重,可與晉文公、韓信齊名。自稱—介書生,
年紀太輕,難擔大任,要關羽多加指教。關羽為人,驕做自負,目中無人,讀罷陸
遜的信,仰天大笑,說道:“無慮江東矣。”馬上從防守荊州的守軍中調出大部人
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陸遜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風報信,約定雙方一起行動,夾
擊關羽。孫權認定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派呂蒙為先鋒,向荊州進發。呂蒙將
精銳部隊埋伏在改裝成商船的戰艦內,日夜兼程,突然襲擊,攻下南部。關羽得訊,
急忙回師,但為時已晚,孫權大軍已佔領荊州。關羽只得敗走麥城。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必有損,損陰以益陽①。
    ①損陰以益陽:陰:此指某些細微的、區域性的事物。陽,此指事物帶整體意義
的、全域性性的事物。這是說在軍事謀略上,如果暫時要以某種損失、失利為代價才
能最終取勝,指揮者應當機立斷,作出某些區域性、或暫時的犧牲,去保全或者爭取
全域性的、整體性的勝利。這是運用我國古代陰陽學說的陰陽相生相剋、相互轉化的
道理而制定的軍事謀略。
    古人按語說:我敵之情,各有長短。戰爭之事,難得全勝,而勝負之訣,即在
長短之相較,乃有以短勝長之祕訣。如以下駟敵上駟,以上駟敵中駟,以中駟敵下
駟之類:則誠兵家獨具之詭謀,非常理之可測也。
    兩軍對峙,敵優我劣或勢均力敵的情況是很多的。如果指揮者主觀指導正確,
常可變劣勢為優勢。孫臏賽馬的故事為大家的熟知,他在田忌的馬總體上不如對方
的情況下,使他仍以二比一獲勝。但是,運用此法也不可生搬硬套。春秋時齊魏桂
陵之戰,魏軍左軍最強,中軍次之,右軍最弱。齊將田忌準備按孫臏賽馬之計如法
泡製,孫臏卻認為不可。他說,這次作戰不是爭個二勝一負,而應大量消滅敵人。
於是用下軍對敵人最強的左軍,以中軍對勢均力敵的中軍,以力量最強的部隊迅速
消滅敵人最弱的右軍。齊軍雖有區域性失利,但敵方左軍、中軍已被鉗制住,右軍很
快敗退。田忌迅即指揮已方上軍乘勝與中軍合力,力克敵方中軍,得手後,三軍合
擊,一起攻破敵方最強的左軍。這樣,齊軍在全域性上形成了優勢,終於取勝。李代
桃僵,就是趨利避害,指揮的高明之處,是要會“算帳”。古人云:“兩利相權從
其重,兩害相衡趨其輕。”以少量的損失換取很大的勝利,是划得來的。
    李代桃僵,語出《樂府詩集·雞鳴篇》:“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
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難一
樣相互幫助,相互友愛。此計用在軍事上,指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
的情況下,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謀略。很象大家在象棋比賽中的“舍車保
帥”的戰術。
    戰國後期,越國北部經常受到匈奴蟾襤國及東胡、林胡等部騷擾,邊境不寧。
趙王派大將李牧鎮守北部門戶雁門。李牧上任後,日日殺牛宰羊,犒賞將士,只許
堅壁自守,不許與敵交鋒。匈奴摸不消底細,也不敢貿然進犯。李牧加緊訓練部隊,
養精蓄銳, 幾年後,兵強馬壯,士氣高昂。公元前250年,李牧準備出擊匈奴。他
派少數士兵保護邊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見狀,派出小股騎兵前去劫掠,李牧的
士兵與敵騎交手,假裝敗退,丟下一些人和牲畜。匈奴人佔得便宜,得勝而歸。匈
奴單于心想,李牧從來不敢出城征戰,果然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膽小之徒。於是親率
大軍直逼雁門。李牧已料到驕兵之計已經奏效,於是嚴陣以待,兵分三路,給匈奴
單于準備了一個大口袋。匈奴軍輕敵冒進,被李牧分割幾處,逐個圍殲。單于兵敗,
落荒而逃,蟾襤國滅亡。李牧用小小的損失,換得了全域性的勝利。
    春秋時期,晉國大奸臣屠岸賈鼓動晉景公滅掉於晉國有功的趙氏家族。屠岸賈
率三千人把趙府團團圍住,把趙家全家老小,殺得一個不留。幸好趙朔之妻莊姬公
主已被祕密送進宮中。屠岸賈聞訊必欲趕盡殺絕,要晉景公殺掉公主。景公念在姑
侄情分,不肯殺公主。公主已身懷有孕,屠岸賈見景公不殺她,就定下斬草除根之
計,準備殺掉嬰兒。公主生下一男嬰,屠岸賈親自帶人入宮搜查,公主將嬰兒藏在
褲內,躲過了搜查。屠岸賈估計嬰兒已偷送出官,立即懸賞緝拿。趙家忠實門客公
孫許臼與程嬰商量救孤之計:如能將一嬰兒與趙氏孤兒對換,
    我帶這一嬰兒逃到首陽山,你便去告密,讓屠賊搜到那個假趙氏遺孤,方才會
停止搜捕,趙氏嫡脈才能保全。程嬰的妻子此時正生一男嬰,他決定用親子替代趙
氏孤兒。他以大義說服妻了忍著悲痛把兒子讓公孫許臼帶走。程嬰依計,向屠岸賈
告密。屠賊迅速帶兵追到首陽山,在公孫井臼居住的茅屋,搜出—個用錦被包裹的
男嬰。於是屠賊摔死了嬰兒。他認為已經斬草除很,放鬆了警戒。在忠臣韓厥的幫
助下,一個心腹假扮醫生,入宮給公主看病,用藥箱偷偷把嬰兒帶出宮外,程嬰已
經聽說自己的兒子被屠賊摔死,強忍悲痛,帶著孤兒逃往外地,過了十五年後,孤
兒長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在韓厥的幫助下,兵戈討賊,殺了奸臣屠岸賈,
報了大仇。
    程嬰見趙氏大仇已報,陳冤已雪,不肯獨享富貴,拔劍自刎,他與公孫許臼合
葬一墓,後人稱“二義冢”。他們的美名千古流傳。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②。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敵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陰,少陽:少陰,此指敵方小的疏漏,少陽,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為
我方要善於捕捉時機,伺隙搗虛,變敵方小的疏漏而為我方小的得利。
    古人按語說: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
用。
    大部隊在運動的過程中,漏洞肯定很多,比如,大兵急於前進,各部運動速度
不同,給養可能造成困難,協調可能不靈,戰線拉得越長,可乘之機一定更多。看
準敵人的空隙,抓住時機一擊,只要有利,不一定完全取勝也行。這個方法,勝利
者可以運用,失敗者也可以運用,強大的一方可以運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運用。
戰爭史上一方經常用小股游擊隊,鑽進敵人的心臟,神出鬼沒打擊敵人,攻敵薄弱
處,應手得利。這樣用順手牽羊取勝的例子,不勝列舉。
    順手牽羊是看準敵方在移動中出現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的
謀略。古人云:“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戰機,乘隙爭利,
當然,小利是否應該必得,這要考慮全域性,只要不會“因小失大”,小勝的機會也
不應該放過。
    公元383年, 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勢力強大。前秦王苻堅坐鎮項城,調
集九十萬大軍,打算一舉殲滅東晉。他派其弟苻融為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苻
融判斷東晉兵力不多並且嚴重缺糧,建議苻堅迅速進攻東晉。苻堅聞訊,不等大軍
齊集,立即率幾千騎兵趕到壽陽。東晉將領謝石得知前秦百萬大軍尚未齊集,抓住
時機,擊敗敵方前鋒,挫敵銳氣。謝石先派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澗,殺
了前秦守將樑成。劉牢之乘勝追擊,重創前秦軍。謝石率師渡過洛澗,順淮河而上,
抵達淝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峙。苻堅見東晉陣
勢嚴整,立即命今堅守河岸,等待後續部隊。謝石看到敵眾我寡,只能速戰速決。
於是,他決定用激將法激怒驕狂的苻堅。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說道,我要與你決一
雌雄,如果你不敢決戰,還是趁早投降為好。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退一
箭之地,放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苻堅大怒,決定暫退一箭之地,等東晉部隊渡到
河中間,再回兵出擊,將晉兵全殲水中。他哪裡料到此時秦軍士氣低落,撤軍令下,
頓時大亂。秦兵爭先恐後,人馬衝撞,亂成一團,怨聲四起。這時指揮已經失靈,
幾次下令停止退卻,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馬已成潰敗之勢。這時謝石指揮東晉兵馬,
迅速渡河,乘敵人大亂,奮力追殺。前秦先鋒苻融被東晉軍在亂軍中殺死,苻堅也
中箭受傷,慌忙逃回洛陽。前秦大敗。淝水之戰,東晉軍抓住戰機,乘虛而入,是
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唐朝中期,各鎮節度史都擁有軍事、經濟大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蔡州
節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在父死之後,起兵叛亂。唐憲宗派大將李訴擔任唐州節度使,
剿滅吳元濟。
    李訴到任,放風麻痺吳元濟。散佈說,我是個懦弱無能的人。朝廷派我來,只
是為了安頓地方秩序。至於攻打吳元濟,與我無干。吳元濟觀察了李訴的動靜,見
他毫無進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訴放在心上了。
    其實李訴一直在思考攻打吳元濟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機擒獲了吳元濟手下的
大將李佑,對他優禮有加,感動了李佑。李佑告訴李訴,吳元濟的主力部隊都部署
在洄曲一帶,防止官軍進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蔡州是吳元濟最
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勝,應該迅速直搗蔡州,活捉吳元濟。
    李訴在一個雪天的傍晚,率領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邊,趁守城士兵
呼呼大睡時,爬上城牆,殺了守兵,開啟城門,部隊靜悄悄湧進了城。籌吳元濟從
睡夢中驚醒,發現宅第已被圍困,負隅頑抗,終於被捉。李訴將吳元濟裝進囚車,
押往長安。駐紮在洄曲的董重質見大勢已去,也向李訴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