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星|《世界觀》:科學簡史及伴隨的科學哲學思辨,有趣燒腦
世界觀: 現代人必須要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原書第2版)
作者先介紹科學哲學的基本概念,如真理,證明,證偽,工具主義與現實主義等,然後分兩部分介紹科學簡史,以及伴隨的科學哲學思辨。有趣,燒腦。
科學發現簡史第一部分講亞裏士多德到牛頓的科學發現與理論演變。
亞裏士多德的核心觀念,是一整套互相嵌合的觀點集,在中世紀跟宗教也嵌合到了一起。哥白尼的日心說,僅僅是去掉了托勒密地心說理論中的一個“等距點”的概念,復雜度是相當的,對天體運動的預測能力也是一致的,僅僅是一位天文制表師采用了哥白尼的學說,導致哥白尼的學說影響力大增。但是直到伽利略用望遠鏡發現金星的相位(就是像月亮一樣的盈虧變化),地心說才遇到了一個實質性的難題,不過依舊可以修改舊理論來適應。
牛頓力學三定律加上萬有引力,則可以去掉托勒密、哥白尼學說中各種復雜的生造出來的概念,解釋、預測天體運動還更準確。
科學發現簡史第二部分講相對論、量子力學、進化論帶來的現代科學世界觀的改變。時間空間都不是絕對不變的,量子世界跟宏觀世界差異極大,進化論完全不需要上帝這樣的角色。
作者在書中表達的一個觀點:科學發現的過程比大多數人腦子裏的故事要復雜得多。
作者是在通過科學簡史來講科學哲學的概念與方法,涉及到許多科學知識與歷史,科學知識部分作者講的都挺好。
總體評價5星,非常好。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
1:重要的一點是,亞裏士多德的這些觀點並不是不同觀點的隨機集合。當我說這些觀點不是隨機的時候,我的一層意思是亞裏士多德有足夠的理由秉持其中大部分觀點,而且這些觀點遠不是幼稚的看法。P5
2:但從公元前300年到17世紀,西方主流世界多數觀點體系都與亞裏士多德世界觀的內在精神一致。包括“地球是宇宙中心”“物體具有基本性質和天然運動趨勢”“月下區是不完美的區域而月上區是完美的區域”等在內的觀點,都是西方主流世界所達成的共識中的一部分。P10
3:多年來,已有大量關於真理的理論,作為這個核心問題可能的答案被提出。這些理論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被劃為兩類。我們將把第一類理論稱為真理符合論,而把第二類稱為真理融貫論。P19
4:笛卡爾假設存在一個非常強大的“邪惡騙子”,可以把思想和知覺直接植入自己的大腦。如果在存在這樣一個邪惡騙子的情況下,還可以找到一個自己完全確定的觀點,那麽這個觀點就將是笛卡爾想要的確定的觀點,可以作為基礎,在其之上進行構建。P33
5:可以肯定地說,笛卡爾找到的可以完全確定的觀點非常少(可能只有一個),並且後來被證明,這些觀點所構成的基礎太小了,人們無法在其上進行知識構建。P34
6:同樣地,不要錯誤地認為生活在現在這個有現代科學的時代,我們就已經逃脫了相信哲學性/概念性事實的陷阱。這樣的事實在我們這個時代仍然存在, P43
7:因此,我們通常所驗證的其實是一個觀點集合。在面對不證實證據的時候,可以摒棄或修改集合中的任意一個觀點。這就是奎因-迪昂論點的關鍵要素之一,也就是說,其關鍵點是一個假設通常不能孤立地接受驗證。P58
8:對奎因-迪昂論點的這個方面還存在另一種解讀,那就是認為這個論點的這個部分所表達的觀點是,任何實驗結果,無論是什麽,都可以與任意一個理論相吻合,這個表述更強有力,也更具爭議。P60
9:簡言之,很多相互競爭的理論通常都可以與所有現有證據相吻合。對此,通常的描述是,根據現有數據,理論都是不充分確定的。P61
10:你可能會猜測,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的問題,也就是找到得到一致認可且必定為真的起始點的問題,將會是所有類似方法的通病。從很大程度上說,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現在的一個普遍共識是,科學判斷和理論不能被保證一定是正確的。P67
11:波普並沒有特別強調證實證據。對他來說,一個成功的科學理論,其特征並不是有大量證實證據,相反,一個成功的科學理論應是:即使嘗試反復通過對明確而誇張的預言進行驗證來反駁,也仍然能站得住腳。這種證偽主義方法,也就是強調嘗試對理論進行證偽而不是證實的方法,就是波普觀點的核心。P69
12:總之,如果我們提出,“為什麽會認為未來會繼續像過去一樣?”我們所能給出的最佳答案可以概括為下面這個推理:在我們過去的經驗中,未來像過去一樣。所以未來很有可能繼續像過去一樣。P76
13:因此,“一個理論本身是不可證偽的”這一說法通常並不準確,實際上,關鍵的因素是你對這個理論的態度,而且正是這個態度決定了你認為這個理論是可證偽的還是不可證偽的。P85
14:在這裏,非常關鍵又很有難度的一個命題是,什麽樣的證據可以算作是有意義的證據。這是微妙而又重要的一點,並在科學史和科學哲學領域一次又一次出現。P88
15:盡管托勒密的理論做出了準確預言和解釋,但現實主義者仍然要求這個理論能反映事物的真實情況。所以,如果火星沒有沿周轉圓運行,也就是說,如果周轉圓並不是真實存在的,那麽托勒密的理論就不能被接受。P96
16:同時,在某些方面,哥白尼體系多少更易於應用,所以人們對這個體系秉持工具主義態度。也就是說,哥白尼體系並沒有被認為是反映了事物的真實情況,但卻被當作一個便於預言和解釋的理論而被接受和廣泛應用。總之,在1550年到1600年間,托勒密體系和哥白尼體系和平共存。P97
17:從更概念化的角度來看,亞裏士多德世界觀認為宇宙是目的論的、本質論的宇宙。宇宙充滿了天然目標和目的,理解這些目標和目的是自然科學家理解宇宙的主要工作之一。P110
18:存在一種普遍但錯誤的觀點:在16世紀前,人們大都認為地球是平的。事實上,至少從古希臘時期(比如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生活的約公元前400年)開始,受過教育的人中幾乎沒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P113
19:在構建有較好解釋和預言能力的天文學理論時,行星的運動,特別是這個有意思的逆行運動,使行星成了最讓人頭疼的一類物體。然而,很快我們將看到,理論還是被構建了起來,而且在解釋和預言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P136
20:具體來說,天體沿正圓軌道,以統一不變的速度運動,是出於對完美神明進行模仿的渴望。基於當時的時代背景,尤其是對本身不運動的運動來源存在需求,這個對完美神明進行模仿的渴望似乎是對天體永恒不變的運動的最佳解釋。P143
21:托勒密所面對的另一個選擇就是讓火星運動所沿的周轉圓圓心相對於地球中心和偏心圓圓心之外的一個點做勻速運動,而這正是托勒密實際做出的選擇。P159
22:當有人說哥白尼體系比托勒密體系更為簡化且可以給出更好的預言和解釋時,他們最有可能想到的其實是開普勒體系,那是一個在哥白尼去世70年以後才發展出來的體系。P163
23:同樣地,由於在預言和解釋方面,哥白尼體系和托勒密體系實質上是等價的,這位天文學家本來也可以使用托勒密體系,會得到一套幾乎一樣好的表格。但是,他使用了哥白尼體系,這使哥白尼體系得到了推廣,並且威望大增。P174
24:最終,開普勒發現,橢圓軌道和行星以變化的速度沿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動,可以完美地解釋火星的數據。在1609年,開普勒發表了他關於火星運動的模型,也就是火星沿橢圓軌道以變化的速度運動,不久之後,開普勒把這個模型擴展到了其他行星。P182
25:同樣值得註意的是,天主教會在歷史上總的來說對新科學觀點是持寬容態度的。舉個例子,在大多數情況下,教會並不反對哥白尼體系。P193
26:最後,值得註意的是,盡管金星相位沒有解決日心說和地心說之爭,但無論如何它需要人們在觀點上做出重要改變。也就是說,在過去1500年間,托勒密體系一直被當作是默認體系,而現在這個體系需要被替換了。P205
27:然而,值得註意的是,教授日心說觀點並沒有立刻就被禁止,事實上,被禁止的是將日心說觀點當作現實來教授。日心說觀點仍然可以以“假設”的形式被教授或出現在書面文獻中,也就是說,可以用我們稱為工具主義的態度來對待這個觀點。P206
28:讓我們關註一個在空間中運動的原子,並假設這個原子絕不會與另一個原子相碰撞。根據原子論,這個原子將會如何運動?答案是:它將永遠保持直線運動。然而,這實際上就是慣性定律了。換句話說,如果接受了“宇宙無限大”的概念,而且根據原子論來認識整個宇宙,那麽慣性定律就不那麽難以理解了。P227
29:簡言之,我們通常認為科學定律所反映的那些無例外的規律性,比如開普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通常從某種意義上說都不受反事實條件的影響。具體來說,這樣的規律性即使在多方面條件都發生了改變的情況下,通常也仍然是真的。P248
30:由於牛頓科學體系非常成功,因此科學家如果因為這個實驗結果而放棄牛頓科學體系內的觀點,將是非常不明智的。但是,一定有哪裏不太對,正如開爾文爵士提到過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結果似乎是本應晴朗的天空中為數不多的幾朵烏雲之一。後來證明,這些有關光的命題根本不是小問題,P264
31:在前一章中,我們看到了,狹義相對論以兩個基本原則為基礎,也就是相對性原則和光速恒定原則。廣義相對論同樣以兩個基本原則為基礎,通常被稱為廣義協變性原理和等效原理,這對廣義相對論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P298
32:從這個角度來看,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的觀點盡管根深蒂固,但並不是核心觀點。在牛頓世界觀的框架裏,即使改變了這些觀點,整個觀點拼圖也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P456
33:請註意,正因如此,新近發展所主張的宇宙可能是一個無法用任何方便的隱喻來總結的宇宙。我們所居住的宇宙可能像一個——好吧,可能與我們所熟悉的任何事物都不像。這是有史以來(至少是有記錄的歷史上)第一次,我們沒有隱喻可以用,P462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書榜,沒見過更好的榜單
2018左其盛差評榜,罕見的差書榜
2018讀過評過的400多本書
本號810篇書評的索引與書單
想跟小編討論請移步知識星球
更多毒舌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5星|《世界觀》:科學簡史及伴隨的科學哲學思辨,有趣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