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安全運營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安全運營

數字化轉型下的資訊保安
  1. 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求
    1. 資產、客戶、市場、資料端下的業務轉型
    2. 管理要求:所見即所做
  2. 安全應該如何適應轉型趨勢
    1. 工作成果數字化
    2. 提供高質量的常態化輸入
  3. 安全運營的數字化
    1. 根據管理層的偏好選取展示指標
    2. 被動型資料
      1. 入侵檢測告警時間數統計
      2. e'e攻擊攔截次數
      3. 攻擊來源分佈
    3. 主動型資料
      1. 漏洞掃描系統.次
      2. 滲透測試次數
      3. 弱口令整改情況
      4. 專案安全評審數量
  4. 安全風險治理的數字化思路
    1. 聚焦問題
      1. 同各國數字化看板將問題放在臺面上
      2. 以推動管理層參與風險治理為核心
    2. 明確風險責任主體
      1. 評分主體以業務部門為單位,將風險後果與業務部門自身的目標掛鉤
    3. 整體思路
      1. 建立一條與公司管理層思路相適應的,與業務目標掛鉤的,資訊保安風險展示路徑。為公司管理層參與資訊保安風險治理提供抓手。
  5. 安全風險治理的數字化實現
    1. 實現思路
      1. 指定風險值的構成因素和演算法。
      2. 獲取業務系統的基本資訊。
      3. 明確“風險對業務影響”的描述規則。
      4. 總體風險值 = (各業務風險值*各業務權重)求和
    2. 風險值構成
      1. 漏洞掃描結果
        1. 高危漏洞主機數
        2. 漏洞修復率
      2. 滲透測試
        1. 高風險漏洞數
      3. 殘餘風險
        1. 頻繁出漏洞的框架、中介軟體
        2. 過時的作業系統和應用
        3. 無開發人員維護的系統
        4. 未修復的重點漏洞
        5. 安全機制上存在缺陷的系統
        6. 已被業務方接受的 風險
        7. 資料管控問題或合規風險
    3. 產品角度的優化和細節
      1. 檢視:管理者習慣與何種呈現方式,更關注整體情況還是風險值最高的系統?
      2. 工作流:是否希望通過數字化展示的系統直接下發工作流任務?系統中是否要納入業務對風險的反饋和跟蹤?
      3. 上下文:是否需要同時展示業務系統的相關資訊,如系統責任人、開發方等。
      4. 資料質量:風險治理數字化的輸入,最關鍵的部分來自其它系統,IP與系統的對應關係、漏洞掃描結果的準確性、系統與責任人的對應關係。
      5. 參與感:可以給管理者提供一個關注按鈕,被關注的風險自動分配給系統/業務負責人進行跟蹤
安全運營思考及實踐
  1. 思路上改變:安全運營“四化”
    1. 體系化建設
      1. 系統性設計、整體性協同 如:安全生命週期管理體系
    2. 平臺化運營
      1. 集中整合、綜合分析、整體感知、排程協同 如:安全態勢感知平臺、SOC
    3. 工程化實施
      1. 規範化、標準化、自動化
        1. 如:SOAR安全自動化編排技術、安全分析師式場景化分析
    4. 全面化覆蓋
      1. 全覆蓋、無死角
        1. 如:安裝率、覆蓋面、有效性
  2. 安全運營體系:一個平臺、三種能力
    1. 安全檢測與響應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