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MP-5專案範圍管理

PMP-5專案範圍管理

一、上期知識圖譜列表

1、引論
2、專案執行環境
3、專案經理的角色
4、專案整合管理

二、專案範圍管理知識圖譜

ITO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整合知識圖譜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三、知識考點加強記憶

第五章內容重點:收集需求的工具;
1、如何使範圍管理不鍍金和預防範圍蔓延。控制範圍
2、產品範圍與專案範圍的概念和區別
產品範圍:某項產品、服務或成果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根據產品需求來衡量產品範圍是否完成
專案範圍:為交付具有規定特性與功能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必須完成的工作。根據專案管理計劃來衡量專案範圍是否完成。
3、WBS的最底層是工作包麼?建立WBS的工作分解結構圖?
4、卡諾模型(興奮需求和必備需求與期望型需求的關係)
5、需求優先順序排序參考的內容是什麼?
6、專案經理應該參考什麼來正式驗收以完成的專案可交付成果?
7、需求是工作分解結構,成本/進度/質量規劃的基礎
8、需求檔案包括什麼?-smart原則
9、需求跟蹤矩陣(RTM)的作用是什麼?-用於監控-確保每個需求都可追溯
可以用於範圍管理的兩個監控過程,不多不少的完成。
10、規劃範圍管理常用的資料分析工具是什麼?
11、頭腦風暴的特點
12、訪談的特點
13、焦點小組的特點
14、問卷調查的特點
15、標杆對照的特點
16、其他資料收集型別還有哪幾種?
17、檔案分析的定義和使用場景-分析文件+挖掘需求
18、決策包括什麼?
19、親和圖的特點?-分組
20、思維導圖的特點?-頭腦風暴的圖形化
21、名義小組技術-屬於人際關係與團隊技能(結構化的頭腦風暴形式四個步驟)直到全體達成一個明確的共識並選出得分最高者。
22、觀察和交談(工作跟隨、旁觀式觀察和體驗式觀察)的考察點
難以說或者不願意說用於更新和溝通專案績效,以及迴應相關方的資訊請求。發現團隊內的問題,人員間的衝突,個人績效問題。
23、引導:引導式研討會(跨職能或者主要相關方)快速定義跨職能需求並協調相關方的需求差異比單向會議更早發現問題。聯合應用設計/開發JAD、質量功能展開QFD,使用者故事。
24、系統互動圖:
對產品範圍的視覺化描述、建立了參與者和系統之間的本質關係。
25、原型法:漸進明細性、故事板(通過一系列影象或圖示展示順序或導航路徑)
26、專案範圍說明書包含:
主要可交付物、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產品範圍描述、可驗收標準、可交付成果、專案的除外責任。
重點是表明專案相關方之間就專案範圍所達成的共識。


27、專案章程與專案範圍的區別
28、WBS具有層次結構,由團隊成員共同完成製作。
賬戶編碼、控制賬戶(用於掙值分析)、規劃包、工作包。
29、WBS分解原則
100%包含原則
WBS可採用提綱式、組織結構圖、能說明層級結構的其他形式。不同的可交付成果可以分解不同的層次(可控層面)如果是滾動規劃-則可暫時不分解。漸進明細。
30、範圍基準包括:
專案範圍說明書、WBS、工作包、規劃包、WBS詞典(最詳細的範圍描述)。
31、確認範圍與控制質量的區別。是否可以同時進行?
通常控制質量優先於確認範圍,但是也可以同時進行。
32、怎樣證明驗收通過:有客戶和發起人正式簽字批准的檔案。